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印 象 張 高 賢</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何 佳 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一位隱形的奇才,能說幾個國家語言,即使是地方方言,他也頭頭是道。他善於言辭且風趣豁達,正義凛然,不做阿諛諂媚之事,卻能與人和諧共存,深得一幫好友愛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一生喜歡學習,樂於專研,對詩書畫的投入與造詣不比一些常年從事文化的學者遜色。但他從不以作家或書畫家自居。他就是張高賢先生。在香港你能夠成為他的朋友,也是一種造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結緣于香港文學促進會這個溫暖的文學大家庭。相識也是一種緣分,長期以來,我喜歡跟一些前輩交往,覺得他們身上有很多人生經驗與感悟可以交流分享。我對高賢老師印象最深的還是他常常讓人捧腹大笑的搞笑本事。一個人對生活有足夠的智慧才有幽默的本事。言談風趣的人,往往更懷善意。即使陌生,你也不覺得他可怕或產生距離感。記得有一次我問他在哪裡?他回答:去機場路上。我說:去哪裡?他說:去上帝那裡。最後我們都意會地大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對生活充滿熱情和感恩。他享受自己能在暮年時過上安穩富足的生活。他珍惜從窗外飄過的雲彩,捕捉每一個充滿生命美感的景色。他盡情地抓住每一瞬,他把這些感動看做上天對自己的恩賜。他不忌諱談論生死,經常調侃自己是三等公民:等吃等睡等死。聽起來像是對生活的無奈,其實不然。他真正了悟人生種種,坦蕩坦然。2004 年他寫出了自己的奮鬥歷程的《一代人》,近年又把原著編輯成中英對照之" 概要"文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對生活持以尊重的態度。哪怕每天的作畫,書法,編輯精美的微信圖文,都是那樣的認真,一絲不苟。他每次離開香港遠行,他總是會郵件通知諸位親友,何時離開,何時回港。他把太太、女兒、孫女的事情當成生活中不可缺失缺席的重要日程。每件事他都那樣地上心,與朋友相約喝茶或與孫女約會都從不遲到。每次見到他,都那樣令人振奮,充滿正能量。雖然他年過八十,心依然年輕,充滿朝氣。不世故,不擺譜,不總是老氣橫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喜歡喝紅酒,喜歡藏酒。若有些文化活動,他總是主動贊助一些有年份的好酒以助興。他看不得太惡俗太虛偽的人,他看不得太不公正,太沒尊嚴的事情發生。他每每總是表達一些情緒,轉頭他就放下。他認為世界如此之大,能做的就是過好自己,珍惜自己。幫過的,傷過的,不要耿耿於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可以在一個事情上擔任主角,出謀劃策,出錢出力,親力親為,公益社會。也可決絕退出,不再糾纏干預,不再評判掛齒。這就是他能成功掌握自己人生的方向,讓人又愛又怕的獨立個性。他經常發一些有深度的圖文給你,他從不主動打電話騷擾你。可是你呼他,他會在你預期中出現。他是朋友安全的港灣,不可多得的溫暖的風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是夕陽中透著的幾縷晨曦。他是喧囂中靜謐的不凡一角。 </b></p> 《印象張高賢》作者何佳霖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何 佳 霖 簡 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何佳霖,女 詩人作家,香港女作家協會會長,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藝術聯盟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多本詩集。</b></p> 張 高 賢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張 高 賢 簡 介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張高賢,1941年出生於馬來西亞,祖籍廣東省大埔茶陽鎮縣太寧鄉,回國前就讀於馬來西亞的英文教會學校。1953年10月其父張高友於馬西來亞病逝,次年跟隨母親舉家回國,並開始接受中文教育。先後就讀於廣東省大埔縣大麻中心小學、大麻中學、福建省南安縣國光中學。1958考入福建化工學校,1962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並分配到廈門當工人,直至1974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張高賢回國後20個春秋的經歷可謂崎嶇坎坷:1957年「反右」運動,16歲的他於南安國光中學受「留團察看」處分;1959年「反右傾」,被福建化工學校「開除團籍」;1968年「文革清隊」,又在廈門化工局受到批鬥和關柙。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4年6月,張高賢懷揣10元港幣前往香港定居。曾住無水無電的木屋、政府收容所、安置區、廉租屋。憑著不服輸的精神和鍥而不捨的韌勁兒以及商海搏擊的靈性,短短20年,便從一名普通搬運工逆襲為集團公司總裁。2004年,在事業頂峰,毅然選擇急流勇退,將公司業務全權交由後嗣主理,藉此遁入悠然晚年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張先生為人熱情率真,胸襟豁達,淡泊名利;處事特立獨行,不跟風,不追潮,不媚俗。雖楊帆商海,但在書法、繪畫、攝影、寫作等諸多領域皆有不俗造詣。2004年出版自傳體傳記文學作品《一代人》、2006年編撰出版《流月濤聲》以及2008年出版《揚波軒隨筆》均被國家圖書館和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收藏,並獲頒發「捐贈證書」和「榮譽證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張高賢熱心公益事業,助力家鄉建設,積極參與社會活動。至今仍榮膺張高友(公達)基金會主席、國光中學校友感恩基金會會長、香港文學促進協會榮譽會長、香江文壇榮譽編委、香江資訊網顧問、廣西東盟創意學院客座教授(華僑史)、國光中學校友會總會名譽會長、國光中學香港校友會永遠榮譽會長等職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張先生歷任香港中華文化總會副監事長、國際儒商學會常務副會長、國際儒商學會香港分會會長、李光前研究會會常務副會長、國光中學旅港暨旅外校友會會長,國光中學香港校友會會長、福建化工學校旅外校友會名譽會長、《芙蓉網》首席顧問、香港代言形象攝影沙龍會長、香江研墨社總監等職,被業界譽為一介儒商。 </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著 作</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捐贈證書 榮譽證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張高賢先生於2004年出版之自傳體傳記文學作品《一代人》,2006年編撰出版的《流月濤聲》以及於2008年出版的《揚波軒隨筆》獲國家图書館頒发的「捐赠証書」(下圖上)和「中國華僑历史博物館頒在國家图書館發的「榮譽証書」(下圖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8 年張高賢的自傳體文學作名《一代人—— 一個歸國僑生的故事》獲「香港中華文化金紫荊獎」之「華僑文學奬」。</b></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國 光 中 學 校 友 張 高 賢</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張高賢先生曾任旅港暨旅外國光中學、國光中學香港校友會長。曾是旅港暨旅外國光中學名譽會長、國光中學香港校友會永遠榮譽會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現是國光中學校友總會名譽會長,國光中學校友感恩基金會會長。</b></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思 源》 《湧泉》</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張高賢先生於1999年至2003年時任旅港暨旅外國光中學校友會會長,國光中學香港校友會會長其間,創意、出資、督編於2002年出版《思源一一憶母校國光中學》、於2003年出版《滂思源一一憶母校國光中學》、兩文共1075頁50餘萬字,作者為在職及離校教職員工、海內外校友及在校學生共近200人。