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四十年,人生坎坷;四十年,岁月如梭!</i></b></h1> <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年一首激扬奋进的歌曲,在那个年代让千百万青年人热血沸腾。</span></p> <h1>他们告别城市,奔赴农村,用自己的青春书写人生!四十年前那一幕幕,都深深地刻在我们这些知青的心里,一生都难以忘怀。</h1>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1977年7月23日,高中毕业离校日。同学们手持毕业证书,心情有些复杂地离开了这扇大门。说实在的,在校园里生活了四年半,读完了初中和高中,对母校有留念,对同学很不舍。</span>离开母校,与朝夕相伴的同学分别,即将走进另一番天地,过另一种生活,心里很不是滋味。 </h1><h1>几天前,学校给我们应届高中毕业生做了动员,要求同学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上山下乡到广阔天地农村锻炼,扎根农村干革命。很多同学积极响应,递交了申请,表了决心。也有部分同学因各种原因没有交申请,学校不给发毕业证。老师反复做工作,动员他们下乡,那可是上面布置的政治任务。无奈之下,那少数人也递交了申请。 </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在机关工作的父亲,动员我下乡去锻炼;两年前,大我三岁的二姐在他的影响下已下乡插队;我小时候在老家农村呆过几年,对下乡不是很抵触。于是,我随波逐流,也提交了下乡申请。</span></h1> <h1>不久,拿到了一纸上山下乡通知书。来不及和同学亲友告别,在紧锣密鼓地为下乡准备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赶往百货公司买知青用品:铺盖,蚊帐,电筒,洗脸盆,水壶、知青杯和洗漱用品等。</h1> <h1>在读书时,我的理想很美好。立志好好读书,掌握知识,长大当一个老师、作家、医生、工程师、解放军战士……根本没有下乡当农民的想法。眼下要实现理想的路要变长了,变得朦胧不清了,心里忐忑不安。虽然以往在农村呆过,这次可不一样,户口迁了,已是农村人口了!今后的路会怎样走?此时的我心中一片迷茫。</h1> <h1>一九七七年八月十二日这天,是我们这些知青终身难忘的日子。刚迈出校门才二十天,就要步入农村,踏上新的人生之路。</h1><h1>早上7点,父亲帮我扛起小木箱子(木箱是父亲单位发给知青的礼物),我挎着黄书包背起铺盖卷离开家门,离开这个熟悉的大楼,到工农广场去集合。</h1> <h1>十七岁的懵懂少年,对社会,对政治都不是很懂。但在时代大潮的影响下,年青人表现出的却是按照毛主席指出的方向,走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到艰苦的地方去磨炼自己,要吃得苦中苦,将来才能接好革命的班。</h1> <h1>邵阳市工农广场(现在的大祥坪),鼓乐齐鸣,红旗如海,人潮如涌。2500名知青披带大红花和亲友汇聚这里,180多辆汽车整装待发。</h1><h1>地、市领导李强、初增科、朱冬阳和五万多名各界群众在大祥评体育场热烈欢送。朱冬阳主持大会,李强致欢送词。邵阳县委副书记袁永禧代表邵阳县各级党组织和贫下中农讲话,热烈欢迎。</h1><h1>这里是誓师的会场,广播里播放着伟大领袖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大有作为”……台下是热血青年的豪言壮语:"党叫干啥就干啥”!"扎根农村干革命"!“把青春献给农村”……真是好一派热血沸腾的景象!