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处

戚少

<h3>文:戚少 </h3><h3>图:来源于网络</h3><h3><br></h3><h3><br></h3><h3> 曾听人说:“最喜欢昆明的天气,温暖宜人,四季如春”。对此颇不以为然,想到一年四季若都如同春天一般,岂不是白露这天不凝露,霜降这天不结霜,大雪这天不下雪,暴殄天物,白白浪费了老天爷的恩赐。</h3> <h3>  闲来无事时,翻看着手边一本叫《微读节气》的小书,书中将中国历法上的二十四个节气按时间顺序一字排开,新年爆竹、元宵灯火、端午粽子、中秋月饼,人们一年的衣食住行穿插其间,同时将节气的感受延展至草木鱼虫、天气万物,雨水獭祭鱼、侯雁北、草木萌动,清明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让人们在每一季每一时刻,都能有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h3> <h3>  书中记载了一些为我们所熟知的节气民俗,但更多的已然被淡忘,或者从来就未曾耳闻。让人不禁感叹,这些未知的种种是从来不曾存在,还是从哪天起悄悄地从我们身边远离。中国有个成语叫做“花好月圆”,代指人生的美好。南朝梁元帝萧绎有诗云“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二月、八月分别在春秋之中,都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八月十五称月夕,二月十五称花朝。八月十五中秋节团圆、赏月、吃月饼的习俗,我们至今留存。而二月十五花朝节,彩蝶纷飞,草长莺啼,妙龄少女相邀“扑蝶会”;花枝贴满红纸,驻足“赏红”,共贺“百花生日”,这些似乎只能保留在对古人的追忆里了,不免唏嘘。看过网络报道,湖南某地举办“桂花节”,年满22岁的处女一律免票,一时招来骂声一片。不知主办方是否将此作为“百花生日”的改良版,只想说一句,如果不能更好的沿袭传统,至少请尊重他。</h3> <h3>  无独有偶,听闻:七夕习俗再现福州城。穿着新衣的少女们,“拜织女星乞巧”、“对月穿针”、“斗花绳”、“穿茉莉花”。人们对此也是褒贬不一,更多的人认为又是某些商家的炒作。我觉得,至少主办方的大方向是对的,很多事情,如果只有一两个人在做,会被认为是附庸风雅、曲高和寡;但如果有更多的人被影响,自发、自觉的做着同一件事,则可成为一种传统的回归。想到《红楼梦》中迎春“独在花阴下穿茉莉花”的场景,一个在曹雪芹笔下几近被忽略的女子,却用这样一个举动轻轻扣动着读者的心扉。想知道她当时会是怎样的心境,更想在现实生活中重温这样的场景。</h3> <h3>  看过《樱桃小丸子》的朋友们或许会有这样的同感,小丸子一年四季总是想方设法的过着一些节日,“七草节”、“女儿节”、“盂兰盆大会”…“七草节”这天,费劲心机弄齐七种草药煮粥,味道却差强人意,让人不禁莞尔。原以为这些节日都是日本人的原创,翻看书时,才知道他们大都源自中国。喝“七草粥”这天是中国的正月初七,被称为“彩胜”,人们不仅要煮粥,还要剪彩为人,贴于屏风或佩戴在头上,意为进入新年,旧人变新人。</h3> <h3>  数年前传出了中国的“端午节”与韩国的“端午祭”申遗之争,其实有些事情公道自在人心,大可不必为此与韩国人争得面红耳赤。倒是韩国某教授的一句话足以点醒我们:“因为江陵四面环山,所以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保存完整,且别具特色。”我们说端午节本是源自中国的祭祀活动,这没错。但我们保存得如何?还有多少特色?才是问题的要害。当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在周边国家甚至更远的地方生根发芽、大行其道的时候,不知是否会有一种愧对先人的感觉。</h3> <h3>  很长一段时间,困惑于圣诞节、情人节这些在中国没有任何根基的西方节日为何会得到众人的追捧。也许正如“肯德基”、“麦当劳”这些洋快餐,虽缺乏营养价值、毫无技术含量,却会给人一种大快朵颐、酣畅淋漓的感觉,更符合当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过惯了“洋节”、吃惯了“洋快餐”的人们,是否也放缓一下生活的节奏,跟随中国传统节气的脚步,在最适宜的时节做些最合适的事,虽不瘟不火,却恰到好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