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与宋美龄婚姻之我见

高琦

<h1><b>现在当大家回过头来看一些人和事,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历史的见证,特别是对已作古的人,我们亦有了较当年比较客观的认识,尤其是抛开一些政治的影响,从人性上去认识,从宗教信仰上去理解,便对一些现象认识的更清楚,更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对当年存在争议的蒋介石与宋美龄,今天不妨试试以宗教信仰的角度看看,或许能有所启发。这亦是我自三年前成为基督徒后,常常思忖着的一个命题。</b></h1> <h1><b>许多人认为,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姻是一场权力、武力与财力结合的政治联姻,但也说明了,宋美龄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愿意凑合。婚姻是成人的契约,缔约前能清晰地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所需、所得、所付、所弃是基础。有着从小被父母培养的宗教信仰和西方教育的理念,宋美龄有强烈的自主意识。这点从他们几十年婚姻生活中来看首先宋美龄做得非常好,她是虔诚的基督徒,按基督教的圣经中的神的旨意去行事,使她成为了一个德才妇人,赢得家族中所有成员包括蒋介石的尊重,乃至全国全世界人的敬仰。<br /></b></h1><h1><b>圣经:"弗5:22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br /></b><b>西3:18···这在主里面是相宜的。<br /></b><b>|歌前13:7 |<br /></b><b>凡事包容。凡事相信。<br /></b><b>凡事盼望。凡事忍耐。"<br /></b><b>婚姻中宋美龄是按神的旨意行事,婚后她全心全意的支持蒋公,尽管她会六国语言,各方面都才气横溢,但她从不抢蒋公的风头,只是在后面方方面面的全力推进,1943年,宋美龄在美国国会发表了掷地有声的演说,呼吁国际友人驻华抗日,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国会演讲之一。她是第二位登上这个讲坛的女性,轰动了美国朝野。她穿梭于国际政治的舞台,三度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连骄傲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也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过,宋美龄是他在世上最欣赏的少数女性之一。尽管如此她始终顺服丈夫,而蒋公亦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她说:"夫人的能力,抵得上20个陆军师。"依靠神的力量及坚强的信念意志,她在美演讲期间为中国拉了五亿多巨额抗战款项及物资,还成立了飞虎队。她在政治上、外交上、军事上、教育上、妇女组训上、社会运动上、慈善事业上,展现了她的犀利、智慧与爱心。种种事实证明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依靠着神才能取得这样的成就。<br /></b><b>宋美龄女士从不把强大写在外表上,而是用智慧俘获人心。学贯中西,内外兼修,始终按照圣经上说的那样,顺服自己的丈夫,活出了基督妇人的典范。  中原大战爆发后"中央政府"缺钱,蒋介石找时任"财政部长"的宋子文筹钱被拒绝,她便亲自游说。<br /></b><b>  她来到亲哥哥面前,把房产和珠宝拿出来作抵押,斩钉截铁地说,如果蒋介石殉难,她也将一同赴死。<br /></b><b>  西安事变中,她冒着生命危险亲往救夫。<br /></b><b>  登上"美龄号"专机前,她把手枪交给外籍顾问端纳,说:"如果有人对我有什么不礼貌的行动,你可以立刻把我枪杀掉。"<br /></b><b>  在四十六年的婚姻中,她倾尽全力做他的绿叶,她的八面玲珑和善于交友,成为民国政府最好的糅合剂与"统战部长"。<br /></b><b>她说:"回忆我若干年来的结婚生活,我极度的热心与爱国,也就是渴欲替国家做些事情。我的机会很好,我与丈夫合作就不难对国家有所贡献了。"宋美龄是个有抱负的女人,她想在社会中发挥能量。而且尽自己的能力在当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贡献。<br /></b><b>  改造男人可行吗?总得有说服他们愿意接受改造的理由吧,不管这理由是爱情、家世、财富、理想、智慧还是同生共死的担当。同时,婚姻也是一个彼此看透、重新评价对方的过程。当两性的神秘与成长的青涩褪去,当两个人无限靠近坦然裸裎相对时,彼此的爱是否依然存在或浓烈,取决于双方内心真正默契的程度,取决于双方智慧是否势均力敌,更取决于宗教信仰的一致性。