</h1> <h3></h3> <h1>上午十点,180多台汽车载着2500多名知青浩浩荡荡地开赴邵阳县8个区、28个公社、108个大队(场)的厂社挂钩知青点。马路两旁站满了送行与围观的人群,送行的亲属簇拥着,含着泪水,挥手再见。呼喊声、鞭炮声……此起彼伏,场面感人。</h1><p><br></p> <h1>年青单纯的知青伙伴们,充满热情和理想,领袖的指引就是他们的前进方向,他们要去战天斗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他们义无反顾地上山下乡了,农村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意味着什么,没有人敢去细想,也不容他们想。</h1><h1>登上了装着行李的货车,一路上,我们情绪激昂,高唱着战歌,来不及顾盼车下目送我们的父母们在悄悄地流泪。不过也有几个女生眼眶发红,眼泪也快流出。这可是我们这群懵懂少男少女们第一次独自出远门,离开爹娘。</h1> <h1>一辆“解放”牌卡车把我们十一名刚步入社会的小知青,带到了邵阳县长阳铺公社石湾大队农场知青点。</h1><h1>他们是:朱小怀、兰建胜、段光明、邓伟跃、雷建喜、朱邵钢、孙玉兰、贺金华、曾丽华、朱勤俭。(李迎丰因参加省里的射击比赛晚些时候才来)</h1><h1>知青点就在原来的大队部,一幢再普通不过的砖瓦平房。 三间屋子过去是大队存放物品的地方。房子靠近马路,马路对面是二丘水田,水田后面的山坡上是几栋瓦屋。</h1> <h3></h3> <h1>知青点中间的屋子,一侧靠墙砌了一个柴草灶台,作为食堂;另一侧放了两张四方桌子,桌子旁整齐排列着一个家所必需的最基本物件:锅瓢碗筷,甄子,铲子,菜板菜刀,土陶水罐,水缸箩筐等。虽然简陋,也总算是一个生活空间。屋子两厢的保管室腾出来 ,作两间寝室,男左女右,各放五张单人床。</h1><h1>屋子外的两侧挖了一个四方形一米二深的坑,坑上有两块木板子,围着坑搭了一个茅草棚,算是给知青建的两个厕所。</h1><h1>今后,真正的知青生活将在这个地方开始了。我们离开了都市,告别了亲人,来到这贫困县里的贫困公社,将同这里的农民一起脸朝黄土背朝天,战天斗地,修理地球,"接受再教育"。我们将在这里劳动和生活,编织生活中的喜和悲,伤与痛,爱与恨,情与愁的各种人生故事。</h1> <h1>由于农场宿舍少,住不下这么多知青。我和小N被安排在农场对面的老支书家里。 </h1><h1>房子是一排院落最西边的一间小屋。房子后面的一排杂屋被竹林簇拥着。屋子前面有一口井,泉水清澈透明。再前方,是一大片平坦的水田。</h1> <h1>小屋里只有一盏煤油灯,昏暗的灯光照着泥墙土地,到处都是黑黢黢的。屋子里两张床面对面放着,中间过道不到一米。窗户下放着一张条桌和一条长木凳。屋子后面有一条窄窄的门通往猪圈和厕所。第一次住农家,那飘浮晃悠的煤油灯,那黑黢黢的环境,陌生感由然而生。 </h1><h1>在猪圈旁边,是个大粪坑,坑上面搭着几块黑黢黢的木板,两块板子中间留下一条两掌宽的缝,算是厕所。旁边放着一些框、桶、干草类东西。</h1><h1>小N大我两岁,性格开朗,喜欢亨歌。城里长大的他,第一次来到乡村的确不习惯。 </h1><h1>夜已深, 窗外漆黑一片,田园的蛙声,远处的狗吠声,主人家的猫叫声此起彼伏。 二人脱了衣服搭在铺盖上,把铺整理好,吹灭桌子上的煤油灯,赶快上了床。心里想着今天的事,从城市来到农村,来到这陌生的地方插队吃苦,是否能立得稳,站得住……</h1> <h1>第二天清晨,我俩早早起床。走进屋后的竹林里,爬上一个小山坡,站在山岗,放眼望去,村庄的轮廓跃入眼帘。</h1><h1>山脚下的小村庄,远远看去炊烟袅袅升起,淡淡的白烟,轻巧地升上天空,渐渐地淡化开来,有的是青黑色的烟,缓慢地向上移动着,升得很高的时候才依依不舍地散去,看上去凝重而又深沉。</h1><h1>目光触及处晨雾缭绕,远远的,是神秘的牵引。