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乡~归仁

亮丽人生

<h3>本美篇摄影制作:刘路燕。</h3><div>祖籍:乳山市南黄镇归仁。</div> <h3><br></h3><h3>本美文撰写作者:刘同竹。</h3><h3>乳山市南黄镇归仁村人。</h3> <h3>威海乳山市南黄镇归仁村位于南黄镇、徐家镇、冯家镇三镇交界处,地处中纬度暖湿带季风气候区,北纬36、82度,东经121、72度距309国道7公里,青威高速5公里,离海岸线10公里, 归仁村三面绕山,北靠一条长约6华里的山岭,西、南被群山环抱。村正西的三佛山海拔387米,是这周围最高山峰。 归仁村現有八百四十二户,二千四百二十八人,耕地五千亩,山岚七千亩。这里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年平均日照时间2635小时,平均气温11、6度,平均降水量813毫米,平均气压1013百帕,平均无霜期206天,具有温湿度差别较小,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特点,这里土质经多年植被腐化,土壤显弱酸性,适应各种植物生长。如此宜人的气候孕育着这里的山青水秀,植被茂盛,奇树成林。归仁村只有东北方向一条路可以进出。</h3> <h3>。姜姓的祖居地 公元前386年,齐康公十九年(齐康公乃姜太公第二十世孙),相国田和篡位,变姜齐为田齐,将齐康公流放到东海的公鸡岛(今烟台市的芝罘岛),据查当时的芝罘岛在海水长潮的时候无法上岛,只有退潮时才能出现一条与陆地相连的通道。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卒于岛上,葬于岛上的老爷山顶上,现在康公墓尚在(齐康公儿子不听话才把康公葬于山顶,也由此留下了康公的儿子歪歪种的说法)。 公元前219年,统一六国后的秦始皇东巡要登芝罘岛,康公第八代世孙姜相伯怕自己王子公孙的身份暴露,择其三面环山,山林幽静,山下有温泉的一天然石洞而居,也就是三佛山下的朝阳洞,据说当年的山洞,洞口能骑马而进,山洞东北角有地下河流动,足可供几十人生话活,姜相伯把族内老幼者安顿于此,自己带年轻力壮者在山洞前的一山岭中段择背风向阳,有水源,土质好的地方开荒种粮。终因他们是美太公的后人,总想有朝一日能重新得到天下,就把他们居住及劳作的山岭起名通天岭,山岭前一短岭叫小通天岭,通天岭直通的山顶叫小天,小天北有一较大的平台叫大天。现在山洞前还遗留着先祖们用过石臼窝及石碾盘,秦始皇驾崩后,姜姓一支搬到山下汤泉前立村,姜相伯带众人搬到现峒岭村居住,念其在通天冷隐居的历史取名为通岭(因峒岭村东岭与通天岭相连)。 </h3> <h3>朝阳洞</h3> <h3>朝阳洞</h3> <h3>朝阳洞</h3> <h3>通天岭</h3> <h3>仙姑顶</h3> <h3>距三佛所在的大天南端不远处在一石硼上有一巨石,酷似一人托腮思考,那是八仙中领兵打过仗的汉钟离,正在考虑与龙王如再战的话,下一步该如何派兵布阵,此石后人称圣人石,现代的人们怕圣石年久忪动,用铁板把圣人石底座垫牢。圣石西南方向的村庄叫圣石前村。 在圣人石东南方向有一南北走向的山岭,远看似一毛驴,驴头前方是一片草场,那驴就是张果放在此处吃草的,因此现在地图上标此山内驴山。 三佛山北端的山岭下方有一天然大石洞,据说当时洞门能骑马而入,洞内东北角有地下暗河,内可容几十人居住,此处八仙中的吕洞宾休息之地。姜太公怕他不安心睡觉便收了他的宝剑,在如来和姜太公二佛之间有一丈许的石柱,那就是吕洞宾的宝剑。 驴儿山正北就是仙姑顶,当地人称老姑顶,这是何仙姑打坐的地方,战事后,八仙都口干舌燥,便向何仙姑讨水喝,因何仙姑有指地出水的本事,何仙姑由于多日战事劳累,懒于起身,便伸出双脚,分别在老姑顶与佛顶山之间和佛顶山的山脚下踩出二口泉水,这二处泉水清冽甘甜,不管干旱天涝,终年常流不息。