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纪实:拾回被遗忘的传统文化】白族开秧门民俗活动

木森

<h3></h3><h3><b> 白族民俗简介:</b>白族民间对每年第一次插秧,叫“开秧门”,结束插秧那天,叫“关秧门”<br></h3> <h3>  不敢说每一年的农忙我都会回去帮忙,但是对于我们白族的农事活动我还是有所了解的,可很多传统的民俗农事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命运和多数传统文化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里一样,不被后人所熟知。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追求的是潮流的生活,享受的是“娱乐的文化”,传统文化被不断简化,直至后面被人们抛到脑后。</h3><h3> 白族“栽秧会”起源于东汉末期,形成于唐代(南诏国时期),兴盛于明代,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栽秧会”是大理白族人民为祈祷五谷丰登、农业丰收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也是把紧张的劳动融入欢快歌声中的一种比赛。每年农历4月立夏前后,水稻栽播季节的栽秧第一天叫“开秧门”。这一天,大理地区举行的栽秧会,属白族农耕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又称“田家乐”,是集劳动与娱乐于一身的栽秧盛会。</h3><h3> 在剑川县,栽秧头一天和最后一天被称为“开秧门”和“关秧门”,“关秧门”称为“洗牛脚”,要把耕牛的脚洗干净,给它一些好的饲料,还要请亲友一起吃晚饭庆祝这一农事的顺利结束。“开秧门”则被当做一个节日来过,庆祝仪式等相对“关秧门”隆重了很多。&nbsp;“开秧门”前一天,男人就把泡好的稻田翻犁好,打理平整,七、八寸长的秧苗也被妇女用双手拔起,漂净淤泥,扎成秧把子背回家里待用。&nbsp;</h3><h3> 过去,要在村民中选人作“腙头”,作为栽秧队的负责人。缝一面大旗,备一面锣鼓。打鼓出工,敲锣收工。旗子插在谁家田里,大家就到哪里栽。人们用秧把砸腙头,往他身上泼泥、水,有开秧门的意思。第一家开秧门的,要请大家吃饭,下午分给每人一把炒豆。下田前要先到本主庙中磕头。现在,关秧门时大家凑点钱、米,一起“打拼伙”(白语,意为凑份),打打麻将、下象棋、玩扑克,吃一顿饭,欢聚一天。</h3><h3> 以上都是我所能找到关于“栽秧会”的一些文字记录,可是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的体会那一场农事的快乐呢,除了自己亲自下过田,栽过秧外,之于“开秧门”时要举行的祭祀祈福、唱白曲等这些活动又有多少还能看到过。这一次盐道马帮“有点田”开秧门活动,虽不能完全把记载中的一一给大家还原,可是从整个活动下来,我自己的体会,以及每一个参与者由衷的快乐,都说明了这次活动是成功的。去年我也记录了关于栽秧的一些片段,可是不如今年这样,有一种莫名的感动……</h3><div> 故乡于我而言,不只是一些生活镜头与风景符号,更是一种悠远而深邃的情怀,一种超然而崇高的境界。在时间的历史长河里,我们并不缺少优秀的民族文化,而是缺少将它传承和保护的人,能留得住传统文化,才记得住乡愁。</div> <h3>马锅头:被国内多家知名新闻周刊媒体标榜为滇藏茶(盐)马古道上守护民族记忆的“马锅头”。一个为保护传承开发马帮文化、白族民俗、乡村旅游而独守在盐马古道上的判逆者、拾荒者、开拓者。他一次次不留余力以个人名义倾其所有、所能对外宣扬推广散落在全国白族人口占比最高的剑川县境内的滇藏盐马古道,以及盐马古道所承载的历史民俗文化。本次活动他旨在还原白族农耕文化的色彩,让更多的人更真切的体验白族的传统农耕活动,和农耕精神。</h3> <h3>烧红香</h3> <h3>诵经祈福</h3> <h3>“二牛抬杠”是白族先祖从南诏时期就一直沿用到现在的一种特殊耕作方式。“二牛抬杠”耕作时,两牛相距约七八尺,中间横抬一“杠”,“杠”后接续辕犁。一人在后扶犁深耕田、一人坐于杠上挥鞭呦嗒二牛前行。</h3> <h3>分秧苗,把秧苗在田里均匀分开,以方便栽秧</h3> <h3>秧田对歌</h3> <h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h3> <h3>马锅头和体验者</h3> <h3>摄影:木森</h3><div>微信:YiTu-qs 微博:@布衣白子—木森</div><div>2017年5月20日,拍摄于羊岑·兴文</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