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前几日,在朋友圈发了几幅老闵行街头小景的照片,得到不少微友的点赞,也引起微友对老闵行的关心和关注,有微友问,现闵行老街何在?我成长在闵行,记忆中的老街上尽是木结构建筑,上下楼只听见木楼梯发出吱吱的响声,小心脏有点害怕。由于建筑的密度比较大,商店里光线不大好,里面一些的柜台白天都是开着灯做生意的。街面不宽,但都是花岗岩石头路,年代久了石头路又光又亮,沾水后有点滑,遇上雨天老人小孩走路就要小心点,防止跌跤。往老街里面走,会见到一条连着黄浦江的横泾港,横泾港上有多座石桥,石桥有不少年头了,宽宽的石扶手,上了桥可以在扶手上坐一坐,河边隔着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供附近居民洗刷的平台,行人也可在此与河水亲密接触。河边也有一些门庭森严的大户人家,孩子们在大街小巷玩耍,一会儿在桥上,一会儿就到了河边,冷不丁还跳上了停泊河边的渔船,顿时船儿左右摇晃,渔民大伯马上出来把顽皮的孩子赶走。河边经常有渔船停靠,记得小时候父亲带我来这里,父亲不知和渔民说了什么,渔民一高兴,叫我上了他的船,到黄浦江上兜了老大一个圈,印象很深。老街最热闹的日子是赶庙会,闵行人,黄浦江南岸的奉贤人都汇聚在老街,有卖有买的,有吃有玩的,节日气氛热烈,也是孩子们最快活的日子。</h3> <h3>照片上的石桥。</h3> <h3>孩提时代,由父母带着来逛过老街,走走看看,充满好奇心。有时候在一号路买不到东西,就跟父母到闵行老街来寻寻看。读小学时,跟小伙伴一起来老街玩,那就不仅是兜兜街面,还要到老街里面去瞧瞧,敲敲深宅大院的门,走走小桥,河堤旁找找小鱼,不亦乐乎。念中学时班里有了几个住在老街的同学,闲聊时知道他们家里养鸡养羊,围着鸡羊有很多家务,下课后下河抓鱼捞虾,快活极了,他们的课余生活比我们住居民楼的同学丰富好玩,动手能力也强,手能提,肩能挑,劳动课时,我们做不了的都由他们做了,与这些同学在一起,也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许多优点,学到很多知识和处事的方法。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与老街为邻,有老街相伴,真好,真幸运。</h3> <h3>我要十分遗憾地告诉朋友,闵行老街么勒。听说老街没了,是几年前的事了,但没有实地探访过。一个月前,拜访了江川路街道的领导,说现在保留着一栋老建筑,里面存有一些关于老街的历史资料。但是听过了也没上心。这次老友的发问,促使我要去看一看。前天,在弟媳的带领下去了闵行老街展览馆。弟媳是土生土长的闵行老街人,听说去找老街十分兴奋。站在浦江之滨,已经看不见老街了,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深院大宅,木建筑街坊,石条小路,石板桥,都已消失殆尽,老街只存在于闵行老人的记忆之中。路上遇到一对老夫妇,问他们老闵行在哪儿,老人憨憨的脸,指着前方温和地说,老闵行么勒,只有新闵行勒。倒是弟媳记性好,给我们详细地介绍这儿原来怎样,那儿原来怎样,自己的家原来在哪,老街在她的介绍下仿佛活过来了。</h3> <h3>老闵行老街就在这栋建筑里。方圆几平方公里的闵行老街就剩这点了。这个楼由老街上的一个项姓人家建造,人称项家宅院。这个宅院1916年开始兴建,至1935年全面建成。2000年由闵行区命名为区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弟媳小时候与项家的后代做同学,放学后经常来这个大宅与项家的孩子一起做功课,一起玩,所以她看见这个楼还能娓娓道来这些房间的用途,说哪个房间过去是厨房,哪个房间过去是书房,哪个房间过去是小孩玩耍的。</h3> <h3>项家宅院介绍。</h3> <h3>项家宅院处于高楼包围之中。所在小区叫星河景苑。</h3> <h3>两层楼的建筑,里面有天井,小花园,平时可能是大门紧闭,所以有一扇边门,进来是一条长廊直通里院。院子里还有一口老井。</h3> <h3>上楼的木质梯子。</h3> <h3>介绍闵行老街的实物不多,大多是照片和文字。参观时见到一位年龄相仿的老人,他告诉我,他是从市区买房子到闵行的,社区组织居民参观来过这里,觉得还有看头,所以再次前来参观。他一边走,一边口里叨叨地说,作孽,作孽,蛮好的地方弄成迭样子,可惜可惜。我问他过去在哪里高就?他说,是支内的,从上海到江西支援建设的,2001年退休回了上海,房子买到闵行,做了闵行居民。</h3> <h3>闵行的出生证。展览馆出示的介绍是,明弘治上海志记,敏行市,清乾隆上海县志记,闵行镇,1912年江苏省设,闵行乡。可能再往前的记录尚未发现。</h3> <h3>老街全景照片。</h3> <h3>与老街照片对应的地图。</h3> <h3>明代把闵行作为进入松江的水陆门户要塞,在此设立黄浦巡检司署。</h3> <h3>清末的闵行英才。</h3> <h3>文化人以诗描述闵行。</h3> <h3>望族人家。</h3> <h3>近代乡贤。老闵行的发展,这些英才,望族和乡贤功不可没。</h3> <h3>老闵行的教育,民族工业,公用事业发展。</h3> <h3>1917年由民间捐资建设的抚养孤儿的广慈苦儿院,集读书,学习技能的类似现在半工半读的福利机构。</h3> <h3>电气厂。</h3> <h3>染料厂。</h3> <h3>机器厂。</h3> <h3>闵行至上海的公交线。1920年筹划,1923年元旦建成通车。</h3> <h3>闵沪线路线图。</h3> <h3>水上交通。</h3> <h3>元代设黄浦渡,清代设便民航,1932年建西闵客渡航线。</h3> <h3>1923年创立银行。</h3> <h3>1924年建设娱乐性公园。</h3> <h3>公园分布图。</h3> <h3>滨江景观早已有之。以佛阁弄为界,分东外滩,西外滩。1956年改为浦江路。</h3> <h3>曾经的街名。</h3> <h3>走出展览馆,心情沉重,胸中有一股难以化去的东西,胸闷,新街诚可贵,老街价更高。可老街安在?</h3> <h3>老闵行人至今还清晰记得,曾经的老正兴餐馆,本帮菜,宾客盈门。</h3> <h3>曾经的五金交电商店,卖自行车,收音机等生活用品。</h3> <h3>闵行百货商店。</h3> <h3>闵行饭店。在那个年代里,这里能接待外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