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情 文/雯萍

花仙子

<h1><b>   一 种 情</b></h1><h1><b> 文/雯萍</b></h1><h1><b> 一种情叫战友情,真诚、纯朴、亲如兄弟。许多年以来,一直听爱人讲军营生活,嘴边一直念叨首长和战友们的名字。</b></h1> <h1><b>  微信的力量,终将一别多年的战友联系上,四十八团.高机连的首长和战友在微信圈里相见,相互问安,互诉衷情。</b></h1> <h1><b>  怀着思念与激动的心情,前往什邡看望老首长刘主任、谭连长、张排长的遗孀徐仕君,心里感慨万分,要是张排长与其他战友一样从越南战场活着回来该多好啊!</b></h1><h1><b> </b></h1> <h1><b>四十年后再相见,风华正茂、英姿飒爽的青春少年已苍颜浩首、两鬓斑白。</b></h1> <h1><b> 记得退役的第二年,专程回军营看望他。他高大英俊,文质彬彬,是军营里的一位大帅哥,心里十分怀念。当年,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青年,在他的亲切关爱下,度过了一段刻骨铭心的锤炼阶段,他的恩情无法忘怀。</b></h1><h1><b> </b></h1> <h1><b>  悠悠岁月,光阴在弹指一挥间!相见时恨晚,一双双被岁月磨砺的茧手紧紧相握、亲切拥抱、喉头哽咽、泪光闪闪。让人感动而心酸,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b></h1> <h1><b>  忆往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大家一同追忆军旅生涯,诉说战友情谊。想当年, 一起训练,一起经历风霜雨雪,一起拼搏奋斗,一起献出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一起同甘苦,共患难。</b></h1> <h1><b>  往事如烟,忘不了那如火如荼的峥嵘岁月;那煅石成金的熔炉;那朝夕相处、苦乐与共的日日夜夜。</b></h1> <h1><b> 在重庆见到了赖干事,久别失联四十多年的老首长。他们在小区大门口拥抱在了一起,满含热泪,语无伦次,心里的话无从说起。</b></h1> <h1><b> 赖干事全家出动,在爱琴海饭店热情款待,很巧的是跟他夫人还是资中老乡,跟他和他女儿是公安战线的同行。</b></h1> <h1><b> 在赖干事的陪同下,专程去隆昌看望老班长朱成方,他住在乡下,境况让人出乎意料。</b></h1> <h1><b>  他的家坐落在一个荒坡上,乱草丛中一栋低矮陈旧的水泥房,三间屋空空如也,连一根凳子都没有,一行人都惊愣了,爱人的眼眶一下子红了、湿润了。</b></h1> <h1><b> 他立即拿出一千元钱递给朱班长说,先拿着,没想到你的生活是这样?怎么不早点联系?朱班长口词不清地说,曾想过,但是,吃盐巴都没钱,哪有一角钱买邮票啊!况且一直都查不到你的消息,现在要感谢网络,是隆昌的战友从微信上问到你的号码,才给你打了几次电话。</b></h1> <h1><b>  接上朱班长,一并进城去看望其他老首长,心里一直不能平静。</b></h1> <h1><b>  当年,经常参加隆昌老乡聚会,与隆昌的战友特有缘,尤其忘不了朱班长的那只老乡留给他的鸡腿,自己舍不得吃,却悄悄拿给他吃,那胜过山珍海味的香似乎还留在唇间。</b></h1> <h1><b> 这就是战友情:关心、爱护、帮助、尊重、宽容、谦让。那是一种义气,肯为对方着想、甘愿付出的情怀;那是一种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的情怀;那是一种思念,一生不能忘却的舌香。</b></h1> <h1><b> 军旅生涯,一直让他感到自豪,部队是一所人生大学堂,让他学会了很多,也铸就了钢铁般的意志,强健了雄壮如山的体魄;凝结了情深意厚的战友之情。</b></h1> <h1><b> 军旅生涯,是部队的培育、首长的教谆、英迹的熏陶,激励奋发向前。虽然短暂,却在人生旅途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为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固的基础</b></h1> <h1><b> 都是当兵的人,历史永存,依然保持着战士的姿态,发扬部队的传统,铭记军人的光荣,因此,一生清廉,洁身自好,两袖清风,平安着陆。</b></h1> <h1><b>  回忆过去,更加珍视战友之情,兄弟之情,珍惜过去的光荣,热爱生活,向往明天!</b></h1> <h1><b>  留恋军旅,眷恋战友,相聚情切切,举杯意融融,千杯酒不醉。军营见证青春,军营成熟人生,军营积淀的酸甜苦辣,浓缩了人生的精华,成为一生受用的精神财富,军营谱写了无悔人生中一段如歌如诗的历史。 </b></h1> <h1><b> 战友相见,是缅怀青春的日子,放开感情的闸门,共同畅想,找回40年难忘的激情岁月,让激扬在心间的、渐渐逝去的情感在这一刻尽情释放。军营难忘,青春难忘,往事难忘,真情难忘。</b></h1> <h1><b>  战友相见,热情相待,在一家古色古香的饭店,品尝了隆昌的特色美食和美酒,接着,又应邀前往著名景点,观赏隆昌的美景。</b></h1> <h1><b>  随巫排长、曹班长、童排长等一行走进坐落于隆昌南街的石牌坊群,它呈念珠状坐北向南一字排列成一串,造型端庄,雕刻细腻,远远望去,鳞次栉比,气势雄伟,颇为壮观。</b></h1> <h1><b>  热情的战友请来解说员一路讲解,踏着千年的青石板古驿道,从德政坊,节孝坊,功德坊,贞洁坊、孝子坊、百寿坊下穿过。</b></h1> <h1><b> 据介绍,在众多牌坊中,最出名的是“郭王氏功德坊”,高顶端为火焰宝球圆雕,四周翘角斜飞刺天;檐下刻如意半拱,坊脊上刻有怪兽猛禽、左右分别为“仙子送来”与“大舜耕田”图案;横批“乐善好施”的顶上书有“圣旨”二字,以浮雕龙凤纹饰,雕工精美,奢华霸气,堪称石牌坊之最。</b></h1> <h1><b> 不同的碑文有不同的故事,上下、左右两侧也分别刻有擅长芳名、立坊年代以及象征“善”“福”“寿”等浮雕。</b></h1> <h1><b>  无论是功德牌坊、警示牌坊、节孝牌坊,还是百寿牌坊,在修造、雕刻、篆写文笔等方面都极其讲究,工艺精致,用石独特,文字、图案颇具深刻的思想内涵、高深的文化和生活哲理,人物、花鸟、动植物等图案栩栩如生,身临其境,恍若隔世。</b></h1> <h1><b>  隆昌石碑坊群,沉淀和蕴涵了华夏文明的精髓,是集哲学、历史、数学、文学、力学、建筑学、美学为一体的明清建筑精髓,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被称“中国石牌坊之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独特的韵味,让人回味无穷,值得一看。</b></h1> <h1><b>  短暂相聚又分手,千言万语一句话:战友,保重! </b></h1> <h1><b>战友的诚挚相待、真情厚爱,是最纯洁无暇的一种情。敬佩军人们一身正气,永远刚正不阿,不忘初心,耄耋之年也忘不了对祖国、对家乡的爱与宣传,让我们看到了隆昌最美的景色,了解到隆昌深厚的文化底蕴。</b></h1> <h1><b> 相聚又相别,感谢战友们的盛情款待,饱了口福饱眼福,祝愿战友们珍惜如歌的生命,品味人生,幸福健康。</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