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轻飞似梦,海雾如幻如真――铁槎山螳螂顶记游

留荷听雨

<h1><b>螳螂顶位于威海荣成市南卧龙村东南的槎山起始处。2017年5月20日,相约巅峰一行人,相约来访。</b></h1> <h3>驱车前往螳螂顶</h3> <h3>威海市荣成南卧龙村</h3> <h3>相约巅峰,身后最高的就是槎山螳螂顶</h3> <h1><b><br></b><b>螳螂顶是槎山九顶之一,位于槎山东北的起始处,三面临海使螳螂顶好似“泊在黄海岸边的小船”。(古书记载“浮槎”是连通大海和天河的木筏)。槎山上,一片粗糙坚硬的红岩,踩在脚下,驴友们即使站在很陡峭的悬崖上,脚下也不打滑,石岛红,果然好!</b><b><br></b></h1><div><br></div> <h3>采石造成的大坑</h3> <h3>石岛红,果然好!</h3> <h1><b><br></b><b>群主六号桥是领路人,在一片竖直的悬崖下,他带头向上攀援,小苹果紧随其后,其余人远远观望,都觉得从这里不可能爬上去,可他俩手脚并用,转眼成功,于是其余人心中再没有顾虑,亦步亦趋的跟爬。一长串驴友,在悬崖间上下排列,错落有致,原来攀岩成功的样子,这样好看!</b><b><br></b></h1><div><br></div> <h3>六号桥领爬</h3> <h3>一行人纷纷跟爬</h3> <h1><b><br></b><b>从悬崖登上山顶,远看,大海水天相接,一片蔚蓝;近处,是养殖池,水面被渔民一方一方分隔开,仿佛古代井田间阡陌纵横。海天之间,一片片水汽,如白云,似轻雾,袅袅升起,在群山间盘旋环绕;山底暮春的小花,花叶飘零,一切如此静好,正是:春花轻飞似梦,海雾如幻如真。</b><b><br></b></h1><div><br></div> <h3>近处的大海,养殖区仿佛井田阡陌纵横</h3> <h3>春花轻飞似梦</h3> <h3>海雾如幻如真</h3> <h1><b><br></b><b>稍微休息后,众人继续前进。翻过一座又一座高山,来到最后的螳螂顶山下,一块巨大的石硼,严严挡住众人前进的道路:石硼光秃高耸,上面连一条缝隙也找不到,石硼上寸草不生,更过分的是近八十度角竖立的石硼上面,在顶端还要像屋檐那样向前突出一块,就算大家能爬到石硼上,也无法翻越“屋檐”,登上“屋顶”。遇见这样的情况,桥哥特别有信心的开始执行他的“绕字决”。向西绕?好像是断崖;向东绕!绕了好远、好远,终于遇见一处似乎可以登顶的悬崖,桥哥围着那处悬崖看来看去,然后嘱咐漫步哥在他身后保护,他则一马当先,快速登顶,漫步哥随后登顶,开始放绳,帮助其余的驴友登上悬崖,然后继续向螳螂顶攀登。</b><b><br></b></h1><div><br></div> <h3>到螳螂顶要翻过大石硼</h3> <h3>向东绕行后,六号桥带头爬上悬崖</h3> <h1><b><br></b><b>攀岩到此时,深觉槎山螳螂顶的好,好处在于攀岩时,刚刚从一座山上下来,转眼又能继续攀登另一座山崖,一行八人,在群山间,起伏攀援,就好像坐在飘浮于青天碧海间的木筏上,随水波上下荡漾,周围美景仙山环绕,心神亦为之沉醉。</b><b><br></b></h1><div><br></div> <h1><b><br></b><b>群主六号桥真的好像醉了,他带领大家站在螳螂顶,久久不去,任习习暖风吹拂衣角,任清凉薄雾,愉悦心扉。直到下午两点,还不肯下山。有人开始在心里吐槽:“桥哥,你看夜幕,正像敌兵漫山遍野,在不远处吹响号角,向远离人群的八个驴友慢慢合围,此时,你带大家“再猎一围”,真的好吗?</b><b><br></b></h1><div><br></div> <h3>六号桥沉醉在槎山的美景中</h3> <h3>别急下山</h3> <h1><b><br></b><b>其实回程,还需在悬崖和荆棘间开辟一条新路,路上还不知会有多少困难,藏在那鲜花绿叶间。漫步哥和牧羊人开始不停催促启程。