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胜景”铁槎山之雾锁螳螂顶

千里目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福将群主六号桥</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 六号桥是个福将,他总能在引领一帮驴友爬山的时候,出其不意的出现惊喜。上次是初春昆嵛山扁崮行时的雾凇,今天是久仰其名的槎山雾!</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美丽的槎山雾</b></h1> <h3><b>  铁槎山之“槎“字古代作“筏”字解释,就是“船”的意思。春夏和初秋季节,海上多雾,漫上岸来,集聚在山坳沟壑间,如轻烟缕缕,袅袅浮动。此时的槎山宛如仙山琼阁,时隐时现。槎山九座峰顶漂浮在雾海之上,宛如叶叶扁舟,浮游于海上。“山如海上槎”,故称九顶铁槎山。螳螂顶便是九顶之一。</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幸运的邂逅</b></h1><h3><br></h3> <h3>六号桥</h3> <h3>红军</h3> <h3>孔雀</h3> <h3>陌陌</h3> <h3>老谭</h3> <h3>牧羊人</h3> <h3>小苹果</h3> <h3>素心</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又遇槎山石</b></h1> <h3><b>  槎山之美,美在岩石。请看文登驴友草原对槎山石的描写:</b></h3><div><b> 槎山在我看来是最奇怪的一座山。槎山就像是一个耐心不足的园林建造师的作品。他先四处收集来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石头,然后按照自己的想象开始建造假山。于是你看到的槎山,每一峰都个性十足,美不胜收,然而终究是出于一人之手,我们还是能找到它们的共性,那就是每一峰都是由碎石垒砌而成。有些山峰,明明看起来就应是一块巨石,他也非要在石上劈上几斧,远看如沟壑纵横,却也正合中国画的斧劈皴笔法。</b></div><div><b> 后来,这位建造师大概累了,也或者烦了,他胡乱拨弄了几下,让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随意滚动,停哪算哪。估计大方石就是他这么一拨弄的结果。他没想到,他的率性而为,却让槎山有了不一样的美。</b></div> <h3><b>主峰螳螂顶</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云雾的滋润</b></h1> <h3><b>  槎山的花花草草,常年得益于云雾的滋润,生长的格外旺盛,也分外娇艳。</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美丽的“石岛红”</b></h1> <h3><b>  “石岛红”,是对产自槎山的花岗岩板材的一种专属称谓,它的微红颜色别具一格,是建材市场上的抢手货。</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艰难的攀登</b></h1> <h3><b>路线图</b></h3> <h3><b>  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持续几十亿年的碰撞,造就了槎山岩石的陡峭多姿。这也是槎山十几年来吸引大批驴友纷至沓来的主因。上下攀爬虽有难度,也有危险,但驴友们在征服槎山的过程中,偶遇各种奇观美景,品尝了互助友爱,那也是在生活中难以体验的,这也许正是驴友们口中“爬山上瘾”的原因吧!</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螳螂顶”的狂欢</b></h1> <h3><b>  向往顶峰的人,从来不会徘徊于山腰被眼前的风景吸引而停止攀登的脚步!登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只属于站在顶峰的驴友们!</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药材的宝库</b></h1> <h3><b>  槎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这里成为中药材的宝库,黄精、山竹等名贵中药材在山中并不少见。</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小苹果的云雾</b></h1> <h1><b>后记:牧羊人<br></b><b> 2017年5月20日,相约巅峰一行人,相约威海荣成市南卧龙村东南的槎山――螳螂顶。