<br /></b><b>  宗教信仰向来是原则问题,绝不是你为佛祖烧香我替上帝祈祷那么简单,不同的宗教信仰派生出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仅异教徒夫妻很难和谐,多少人类的战争都是起源于宗教的差异。所以说宋美龄为了夫妻的信仰一致,她付出的努力,付出代价非常人能及的。<br /></b><b>  <br /></b><b>  纵观宋美龄,抛开她的西化背景,基督教教义显然更适合"第一家庭",基督教信奉一夫一妻、平等互爱、相互扶助,这显然比当时东方盛行的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更能够维护女性权益。宋美龄始终坚持妇女的地位<br /></b><b> , 蒋介石他在日记中曾不止一次倾吐对她的款款深情,比如"三妹爱余之切,无微不至,彼之为余牺牲幸福,亦诚不少,而余不能以智慧、德业自勉,是诚愧为丈夫矣!""三妹待我之笃,而我不能改变凶暴之习,任性发露,使其难堪。"瞧瞧当年的蒋介石有多么<br /></b><b> 大的转变, 字里行间的体谅、支持、疼惜,毫无传统的大男子主义,充满了爱与平等的罗曼蒂克。<br /></b><b>  我们现在想想,什么样的爱情能够高于半个世纪同生共死的陪伴?什么爱情能够强于对共同事业的追求?什么爱情能够超越对相同利益的守护?什么爱情能够浓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默契?这一对有着共同信仰的夫妻让原本唱衰他们婚姻的人缄口不言。<br /></b><b>  西安事变时他在给蒋经国、蒋纬国的遗书中叮嘱:"我一生唯有宋女士为我唯一之妻,如你们自认为我之子,即宋女士亦即为两儿之唯一之母,我死后无论何时皆须以你母亲宋女士之命是从,以慰吾灵。"大家想想<br /></b><b> 再看, 如果这都不算爱,真是再找不出更感天动地的爱情宣言了。宗教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培育了人类生存中至关重要的终极维度——信仰维度。我们可以拒绝宗教,但是不能拒绝宗教精神;可以拒绝信教,但是不能拒绝信仰;可以拒绝神,但是不能拒绝神性。宗教精神、信仰、神性,正是这三者,构成了人类生存中至关重要的终极维度。顽固如蒋公者,在宋美龄女士的帮助下,晚年是虔诚的信徒,他们一同去士林官邸旁边的他们自己的凯歌堂(教堂)做礼拜,宋美龄亲自为他翻译了〈荒漠甘泉〉一书,除圣经外这本书是他的最爱。蒋介石是极自律之人,只要认准了,体现在他身上的宗教精神,信仰,神性这三者构成了他晚年重要的终极维度。就连他死后陪葬都是一本圣经,一本荒漠甘泉!所以说蒋介石是幸运的,他碰到宋美龄,并皈依基督教,他晚年人生是幸福的。看看照片就知道了尽管居台湾,但上帝让他内心充满了喜乐平安。其实基督教义与中国的传统国学不冲突,且在蒋公那里相辅相成,这些又成全了他的四世同堂大家庭的兴旺乃至全台湾的发展。赞美上帝!从他们身上见证了上帝的仁慈,上帝的博爱。赞美德才妇人宋美龄,带给我们上帝的见证。再一次赞美神奇的上帝,一切荣耀归于上帝!</b></h1><h1><b><br /></b></h1><h1><b><br /></b></h1><h1><b> 高琦於北京</b></h1> <h1>腹有诗书气自华,岁月从不败美人。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百岁老人宋美龄。<br /> </h1><h1> 高琦</h1> <h1>这三张照片是我去台湾时拍摄,这是蒋公与宋女士夫妻俩的教堂《凯歌堂》。每星期礼拜时有很多教徒去那里。</h1><h1><br /></h1><h1> </h1> <h1>因着上帝的恩赐,宋美龄乐享蒋家四辈同堂的天伦乐。可爱的大令可敬的妇人,用上帝赋予她的智慧与仁慈,成就了丈夫亦活出了精彩的自己!!!<br /><br /> 高琦於北京</h1> <h1>宋美龄书法,字里行间充满书卷气息,毫无一丝俗气。画中更见其才气横溢,难怪蒋公每逢她作画写字,便情不自禁地露出欣赏的眼光!再下一幅为宋女士画画蒋先生题字。<br />爱是欣赏亦是改造。因着上帝的爱因着共同的信仰,宋美龄在蒋介石那里不是"糟糠"而是活成为大令!</h1><h1><br /></h1><h1><br /></h1><h1> 高琦於北京</h1> <h1><b><u><i>后记:&nbsp;</i></u></b></h1><h1><b><u><i>我的爷爷高崧甫是国大代表,当年与于右任关系极好,他们一直追随蒋介石,这也是促使我关注蒋介石的一个原因。抛开政治不谈,亦不以成败论英雄,作为蒋介石来说在人格上肯定有很多过人之处,包括他的信仰,学识。否则怎能有那么多的人在他身边,如胡适,林语堂,梁实秋,张大千等学者艺术家。好多年过去了,所有人都作古了,老高我亦六十四岁了,社会给了我们宽松的言论环境,时至今日才能静下心来思考这些事,谈谈这些个闲话。</i></u></b></h1><h1><b><u><i> 照片中有一张是黄山的两座差不多一般高的山峰,寓意在蒋宋的婚姻中俩人是一般高。</i></u></b></h1><h1><u><i><br /><br /><br /></i></u></h1><h1>高琦於北京朝阳</h1><h3> <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