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壮志不言愁(1)~中学时代的记忆

兰大校友书画协会梓洺

故园三十四年前,乌兰山下攻难关 少男少女不知愁,欢声笑语乐无边 1981年秋天,几十个怀惴梦想、无忧无虑的少男少女们汇聚一起,开始了征战文苑高峰的历程。那一年,我正好16岁,还属于未成年人,还是个纯朴得掉碴儿的瓜蛋子。和许多同学一样,对未来充满希望,对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氛围充满了好奇。 我们的班主任是展之海老师,他身材高大,腰板挺直,眉宇间透出和善,时时将笑声带给大家,是个慈善的先生。入学一周,即由班主任钦定班委,我有幸被指定为班长,团支部书记白小明,学习委员宋瑞,生活委员陈建平。全班60名同学,那些充满稚气、活泼、青涩甚至害羞的少男少女们,从此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为了共同的目标前进。 这是我大二时的照片,脸上洋溢着自信与朝气,中学时的照片已散佚,很是遗憾。 16岁时的高爱英,稚嫩的脸上堆满了笑容,那标志性的微笑从此相伴至今,是同学们的开心果。 中学毕业时的高爱英,依然灿烂。 那些可爱的亲同学们,名字响当当回荡耳旁:陈建平、高爱英、谢雪琴、冯艳萍、王世忠、贾汝忠、何天飞、刘耀海、任育民、马志银、高茂庭、強翠霞、张自玲、吕爱玲、马海燕、李惠荣、包财、肖玲、贾存德、苏显锦、宋瑞、马国霞、侯金凤、白小明、王仁、寇宗平、滕维选、马志龙、苏学慧、宋天军、陈殿宝、陈宏生、周有举、周均发、柴星耀、宋之海、李时军、陶兴忠、贾志強、张学智、马耀千、薛志梅、李峰、高振东、尚志荣、吴全福、白建明、赵伟、张海霞、范仲武、常勇、房文秀、燕玲、顾生蕊、雒成岩、雒成瑞、张宏发、路正荣、王会花、张小兵、刘武、叶生艳等等 清纯、厚道的小女孩,满脸稚气未脱的房文秀 <p class="ql-block">为我们上过课的老师有:展之海、彭世荣、刘毓峰、魏晋明、张思明、曹伟伯、包守选、李惠芳、滕映华、齐占禄等老师。他们分别教我们数学、历史、地理、英语、语文、政治、体育。</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校领导有吴之瑛、张克让、李维、杜培勇、薛恒等老师。</p> 纯厚存德,风格依旧,只是多了些许的幽默、快乐与道行 印象最深的当然是班主任展老师。 那时,每天早上出操,展老师总是早早来到班上,时时会点名,並陪我们或在操场跑圈圈,或干脆带出校门,一路向东,最远跑过二七九以东,再折返。早自习与晚自习,展老师也会时常来检查自习情况。但凡缺席或偷懒,总要被抓住,挨一顿批评。课堂上的展老师,也经常先点名再上课,他的三角函数讲得不错,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似乎稍逊色些。每次讲解,都要在黑板上反复演算,直到出了结果为止,个别题难度大、综合性复杂、加上时间不够用,短短45分钟难以完成时,则不得不留待下一堂再讲。 展老师正是属于“刀子嘴,豆腐心”的那种,恨不得把平生所学毫无保留地全部注入给每个同学的脑袋里,让大家学有所获,取得好成绩。但被惹急了,生起气来严厉的责骂也让大家记忆犹新。打是疼,骂是爱,多年以后,所有同学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师生往来频繁,如挚友般过从甚密。展老师则把每个同学都记得清楚,每每端祥着照片,如数家珍盘点同学,是他的一件乐事。 已为奶奶的她,脸上荡漾着享受天伦之乐的快意 当时,一中每年举办查字典比赛,每次都有各班推选出来的选手参加角逐,选手们集中在一起,比赛开始后,只听得刷刷刷的翻书声,还有那沙沙作响的写字声音,至今回味起来总觉得极其悦耳动听,那是奋战字词疆场的战马嘶鸣,是征战雪山昂扬的引亢高歌…… 竞赛优胜者获得的主要奖品是字典、词典以及在当时很奢侈的塑料皮笔字本。我曾获得过两个词典,两个笔记本,算是很幸运的。最让我兴奋的一个是《新华字典》,另一个是《现代汉语词典》,它们陪伴我在汉字词及成语的世界里畅游,是当时最重要的工具书,给我的学业帮助极大,伴我走过了蒙沌的少年,多梦的青年。两部词典至今仍保存在我的书架上,尽管书皮早破,前言与检索目录有损,但留给我的书香情怀则历久弥新,永远不会泯灭。 