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紫金山之主峰,收四县市于眼底。

闲云逸水

<h3> 五月十九日,一个值得回忆的日子。在这一天,绛山驴的四位驴友完成了游走大张家山,攀越紫金山主峰,从侯马市河东村经绛县四眼沟村,闻喜礼元折回的骑游活动。</h3> <h3>  紫金山古称绛山,因其山石褐红,晨旦之际由红而紫,由紫而黄,金光灿灿,故而又称紫金山。此山横亘于侯马市、曲沃县之南,东西绵延数十公里。主峰在大小张家山之间,海拔1120米,相对高度728米。</h3> <h3> 寻觅穿越紫金山主峰,我是久有凌云志,总无英雄胆;说起想去,做起怯步,故终未尝试。这天,在驴友的鼓励,带领下,我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穿越。此时此事焉能不贺哉!欣喜之情,亦如驴友张文富所言:</h3> <h3> 我爱紫金山,爱他的雄伟、高大,爱她的千姿百态。她屹立于汾浍之南,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遐想。翻越张家山,登临最高峰。站在主峰之颠,举目四望,群山连绵,具在脚下;山体色彩绚丽,似姑娘穿着花衣;山脊龙行虎踞,蜿蜒四方;山峰端庄安详,如老僧坐禅。北望桥山,烟霭盘绕,若隐若现;南眺中条,郁郁葱葱,雄浑巍峨;西观峨眉,楼宇隐隐,村舍依稀。山下涑河谷地,梯田,村舍,绿树,道路,历历在目。此情,此景,岂不美哉。 </h3> <h3>  同行有:张继光,李立强,张文富。(图片为手机拍摄)</h3> <h3>登临主峰,行程路线图。</h3> <h3>由侯马市河东村进山大路。</h3> <h3>路到山脚,隐入山林,转入盘山道。</h3> <h3>稍许登高,即可鸟瞰汾浍平原。</h3> <h3>侯马,曲沃就在脚下。</h3> <h3>山峰的顶上,就是在山下只能仰视的,次次引人遐想的悬殿遗址。</h3> <h3>高山上出现了较平坦的土路,走起比较惬意。</h3> <h3>我没吃早饭,爬了这会儿山,肚子有了意见。再加上太阳也从云层里钻了出来,凑上了热闹,顿时感觉有些疲劳。山路没有遮蔽,队伍就在山崖下巴掌一片阴凉地停下来休息。</h3> <h3>已经年过‘从心所欲’者,开始有点累了。</h3> <h3>路左,临近山壑,有一个石块成就的尖塔。路上初始望见时,我误以为就是山下能看到的无影双塔之一,张文富告我不是。据说这塔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观其塔虽小,思来工程可不小,尤其是在那个还需要肩挑,背扛的时代。</h3> <h3>塔下部方形,中部收圆,上部尖顶,内部中空。有一角有损坏。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再来修理。</h3> <h3>为他们拍照后,我与张文富君也合了一张</h3> <h3>告别未知名的小塔,继续向前。无影塔应该就在眼前了。</h3> <h3>终于走近了那在山下远远就能看到的,在山峰上高高耸立的无影双塔了。他们在路的右边,分别矗立在两道山粱的山包上,共同加着一道深渊。没有路可以到塔旁边。这两个塔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无影塔’。因为建塔的山包很陡,塔影就落在了深渊,所以无影。</h3> <h3>在这里,我们就下了许多的倩影。欣赏无影塔是今天攀登的一个重要目的。要志而念之。 我本来有到此结束的打算,但是张继先号召再向上攀。登主峰,到绛县,从四眼沟出山。我虽然累,登顶可是个极大的诱惑,我欣然同意。</h3> <h3>回头登山路,盘旋又曲折。</h3> <h3>这里路边种了一片燕麦,在晋南地区很少见到。</h3> <h3>麦秆纤细,麦穗柔顺,缺少小麦的刚强与张扬。</h3> <h3>再次休息,调养精神。这时已经感到比较疲劳,同时也看到了登顶的希望。路在山脊上,略趋平坦。山体植被也有了变化,似乎到了高山草甸区。</h3> <h3>通向主峰之路上的又一个陡坡,打先头的李立强,张文富已经走了上去。</h3> <h3>前方就是主峰,李自强在主峰上为我们拍照。随然近在咫尺,我也想休息一下。</h3> <h3>李立强首先实现了登顶,这里海拔约1120米。至此我们携带山地车爬升高度约728米。</h3> <h3>我和张文福也登上了峰顶。在这里北望桥山,南眺中条,西看峨眉,俯瞰涑水。</h3> <h3>身后山峰上就是三县顶寺庙遗址。2012年10月我随车队登临了那里。所以称为三县顶,是因为在哪里同时可以看到曲沃,绛县,闻喜三个县。据言,三县顶寺庙也是由这三个县的士绅捐资共同修建的。</h3> <h3>和三县顶合影。在那里散碎的石刻上,我看到有清代太平县信众膜拜,捐银的残言断句。可想,那时三县顶寺庙的影响还是蛮大的。</h3> <h3>2012年骑游三县顶。</h3> <h3>转过主峰,见到有个院落。有人生活在这样的高处?据说,是看山的。</h3> <h3>路转峰回,忽然看到这个山坡上岩层裸露,随山体走时势蜿蜒伸曲,呈现出不同颜色,十分好看。</h3> <h3>留影,记志。</h3> <h3>一处山沟里被雨水冲刷形成的土林,非常壮观。沟太深,呈立壁式断崖,故不敢邻近崖边拍摄。</h3> <h3>又一处山坡美景。</h3> <h3>下山路上。</h3> <h3>给我也留影一张。</h3> <h3>到了四眼沟村,就下山,杨成才在这里已经等我们40分钟了。杨成才是侯马的马拉松健将,年年出外参加马拉松比赛。这次是我们先上山,他在我们到无影塔之前赶上并超过了我们。</h3> <h3>我和杨成才。</h3> <h3>到了礼元,在这个小饭店吃了碗炒面。真咸,用面汤洗了才能下咽,可能这里的盐不要钱。</h3> <h3>张文富提供的行程,时间,速度,海拔參数。</h3> <h3>该‘’美篇‘’书写过程中,收录了众驴友诸多图片,更有张元富驴友提供史地资料,帮助勘误,一并在此感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