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严父向背知未来

峰巅兵蚁

<h3>  前些日子,媒体热炒了一阵子当今光鲜荣耀的董卿,身后有一位"非常非常非常"严厉的父亲。(注:非常非常非常,是董卿的原话。)</h3><h3> 董卿曾自曝:从她很幼小的时候起,父亲就对她进行了近于绝情,似乎是"魔鬼般"的管教。父亲要她每天涮碗、擦地。早上到操场跑一千米。不许照镜子,背诗词、古文,抄成语。不让母亲给做新衣服。在风行把独生子女当作"小皇上"、"小公主"的年代,父亲要她署假去打工,做勤工俭学。对于父亲的严厉管教,她幼小的心灵曾产生过不解,甚至怀疑是不是父亲亲生的。但是,她并没有疏远憎恨父亲,违抗父亲的管教,而是像轮子上的仓鼠一刻不停,也还是无法达成父亲的各种期待。</h3><h3> 不是到今天,而是在渐渐长大后,董卿对父亲的用心与严厉管教,就慢慢理解了。今天,尽管回忆起童年父亲的严厉管教,有时不禁落泪。但她深感有这样一位严父很自豪,很庆幸自己身上继承了父亲的很多优点。</h3><h3> 确实,董卿是幸运的。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位超常的严父,对她进行了超常的严厉管教,才使她从童年与其他"小皇上"、"小公主"截然不同,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奋发路,成就了今天的超群与卓越!她的父亲也是幸运的。自己的苦心与执着没有白费。终于让女儿能够理解,与他心志相通,他收获了期待女儿健康成长、终究成才的理想成果。</h3><h3> 这里需要提及的是,董卿的成长成才,也不能完全归功于她的严父。她的母亲与父亲同是复旦大学毕业,是一位知识女性。母亲对父亲的严管,从来没有反对和拆台。对董卿的教养,也倾注了爱中有严。</h3><h3> 然而,天下的严父多的是。纵然都是严父,并不是所有的严父和儿女都这样幸运。有很多很多严父的境遇,与儿女相处的状况,很尴尬。其中有不少,他们的结局,甚至走向了严父愿望与付出的反面。</h3><h3> 我有一位朋友,也是一个用心良苦的严父。他的身世与经历,与董卿的父亲差不多。出身很苦,完全靠自己超于常人的吃苦和拼打,完成了学业,参加了工作。经过几年的勤奋工作,当了一家事业单位的部门负责人。他且爱好史学研究,有一定造诣。</h3><h3> 他和爱人两地分居。有了儿子后,儿子断奶就和他与奶奶在一起,主要由奶奶照料。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深知世事的艰难与生活的不易。再三劝告和提醒母亲,千万不要惯孩子。要从小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和性格,让孩子能吃苦耐劳,好学上进,长大起码能自食其力。他的母亲是个既慈爱又通达的老人,非常理解儿子的用心。他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从一些很细小的方面,一天不放松的加以管教 、規范。孩子很听话。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很快成为一名很优秀的小学童。</h3><h3> 孩子五岁的时候,他和爱人分居的问题解决了。一家人团圆后,有两三个月的时光是美好的。爱人很快发现,他对孩子管得太严。开始,提不同意见,当着孩子的面,批评父亲。孩子是一张白纸。或者说,很小的时候,也有很单纯的是非观点。起初,在爸爸妈妈的分歧面前,孩子保持沉默,甚至有时向着爸爸,跟妈妈说,爸爸是对的。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慢慢,孩子投向了妈妈的庇护怀抱,开始和父亲疏远,觉得父亲是不可亲的。再到后来,发展到公然对父亲说:我不用你管!</h3><h3> 但是,父亲有强烈的愿望和责任心,认为对孩子严加管教,是不容置疑的。这样,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这个家庭就不得安宁了。在这种格局中,最为难的是奶奶。奶奶只好常常抹泪关起自己寝室的门,听任他们争吵。这场愈演愈烈的争吵,几乎成为每天的争斗,甚至恶语相加。母亲也早已郑重宣布:儿子不用你管!这时候,她们母子已经结成铁一般的同盟关系了。儿子视父亲为仇人。父亲一进家门,儿子就走进自己的小屋。父亲一讲话,他就捂起自己的耳朵。</h3><h3> 这孩子本来很聪明。上小学的时候,也许父亲的管教还起些作用,思想还比较单纯,学习很不错,让人看起来是个很有出息的孩子。到了上初中,开始染上一些毛病了,爱和小哥们聚会,爱上了上网玩电子游戏。初升高,成绩不够格。他说什么不想上学了,要去打工或者做生意。</h3><h3> 看着儿子滑向下坡路,严父心如刀绞,又无能为力,难以回天。父亲郁郁寡欢,一进家顿生恼怒,加上工作压力很大,很快得了忧郁症,日渐严重,只好抱病家中。儿子不读书做生意去了,上当受骗借了高利贷,想赚大钱参加赌博,借债、赌债上百万。母亲不得不卖了房子,一家人去住了出租屋。</h3><h3> 这样的严父与子女其结局很惨的例子,可能也是不胜枚举。</h3><h3> 从以上两个同样的严父,与子女相处的关系不同,子女对严父的态度与被管教的行为不同。它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对父女登上了人生荣耀台,高举鲜花,笑容灿烂;一对父子蹲在陋室,抱头痛哭。它告诉人们:别的不说,从孩子的角度,在你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识与是非覌点之后,如果你有一个严父,你对严父的态度,你与严父的关系,你与严父能否相向而行,还是背道而迟,是检验你真懂事还是假懂事的重要标尺,也是衡量你的心志取向,是愿走上坡路还是下坡路的标志灯。由此,完全可以断定你的前途与未来,最后留给你的将会是什么。</h3><h3> 同时,这两个严父与子女的不同结局,留给人们深沉的思考:当今,对于严父与对子女的严管、严教,是不是可以被完全颠覆?众多母亲如果有一个"严父"丈夫,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对于孩子,又该经常诠释和灌输什么?</h3><h3><br /></h3><h3><br /></h3><h3> 一一写在送别母亲节、迎来父亲节之际</h3><h3><br /></h3><h3><br /></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