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实用教程》

竹涧风清

<h3>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h3><div>实用教程</div><div><br></div><div><br></div><div>前言</div><div>一、《教程》说明</div><div>1.编写原因:</div><div> 高中议论文教学,课程教材缺乏比较完整的方法指导体系,市面上的指导用书或在实用性上或在体系上有比较大的缺憾,不能令人满意。</div><div>2.编写宗旨:</div><div>实用。注重方法指导和强化训练。可供循序渐进式的学习训练,也适用有所侧重的升格型的学习训练。</div><div>3.编写特点:</div><div>系统。大的来说,方法指导与训练分为审题立意、论述材料的选择、论述方法的运用、谋篇布局、语言的运用等五大方面,涵盖细而全;小的来说,在顾及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可操作性的前提下,每一大方面下具体的方法指导也尽量求全。</div><div>简明。每一种方法的指导与训练,都是按照“阐释”、“示例”和“训练”三个环节来进行的,个别章节在具体的方法指导与训练后安排了归总性的“强化训练”,简单明了。</div><div>4.使用建议:</div><div>初学者,可从第四篇“谋篇布局”开始,选择某一种结构模式仿学,能成篇之后,再接触其他篇章的训练以期得到整体的提高与升格;一种结构模式写好了,再学习其他模式,争取会写两三种结构模式,最终实现模式之间的融会贯通,实现变式,甚至建立自己的模式。</div><div>想提升的人,可针对自己的短项选择篇章和课目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升格训练。方法的学习不必求全,但要求多,多了才能丰富,多了才有变化。有了丰富和变化,文章的论述才能写得深透。</div><div>不管是初学者还是想提升的人,都不要忽视“示例”中的范例和“训练”中的参考示例,对之要反复琢磨,以消化“阐释”中的方法指导内容,避免“画虎类犬”的现象,保证训练的有效性。</div><div>二、致谢的话</div><div>首先,感谢家人的支持!</div><div>其次,感谢提供素材的教师、学生、友人和一切对本书有帮助的人!</div><div>三、致歉的话</div><div>谨向无法联系到以征求意见的素材作者表示歉意!同时表示再三的感谢!</div><div><br></div><div><br></div><div> 陈宏明</div><div> 2015-6-29</div><div><br></div><div>目录</div><div>第一篇 审题立意</div><div>一、审题</div><div>(一)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的审题方法</div><div>第一课时 化实为虚</div><div>第二课时 化虚为实</div><div>第三课时 把握重心</div><div>第四课时 细化定向</div><div>第五课时 发散追问</div><div>第六课时 梳理关系</div><div>第七课时 一分为二</div><div>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审题方法的强化训练</div><div>(二)开放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div><div>第一课时 抓关键词句</div><div>第二课时 提炼中心</div><div>第三课时 查原因</div><div>第四课时 由物及人</div><div>第五课时 辨明关系</div><div>第六课时 辨明褒贬</div><div>第七课时 舍次求主</div><div>第八课时 多向辐射</div><div>第九课时 求同</div><div>第十课时 求异</div><div>第十一课时 互补</div><div>开放型材料作文审题方法的强化训练</div><div>(三)限定性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div><div>第一课时 附加任务指令的就事论事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方法</div><div>第二课时 附加任务指令的就事论理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div><div>限定型材料作文审题方法的强化训练</div><div>二、立意</div><div>(一)常规的立意方法</div><div>第一课时 观点的确立方向</div><div>第二课时 观点的表现形态</div><div>第三课时 观点的单极化与多极化</div><div>——对立意的重新认识及几种常见的立意方法</div><div>常规立意方法的强化训练</div><div>(二)力求新颖的立意方法</div><div>第一课时 侧视法</div><div>第二课时 逆视法</div><div>第三课时 透视法</div><div>力求新颖立意方法的强化训练</div><div>(三)力求深刻的立意方法</div><div>第一课时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div><div>第二课时 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div><div>第三课时 使观点具有启发作用</div><div>力求深刻立意方法的强化训练</div><div><br></div><div>第二篇 论述材料的选择</div><div>一、事实材料</div><div>第一课 