已当了爷爷的贾汝忠,厚道善良,浑身散发着热情,是大家的好兄弟。 如今的高爱英,依然英气逼人,端庄秀丽。和善之中多了许多欢笑与幽默,人缘好,心底善,帮助了许多人。 如今的我,岁月的印迹深的让人很难找到当年的影子,但人生如斯,当愈挫愈勇。 如今的燕玲,虽与当年形象大相径庭,但春风依旧,仍是那么年轻有朝气 如今的吕爱玲,艺术范儿与气质明鲜,当年那个扎着两根长辫子的青春少女,风采依旧。 形已老,心不老,醉美一池荷,人生不蹉跎 多可爱的少年时代,多美好的历史记忆 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隐隐地刺激着我的神经,在不断地回味中寻找少时的点滴记忆,那些流年往事,是你我共同拥有的一个个美好瞬间,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的无忧无虑,朗朗书声,欢歌笑语,久久回响耳旁,是春天的彩云,是春风里放飛的风筝,是春天入夜的细雨菲菲…… 憨厚实在、笔耕不缀的平之兄弟,大腹便便难找当年影子,满脑袋诗词曲赋、道德文章,热肚热肠仍与当年一般无二 同窗小聚,共话人生 苏显锦,曾担任过班委成员的他,少年英才,普通话标准,酷爱文学,是当年追梦的少年 少言语的陈殿宝,依稀可见当年朴实而爽直的影子 当年,一中有个几十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室,那是我们业余时间最爱去的地方。管理员是个女老师(可惜忘记了她的名字),挺和善,时时提醒勿大声喧哗,但少男少女们钻到书堆里的兴奋很难抑制,时有说笑,整得管理员也没什么办法。在那里,我们平生第一次接触课本之外那么多的书,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记忆较深的除了《中学生学习报》《中学生》《少年文史报》等报刊外,我看得最多的是小说和散文。诸如《红岩》《敌后武工队》《青年近卫军》《早春二月》《苦菜花》等,都是当年一中上学时看的,许多主人公的形象历历在目,算是我喜爱文学、梦想当一个文学青年的最初记忆。大量的课外阅读,让我们受益匪浅,成为后来自己文学写作、散文随笔及文学评论的基石。 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当年风采至今不减,才华超众,善心善行,她就是谢雪琴 活泼可爱的小精灵,这份扮相活脱脱琼瑶笔下的大家闺秀,她就是永坐前排吃了许多粉笔灰的冯艳萍 依然如故,笑语盈盈 当时的借阅制度很严格,册数有限制,一个学生证最多可借两本。由于我常去看书借书,并很爱惜书,从来不弄脏、弄破,也不会在书上乱画,深得管理员老师的称赞,有时会破例多借一两本。 我记得高一时,有一次我们教室丢了好些书本,甚至许多同学的文具都丢了,一时间炸了锅,同学们急得团团转,我们赶紧向吳志英校长作了报告,期望尽早抓住偷书贼。要知道当时几角钱、一二元钱的书籍,对于普遍穷的叮当响的同学们而言是多么大的一笔损失,甚至比如今丟了个手机、电脑还要紧张。校长着忙安排人员排查。我们也没闲着,晚上与张永朝、张学智、马志银、高茂庭等十多个男生悄悄地住在教室,守株待兔,期望抓住小偷。功夫不负有心人,守到第四晚,终于看到前面有个教室若隐若现有光亮,遂两面包抄终于抓住了小偷。经查,那也是当时一中理科班的两个学生,搜查时,他俩箱子里、床铺下尽是盗去的文具和书,我们所丢的全部追回,没有损失,才算松了口气。 哈哈,别相信你的眼睛,照片有时是会骗你的 平之兄弟若登上舞台,恐怕连李玉刚都得礼让三分 被展老师总会夸为“心疼的女娃娃”,而今依然心疼哟。 青春风采不减当年,热心同学情谊,看这姐俩多开心。強翠霞与冯艳萍 这才是平之本真,学者风范 瞧这哥俩还精神吧!贾汝忠与张宏发 看,少女怀春,携手逐梦,将那美好的瞬间,永留心田 人生不过三万天,最美多梦数少年 我的兄弟姐妹,我的青春回味 兄弟携手登南山,不到峰顶誓不还 人生风浪无限,目标永远向前 你不来,我不老 靖远才子有几多,坪上英雄是陶核 灵智聪慧豪气在,维选我辈大英才 英雄本色不减,热心热肠再现 任家公子帅真,风华正是当年 谁家有女初长成,心善乖巧是本真 师生一家亲,莫忘当年情 韶华多褪去,只留一寸心 繁华牡丹园,快乐姊妹仨 人生多美好,幸福润心田 待续 有些名字已记不清,希望同学们提出来以补之。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