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行

<h3>每一个去过云南的人,眼里尽是层峦叠嶂的碧绿,那是烟波浩渺的妖娆,是盈盈的湖光山色,是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h3><h3>我们一路上,领略这片土地上的五彩斑斓,感受这方热土上的绚丽缤纷……</h3> <h3>独立团一行于2017年5月13日至5月21日开启云南之旅。</h3><h3>昆明→东川红土地→西双版纳.→香格里拉→丽江→上海</h3> <h3>在广袤的云贵高原,气势磅礴的乌蒙山系里,有一颗被大山的褶皱深深地掩盖着的珍珠,那就是昆明市东川区红土地。海拔在1800--2600米之间的东川红土地,云南地处温暖湿润的环境,土壤里的铁质经过氧化慢慢沉积下来,逐渐形成了炫目的色彩。</h3> <h3><br></h3><div>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西南端,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div> <h3>西双版纳植物园全称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植物园为50年代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菜希陶所创建,距景洪市96公里,占地900公顷,培植有中外热带植物3000种,建立了12个转类区,其中1700种是本地植物,中有诸多奇花异草,珍稀物种,世所罕见。</h3> <h3>西双版纳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h3> <h3>傣族源于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曾多次在云南高原建立政权,后因中国内地王朝及其它民族的挤压,逐步向中南半岛及南亚次大陆迁徙,目前有人口约6800万,泰国境内约4700万、老挝境内约500万、缅甸境内约85万……</h3> <h3>哈尼族 </h3><div>哈尼族,是跨境而居的国际性民族,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和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的北部山区</div> <h3>哈尼族绝大部分集中聚居于中国的云南西南部等地,是生活在云南红河地区的一个山地民族,以农业为主,善于辟梯田种稻谷,掘坡地植茶林,他们培育出著名的"紫米"(接骨米)和"普洱茶"、创造了中国农田史上七种田制之一的"梯田文化"。<br></h3> <h3>西双版纳森林公园位于景洪以东、澜沧江以北,是全州离景洪城最近的一块原始森林。总占地面积25000亩,公园融汇了独特的原始森林自然风光和迷人的民族风情。</h3> <h3>西双版纳特色美食 香茅草烤鱼 香茅草烤鱼是傣族的特色菜,在西双版纳和越南都很常见。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取青竹片夹住鱼经明火烤炙,故有竹之清香;二是取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盛产的香茅草和香菜,所以带着一股香茅的奇特香味。</h3> <h3>香格里拉(Shangri-la)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下辖市及首府所在地,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腹地,是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地,也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景区所在地。</h3> <h3>驴友们自去年西藏行之后再一次穿上了喜爱的藏服。</h3> <h3>虎跳峡,以“险”名天下,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虎跳峡有香格里拉段和丽江段和之分,而香格里拉虎跳峡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它包括上、中、下虎跳峡,高路徒步线,其中:虎跳峡徒步线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徒步线路之一”。</h3> <h3>虎跳峡位于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境内,距香格里拉市96公里,距丽江市80公里。江流在峡内连续下跌7个陡坎,216米短距离落差。水势汹涌,声闻数里,为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之一。</h3> <h3>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由国际重要湿地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哈巴片区之属都湖景区两部分构成,以碧塔海、属都湖和弥里塘亚高山牧场为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香格里拉旅游的主要景点之一。海拔在3500米至4159米之间,属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h3> <h3>普达措国家公园拥有地质地貌、湖泊湿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珍稀动植物等,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h3> <h3>普达措国家公园保护区内的植被以长苞冷杉为主,其次,根据不同的海拔及阴阳坡着杜鹃、箭竹、苔藓、忍冬、云杉、高山松、高山栎、短刺栎、红杉、红桦、山杨、白桦等,从草甸和水生植物上看,主要为蒿草草甸,水生植被主要为香满群落、光叶眼子菜群落、狐尾群落、梅花藻群落等。</h3> <h3>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内有明镜般的高山湖泊、水美草丰的牧场、百花盛开的湿地、飞禽走兽时常出没的原始森林。碧塔海、属都湖两个美丽的淡水湖泊素有高原明珠之称,</h3> <h3>普达措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内还有许多珍禽异兽。主要有国家一级一类保护动物黑颈鹤,二类保护动物猕猴、猞猁、云豹、金猫、黑麂、马麂、毛冠鹿、林麝、藏马鸡、绿尾红雉等等。三类保护动物有:血雉羚。还有一部分经济动物和观赏性动物,</h3> <h3>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地处云贵高原,面积为7.279平方公里。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等景点。丽江为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h3> <h3>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等景点。<br></h3> <h3>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h3> <h3>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市、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h3> <h3>束河古镇,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h3> <h3>《丽江千古情》是宋城丽江千古情景区的核心产品。景区距丽江古城6公里,毗邻文笔海自然景观,与玉龙雪山遥相呼应,地理环境优越,以丽江民族地域文化为主题,以大型歌舞《丽江千古情》为核心内容,展现了丽江千年文化和历史风情。景区主要包括茶马古街、那措海、雪山沙滩、民族村落、千古情广场、大型室内科技游乐综合体等多个主题区域。</h3> <h3>景区主要包括茶马古街、那措海、雪山沙滩、民族村落、千古情广场、大型室内科技游乐综合体等多个主题区域</h3> <h3>玉龙雪山位于东经100°4′2″~100°16′30″、北纬27°3′2″~27°18′57″之间,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终年积雪,发育有亚欧大陆距离赤道最近的温带海洋性冰川</h3> <h3>玉龙雪山在纳西语中被称为“欧鲁”,意为银色的山岩。其银装素裹,十三座雪峰连绵不绝,宛若一条“巨龙”腾越飞舞,故称为“玉龙”。又因玉龙雪山的岩性主要为石灰岩与玄武岩,黑白分明,所以,又称为“黑白雪山”。玉龙雪山是纳西人民心中的神山,传说是纳西族保护神“三多”的化身。</h3> <h3>云杉坪,土语称“游午阁”即“情死之地”又名锦绣谷,海拔3240米,是一块隐藏在原始云杉林中的巨大草坪。位于玉龙雪山东麓的山箐里,在雪山主峰的右下方。</h3> <h3>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态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但亦能完整纪录典藏。</h3> <h3>东巴文是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东巴文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的《东巴经》。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故称东巴文。</h3> <h3> 《云南行》 </h3><div> </div><div>茶马古道何处寻?彩云之南万里情。</div><div>苍山洱海多少事,风霜雨雪丽人行。</div><div>时光流逝天亦老,赤县神州梦追鱼。</div><div>山茶花开蜂蝶舞,碧鸡金马出嬉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