具体事例</div><div>第二课 概括事实</div><div>第三课 统计数据</div><div>二、道理材料</div><div>第一课 科学道理</div><div>第二课 社会公理</div><div>第三课 名言名句</div><div>第四课 事物属性</div><div><br></div><div>第三篇 论述方法的运用</div><div>一、事实论述方法</div><div>(一)事实论证方法</div><div>第一课 原因分析法</div><div>第二课 意义分析法</div><div>第三课 性质分析法</div><div>第四课 条件分析法</div><div>第五课 假设分析法</div><div>第六课 对比分析法</div><div>第七课 归纳分析法</div><div>第八课 引用分析法</div><div>第九课 比喻分析法</div><div>第十课 类比分析法</div><div>第十一课 叙议交融法</div><div>第十二课 多种析例方法的综合运用</div><div>(二)事实阐述方法</div><div>第一课 对“是什么”进行阐述</div><div>第二课 对“怎么做”进行阐述</div><div>二、理论论述的方法</div><div>(一)理论论证方法</div><div>第一课 原因分析法</div><div>第二课 意义分析法</div><div>第三课 性质分析法</div><div>第四课 条件分析法</div><div>第五课 假设分析法</div><div>第六课 对比分析法</div><div>第七课 引用分析法</div><div>第八课 归纳推理法</div><div>第九课 类比推理</div><div>第十课 演绎推理法</div><div>第十一课 反证法</div><div>第十二课 归谬法</div><div>(二)理论阐述方法</div><div>第一课 揭示内涵</div><div>第二课 列举或划分外延</div><div>第三课 分析影响</div><div>第四课 挖掘根源</div><div>第五课 指出办法或条件</div><div>第六课 辩证分析</div><div>第七课 比喻阐述</div><div>第八课 引用阐述</div><div>第九课 对比阐述</div><div><br></div><div>第四篇 谋篇布局</div><div>一、并列的结构模式</div><div>(一)分论点并列结构模式</div><div>1.类属并列的分论点结构模式</div><div>第一课 内涵并列的分论点结构模式</div><div>第二课 外延并列的分论点结构模式</div><div>2.理由并列的分论点结构模式</div><div>第三课 原因并列的分论点模式</div><div>第四课 结果并列的分论点模式</div><div>3.要求并列的分论点结构模式</div><div>第五课 方法并列的分论点模式</div><div>第六课 条件并列的分论点模式</div><div>(二)事实论证并列的结构模式</div><div>第七课 事实论证并列的结构模式</div><div>(三)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并列的结构模式</div><div>第八课 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并列的结构模式</div><div>二、对照的结构模式</div><div>第九课 对照的结构模式</div><div>三、层进的结构模式</div><div>(一)分论点内涵层进的结构模式</div><div>第十课 分论点内涵层进的结构模式</div><div>(二)论证步骤层进的结构模式</div><div>第十一课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div><div>第十二课 “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结构模式</div><div>四、“引、议、联、结”的结构模式</div><div>第十三课 “点、正、反、深、联、结”的结构模式</div><div>第十四课 “引、议、提、联、深、结”的结构模式</div><div><br></div><div>第五篇 语言的运用</div><div>一、逻辑力的提升</div><div>第一课 概念的准确运用</div><div>第二课 状语、定语等修饰语的准确运用</div><div>第三课 事实论证中有关行为用语的具体化</div><div>第四课 关联词的准确运用</div><div>二、情感力的提升</div><div>第五课 对偶、排比、反复、反问、对比等修辞的准确运用</div><div>三、概括力的提升</div><div>第六课 叙例语言的概括简练</div><div>四、文采的提升</div><div>第七课 比喻、对偶、排比、引用等修辞的运用</div><div>第八课 句式的变化</div><div><br></div><div>第六篇 限定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与训练</div><div>第一课时 审题</div><div>第二课时 立意</div><div>第三课时 材料选择</div><div>第四课时 论述方法的运用</div><div>第五课时 谋篇布局</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div><div><br></div> <h3>第一篇 审题立意</h3><div><br></div><div>总 说</div><div>审题立意是决定作文成败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在写作时,最忌审题不准,从而导致立意失误。只有审题正确,立意无误,才能在考场作文中拿到基本的分数;否则,文字基本功再好,也要砸锅。