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养生文化背后的思想共鸣——第二届东坡居儋文化思想研讨交流会在儋举行

羊文多

<h1>  5月20日,第二届东坡居儋文化思想研究座谈会在千年古郡儋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人学者、苏学专家汇聚一堂,上演了一场东坡养生智慧大碰撞,大家围绕&quot;东坡养生文化对海南国际旅游岛休闲健康产业发展的意义&quot;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交流思想。</h1> <h1>  苏东坡,这位百科全书式的旷世奇才、千古文人,其卓越的艺术才情与众多的人生智慧及创意发明,沾溉后世万代,是全球华人共同的精神符号。苏东坡一生坎坷,其足迹南北与东西的距离均在数千公里以上。苏东坡所到之处都有各种佳话流传,而于养生一道,在其存世的众多文献中屡有载记,他人文献也多有转述与议论。海南儋州作为苏东坡贬谪的最后一站,创下了四个之最:贬谪最远的地方;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与苏东坡此前的生活环境差异最大的地方;最年迈的时候遭受的人生打击。苏东坡依凭怎样的养生智慧,才得以活着返回大陆?此次东坡居儋文化思想研究会,旨在探讨东坡养生文化对海南国际旅游岛休闲旅游健康产业发展的意义,共同探讨其留给后人的思想价值、文化价值和现实价值。</h1> <h1>  苏东坡在海南儋州居住生活三年,如今,在这座千年古郡,我们再一次与历史上的苏东坡携手,联合两岸三地的文化大家、著名学者共同探讨东坡养生文化对海南国际旅游岛休闲健康产业发展的意义。</h1> <h1>  第二届东坡居儋文化思想研究会汇聚两岸三地学者、大咖,均对苏东坡养生文化有着各自的研究和见解。他们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冷成金;西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潘殊闲;台北教育大学教授郑柏彦;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管仁福;湖南科技大学成教学院院长、教授王友胜;海南省儋州文化研究会会长林冠群;西南交通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罗宁;西南交通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商拓;海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海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李公羽。</h1> <h1>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冷成金发言说,在海南儋州生活三年的苏轼,在人生修养上已达到了天地境界。他通过对既往生活的反思,领悟到以往生活的无价值、无意义,从而建立了"思我无所思"的思维方式和"吾生本无待"的生活方式,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对生活只进行情感观照,实现了人生的审美化。这样的人生境界是思无所思之心的敞开,并非满足于食腹之欲,而是要排除基于现实得失穷通而来的理性思考,而以一颗感性心灵贴近自然、贴近生活。思无所思的理念使苏轼弃绝了功利思维,进而抛弃了一切外在的价值观念,纯任感性心灵来贴近自然。</h1> <h1>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潘殊闲发言说,纵观苏轼众多的养生理念与实践,苏轼的养生已从个体修养上升到一种可以沾溉万物的人间智慧,概而言之有五:1、心养,心为万法之宗,心是善恶忧乐之源。养心就是养境界、养修养、养气度、养真识。2、身养,生命在于运动,动静有常,劳逸结合,是养生之秘笈。3、食养,民以食为天,食是大事,不可草率行之。4、药养,药养是不得已而用之,但药养是有讲究的,并非随便用药,而应选择上品之药,这种药性质温和,对人体无害,故久服能强身。5、境养,苏轼对生活环境非常看重,着意营造一种惬意的景致,苏轼对优美环境、新鲜空气的倚重超过美味。苏轼每到一处都愿意花费精力营修葺园地,改善环境,即使是在贬谪中,苏轼也会因陋就简、因地制宜改变、改造自己的生活环境,使之生意盎然,惬意舒怀。</h1> <h1>  台北教育大学教授郑柏彦发言说,东坡居儋期间相关书写,构成一幅"受难"图景,让观者能够清楚地知道"苦难"的原因与过程;然而对"苦难"时,苏轼不仅描述它,更从中展现出"超旷"的人格特质,用"诗意"柔化了"苦难",充实了"苦难"的内涵,将"苦难"藏于"诗意化"的文字之后。东坡在"苦难"中呈现"中原式"的"秀异",通过科举与政治、权力、利益进行连结,为百姓揭示出一种足以改变阶级的文化资本累积模式,故百姓对之不但认同还热烈追求,使得东坡有机会在此进行一场蛮荒的文化再制。又东坡将儒释道等文化思想与生命经历内化,融会成个人独特的人生思想、文化品味,形成"东坡式"的"秀异"。此"秀异"带有文人阶级性,而成为文人模仿的对象,并内化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一部分,是具有象征性、代表性的符号。到了现代社会,更深根到一般民众心中,是华人文化社会场域中不可分割的文化底蕴。</h1> <h1>  中国矿业大学苏轼研究院教授管仁福发言说,宋代大文豪苏轼热爱生活,热爱养生。徐州是彭祖的故乡,养生文化丰富深厚。苏轼知徐州期间对于彭祖文化尤其是养生文化产业较为明显的兴趣,在诗文作品中均有所展现。他在与范景山的书信中就提到"近斋居,内观于养生术,似有所得";在《闻公择过云龙张山人》诗中 还写到"不如学养生,一日服千息"就明确提到了彭祖长寿养疗导引法,可见苏轼在徐州期间关注接受了彭祖的养生术。苏轼知徐州期间不仅注意养气养身,还重视内心精神的调适。