众仙对仙姑打趣道:“你这婆娘,懒得连手都不用,现在改用脚了”,从此时起佛顶山山脚的井湾就叫老婆脚井湾,但后人觉得叫老婆是对何仙姑的不尊敬,后改叫仙姑泉井湾,另一泉水便是水净部井湾。 在泉水的下边经千年的流淌形成一天然水塘,水塘不大,但壁波巧荡漾,清沏见底,鱼儿游戈。不由想起朱熹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置身其境,心旷神怡。由于仙姑泉的水冬暖夏凉,水质爽口,村里许此人来取水泡茶,也有回乡探亲的城里人,回城时也总要带上几桶,喝着家乡的水虽身居闹市,心里也添了几分家乡的情怀。在仙姑泉旁还有几个水塘,这是仙姑当年踩水时带出的水滴形成的,仙姑随手仍了一颗莲子,长出了满塘荷花,虽是千年古莲,但仍是生机盎然,角相斗艳,凡来取水的都忍不住顿足观看,今影留念。看着仙境,喝着仙水,真是不是神山胜似神仙。</h3> <h3>圣人石</h3> <h3>在仙姑泉旁现有仙姑泉果蔬专业合作社,他们有桑葚采摘园和无花果采摘园,还有在酒窖发酵的桑葚、无花果保健酒,同时还有自制的霜桑叶茶,在生意兴隆的同时人气大增,迎来了四面八方朋友的光顾。</h3><h3>我即兴添加一首小诗:碧叶满荷塘,花红如娇娘,何人种此藕?仙姑美名扬。</h3> <h3>仙姑泉</h3> <h3>自酿桑葚和无花果酒窖藏</h3> <h3>桑葚和无花果补酒</h3> <h3>鹰嘴石</h3> <h3>沙碗石</h3> <h3>蛤蟆石~金蟾</h3> <h3>黄金岭</h3> <h3>西山放蚕人</h3> <h3>砚石</h3> <h3>八仙的传说 近几年对归仁村乃周边的有些地名和山名进行了走访与探索,发现有些地名和山名口气挺大的,例如:三佛山、佛顶山、仙人桥、仙人脚、仙姑顶(老姑顶)、仙姑泉(老婆脚井湾)、圣人石、玉皇顶、朝天龙、龙母太太坟、龙洞寺、神龙湾、官帽石、金蟾石(蛤蟆石)、黄金岭、砚石、沙碗石、笛子夼(梯子夼)等。许多地名都带有仙、佛、圣、神、龙,每一处地名都有来由和传说,如果没有仙人的足迹,哪能出现以上地名,给多方查证,八仙在蓬莱过海前大闹东海龙宫,刘海带着金蟾、司天昭圣大帝崇黑虎带着铁嘴神鹰都前来给八仙助战。仙、龙大战,惊天动地,惊动了云游到此的姜太公,因为这里住着姜太公的后裔,怕战火祸及无顾,姜太公急忙请来如来佛祖和南海观世音菩萨来调停战事。如来佛祖把玉皇大帝和东海龙王和龙母都召到跟前,讲明利害,施以压力,双方才各自罢兵,不计前嫌,又和好如初,现三佛中间是如来佛祖左边是南海观音菩萨,右边是姜太公,三佛山南端的山顶就是大天。 在三佛山北3华里处有一山峰叫疯子山,据说是八仙之首的铁拐李,因他衣衫不整,蓬头散发,战后在此喘息,远看就像一疯子站在此地,后人把疯子山改写成蜂子山。铁拐李的一只脚在一花岗岩石硼上踩出一个清晰青色脚印,且五趾分明,奇妙无比,现座落在脚印旁的一小山村因脚印取村名为仙人脚村。</h3> <h3>仙人脚</h3> <h3>仙人桥</h3> <h3>仙人洞</h3> <h3>在距仙姑顶西500米处,有个地方叫小筐小篓,因八仙中蓝采和的花蓝的上部分像个小篓,底部像小筐,这就是蓝采和的花篮,这里是悬崖峭壁,四面环绕,尤如一硕大的花篮安放于此。蓝采和看此处山间绿色不少,野花不多,这就缺少了许多诗意,于是他抓起花种撒向四周,老姑顶东3华里处整个山都被鲜花簇拥,尤如一座花山,从此这山就开始叫花山,蓝采和当年走过的一段长约400米、宽约5米一天然形成巨形石桥就叫仙人桥。在仙人桥西侧蓝采和在山顶石硼上留下了一个大脚印,由此处常有云雾缭绕,就象佛境仙界,所以这山叫佛顶山。 在三佛北1000米处,有一高百米笔直东北向口的天然石渠,那是韩相子放笛子压出来的痕迹,此处原叫笛子夼,又类似上天的天梯,后人们称为梯子夼。 三佛周围留下曹国舅的足迹较多,因八仙的活动都要事前有计划,事后有总结,这就要曹国舅动笔墨,在三佛的东北山岭上有一巨型像一个大碗的石头,这是砚墨时盛水用的碗,当地称沙碗石,碗口略向北倾斜,刷完毛笔的水应是黑色的,这水流入了北边山沟,那边也就黑了,因而此山夰叫黑流。