</div><div><br></div><div><br></div><div>一、审题</div><div><br></div><div>审题最核心的工作是针对作文的话题或命题(如果仅提供材料,没有给定话题或命题,最好先确立一个话题),认真审视它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把握话题或命题中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div><div>近年高考作文大多是提供材料,然后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这就加大了考生的审题难度,考生往往会因为对于材料内容及含意的理解和把握偏差导致立意偏失,出现偏题或跑题而严重丢分的现象。因此加强学生对材料作文审题的能力训练是非常必要的。</div><div>除材料作文之外,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是当今考场作文常见的作文命题形式。掌握这几种命题形式的审题方法至关重要,因为它关系到立意的准确程度,从而影响到了作文的等级和考生高考的命运。</div><div><br></div><div><br></div><div>(一)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的审题方法</div><div><br></div><div>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的常见审题方法有:化实为虚、化虚为实、把握重心、细化定向、发散追问、梳理关系、一分为二。</div><div>需要提醒的是:</div><div>1.审题时不要过于在意命题作文题、半命题作文题、话题作文题中的附加材料,审题的关键在于理清题目本身的限制,因为附加材料只是对题目的理解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并不对题目形成制约和规定的作用。</div><div>2.审题时不要纠缠于命题作文题、话题作文题的差别,只要抓住题目的内涵和外延,保证立意和写作不超过题目规定的范围就可以了。</div><div>3.审题的方法不都是孤立使用的,有时可以综合运用。</div><div> </div><div>第一课时 化实为虚</div><div>【阐释】 </div><div>有些作文题目,题目中包含有比喻意义或者象征意义的物象,审题时如果仅仅把它们当本意、原意解,会导致后面的立意层次比较低,且行文时往往拓展不开思路。化实为虚就是在审题时展开联想和想象,跳出材料的束缚,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把题目中的具体物象转化成抽象的思想。 </div><div>【示例】</div><div>题目:必须跨过这道坎(命题,2007年上海卷作文题)</div><div>要求:运用化实为虚的方法对上面这个题目进行审题。</div><div>审题:“坎”,本是田野中自然形成的或人工修筑的像台阶形状的东西,其比喻义应为成长、发展、前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困难、灾祸、磨难等。它既可以比喻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遭遇的艰难、挫折,也可以喻指一个家庭、社会乃至一个国家发展、前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困难、矛盾和不足等。所以,考生既可以从小处入手,也可以从大处着眼,从世界、国家、民族角度来议这道坎。所以,“坎”这个字是审题的关键,只有把握了“坎”的寓意,才能准确把握题意。</div><div>【训练】</div><div>运用化实为虚的方法对下面几个题目进行审题。</div><div> 1.怀想天空(2007年江苏卷)</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参考】“天空”这个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十分丰富,它可以指博大宽广、包容万物的东西,例如父母、长辈、老师;可以指高远深邃、令人神往的东西,例如自己远大的理想、人类美好的未来;可以指广阔无际、无拘无束的东西,例如自由、民主;可以指光辉熠熠的东西,例如灿烂的历史、杰出的人物;可以指给人生存能量、福泽他人的东西,例如哲人、集体、信仰;可以指明暗交替、风云变幻的东西,例如多变的历史、动荡的政局等等,不一而足。</div><div> 2.提篮春光看妈妈(2007年安徽卷)</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 【参考】审题关键要看的是“春光”“妈妈”的含义。首先,“春光”实指春天的美好事物,虚指骄人的成绩、丰硕的成果、美好的情感、健康的成长等等。其次,“妈妈”,可指亲生母亲、大地、人民、文化、祖国……。自然地,由“春光”“妈妈”的比喻义之间的联系来看,题目中的“看”含有“回报、感恩、反哺、报效”之意。 </div><div> 3.虚掩着的门</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 【参考】这道题着重要注意的是“门”和“虚掩着”的含义:(1)“门”,本义是房屋、车船等地方的出入口,是能开关的障碍物;比喻义(寓意)是在人的思想、情感、人生、事业等方面起到像门一样作用的通道、出入口等。(2)“虚掩着”,旨在强调门的状态——没有完全关紧,至少还有与外界相通的一条缝隙,只要用一点劲,门就可以打开。这就是说“虚掩着的门”是不费多大力气就能消除的隔阂、阻碍等,只要你真心付出,一切都会柳暗花明。</div><div>4.