十四中学校刊《小草》获五项全国大奖

这样就好

<h3>2017年5月4日至8日,信息时代下的学校文化建设高峰论坛暨第三届“梓桐杯”全国优秀学校报刊评选表彰大会在浙江杭州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百所获奖中小学、职校领导和教师代表出席大会。四平十四中学校刊《小草》喜获五项大奖:学校报刊建设特别奖、综合项优秀奖、校内报刊建设校长特别奖、编辑项金奖(2人)。</h3><div>本次大会紧紧围绕“扎根网络信息、把脉文化建设、做好新闻宣传”的主题,学校文化建设研讨、学校文化发展报告和学校新闻宣传培训三个方面的内容有序进行,使全体参会教师感到耳目一新,收获颇丰。</div><div>&nbsp;&nbsp;&nbsp;&nbsp;十四中学党支部副书记崔红和王雪岩老师受邀参会。崔红副书记在“学校文化建设圆桌论坛”上发言,从九个方面阐述了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王雪岩老师的主题发言“多让新闻说话——如何做好学校新闻宣传工作”,从五个角度讲述了做好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路径和方法,现场掌声不断。</div><div>《小草》目前已印制8期,每期都文质优美,图文并茂,意蕴深远。《小草》于2012年创刊,一经问世就受到好评。作文评点报、才情斋出版社、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都给予高度评价。2012年10月,小草文学社加入“意林中国知名中小学文学社联盟”,意林杂志社为我校颁发奖牌和约稿函,正式与十四中学建立了文学作品推荐合作关系。北京二中文学社、北京四中文学社等全国百余家重点中学文学社与十四中学小草文学社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城晚四平版、《大东北文化》报专版为小草文学社成员发表作品,《中国教育报》》《语言文字报》《德育报》《语文报》《四平日报》《作文评点报》《高分作文》《吉林教育》等国家、省市级报刊也相继刊发师生的作品。</div><div>&nbsp;</div> <h3>颁奖大会现场。</h3> <h3>原国家教育部副总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原常务副主任、中国教育报原副主编郭振有致辞。</h3> <h3>中国教育报刊社新闻研究室主任、全国校报校刊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熊静敏致辞。</h3> <h3>学校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王金重在向大家介绍学校文化研究中心的情况。</h3><div><br></div><div><br></div> <h3>此次大会最辛苦的人,全国校报校刊工委会秘书长高沣。</h3> <h3>中国教育报原副主编郭振有的“学校文化发展方向”,让校报校刊的编辑们找到了指路明灯。</h3> <h3>中国教育报刊社出版设计中心副主任李坚真的“新时代报纸杂志版式设计”,全是好办法、好点子,与会者纷纷表示没听够。</h3> <h3>中国教育报采访中心副主任,原中国教育报《人物》版主编,多次获得教育部好新闻奖、产经新闻奖的赵秀红做的题为“教育新闻、人物新闻写作”,多渠道、新视角,把大家带入一个人物报道的专题中。</h3> <h3>主讲人赵明生,作家、诗人、摄影家、国学研究专家、太原五中高级语文教师,山西省国学进校园讲师团首届讲师、中华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学语文》特约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全国中语会会员,山西心学研究会会长、“一学”创立者、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事理。出版著作有《流浪在高原》《颠倒神魂》《生命科学与文化》等十部。这是赵老师在为大家讲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h3> <h3>马泽京,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级教师,多所高校客座教授,世界文化中心特约研究员,曾获人民日报“杰出人物”荣誉奖。出版专著多部,多部作品入选《中央党校理论文集》,个人资料入选百部辞书辞库“共和国专家博”、“优秀共产党员业绩篇”、“湘藉著名作家大辞典”等。图为马老师在做现场报告“学校报刊如何推动学校品牌传播”。</h3><div>&nbsp;</div> <h3>翟晋玉,独立的教育研究者,青岛大学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全人教育奖评委,曾任教育部中国教师报新闻部主任。图为翟老师在为大家讲授自媒体时代学校宣传工作者的媒介素养。</h3><div><br></div> <h3>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民族教育》采编中心主任张滢的“教师写作”,教授大家如何把教育叙事写得更好。这是互动环节,王雪岩老师因答题精彩获赠书一本《女管家的心事》。</h3> <h3>王雪岩老师在做“多让新闻说话"主题发言,以城市晚报四平版为例,讲解新闻的“前世今生后事”。</h3> <h3>颁奖现场。</h3> <h3>崔红副书记上台领奖。</h3> <h3>粘粘喜气儿。</h3> <h3>崔红副书记在“学校文化建设圆桌论坛”上发言。</h3> <h3>发言中的崔书记。</h3> <h3>走下论坛的崔书记。</h3> <h3>认真听讲的崔书记。</h3> <h3>山东省胜利一中溯源文学社前社长、现北京师范大学大一学生张林皓作为学生代表受邀参会。张林皓从学生角度谈了校刊的创办情况以及办刊的优势和劣势,有独立之思想,有清晰之表达,有情怀,有底蕴,其基于史前社的解剖给我们很多启迪(宋校长语)。教育会议不让学生缺位,这是本次大会的亮点之一,为全国校报校刊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高沣的创意点赞。</h3> <h3>课间休息和专家合影留念。</h3> <h3>校报校刊展示现场。</h3> <h3>参评的校报校刊。</h3> <h3>与会老师在翻看《小草》。</h3> <h3>美滋滋,喜洋洋。</h3> <h3>五项大奖之学校报刊建设特别奖。</h3> <h3>综合项优秀奖。</h3> <h3>校内报刊建设校长特别奖。</h3> <h3>编辑金奖。</h3> <h3>编辑金奖。</h3> <h3>萧山网发了颁奖大会的报道。</h3> <h3>四平日报发了报道。</h3> <h3>太感动了,差点儿哭啦,办不好《小草》都对不起这些鼓励的话。</h3> <h3>&nbsp;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力有效地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必要工作,更是立德树人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愿我们以此次高峰论坛和表彰大会为契机,为校园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