秋色泼洒的小村庄映入眼底,青一色的屋瓦,茂密的林子,绿色作物……</h1><h1>远处隐约的山影,淡得出奇,但又分明地存在着,那是一种不同于白也不同于淡蓝的色彩,好像宣纸上极其淡雅的一道墨迹。</h1><h1>原来这 就是我们将生活劳动的地方,没有污染,没有尘埃,空气清新自然,是最让人心里安然宁静的地方。这里虽然没有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但却少了嘈杂拥挤,喧嚣烦扰,有的是山清水秀,瓜果飘香,蓝天白云,空气清新,宁静自然,无忧无虑,犹如世外桃源,这正是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环境!</h1><h1>乡村早晨,流淌着美丽,也流淌着大自然的清新。我们漫步在乡间宁静的小路上,沐浴乡村晨曦,吸允新鲜空气,感到了丝丝惬意,对这里有了些好感。</h1> <h1>上午九点,林场罗场长在知青屋的晒坪上扯着嗓子喊话:“出…工…啰!今天…挖…土。从…后山排上……开始…挖。出…工…啰!……”</h1><h1>罗场长叫罗文学,原来是大队的秘书,现在是知青的“头头"。中等身材的他,黑色暗淡的脸上布满“梯田”,展示着沧桑。本来细小的眼晴常常笑得眯成只剩一条缝。他的召唤就是知青们行动的指南,没有不服从的。</h1><h1>太阳出来了,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田原景色尽收眼底。明晃晃的水田和绿绿的庄稼纵横交错,水田被阳光照着,静静的,一丝波光也没有,像镜子一样,水中蓝天,白云,绿色的小土坡和行人的倒影清清楚楚。一大片一大片的庄稼像厚厚的绿地毯。罗场长带着我们,在土坎上一字排开,挥锄挖土,开荒栽菜。 罗场长一扬起锄头挖下去,锄头吃进土里很深,挖起一大块土,一拉就翻过来。我们一锄头下去,挖浅浅的一层土,有时还溅得当当响,震得手上虎口发麻。罗场长说,“看我,左手拿……锄头把……尖尖这头,右手拿……前头锄把中间,一挖下去,右手就滑过来……滑到锄把儿尖……”大家学着摸样动作,使劲地挖。才几分钟,手心就疼了。小N张开右手心一看,“唉呀,我的手上打起泡了”!我展开手掌一看,手心也起了两个血泡。</h1><h1>手上打起泡了,还不能停。心里想:我们来到农村是来接受再教育的,刚来不久就不干活了肯定不行,农民会怎么看自己呢?还是继续挖吧。挖几下停一停,扶着锄头把歇口气,又接着挖。手越来越疼,痛得惨,锥心啊!两手掌都起泡了,特别是右手掌上的泡圆圆的半透明,血红的,有的已经破了。只好硬忍着,继续挖。那新锄头还没有开口,锄头把儿还没有磨光滑,在手心中滑来滑去,就像砂纸在磨手,几下就起泡,再几下就得磨破了。挖一上午地下来,我们的手已经惨不忍睹,都是血红的,中午吃饭拿碗和筷子都疼。下乡第一次干活,就给我们知青们一个下马威。早晓得要带几双手套来,但又想,如果我们戴手套,农民可能会说我们娇气,不好好接受再教育,那就印象不好了。再怎么痛,也只能坚持。苦其心智,劳其筋骨,也许以后会觉得值。</h1> <h1>晚上,大家正觉得很无聊时,看到邻居小伙子往长阳铺公社方向奔走,一打听,说是隔壁泉井大队放电影,于是,知青们兴高采烈地跟着小伙子们前行。天黑了,一群人翻山越岭,走进一片黑暗的乡村土路。那农村的夜真是黑啊!天空,田野,泥土混沌一片,对城里来的学生来说,这就是瞎子摸生路,不敢开步。小伙子提醒我们路上有沟坎,注意安全:“现在是田坎路了,比较窄,有缺口的地方小心一点”。</h1><h1>“天太黑了,看不见路!”我们都在说。小伙伴说,“今天还算亮,月亮就在云后,有几颗星星”。“这儿哪有路嘛,一片漆黑。”知青小N说。 大家瞪着双眼,紧盯着地,脚指头都抓紧了,小心地踩着灰白的地方一步一步走着,不时打一个趔瘸。时间长了,眼睛在黑暗中逐渐适应,才稍好一点,在一片黑暗中,田坎上隐约有淡淡的灰白色的经人们不断踩踏出来的羊肠小道了。唉!这农村生活多不方便啊!