肩膀(2006年辽宁卷)</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参考】“肩膀”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实指时,可以写某人的肩膀。虚指,运用化实为虚的方法,寻找“肩膀”的比喻义和象征义:(1)依靠。(2)担当、承受。(3)基础、外力,前人的成就。</div><div>5.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2009年北京卷)</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参考】题目中的“翅膀”受“隐形”的限制,说明它并不是本义上的翅膀,而是带有比喻和象征的“翅膀”。因为“翅膀”是飞翔的工具,运用化实为虚的方法,可以说,这“一双隐形的翅膀”,或者是一种永不放弃的信念,或者是一种执着不移的理想(梦想),或者是一种指导自己人生的精神或文化,或者是一种支撑自己战胜困难的情感力量。</div><div><br></div> <h3>二、立意</h3><div><br></div><div>立意,是在审题的基础上,即在题目限定的范围内,有所感悟,得到启发,从而确立观点——要么确立需要展开论证的论点,要么确立无需论证而只需阐述的述点,要么是二者的结合。(何谓论点,何谓述点,会在下面“观点的单极化与多极化——对立意的重新认识及几种常见的立意方法”的章节中加以说明)</div><div>在题目限制范围内确立观点,就是正确立意,否则就是离题了。</div><div>立意仅做到正确是不够的。如果立意不新颖,与众人雷同,就会显得一般化,所以立意要新颖;如果立意没有深度,泛泛而论,就会显得肤浅,所以立意还要追求深刻。新颖和深刻的立意可以使文章显得与众不同,从而得到高分。因此,这两点都是对立意的较高要求。 </div><div><br></div><div><br></div><div>(一)常规的立意方法</div><div><br></div><div>第一课时 观点的确立方向</div><div>【阐释】 </div><div>观点,指的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即见解或主张)、所表示的态度。拟设观点时可以对话题对象进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思考,也可以对“类”、“因”、“果”、“法”、“辩证”等更为具体的思维要素进行思考,从而得到相应的信息,形成自己的见解,这就是所谓的观点。</div><div>“类”,指的是话题所涉及的事物、问题、现象等的内涵、外延。“因”,指的是话题所涉及的事物、问题、现象等产生、变化的根源或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果”,指的是话题所涉及的事物、问题、现象等所产生的影响或消除、解决之后将出现的结果。“法”,指的是对话题所涉及的事物、问题、现象等所应采取的措施、办法或采取行动的前提。“辩证”,指的是为了避免片面地、孤立地、静止地认识事物、问题、现象所出现的偏颇,而采取客观的态度和辩证的思维,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认识事物或问题。一般来说,从“类”的角度拟设的观点属于“是什么”的层面,从“因”的角度拟设的观点属于“为什么”的层面,从“果”的角度拟设的观点属于“怎么样”或“为什么”的层面,从“法”的角度拟设的观点属于“怎么办”的层面,而从“辩证”的角度拟设得到观点属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中的哪一个,就要看它所相对而言的观点是哪一类的 。</div><div>【示例】</div><div>例一</div><div>题目:宽容(命题)</div><div>要求:对话题对象进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思考,分别确立相应的观点。</div><div>观点(示例):“是什么”——宽容是一种美德 / 宽容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为什么”——宽容是为了让人生更从容更美丽 / 唯有宽容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纷争,创造和谐;“怎么样”——宽容能化解矛盾,增进友谊 / 宽容能使人心胸更加宽广(两者既属于“怎么样”,也可看成“为什么”);“怎么办”——我们要学会宽容 / 宽容应该成为我们人生的必修课</div><div>例二</div><div>题目:机会与成功(话题)</div><div>要求:对话题对象进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思考,分别确立相应的观点。</div><div>观点(示例):“是什么”——机会是成功的敲门砖 / 成功垂青于善于抓住机会的人;“为什么”——把握好机会与成功的关系,是为了更好地获得成功,获得更大的成功 / 唯有处理好机会与成功的关系,成功才会离你越近;“怎么样”——能否正确理解机会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影响到一个人的奋斗历程 / 对机会与成功关系的把握,折射了创业者思想的成熟度(两者既属于“怎么样”,也可看成“为什么”);“怎么办”——我们要抓住机会,创造成功 / 应该学会在成功的平台上创造新的机会</div><div>例三</div><div>题目:讲礼貌(话题)</div><div>要求:对话题对象进行“类”、“因”、“果”、“法”、“辩证”等要素的思考,分别确立相应的观点。