<br></b><b>螳螂顶是槎山九顶之一,位于槎山东北的起始处,三面临海,果然如“海上仙槎”。(古书记载“浮槎”是连通大海和天河的木筏)。槎山上,一片粗糙坚硬的红岩,踩在脚下,驴友们即使站在很陡峭的悬崖上,脚下也不打滑,石岛红,果然好!<br></b><b> 群主六号桥是领路人,在一片竖直的悬崖下,他带头向上攀援,小苹果紧随其后,其余人远远观望,都觉得从这里不可能爬上去,可他俩手脚并用,转眼成功,于是其余人心中再没有顾虑,亦步亦趋的跟爬。一长串驴友,在悬崖间上下排列,错落有致,原来攀岩成功的样子,这样好看!<br></b><b> 从悬崖登上山顶,远看,大海水天相接,一片蔚蓝;近处,是养殖池,水面被渔民一方一方分隔开,仿佛古代井田间阡陌纵横。海天之间,一片片水汽,如白云,似轻雾,袅袅升起,在群山间盘旋环绕;山底暮春的小花,花叶飘零,一切如此静逸,正是:春花轻飞似梦,海雾如幻如真。<br></b><b> 稍微休息后,众人继续前进。翻过一座又一座高山,来到最后的螳螂顶山下,一块巨大的石硼,严严挡住众人前进的道路:石硼光秃高耸,上面连一条缝隙也找不到,石硼上寸草不生,更过分的是近八十度角竖立的石硼上面,在顶端还要像屋檐那样向前突出一块,就算大家能爬到石硼上,也无法翻越“屋檐”,登上“屋顶”。遇见这样的情况,桥哥特别有信心的开始执行他的“绕字决”。向西绕?好像是断崖;向东绕!绕了好远、好远,终于遇见一处似乎可以登顶的悬崖,桥哥围着那处悬崖看来看去,然后嘱咐漫步哥在他身后保护,他则一马当先,快速登顶,漫步哥随后登顶,开始放绳,帮助其余的驴友登上悬崖,然后继续向螳螂顶攀登。<br></b><b> 攀岩到此时,深觉槎山螳螂顶的好,好处在于攀岩时,刚刚从一座山上下来,转眼又能继续攀登另一座山崖,一行八人,在群山间,起伏攀援,就好像坐在飘浮于青天碧海间的木筏上,随水波上下荡漾,周围美景仙山环绕,心神亦为之沉醉。<br></b><b> 群主六号桥真的好像醉了,他带领大家站在螳螂顶,久久不去,任习习暖风吹拂衣带,任清凉薄雾,愉悦心扉。直到下午两点,还不肯下山。有人开始在心里吐槽:“桥哥,你看夜幕,正像敌兵漫山遍野,在不远处吹响号角,向远离人群的八个驴友慢慢合围,此时,你带大家“再猎一围”,真的好吗?<br></b><b> 其实回程,还需在悬崖和荆棘间开辟一条新路,路上还不知会有多少困难,藏在那鲜花绿叶间。漫步哥和牧羊人开始不停催促启程。桥哥恼了:“回程路,有一个小时就能下到山底,急什么?”漫步哥笑:“没有走过的路线,怎么保证一个小时下到山底?”!牧羊人也任性起来,竟然动身先走,可她终究不敢离开大部队,在荆棘草莽间,走走停停――等桥哥带大部队赶上来。路上不仅荆棘丛生,而且断崖密布,分明是:“一山放出一山拦”。在一处高耸的断崖处,一群驴友四顾无路,于是桥哥再次放绳,六十米长绳,在近九十度的悬崖上左右摇荡。当时牧羊人忽然觉得腹痛难忍,离开大部队稍微休息了一下,回来后红军已经沿绳下到山腰,他在山腰间犹犹豫豫,不肯继续沿绳下行。时间不早,还有另外七个人等着下山,牧羊人和小苹果都着急起来,埋怨不该让红军先下,觉得他毕竟新驴,有些胆小。红军终于在山腰找到能立足的地方,小苹果下,下到红军犹豫的山腰处,也放慢了速度,并大声建议:其余人不要下了,赶紧想办法绕行。桥哥不放心红军和小苹果两个新驴独行,安排牧羊人也下,以便形成三人行―相对安全的局面。于是牧羊人也沿绳下滑,滑到红军犹豫处,不禁胆战心惊起来,原来这里有一条又长又宽的大石缝,石缝深不见底,石缝外面是一块竖直向外翘起的窄窄石板,上面下来的人需要握住绳子,像猴子那样向外荡,荡到窄窄的石板上,还要保证自己不会掉到石板的左面,左面那里石板缺损,形成断崖,如果荡到那里,手中的绳子不够长,双脚再找不到站立的地方,那就只能掉进石缝里。谁知道看起来平直的悬崖下面,竟然有这么大的坑?牧羊人十分害怕,左右为难,挂在半空,心中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在犹豫间,绳子碰到脸,墨镜掉下来,“哗啦”一声进了石缝,然后无影无踪。小苹果和红军站在翘起的石板上,大声指导牧羊人继续下行,于是牧羊人冷汗淋漓,最终掉到了下面小伙伴,向她伸出的,四只手里。无力的向桥哥喊话,:“千万不要安排人再下,一旦有人掉进石缝,那就只好麻烦蓝天救援了”。于是其余的五人掉头回到山上,另外找路绕行。而红军,小苹果,牧羊人也开始在山沟里披荆斩棘,一路下山。快下到山底时,绕行的桥哥和漫步哥才赶上来,于是漫步哥重新领队,一直走到山下。时间已是晚上五点,大家在路上整整耗费了三个钟头,牧羊人不禁看向六号桥:“桥哥,您说好的一个钟头下到山底呢?”<br></b><b> 在山下穿过一片墓地,重新走回人烟鼎盛的地方,一群人终于松了一口气。开车,回家。同行的人有:六号桥,漫步哥,红军,小苹果,素心,孔雀,栀子花开,牧羊人。</b></h1> <h3>配乐《农夫渔夫》(《向往的生活》主题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