第一关,就是要克服恐惧,学会摸黑走路。</h1><h1>田坎更窄,知青更提心吊胆地互相牵拉着,摸着走。那速度就是蚂蚁搬家。</h1><h1>农村的夜好空旷,漫长的乡间小路怎么这么长,这么冷清,这么让人打寒颤。虽然有人陪着,忽然一阵孤寂感袭上身来。下乡来了,就要在这里生活了,那今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h1><h1>“到了,前面就是放电影的地方!”小伙子说。</h1> <h1>知青点集体开伙,大家轮流做饭,每人做一周。知青们学着用大铁锅做甑子饭,经常被柴火烟熏得泪眼汪汪的。菜是从集市上或农民家里买来的,基本上是萝卜白菜南瓜“老三样”。下乡时政府分配给知青的每月二两油,一斤肉,四十斤米是生活的基本保障。</h1><h1></h1><h1><br></h1><h1>每天知青做晚饭的时候,农民就三三两两的来了,到知青点来坐坐,摆摆龙门阵。年青人来了就唠一唠,说笑一回;中年人来了教知青怎么做农村的那点事;老年人来了就蹲在门坎上巴嗒巴嗒地抽叶子烟,很长时间才冒一句话出来。</h1> <h1>知青点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缺菜少油,劳动强度大,经常饥不饱腹,身体渐渐地变黑变瘦。文化生活的匮乏,使人孤独寂寞。看场电影要走到十多里外的地方去,吃猪油要派人去城里买……</h1> <h1>两年的时光里,我们朝夕相处,同吃同住,挥洒汗水。朝迎旭日东升;暮送夕阳晚霞。在知青农场,挖山填沟盖宿舍;开荒山,植树造林;建茶园,采摘茶叶忙;在田间,栽禾打稻种蔬菜。春看山花烂漫,夏赏峰峦叠翠,秋闻果树飘香,冬揽素裹银装。夜晚遥望星空,聆听蚊虫轰鸣。怀青春情愫,任理想飞扬,有欢歌笑语,有苦闷迷茫,兄弟姐妹们一起奋斗在人生的路上。</h1> <h1>寒冬季节,乡村气温低,霜风袭人,冷得直打哆嗦。我终于抵不住寒风,扛不住劳累,病了。重感冒迫使我请假卧床休息。畏寒,头晕。我用棉被蒙面,迷迷糊糊睡着了。迷糊中听到有敲门的声音,我强撑着下地开门,只见门口站着隔壁的罗奶奶,手里端着满满的一碗汤,罗奶奶带着慈祥的笑容亲切说道:“孩子,把这碗祛寒汤喝了吧!”我望着这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接过她手中热呼呼的祛寒汤,非常感动,内心由衷的感谢!连声“谢谢奶奶”!喝着又香又辣的生姜豆豉紫苏“祛寒汤”,泪线夺眶而出。</h1><h1>此刻突然想起了远在老家的奶奶,曾经那么无微不致的关怀我,真是天下奶奶一般好啊!喝了罗奶奶的祛寒汤,美美地睡了一下午,感冒奇迹般地赶走了。在我的记忆深处,那碗温馨的祛寒汤是最感人的治病妙药。</h1> <h1>知青们来到农村,在大队农场集体劳动生活,户口插队在生产队。在大队拿工分,生产队结算。在农场劳动一天,男知青出勤一天计八分工,女知青出勤一天计七分工。到年底,各人凭出勤工分到生产队盘底决算。每十分工折钱八分钱,一计算,我分得了150斤稻谷,7.5元现全。这是我这下乡四个多月来的全部劳动所得,也是我人生中首次自食其力。心里很高兴,赶紧拿起笔来写信,把心中的喜悦告诉家里,让家人放心。信中说道:“下到农村真的好,贫下中农关心我。萝卜白菜吃得饱,年底还能分红包”……</h1> <h1>下乡两年后的1979年,邵阳市委统筹解决上山下乡知青返城安置问题,我们十二名知青战友有幸返城!有的人参了军,有的人升了学,更多的在“全民带集体企业”工作。</h1> <h1>知青,一个令我们骄傲和自豪的身份。 这段不算漫长却异常厚重的时光早已凝固成了我们风雨人生的垫脚石和压舱石。 </h1> <h1>虽然那段岁月已经渐行渐远,但风华正茂的青春记忆还在,滑落在田野和山岗的青春旋律还在,历史的沉重回声还在。</h1> <h1>岁月似水, 弹指飞间四十年,我永远不会忘记,也永远不想忘记,在上山下乡的日子里,我们选择了牺牲、奉献、承受、坚忍、担当。