</div><div>观点(示例):“类”——讲礼貌,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 讲礼貌,体现在穿衣戴帽、言谈举止、问候礼让等生活细节上;“因”——讲礼貌源自于改善人际关系的需要 / 讲礼貌是为了摆脱为人的低级和庸俗;“果”——讲礼貌可以换来他人的真诚和善意 / 讲礼貌可以让社会更和谐;“法”——讲礼貌要求我们平时要注意摒弃粗俗的言行 / 讲礼貌要求学校要广泛开展礼仪教育;“辩证”——讲礼貌要分清对象和情况,对故意伤害我们自尊的人不能讲礼貌 / 对胡搅蛮缠的人一味地讲礼貌无助于关系的改进</div><div>【训练】</div><div>一、对话题对象进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思考,分别确立相应的观点。</div><div>1.墙</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参考】“是什么”——心墙是让你我形同陌路的情感隔阂 / 心墙是观念的分歧,是感情的隔膜,是信仰的冲突;“为什么”——心墙的产生源于缺少沟通和相互理解 / 心墙这种感情隔阂是认识和利益的分歧导致的;“怎么样”——心墙影响团结,制造分裂 / 心墙会让人龃龉不合,甚至产生暴力和战争;“怎么办”——拆掉心墙 / 在心墙上打个洞,让春风徐来,让秋光乍泄</div><div>2.共享</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参考】“是什么”——共享就是群体成员体现平等与公平的共同享有 / 人类共有的物质文化财富、共同的改革成果是我们应该共享的对象;“为什么”——财富和资源的共有性,决定共享的必然性 / 社会地位的平等要求拥有对公共资源的共享权利;“怎么样”——共享保证和谐 / 有共享促进可持续发展;“怎么办”——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 让共享的精神成为反对垄断的利斧</div><div>3.坚持与放弃</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参考】“是什么”——坚持是一种品质,放弃则是一种智慧 / 有时,放弃是坚持的前提;“为什么”——懂得放弃才懂得坚持 / 知道何时坚持何时放弃,人生才能从容;“怎么样”——坚持了,让之前的放弃有了意义 / 很多时候,放弃给坚持让出了一条大道;“怎么办”——为了坚持,我们应该学会有所放弃 / 找不到出路的理想就要放弃,存有一线希望的追求就要坚持</div><div>二、对话题对象进行“类”、“因”、“果”、“法”、“辩证”等要素的思考,分别确立相应的观点。</div><div>4.拒绝诱惑</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参考】“类”——拒绝诱惑就是远离陷阱 / 我们要拒绝毒品、美色、名利等的诱惑;“因”——诱惑使人堕落 / 诱惑会让人丧失做人的尊严和做事的原则;“果”——拒绝诱惑让人言正身也正 / 拒绝诱惑,做事就有底气;“法”——拒绝诱惑要求我们去除贪欲和猎奇思想 / 提高修养才能更好地远离诱惑;“辩证”——拒绝诱惑并不意味着要清心寡欲和淡泊名利 / 拒绝诱惑不能等同于不履行责任</div><div>5.捷径</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参考】“类”——捷径是获取成功的快速通道 / 捷径有获利的捷径、成名的捷径、升迁的捷径;“因”——走捷径是为了提高工作成效 / 走捷径是为了节约资源、节约成本、节约时间;“果”——捷径让人做事低耗高效 / 捷径让人捷足先登,赢得从容;“法”——走捷径要以遵纪守法为前提 / 走捷径要求有超人智慧和勇气;“辩证”——走捷径不是偷工减料,不是离经叛道 / 不是所有的工作和事情都能走捷径,务实的工作常常排斥走捷径</div><div><br></div><div><br></div><div>……</div> <h3>第二篇 论述材料的选择</h3><div> </div><div>总 说</div><div>议论文中论述材料的作用是:要么引出观点,要么论证观点,要么阐述观点。</div><div>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论述材料分为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两大类。</div><div><br></div><div><br></div><div>一、事实材料</div><div>事实材料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它主要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据等等。事实材料可以用来引出观点,可以用来论证观点,也可以用来阐述观点。</div><div><br></div><div>第一课 具体事例</div><div>【阐释】 </div><div>具体事例指的是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行为主体在相对明确的时间和空间里所产生的具有具体结果的特定行为。</div><div>具体事例有简叙和繁叙两种。简叙是与繁叙相对而言的。简叙,叙述较为简略、所用文字较少。繁叙,叙述较为详尽、所用文字较多。相较于简叙,繁叙在某个或某几个叙述要素上有较详细的文字描述。</div><div>具体事例,不管是简叙还是繁叙,既可以单用,也可以连用。连用是指把两个或多个性质相同的具体事例组合起来构成并列或排比,或把两个或多个性质相异的具体事例组合起来构成正反对比。</div><div>具体事例的叙述一般有下面几种方式:</div><div>1.四要素概括法。即按照行为主体、行为原因或方式、行为表现或过程、行为结果的逻辑把事例表述出来。</div><div>&nbsp;&nbsp; 2.三要素概括法。即按照行为主体、行为表现或过程、行为结果的逻辑把事例表述出来。</div><div>3.二要素概括法。即按照行为主体、行为表现或过程的逻辑把事例表述出来。