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校庆华家池校区搭花台亮夜灯(薛庆中摄影并文)

薛庆中

<h3>2017年5月21日浙江大学迎来建校120周年华诞。数万莘莘学子从四面八方汇聚紫金港,为母校喝彩,以浙大为荣。为了迎接这个喜庆的日子,华家池校区做了认真准备。凯旋路的新校门和秋涛路的东门修饰一新,两个校门间的道路做了翻新及绿化。校门口新添了石制的校区平面图。华家池主要景点竖起了石碑标记,附上中英文说明。东大楼、西大楼用水泥做了标示。通向和平岛的九曲桥加宽坚固了。</h3> <h3>5月天,池畔红色的石榴花绽放,中心大楼前的荷花池,许多尖尖角初露。华家池石碑前摆满了鲜花,校庆的标识牌布满大道两旁。更惹人关注的是奔腾广场前搭起了大型花台,一只红色的求是鹰(浙江大学的校徽)展翅飞翔在黄色的花丛中,表示浙大120华诞的白色字样zju120醒目耀眼。花台背面书写着“同心携手,共创一流”8个大字,人们纷纷来此拍照留影。东大楼前设立了志愿者服务亭。每天主动显示倒数日的校庆纪念标志物,今天显示出“百廿华诞”的字样。</h3> <h3>校庆前一天清晨,一轮红日突破浓云欲出之际,华家池上空展现了美丽的天色图,它象征着浙大美好的未来。随着日落,和平岛上的六角亭及对岸的桂花亭亮起了夜灯,池中的倒影明亮并闪耀着,给平静的池面增色添彩。初夏的夜晚,人们惬意地坐在池畔的椅子上享受着、欣赏着。</h3> <h3>这些日子我沿着华家池景点新竖的石碑标记拍摄了一些照片,记录了校庆百廿华诞之际华家池的美丽,以表达我对母校的爱心。</h3> <h3>华池春晓。来到华家池人们都会被那镌刻华家池三个大字的石碑所吸引并留影,这是著名书法家,我校马世晓教授的书法佳作。碑后记录了华家池的传说和浙江大学农学院1934年从笕桥迁入华家池后的历史变迁,这段文字由我校游修龄教授撰写。华家池水面84亩,周边岛、亭、长廊有机组合,素有小西湖美称。华家池畔树木茂盛,花草艳丽,春季垂柳吐青,樱花放俏;夏季水浮莲在池面铺开了绿色的地毯,紫薇花绿树丛中一点红:秋季银杏转黄,枫叶染红;冬季黄灿灿的腊梅和红艳艳的山茶花在冰雪天争相吐艳;让人们感受到四季不一样的景色。</h3> <h3>和平岛。位于华家池北面的小岛建于抗美援朝那个年代,师生们称它为和平岛以表达对和平的期盼。岛东南侧的石潭,可与西湖三潭印月比美,留下一潭映月的美名。与潭相距十几米的春风亭呈六角型,紧邻水面,是老人们纳凉聊天的佳地,而亭后活泼可爱的小孩石雕则讨儿童们喜欢。假山上蘑菇状的小亭称之涌翠亭,常被爱歌者用作练声之地。岛北侧的芦苇色白并呈S型分布,漂亮的倒影给和平岛生色增辉。将和平岛与岸边草坪相连的九曲桥几经修建,越建越牢固而美观。</h3> <h3>澄思望月。与和平岛隔水相望的是澄思台,它寓意学子们来到此台,面朝华家池平静的池水,举头望明月,有助澄清思路,突发创意,故称澄思台。1986年在台上建造了一座红颜黑瓦,古朴雅致的四角凉亭,因周边栽有许多金桂和银桂树,便以“桂花亭”命名。桂花开放之时,迷漫着清甜的桂花香味。亭南立着一座小巧的假山,攀延之上的凌霄花,会开放出橙红色的小喇叭花,因此,这里是观花赏月,静思之处。喜爱太极的人也常来这里练武健身。</h3> <h3>紫藤长廊。20世纪60年代靠近凯旋路的东滩与华家池之间被一条狭长的小堤分隔,曾称之为小苏堤。80年代将其铺上水泥路,建了一座石拱桥,使东西华家池连通。堤的两侧竖起水泥柱,柱顶加固横梁。柱侧种植了紫藤,四月间,紫藤花开这里形成一道长达140米,紫色的风景线,紫藤长廊美称油然而生。紫藤还有蔽日功能,盛夏季节,夜幕降临,老师们钟爱漫步长廊、邻池闲坐,感受凉风吹拂的惬意。每年春季,老年朋友绕池踏青的传统活动都从这里出发。</h3> <h3>奔腾广场。坐落在中心大楼南,东西大楼之间,占地约3亩。80年代初校领导聘请青田石雕匠人制作奔马雕塑,并将高4.5米,重达20.5吨,特大石雕运回学校,安放广场。两匹奔马象征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双双腾飞,蔚为壮观。1987年10月,浙农大前任校长李德葆教授敬请国家领导人陈云挥毫 “奔腾”两字,给师生员工们极大地鼓励。我们要向浙农大的领导和参与此工作的员工们致敬。奔马雕塑前方设有升旗台。广场四周植有高大的松柏和樟树,四季常青。夏秋季节,广场水池中,荷花盛放,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