我们直面了残酷的现实,体验了劳动的繁重和艰辛,经历风雨的吹打和洗礼,享受了丰收的满足和喜悦。 </h1> <h1>我们要感谢那段不平凡的经历, 是它,锤炼出我们强健的肌体,磨练出我们坚强的意志,锻造出我们无畏的灵魂,铸就出我们时代的品格,与农民兄弟结下了纯洁的友谊。历史会永远地记得,从那个时代走来的我们,将无愧于整个时代。</h1>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知青点门前的井至今仍在</b></p> <h1>附:</h1><h1> 重温知青路</h1><h1><br></h1><h1>我的脑子里经常浮现一种挥之不去的知青情怀,眷恋那里的山水,思念那里的乡亲。2017年8月12日正值下乡40周年之际,重返邵阳县长阳铺镇石湾村,寻找曾经生活过的地方。</h1><h1><br></h1><h1>时过境迁,石湾村变化巨大,当年石湾大队的知青点己不复存在,知青点对面罗支书家的老屋也拆了,留下的是一片废墟。村里(各组)修起了水泥路,路边建起了商铺。</h1><h1><br></h1><h1>知青点对面的那丘水田还在静静的守望,小港里的一群鸭子"嘎嘎嘎"地欢叫着,好象在欢迎我们的到来。</h1><h1> </h1><h1>那口熟悉的老井依然清泉涓涓,流向远方,像在叙说着当年的往事。多么亲切的泉水!我忍不住弯下身来,双手捧着甘甜的井水细细品味着,它还是那样滋润,那样甘甜,沁人心脾。</h1><h1> </h1><h1>站在井边,思绪良久。四十多年前的场景,一幕一幕地展现在脑海里</h1><h1>……</h1> <h1>正回忆之中,突然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转过身去,抬首一望,见一满头白发、黑瘦而坨背的老人出现在面前,多么熟悉的面孔。我惊讶了:这不是四十年前曾经的邻居罗书华吗?我喜出望外。</h1><h1><br>书华热情地把我们带回家, 一顿嘘寒问暖之后,对长阳铺镇石湾村的现状有了一些了解。<br> </h1><h1>他说,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赚钱了,家中都是留守老人儿童。这些年村里变化很大,到处是新房别墅,路边商铺林立,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br><br></h1><h1>遗憾的是当年的房东罗支书早几年去世了,罗奶奶也早已作古。</h1><h1><br>书华年过八旬,仍思维敏捷,记性好,他甚至能叫出我们知青的名字来,还关心地询问我们知青的近况,确实让人感动。<br><br></h1><h1>告别了书华,我到长阳铺镇街上溜达了一圈。这里,高楼林立,街道阡陌,人流如潮,当年场景不再。长阳铺中学旧貌换新颜,宽敞整齐的教室格外醒目。原来的农机厂变成了开发区,一幢幢崭新的商品房矗立在路边。</h1><h1><br>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地来到了罗平老师的新家。罗兄大我八岁,原来在县教委工作,现已退休。当年,我们下乡时就住在他家里,他父亲罗国钰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支书。</h1><h1><br>罗平老师待人热情,在他家里,用地道的农家土菜招待我们,纯正的当地口味,淳朴的待见,让我们内心感激!</h1><h1><br>重走知青路,重温当年往事,四十年前的知青生活更加难忘,我们更加思念着这终身难忘的地方。</h1> <h3><b><font color="#167efb">如今的长阳铺中学</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