</div><div>4.典故或成语故事概括法。如孔融让梨、叶公好龙等。</div><div>当然,用来引出观点和论证观点的具体事例有正反之分,即有正面事例,也有反面事例。</div><div>【示例】 </div><div>思考:下面的论述材料属于具体事例中的什么类型?是单用还是连用?又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述的?</div><div>一、(拟论述的观点:尽职就是最高的工作原则)</div><div>2012年5月29日,吴斌——一个普通大巴司机,驾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窗外突然飞来异物,击中了他,当场肝脾破裂、肋骨骨折,肠子流出。在生命的最后几十秒他缓缓换挡、减速、停车、拉手刹,告诉大家安全下车,然后他倒下了。他用自己生命挽救了34位旅客的生命。</div><div>解析:繁叙、单用、四要素概括法。</div><div>二、(拟论述的观点:生活的磨难可以激发创作灵感)</div><div>屈原一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却写出了千古绝唱《离骚》;李白壮志凌云,怅然失意,却成为“诗仙”;李煜国破家亡,阶下为囚,却成一代词宗;李清照一生饱尝忧患,抑郁成疾,遂成一代女杰。</div><div>解析:简叙、排比四连用、三要素概括法。</div><div>三、(拟论述的观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div><div>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里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div><div>解析:简叙、排比六连用、二要素概括法。</div><div>四、(拟论述的观点:相信他人很重要)</div><div>唐太宗接纳魏征等人的进谏,于是有了开明盛世;朱元璋接受了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的建议,于是国泰民安。相反,自以为是的吕布不采纳陈宫的战术安排,举手之间就丢弃了兖州和濮阳二城;顽固的马谡置王平的忠言不顾,自认为“熟读兵书”,结果痛失街亭,丢掉性命。</div><div>解析:简叙、对比四连用、三要素概括法。</div><div>五、(拟论述的观点:成大事者要有隐忍的精神品质)</div><div>韩信胯下之辱、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忍辱著书</div><div>解析:简叙、排比三连用、典故概括法。</div><div> 【训练】</div><div> 请按要求为下面的观点安排合适的具体事例。</div><div> 1.观点:凡事不能盲目自信</div><div>要求:繁叙、单用、四要素概括法</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参考示例】三国时蜀军大将马谡镇守街亭,不按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却骄傲轻敌,自作主张地将二十万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极力劝阻,但马谡固执己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最终,马谡被军法处置,身首异处。</div><div>2.观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div><div>要求:繁叙、并列二连用、四要素概括法</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参考示例】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更早的时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另一座城市 ,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第欧根尼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div><div>3.观点:自我很重要</div><div>要求:简叙、并列二连用、四要素概括法</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参考示例】燕国寿陵的少年觉得赵人走路好看,便远行到赵国的邯郸来学步,但他盲目模仿,落得最后忘记了自己的步伐只得爬回燕国的下场。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举止动作,哪知这矫揉造作的动作让村里人像见了瘟神一样远远地躲开她。</div><div>4.观点:播种爱心,播种希望</div><div>要求:简叙、排比三连用、三要素概括法</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参考示例】王万青将爱撒在草原,救死扶伤,换来藏区百姓健康的体魄;刘丽将爱撒向贫困学子,倾力相助换来学生们优异的成绩;孙炎明将爱撒在监狱,快乐工作,换来服刑人员真诚的忏悔。</div> <h3>第三篇 论述方法的运用</h3><div><br></div><div>总 说</div><div>论述是论证和阐述的合称。论证是以充分的证据和适当的方法证明某种见解(即观点)是真理或谬论,目的在于让读者相信自己所提出的见解。阐述则是表明自己对于某个问题的相关见解,目的在于让读者明白知晓自己的见解。有的议论文以论证为主,有的议论文以阐述为主。</div><div>论述可分为事实论述和道理论述两种。