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的雨》教后感

两匹马之一

<h3> 《马来的雨》教后感</h3><h3> 周五上了节公开课《马来的雨》。这节公开课本应由另一位老师上的,结果上课前两天,这位老师家中有突发事件,不能上了,只好由我来应急。虽然事先帮这位老师磨过课,但帮别人磨课和自己上课还是不一样的,所谓"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起担子来就掂出份量了。</h3><h3> 用两个晚上抱了抱佛脚,主要是把文章的思路和自己的思路理一理。语文其实是一门非常讲究逻辑的学科,好文章必然是有强烈的内在逻辑性的,要看懂文章,理清作者的思路很重要,当然作为教师,把自己的教学思路理清也很重要。</h3><h3> 通过反复读文章,发现《马来的雨》的倒数第二段有句话"雨拉开的幕,是风景,也是风情"这句话是理解文章的关键,便决定以此为切入口展开教学过程。文章主要描写作者去马来西亚旅行的观感,作者对马来的雨情有独钟,用典雅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马来独特的雨景,在高脚屋听雨、在街道上淋雨、在海上观雨,三个部分表现了马来以高脚屋为代表的独具魅力的风土人情,而这种风情是只有与自然相融才能真切地体会到的,作者也借此传递出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对亲近自然的渴望。</h3><h3> 把文章的内在逻辑理清了,接下来就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了。语文学科在确立教学内容时是要颇费一番斟酌的,也许这就是语文老师不好当的原因。一篇文章,可教的东西很多,平时工作中语文老师们最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是"这篇文章教什么啊?""教什么"看似有很大的随意性,其实不然。在确立"教什么"时,我们往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课程标准、编教材者的意图、单元教学目标、文体特点、文本特点、学情等等。</h3><h3> 具体到《马来的雨》教什么,综合上述因素来分析,我认为,文章是一篇散文,要能够整体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同时,从语言素材的角度来说,对于这样一篇语言典雅优美的文章,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也是一则很好的语言训练、读写训练材料;第三,从单元编排体例考虑,本单元名称为"域外风情",教学时自然也要引导学生去体会"马来风情",这点也是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如此,整节课的三个关键词"风景"、"风情"、"情感"就确立下来了,这三个关键词也成为了板书的框架。</h3><h3> 在备课时,我发现《马来的雨》这篇文章放在高中教也未尝不可,当然,学情变了,教学内容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高中生学这篇文章,可以引导他们去研究作者潜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次的情感:作者笔下的马来风情其实是带着旅行者强烈的主观感受、有强烈的浪漫色彩的。一是现代的马来人未必喜欢高脚屋,高脚屋的生活并不如作者想象的那么浪漫。二是作者眼里的马来风情其实未必是真正属于马来的,而是作者内心深受中国古典美学熏染后、染上了一层中国古典文化色彩的"中马混血"的风情:高脚屋听雨时,听出的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味、"金戈铁马声盈屋"的气势,还有"雨打芭蕉"的圆润柔婉之美——这些无一不是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体现。</h3><h3> 再说说上课的感受。课上完后的感觉是,我比较机械地完成了事前的预设,完全没有达到我理想中行云流水的、"润泽"的感觉。原因是我发现自己上课时无法专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发言有时不能给予恰当的点拨和引导,以致有时自己说话有点辞不达意。(好吧,我承认我有点紧张了,听课的100多个人形成的"场"是强大的。)善于倾听、有效点拨,这恰恰是一个职业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而我修炼了这么多年还没有修炼好,真是汗颜。而学生真的是非常优秀而可爱的,尽管我们彼此不那么熟悉,但他们真的在很认真地配合我,遗憾的是,也许100多人听课的环境也影响到了他们,我感觉他们也是不放松的,所以甚至有时配合得用力过猛了。另外因为是公开课,希望做到教学环节的完整,所以留给学生看书、讨论的时间太少。我所希望达到的安安静静思考、讨论的氛围没有出现,学习也没有能够在学生身上真实地发生,学生们仿佛都只是在配合我完成一个表演。所以,这节课的自我评价就是,我只是上了一节比较规范的课而已。从学生学习的效果来说,是不如前一天在另一个班试讲时的效果的,可能那节课从师生双方来说都比较放松吧。</h3><h3> 一年前,由于教发院陈静静老师的关系,对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先生倡导的"学习共同体"理论产生了兴趣,读了佐藤学先生的著作,聆听了佐藤学先生的现场讲座,观摩了"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感觉自己对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一是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共同成长的关系,学校中,教师与教师之间也是学习共同体的关系;二是教师要学会倾听,对语文老师而言,这意味着对每位学生阅读形成的语言意象的尊重;三是课堂应是安静程度仅次于教堂的地方,学生应该在课堂上安静地读书、思考、交流,学习应该在学生身上真实地发生,因此,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上,听课的老师是观察员,他们是不评价教师的,观察员只是观察学生的表现,观察学习有没有在学生身上真实地发生。</h3><h3> 现在,我也试着按照这样一种理念来组织我的课堂,努力寻找更有效的方法。如果不是公开课要考虑教学环节的完整,要制造一些看点的话,《马来的雨》这篇文章的学习将会呈现出另外一种状态。我不会问学生:"这篇文章从哪几个角度来写雨?"、"写景时用了哪些手法?",我会让学生先轻声地读一读文章,告诉他们自己去发现文章写景上的特点。如果问"哪几个角度"这样的问题,其实已经剥夺了他们自己学习、自己发现的机会。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应该是学习、讨论的组织者,组织学生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后,帮助他们将结论条理化、清晰化,从而逐步积累阅读经验。</h3><h3> 语文教学,应该回归质朴、回归本源,课堂上给学生更多静心阅读、思考的时间,师生共同研究,发现语言文字中蕴藏着的美丽。有时,我感觉PPT都是多余的,因为它过多地进行了预设,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障碍。</h3><h3> 在初中语文教学方面,我还只是个新手。以上只是自我反思,与同行切磋。(回顾我的教学生涯,好像我差不多每隔十年就要成为新手。怎么发现学生年龄越小,教师承担的责任就更大呢!想到此,就开始忧国忧民了……)</h3><h3> P.S.周五上完课,一位资深教育家跟我说:你今天讲的这些内容学生都懂,你不应该讲这些。你应该讲,马来西亚有很多东西,作者为什么不写马来的庙,不写马来的……吧啦吧啦……而要写马来的雨呢?听完这席话,我当时的反应是:让我先去静一静……关于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文已有阐述,此处就省略了。语文老师都懂的吧……</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