在沙碗石西南500米有一四方形高约三丈的巨石,这就是曹国舅用的砚石,因它巨大当地人又称为垛石。在砚石正南的山岭上有一酷似古代乌纱帽的石头,高足有八九米,更为神奇的是,这样一块完整的、独立约巨石平稳地坐在一块岩石上,几千几纹丝不动,这就是曹国舅的官帽。三佛山另一名叫笔架山,也有传说这笔架是曹国舅放笔用的。 前来给八仙助阵的司天昭圣大帝崇黑虎带来的铁嘴神鹰,就座在官帽石正西20O米处,鹰嘴朝着三佛的方向,这鹰石话灵活现,惟妙惟肖,怎么形容它都不为过,因为它太像了。鹰嘴石所在山岭叫刁火箭,那是神鹰刁的一支火箭放在此而得名刁火箭。鹰发出的声音惊天也动地,山间的野兽吓的前仰后翻,连走路都得东张西望一瘸一瘸的,因此在本地至今流传“三佛山的狼装瘸”的谒后语。 通蜂子山的山岭中段处,有一高有5米宽约7米长有10米酷似金蟾的巨石张着大嘴破土而出,当地人称蛤蟆石,这就是前来助战的神仙刘海的金蟾,金蟾为仙宫灵物,古人以为得之可富,“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线”,表示财源广进,大富大贵之意,此山岭因有金蟾石,所以叫黄金岭。 在仙人脚印所在的山岭中段偏上的位置,有一隆起的一小山顶,当地人称朝天龙,龙头朝着三佛所在的大天的方向,这是东海龙王在俯首听如来佛祖讲经,铁拐李趁龙王不注意踩了龙王一脚,龙王本身上有伤,这一踩痛的龙王一摆尾,把正北的山岭打出了一山洞,此洞便叫龙洞,后人在旁盖了寺庙,便叫龙洞寺。如今天旱时节便有人到朝天龙烧纸求雨。 龙母坐在一巨龟上喘息,王皇大帝关心其伤情,也来到其身边,不幸的是龙母太太因失子心痛,又加上伤势过重,不幸去世。玉帝与龙王商量后决定就地安葬,王帝又指南边小山岭变成金钱岭,以长久供奉着龙母太太。玉帝所站过的地方叫玉皇顶,后人又为王帝修了庙,便叫玉皇庙,每年的二月十一日开庙会,唱大戏。直到解放后庙会才停办,可惜的是玉皇庙在文革期间被毁,可幸的是玉皇庙旁的龙母太太的坟尚在。 归仁村名的由来 第一种说法 现村前有一半径150未、海拔在8O米的方园形小山,小山四边岩石裸露,也就是驮伏着龙母太太上岸的东海千年龟王,村庄在老龟北边,从阴阳学讲,南为阳北为阴,所以村名为龟阴,龟在中国古代为吉祥物,因方它与世无争,忍劳忍怨,仁慈多德而著称。然从明代起,乌龟变成了骂人的代名词。先祖们又从孔圣人论语中有“一曰克已复礼,一日天下归仁。”中取其龟阴的谐音归仁二字为村名。同时也希望天下万事万物都能归仁。 第二种说法 妻太公后裔曾在此山隐居过,后有一支又在此立村,起村名归隐,后取谐音归仁。 归仁汤的传说 有二种介绍 一,隋朝前,因多年战乱,当地原村庄十之去八九,人烟浠少,孙姓在此立村时,官府给了一张地契,地契上四至:北到米谷顶(黄垒河北岸瑞木山村前小山),南到水净部,东到凤凰口,西到三佛山,这范围就包括了现在的小汤村。后人口增多,唐朝时期有一支孙姓搬到有温泉的地方居住,因这是归仁地盘,这汤叫归仁汤一致延用至今。 二,八仙与龙王大战后,在此休整,过海前要沐浴更衣,何仙姑便将村西上游点成汤,汤泉水常年不断,因水穿村而过,人们用石头磊起一水渠,因水是热的,这水渠便叫暖暖沟,虽现在不流水,但这地名被人们一致延用到现在。但后来仙人们发现洗完澡的脏水穿村而流不干净,便在归仁地界内的现小汤的地方又点一汤泉,在这洗完澡的水可直接流入黄垒河,但这温泉的名子依然叫归仁汤。</h3> <h3>刘墉的到访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刘墉的父亲刘统勋病故,刘墉辞官回家服丧,在这三年中,刘墉把山东境内刘姓大村走防不少,有资料可查,乳山市境内刘墉就到过黄格庄、北菓子、后柴、归仁。到归仁后得知山上有曹国舅遗留官帽后,便兴奋地上山找到后上前摸了摸,以求沾带上仙气,以保自己官运亨通,果然,回京后官至太子少保、体仁阁大学士。逢是来登山者都要看官帽石,胆子大点敢上去摸一下,以求带上点仙气和官气。 </h3> <h3>官帽石</h3> <h3>  英雄的村庄 由于归仁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地容地貌,也就成了历朝官匪争夺之地。有据可查的前后有庄子园、汤泉镇、候家村在此地灭迹,后归仁重立村后,学习了峒岭村的崇武精神,养育出了归仁村的豪爽性格,在外敌入侵、民族危亡之际,更是云赴后继,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归仁村先后牲牺了五十四位烈士,乳山市范围内,如以村为单位归仁村的烈士是最多的村。I933年l月中共牟平县委在归仁村于子聪家成立,于子聪任县委组织委员。1938年5月,在于德水的领导下,以刘松林为主的党组织发动了一百四十多名青壮年西上参加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三日,归仁村的抗战热情激怒了汉奸丁綍亭,带六百多匪徒,进村烧杀抢,烧毁房屋一千八百多间,抢去粮食十万多斤,牲畜一百八十多头,奸污妇女四十多人。劫难后,群众觉悟迅速提高,积极参军支前,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活动。1946年群众自发刻了“群众翻身”的石碑,现立于大街旁。</h3><h3> 先简单的撰写到此。(若谁手里有关于归仁村的不管什么资料希望您与我联系并交流,有可能的话,我们共同也写部家乡归仁村村志。真心希望能得到家乡的父老乡亲鼎力相助,大力支持!直到村志能圆满撰写成功的那一天。)</h3> <h3>看完刘同竹老师撰写的美丽家乡的地理,地貌,传说故事和真实的革命历史后,请大家继续随我手中的镜头进入我们美丽家乡的山水仙境中欣赏如画的美景吧。</h3> <h3>勤劳的父老乡亲</h3> <h3>勤劳的父老乡亲</h3> <h3>蜂后</h3> <p class="ql-block">美丽家乡的三佛山(原创于2017年6月4日下午。5日下午又进行了编辑后,添加到本美篇中。本人内心对家乡真的有种说不出来的深厚情感,也喜欢用简单的文字抒发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丽家乡三佛山</p><p class="ql-block">屹立在那群山间</p><p class="ql-block">远看三峰像三佛</p><p class="ql-block">慈祥打坐在山颠</p><p class="ql-block">又似笔架镶天边</p><p class="ql-block">文人称之笔架山</p><p class="ql-block">山中四季风景美</p><p class="ql-block">色彩变幻不一般</p><p class="ql-block">林中奇石和物产</p><p class="ql-block">令人惊喜和赞叹</p><p class="ql-block">深山老林有奇观</p><p class="ql-block">古藤缠树树参天</p><p class="ql-block">山崖有路似天梯</p><p class="ql-block">人们称它一线天</p><p class="ql-block">天池仙洞有仙踪</p><p class="ql-block">神话故事世代传</p><p class="ql-block">山下有村名归仁</p><p class="ql-block">民风淳朴人心善</p><p class="ql-block">自然生态环境美</p><p class="ql-block">天蓝云白气新鲜</p><p class="ql-block">时代经济创前沿</p><p class="ql-block">要属桑葚蓝莓园</p><p class="ql-block">犹如梧桐满山川</p><p class="ql-block">引来金凤有何难</p> <p>家乡三佛山的四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