</div><div><br></div><div><br></div><div>一、事实论述方法</div><div><br></div><div>事实论述又分为事实论证和事实阐述两种。事实论证就是用事实来论证观点,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事实阐述就是用事实来阐述(即阐释)观点,解决“是什么”或“怎么做”的问题。</div><div><br></div><div><br></div><div>(一)事实论证方法</div><div>一般情况下,事实论证包括叙例和论证两大步骤,论证依次由析例和回扣论点两个步骤完成。具体操作时,这些步骤的有无和先后可以灵活处理。比如,叙例和析例可以融合在一起,析例和回扣论点可以融合在一起,具体语境下回扣论点可以省略,可以先分析再叙例再回扣论点。</div><div>叙例的要求主要有两点:一、力求概括,不求生动细致。一般把行为主体、行为原因或方式、行为表现或过程、行为结果等相关要素叙述清楚就可以了。二、要突出侧重点。一个事实材料有时隐含多种意义,可用来证明多个论点,叙例的时候要紧扣所要证明的论点,使论点与论据紧密配合。</div><div>常见的事实论证方法有:(1)原因分析法 (2)意义分析法 (3)性质分析法 (4)条件分析法 (5)假设分析法 (6)对比分析法 (7)归纳分析法 (8)引用分析法 (9)比喻分析法 (10)类比分析法 (11)叙议交融法。前四种方法主要针对内容进行辨析,后七种主要针对形式进行辨析。其实,不管用什么样的形式,最终都要归到内容层面上来。</div><div> 某一事实论据,可以侧重从内容层面或是侧重从形式层面灵活选用某一种论证方法,也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但无论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记住:分析的目的是为使论据更好地证明论点,使论点更加突出,更具说明力,因此,分析必须紧紧地围绕论点。</div><div> </div><div><br></div><div>第一课 原因分析法</div><div>【阐释】 </div><div>在叙述事例之后,对事例中的结果,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由果索因即探求其根源,使议论指向观点,从而突显论点的合理性。</div><div> 基本步骤:(1)引述事例,(2)追根求因(“为什么……呢?因为……”“之所以……,是因为……”),(3)回扣论点。</div><div> 如果例证是点例连用,原因分析可以是每一个点例后单独完成,也可以放在所有的点例叙述完成之后。放到所有的点例叙述完成之后的原因分析,既可以针对前面的每个点例分开进行,也可以合起来完成。</div><div>【示例】</div><div> 五十年代初,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拦,终于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在得知他要回国时,立即给美国移民当局写信,声称:“我宁肯把这家伙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国。因为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他知道得太多了。任何时候,他一个人都足以抵得上五个现代加强机械师。”为什么钱学森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足以抵得上五个师”呢?还不是因为他的头脑里掌握了太多高深、前沿的现代科学理论和高精尖的现代科学技术?还不是因为这些关于“原子能量”的“知识”足以增强一个国家的实力甚至改变整个世界、决定人类命运?由此可见,“知识就是力量”绝不是一句虚妄之言。</div><div>思考:这个事实论证段是运用什么方法进行分析的?</div><div> 解析:原因分析法。作者在叙述事例之后,就“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认为钱学森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足以抵得上五个师”的事实,用一个“为什么”引入分析,得出“是因为钱学森拥有足以增强一个国家的实力甚至改变整个世界、决定人类命运的现代科学知识”的结论,从而论证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div><div> 【训练】</div><div> 请为下面的事实材料添加上原因分析的语句,使之能够很好地证明观点。</div><div> 1.康熙大帝在位执政60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宴会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庄太皇太后,感谢孝庄辅助他登上皇位,一统江山;第二杯敬众位大臣及天下万民,感谢众臣齐心协力尽忠朝廷,万民俯首农桑,天下昌盛。当康熙端起第三杯酒时说:“这杯酒敬给我的敌人,吴三桂、郑经、噶尔丹还有鳌拜。”众大臣目瞪口呆。(观点:向你的对手敬杯酒)</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 【参考示例】康熙为什么要向他的敌人敬酒?因为他明白,是对手带给他的压力,逼迫他努力地投入到“斗争”中,并想办法成为胜利者。可见,人生路上,我们应该向我们的对手致敬。</div><div> 2.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观点:过分自信要不得,要虚心听取他人意见)</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参考示例】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因此,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div><div> 3.