</b></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國光中學校友感恩基金會</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2年4月26日校主李光前先生哲嗣李成智博士及李氏基金高層接見及親切"國光中學校友感恩基金會" 代表張高賢和黃敏敏。聽取了我們就國光中學情況的匯報。(下圖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3年5月李成智、李成偉昆仲及李氏基金高層接見了李鐵聖伉儷及張高賢伉儷。(下圖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3年10月向李成智博士簡報校友基會會務。(下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1 年張高賢和國光中學泰國校友會會長巫庭光,各捐資20 萬港幣,合共港幣40萬作為國光中學校友感恩基金會的啓動資金。</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李氏基金賀信及贈送的紀念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2 年李氏基金給張高賢的賀信。(下圖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3年李氏基金贈送給國光中學校友感恩基金會的纪念盾牌《思源感恩 蔚為國光》(下圖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3 年国光中学70年校庆,巫金光和張高賢各捐资港币5萬元,合计港幣10 萬元以國光中學校友感恩基金會之名,製作2000套《感恩組歌》視頻,獻給國光中學70 周年校慶慶典。</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社 團 活 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曾任國際儒商學會副會長、國際儒商學會香港分會會長。(下圖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應邀為"相約澳門中華全國社會各界知名人土訪問團" 嘉賓出席澳門回歸5 周年活動。(下圖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現是香港文學促進協會榮譽會長。(下圖)</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飄 逸 人 生</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讀 書 求 知</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下 海 營 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辭 商 歸 隐</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寄 情 黃 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打 高 球 品 紅 酒</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寫 寫 畫 畫</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對 焦 投 籃</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旅 遊 觀 光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4年 乘藍色公主号穿梭赤道 12 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上圖為穿梭赤道證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圖攝於印尼峇厘島。</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張 高 賢 書 法 習 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左;明月一壺酒 清風萬卷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右: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為《華星詩壇創刊》題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詩 壇 好 萊 塢</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張 高 賢 攝 影 習 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左;夏日黃昏,夕陽西下,天邊一縷縷余光不再那麼刺眼,柔和的它們美麗動人。天邊一片片流雲五彩斑斕,火紅的、金黃的、銀灰的,酷似仙女 … (攝於2015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右:清晨初升的太陽把蔚藍的大海點綴成波光粼粼。(2021年攝於碧堤半島海濱長廊)</b></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張 高 賢 油 畫 習 作 </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左圖:林中飛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右圖:千林殘雪盡 萬里好回春。</b></p> <h1><b style="font-size:22px;"> 張高賢先生部分獲奬及參展作品</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07年中華文化杯全港中文徵文大賽獲佳作獎。(下圖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3年香港原創詞曲作品大賽 獲金獎。(下圖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6年 作品應邀參加愛我中華海峽三地書畫展榮譽證書。(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劉再復教授題贈墨寶</b></p><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慧 善 通 明</b></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合 影 和 墨 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與劉再復教授合影於香港科技大學並榮獲墨寶題贈。</b></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劉 再 復 教 授 簡 介</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劉再複教授,福建南安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人文學者、思想家、文學家、紅學家、自由主義者。1984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1985年起擔任文學所所長、《文學評論》雜誌主編。1989年後旅居美國。劉再複教授是張高賢國光中學的校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覺 真 法 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覺真法師,江蘇南通人,生於1933年。著名大德高僧茗山上人的門生。歷任潮州嶺東佛學院副院長,香港佛教僧伽學院副院長,香港佛教聯合會宗教事務監督,世界佛教論壇總編輯等職務。近十年來為長江商學院、北京大學、上海交大等著名高校講授管理人文課程以傳播佛學開啟智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覺真長老于2015年3月16日上午11時安詳示寂,世壽83。</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覺真法師題贈</b></p><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高 儒 商 賢</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