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第四天</b></h1><h3> 虽然村子里已经很尽力的为驻村工作队置办了不少的物品,但是,与舒适的家相比,还是过得很艰苦。</h3> <h3> 灶房有冰箱,有还算完整的的厨具。但是吃饭依然是件苦恼的事情。每早煮一锅大米粥,要稠稠的,自己再调个小菜,早点和晚饭就都有了。中午饭不好做,人多少吃什么都不好决定。一口炒菜的电饭锅外加一个焖米饭的锅子,厨房只有两个插座,想炒两个菜都困难。自己的厨艺搁置多年没用,前三日要么半生不熟要么咸淡掌握不好,今天开始找到点感觉了。最痛苦的莫过于洗锅洗碗……尽量克服吧,希望这大半年过来,单位又多出个勤快男人来。</h3> <h3> 住的地方看上去不错,但是入夜之后,各种各样的虫子就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开始活动,而且好像都是我们平常见到的放大版!耳朵边嗡嗡声一夜不绝,千万不要开灯或者玩手机,会吸引他们在你周围,要么灭了它,要么温柔的赶走,不然他咬一口,那红疙瘩两三天下不去。四天了,每天下来一身的油汗,洗脸可以洗澡别奢望,村里没有镇上没有,认识的朋友推荐了县城的几个地方,来回也就二十多公里,不过那地方好像都有点高大上,担心进去了出不来,得好好问问哪里有大澡堂子!</h3> <h3> 工作更是万般的艰难。业务不熟,一切从头开始。四天,工作笔记,学习笔记,工作日志,会议记录,走访记录,个人思考感受……万字以外了,伏案抄写的胳膊都有些僵硬。农村工作复杂,得和村里的干部多学多听多看多交流,自己更是得多思,一天下来头重重的,倒好,上床就睡的呼呼。要帮扶的贫困户得操心,再加上我们是驻村工作队的,要为全村38家贫困户着想,都要走遍。车脏的没样了,想洗还是算了,出去转一圈回来就是尘土盖着厚厚的一层。村委背后有五亩空地,来时带了铁锨,还想着白日工作,一早一晚摆弄的种点菜,现在看来不可能了。</h3> <h3> 但是,走访过这些贫困户后,心里沉的,与他们相比,我这困难算个屁。走访过家里大门二门小门柜子都不用上锁的人家,不怕賊偷,连嘴刁的老鼠都不肯来此落户;陈旧低浅的住了几十年的老窑洞让人坐着都觉得压抑,不时还从房顶掉下些灰尘;为数不多也破烂不堪的几件家具恍惚间似乎置身于八十年代初的我家;进门看到个老头老太,赶紧称呼大哥大嫂,结果拿起户口本一看,人家比我还小几岁!不是我老了而是岁月的刀在他们的脸上刻得太深;伸出的手如枯枝满是伤痕,哪里舍得买个创可贴绷上去,就是按一块黄土疙瘩上去止血,然后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患病的孩子妇女老人,尽管有大病保新农合大统筹,可是尽量都不住院,耽误不起的不是命,而是地里的庄稼棚里的牲口……</h3> <h3>这户人家有光鲜的外壳,但是内里却连涂料都只刷了半墙,等有钱了再说吧</h3> <h3>这是一个老妇人的手,手伤了,黄土与血液混合的凝固在伤口处</h3> <h3>这双布鞋又是穿了多少年……却不舍得丢掉</h3> <h3>家里所有的灯开关都是这样连接着的</h3> <h3>破旧的窑洞目光有些呆滞的老者…</h3> <h3> 我真的希望这工作队的制度改一下,让每一个在城里生活的久了只会抱怨的人们都轮流来看看,看看这些年人均收入还达不到3015元的人们是怎么样的生存着,贫穷不是他们的罪过。轮流来住几天吧,别想着纯天然绿色,别想着山间的绽放的野花,别想着碧绿的湖水没有雾霾的蓝天,这里,不止是一派田园风光,还有沉重的叹息,挑不起的大梁……</h3> <h3> 另:看到的朋友们,如果手头有能用的旧家电不想要了,送我办公室;有还新着的衣服你不想穿,洗干净送我办公室,智慧代收一下,太大件的别。我每半月回来一次,把这些东西送到需要的人的手里,让那些你的闲置物继续发光发热。谢谢了。</h3><h3> 高颇 2017.5.18日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