桥哥恼了:“回程路,有一个小时就能下到山底,急什么?”漫步哥笑:“没有走过的路线,怎么保证一个小时下到山底?”!牧羊人也任性起来,竟然动身先走,可她终究不敢离开大部队,在荆棘草莽间,走走停停――等桥哥带大部队赶上来。路上不仅荆棘丛生,而且断崖密布,分明是:“一山放过一山拦”。</b></h1><div><br></div> <h1><b>在一处高耸的断崖,一群驴友四顾无路,于是桥哥再次放绳,六十米长绳,在近九十度的悬崖上左右摇荡。当时牧羊人忽然觉得腹痛难忍,离开大部队稍微休息了一下,回来后红军已经沿绳下到山腰,他在山腰间犹犹豫豫,不肯继续沿绳下行。时间不早,还有另外七个人等着下山,牧羊人和小苹果都着急起来,埋怨不该让红军先下,觉得他毕竟新驴,有些胆小。红军终于在山腰找到能立足的地方,小苹果下,下到红军犹豫的山腰处,也放慢了速度,并大声建议:其余人不要下了,赶紧想办法绕行。桥哥不放心红军和小苹果两个新驴独行,安排牧羊人也下,以便形成三人行―――相对安全的局面。于是牧羊人也沿绳下滑,滑到红军犹豫处,不禁胆战心惊起来,原来这里沿着山体走向,有一条长长窄窄的石板,石板好像三页板的一层被太阳晒得从整个山体上绷裂开来,与山体岩石形成一个夹角――就是眼前的大石缝,石缝深不见底,上面下来的人需要握住绳子,像猴子那样向外荡,荡到窄窄的石板上,还要保证自己不会掉到石板的左面,左面那里石板缺损,形成断崖,如果荡到那里,手中的绳子不够长,双脚再找不到站立的地方,那就只能掉进石缝里。谁知道看起来平直的悬崖下面,竟然有这么大的一个坑?牧羊人十分害怕,左右为难,挂在半空,心中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在犹豫间,绳子碰到脸,墨镜掉下来,“哗啦”一声进了石缝,然后无影无踪。小苹果和红军站在翘起的石板上,大声指导牧羊人继续下行,于是牧羊人冷汗淋漓,最终掉到了下面小伙伴,向她伸出的,四只手里。无力的向桥哥喊话,:“千万不要安排人再下,一旦有人掉进石缝,那就只好麻烦蓝天救援了”。于是其余的五人掉头回到山上,另外找路绕行。而红军,小苹果,牧羊人也开始在山沟里披荆斩棘,一路下山。快下到山底时,绕行的桥哥和漫步哥才赶上来,于是漫步哥重新领队,一直走到山下。时间已是晚上五点,大家在路上整整耗费了三个钟头,牧羊人不禁看向六号桥:“桥哥,您说好的一个钟头下到山底呢?”</b><b><br></b></h1><div><br></div> <h3>红军</h3> <h3>小苹果</h3> <h3>牧羊人</h3> <h1><b><br></b><b>在山下穿过一片墓地,重新走回人烟鼎盛的地方,一群人终于松了一口气。开车,回家。同行的人有:六号桥,漫步哥,红军,小苹果,素心,孔雀,栀子花开,牧羊人。</b></h1><div><br></div> <h3>漫步哥画的槎山螳螂顶攀岩路线</h3> <h1><b>2017年5月20日,相约巅峰一行人,相约威海荣成市南卧龙村东南的槎山――螳螂顶。<br></b><b>螳螂顶是槎山九顶之一,位于槎山东北的起始处,三面临海,果然如“海上仙槎”。(古书记载“浮槎”是连通大海和天河的木筏)。槎山上,一片粗糙坚硬的红岩,踩在脚下,驴友们即使站在很陡峭的悬崖上,脚下也不打滑,石岛红,果然好!<br></b><b>群主六号桥是领路人,在一片竖直的悬崖下,他带头向上攀援,小苹果紧随其后,其余人远远观望,都觉得从这里不可能爬上去,可他俩手脚并用,转眼成功,于是其余人心中再没有顾虑,亦步亦趋的跟爬。一长串驴友,在悬崖间上下排列,错落有致,原来攀岩成功的样子,这样好看!<br></b><b>从悬崖登上山顶,远看,大海水天相接,一片蔚蓝;近处,是养殖池,水面被渔民一方一方分隔开,仿佛古代井田间阡陌纵横。海天之间,一片片水汽,如白云,似轻雾,袅袅升起,在群山间盘旋环绕;山底暮春的小花,花叶飘零,一切如此静逸,正是:春花轻飞似梦,海雾如幻如真。<br></b><b>稍微休息后,众人继续前进。