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半个世纪的纪念

jingqiaoqiao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永远的一年一班》</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杨正中</b></h1><p><br></p><h3><a href="http://weixin.zzxjxf.com/index.php?g=Wap&m=Photo&a=index&token=rnrxik1448871227&bookname=oWKJOuNjZo83DCl9_H_TdMFzoHY8wqlcms1495061787&scene=k_rose&do=false&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永远的一年一班</a></h3>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为了半个世纪的纪念</b></p><p>——看正中做的群相册有感</p><p>刘晓平</p><p><br></p><p>早知道老年是如此枯槁,</p><p>不如当初多留些旧照;</p><p>早知道晚年有微信传播,</p><p>不如当年多攒些相册,</p><p>好让如今的群友,</p><p>一睹我当年的靓丽美色,</p><p>不至于只看到我现今的这般干涸。</p><p>然而,人生没有早知道,</p><p>况且,当时也没有随意拍照的金钱和快乐。</p><p>五十年人生一晃而过,</p><p>我们不断进取,</p><p>我们奋力拼搏,</p><p>我们越过坎坷,</p><p>我们艰难跋涉。</p><p>如今的我们,</p><p>已在家享受天伦之乐。</p><p>回望青涩时代的旧照,</p><p>真是心潮波涌</p><p> 感慨良多 </p><p>物质的贫乏,</p><p>生活的波折,</p><p>都不能遮掩我们内心的快乐;</p><p>动荡的年月,</p><p>知青的苦涩,</p><p>也不能将我们的热情打磨。</p><p>洋溢在脸上的笑容,</p><p>足以将困苦淹没;</p><p>迸发出来的热望,</p><p>完全能把失意扯破!</p><p>就是这些笑脸,</p><p>就是这些眼神,</p><p>支撑着我们,</p><p>将知青岁月走过。</p><p>当年,是那么的鲜嫩欲滴,</p><p>如滾落着露珠的新荷朵朵;</p><p>似葱郁挺拔的小树棵棵。</p><p>心无旁骛,胸怀辽阔。</p><p>不懂粉黛,从不化妆,</p><p>糙衣粗饭,足够快活。</p><p>那时的我们,</p><p>纯真,质朴,一路高歌。</p><p>纯真年代,</p><p>激情燃烧,</p><p>趟过了人生一道道河。</p><p>啊,朋友!</p><p>年轻即漂亮,</p><p>健康最快乐!</p><p>放下相册,</p><p>直起腰身,</p><p>永葆年轻心态,</p><p>努力耕耘快乐,</p><p>做岁寒后的松柏,</p><p>做吐丝中的春蚕,</p><p>经历严酷洗礼的老三届的我们,</p><p>更会有一个辉煌灿</p><p>烂的晚年艳照,</p><p>比旧照更优雅,</p><p>比年轻更婆娑!</p><p> 2017,5,18,</p><p><br></p> <h3>  杨正中同学:你好!你上微信后就想和你说几句话,一直托到今天。</h3><h3> 我曾在黑山人大工作数年,那时你父亲在人大主持工作。感觉老人家是位可亲可敬的老领导。</h3><h3> 后来你父亲离休,我也离开了人大。我和蔡金石常去家里看望两位老人,当时你家养了几只鹌鹑。</h3><h3> 你母亲还给我女儿从北京带回的茯苓夹饼,她至今还记得。那个装茯苓饼的铁盒至今还放在我们家的书柜里,见到它便想起俩位老人家……。</h3><h3> 老人家在黑山时我们经常来往。你父亲搬家时我们都去送别,直至装家具的汽车看不见时才不舍得离开……。</h3><h3> 你父亲过世,不得而知,但老人家的音容笑貌还在我们的记忆中……。</h3><h3> ~杨学英</h3> <h3>  金石,学英:你们对父亲的怀念让我非常感动,那时人们的感情是纯朴的,</h3><h3> 父亲来石后回过黑山2次,一次从黑山回来拿出一袋花生米,对我说是金石特意让人捎给父亲的,当时金石好像在哪个公社任职,离休好几年了还惦记着父亲当时我就很感动。</h3><h3> 这次入群后看了几张同学们发的新照片,你们己变得让我很难认出,也不想认出,保留毕业时的印像多好,你们在我心里永远年青。</h3><h3> 学英不在群里发言一定要看看金石微信中的记录挺有意思的。想念你们,好人一生平安。</h3><h3> ~ 杨正中</h3> <h3>  在静悄悄的这美篇里,看到了杨正中和他父母亲的照片,让我想起了一段难忘的往事。</h3><h3> 1969年秋天,我所在的公社,知识青年斗批改宣传队在一个只有三个小队的村子里抓出了十几个有问题的队干部,生产没有人管了。</h3><h3> 公社新来的党委书记找我们谈话。走进办公室,我很惊讶,这不是县委宣传部杨英波部长吗?我的同学杨正中的爸爸呀!</h3><h3> 老人家凝重的听了汇报之后,没有多说,只是要求大家回到队里,先和队干部一起把秋收工作做好,不要丢掉一粒粮食。</h3><h3> 还让青年们告诉队干部,秋收中的表现可以作为考察他们的内容。</h3><h3> 会后,他让我谈谈对这个村斗批改工作的看法。我从装着红宝书的包里拿出了一本列宁写的《论青年左派幼稚病》。</h3><h3> 老人笑了,说:&quot;那么小的村,真有那么多坏干部吗?&quot;很快,所有的庄稼都收进院,粮进仓了。我被抽到了公社办公室,做些材料方面的活。</h3><h3> 这件事,那个场景,老人家的身影,都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h3><h3> 今天,写在这里,是对老人家的怀念,也是送给正中同学的一段故事。</h3><h3> (一年一班 王素芝 2017年5 月18日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