他在《宝绘堂记》中提出的"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的人生审美态度,很好地调和了内心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使他在徐州为官遗爱千载,为文流芳百世,为人令人敬仰。苏轼在徐期间对养生文化的接受与践行,也为他后来度过黄州、惠州、儋州的苦难生涯准备了必要的能量和条件。</h1> <h1>  湖南科技大学成教学院院长、教授王友胜发言说,苏轼的饮食养生理论是其丰富的养生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鲜明地体现了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用"的平衡饮食的养生思想,具体表现在:食饮有度,适量为佳;不求奢靡,清淡为佳;养生治病、食药同源;学用结合、总结提升。这一养生理论既渊源于中国传统饮食养生思想,又是其向民间百姓与方外僧道努力学习的结果,更由其经过长期实践,努力摸索而形成。</h1> <h1>  西南交通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商拓发言说,苏轼是海南文化史上一位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物,海南特有的山水风光、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等,都被苏轼摄入作品之中。因此,苏轼海南诗歌以及其养生论赋包含着现实意义,特别是对海南省文化创新发展思路、深入挖掘本土内涵具有参考价值。比如苏轼诗文本身对旅游产品具有宣传价值和对国际旅游岛的旅游景点资源挖掘有借鉴意义。</h1> <h1>  海南省儋州文化研究会会长林冠群发言说,苏东坡晚年,在其人生最为艰难困苦的时刻来到琼州,来到儋州,并在儋州度过了整三年的流放贬谪生涯。近千年后的今天,东坡文化成了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因为旅游的内涵少不了休闲、养生两大节目,而东坡在养生方面的理念恰好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留下了不少让后人传诵不衰的话题。但是东坡在儋州生活的三年中,与其说是东坡的养生观念启迪了儋州人,还不如说正好与此相反,是儋州人的生存方式让东坡更为深切地理解并丰富了他的养生理念。他来到儋州,首先让他直觉地感受到的是,在这块中原士大夫眼中"非人所居"的蛮荒之地,却到处可见到长寿老人。他在《记海南风土》一文中写到&quot;儋耳颇有老人,年百岁者往往而是,八九十着、不论也"。苏东坡的这一见闻证明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提出海南岛时长寿岛的人。而近千年后的今天,海南更是全国闻名的长寿之岛。</h1> <h1>  海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海南省广播电视总台原副台长李公羽发言说,希望长寿,不仅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是有希望以产业带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政府共同的美好祈盼——有了"长寿"的社会资本或国际影响,旅游业必然大发展,关注度、知名度、美誉度提升,进一步带动投资、开发、建设,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儋州人的长寿,不是数据统计出来的,不是抽样测算出来的,数据有史为据的,是经由以儋州为家乡的苏东坡先生认真考证、精心研制、仔细记录、传承发展下来的。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的百岁老人不同,海南省的百岁老人多数常年生活在物质条件和医疗条件相对匮乏的地方,儋州又是海南西部开发较晚的地区。长寿者主要得益于自然环境、绿色生态以及敬老、和谐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独特,植被茂密,气候温度和湿度等条件适宜,与寿命有直接关系。儋州的火山灰覆盖地区百岁老人密度最高,这些地区的水、土富含人体的微量元素。</h1> <h1>  参加第二届东坡居儋文化思想研讨交流会并发言的还有:儋州市东坡文化研究会会长、儋州市原副市长陈德贤漫话东坡养生文化与儋州担当;儋州市政协原副主席李盛华发表东坡居儋有关南药的研究;儋州孔子协会会长、白沙县原县长唐卓高强调要弘扬东坡养生文化,打造儋州旅游品牌;儋州孔子协会执行会长谢有造趣谈东坡养生道,美食流传远;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儋州市东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韩国强分享东坡居儋生活初探;"秋天的童话"群主谢荣浅谈儋州山歌、调声作为东坡养生文化遗产在儋州的影响等。</h1> <h1>  此次东坡居儋文化研讨交流会是由海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海南省儋州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获得了中共儋州市委宣传部的重视和支持。</h1> <h1>  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文章,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h1>

儋州

养生

东坡

苏轼

文化

苏东坡

居儋

海南

海南省

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