翻过一座又一座高山,来到最后的螳螂顶山下,一块巨大的石硼,严严挡住众人前进的道路:石硼光秃高耸,上面连一条缝隙也找不到,石硼上寸草不生,更过分的是近八十度角竖立的石硼上面,在顶端还要像屋檐那样向前突出一块,就算大家能爬到石硼上,也无法翻越“屋檐”,登上“屋顶”。遇见这样的情况,桥哥特别有信心的开始执行他的“绕字决”。向西绕?好像是断崖;向东绕!绕了好远、好远,终于遇见一处似乎可以登顶的悬崖,桥哥围着那处悬崖看来看去,然后嘱咐漫步哥在他身后保护,他则一马当先,快速登顶,漫步哥随后登顶,开始放绳,帮助其余的驴友登上悬崖,然后继续向螳螂顶攀登。<br></b><b>攀岩到此时,深觉槎山螳螂顶的好,好处在于攀岩时,刚刚从一座山上下来,转眼又能继续攀登另一座山崖,一行八人,在群山间,起伏攀援,就好像坐在飘浮于青天碧海间的木筏上,随水波上下荡漾,周围美景仙山环绕,心神亦为之沉醉。<br></b><b>群主六号桥真的好像醉了,他带领大家站在螳螂顶,久久不去,任习习暖风吹拂衣带,任清凉薄雾,愉悦心扉。直到下午两点,还不肯下山。有人开始在心里吐槽:“桥哥,你看夜幕,正像敌兵漫山遍野,在不远处吹响号角,向远离人群的八个驴友慢慢合围,此时,你带大家“再猎一围”,真的好吗?<br></b><b>其实回程,还需在悬崖和荆棘间开辟一条新路,路上还不知会有多少困难,藏在那鲜花绿叶间。漫步哥和牧羊人开始不停催促启程。桥哥恼了:“回程路,有一个小时就能下到山底,急什么?”漫步哥笑:“没有走过的路线,怎么保证一个小时下到山底?”!牧羊人也任性起来,竟然动身先走,可她终究不敢离开大部队,在荆棘草莽间,走走停停――等桥哥带大部队赶上来。路上不仅荆棘丛生,而且断崖密布,分明是:“一山放出一山拦”。在一处高耸的断崖处,一群驴友四顾无路,于是桥哥再次放绳,六十米长绳,在近九十度的悬崖上左右摇荡。当时牧羊人忽然觉得腹痛难忍,离开大部队稍微休息了一下,回来后红军已经沿绳下到山腰,他在山腰间犹犹豫豫,不肯继续沿绳下行。时间不早,还有另外七个人等着下山,牧羊人和小苹果都着急起来,埋怨不该让红军先下,觉得他毕竟新驴,有些胆小。红军终于在山腰找到能立足的地方,小苹果下,下到红军犹豫的山腰处,也放慢了速度,并大声建议:其余人不要下了,赶紧想办法绕行。桥哥不放心红军和小苹果两个新驴独行,安排牧羊人也下,以便形成三人行―相对安全的局面。于是牧羊人也沿绳下滑,滑到红军犹豫处,不禁胆战心惊起来,原来这里沿着山体走向,有一条长长窄窄的石板,石板好像是被太阳晒得从山体岩石上绷起来,与山体岩石形成一条又长又宽的大石缝,石缝深不见底,上面下来的人需要握住绳子,像猴子那样向外荡,荡到窄窄的石板上,还要保证自己不会掉到石板的左面,左面那里石板缺损,形成断崖,如果荡到那里,手中的绳子不够长,双脚再找不到站立的地方,那就只能掉进石缝里。谁知道看起来平直的悬崖下面,竟然有这么大的坑?牧羊人十分害怕,左右为难,挂在半空,心中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在犹豫间,绳子碰到脸,墨镜掉下来,“哗啦”一声进了石缝,然后无影无踪。小苹果和红军站在翘起的石板上,大声指导牧羊人继续下行,于是牧羊人冷汗淋漓,最终掉到了下面小伙伴,向她伸出的,四只手里。无力的向桥哥喊话,:“千万不要安排人再下,一旦有人掉进石缝,那就只好麻烦蓝天救援了”。于是其余的五人掉头回到山上,另外找路绕行。而红军,小苹果,牧羊人也开始在山沟里披荆斩棘,一路下山。快下到山底时,绕行的桥哥和漫步哥才赶上来,于是漫步哥重新领队,一直走到山下。时间已是晚上五点,大家在路上整整耗费了三个钟头,牧羊人不禁看向六号桥:“桥哥,您说好的一个钟头下到山底呢?”<br></b><b>在山下穿过一片墓地,重新走回人烟鼎盛的地方,一群人终于松了一口气。开车,回家。同行的人有:六号桥,漫步哥,红军,小苹果,素心,孔雀,栀子花开,牧羊人。</b></h1><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