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研究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观点:只有奋斗,才能不被埋没)</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 【参考示例】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呢?因为他们是生活的强者,不管在什么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奋斗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如果真是千里马,又不失千里之志,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可见在“埋没”的情况下,不要怨天尤人,要努力拼搏,最终才有可能冲破“埋没”脱颖而出。</div><div> 4.2011年3月15日,央视曝光双汇集团下属子公司济源双汇使用瘦肉精猪肉生产产品。据估计,此次事件将至少吞噬掉双汇集团年销售收入的五分之一。(观点:对于食品企业而言,消费者的生命就是企业的生命)</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参考示例】为什么一次瘦肉精事件会使企业遭受如此惨重的损失?表面上看是因为济源双汇和政府执法部门抽查、监管不力,乃至“18道检验却管不了一头猪”,实则是因为企业漠视消费者的生命安危,心中只有利润没有百姓的健康。因果分析此次事件再一次说明:不尊重消费者的生命,消费者也不会尊重企业的生命,企业终将经济受损甚至倒闭。</div><div> 5.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观点:磨难,能历练人生)</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参考示例】(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折磨,能顽强抗拒厄运;(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能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div><div><br></div><div>……</div> <h3>(二)事实阐述方法</h3><div> </div><div>第一课 对“是什么”进行阐述</div><div>【阐释】 </div><div>作者针对“是什么”提出自己的观点见解之后,运用事实对观点或观点中的行为、品质、状态等进行阐释,让读者明白观点的所指和意蕴,增强议论的说服力。</div><div>【示例】</div><div>什么是个性的张扬呢?周杰伦手舞双节棍唱着“哼哼哈嘿”是一种个性;女子十二乐坊站着拉二胡是一种个性;凡高的《向日葵》又是另外一种个性……(观点:张扬个性)(2006年考场优秀作文《星星发光张扬个性》片段)</div><div>思考:这段文字运用什么方法对观点进行论述?</div><div>解析:事实阐述法。作者用周杰伦、女子十二乐坊和梵高的例子,阐释什么是个性张扬,让读者对个性张扬的概念具有感性的认识。</div><div>【训练】</div><div> 请运用事实阐述法对下面的观点(见解)或其中的要素进行阐释,使观点(见解)显得更加清晰易懂。</div><div>1.幸福感来自于自我的实现</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参考示例】一个人的幸福感来自于自我的实现。何谓自我的实现?教师把知识和方法传授给了学生,履行了薪火相传的职责,就是自我的实现;医生把病人医治好了,践行了悬壶济世的理想,就是自我的实现;清洁工把环境卫生维护好了,成就了“脏了我一人,洁净千万家”的崇高人格,就是自我的实现……</div><div>2.要有执着的信念</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参考示例】信念是什么?徐霞客走遍千山万水终于完成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是信念;司马迁饱受屈辱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信念;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谱写出惊世骇俗之作,是信念。</div><div> 3. 听从自己的声音</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参考示例】什么是自己的声音?庄子,“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是自己的声音;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是自己的声音;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自己的声音。</div><div> 4.露出你的锋芒</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参考示例】何谓露出锋芒?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心声,露出锋芒;李白“兴酣落笔摇五岳,涛成吴傲凌沧州”的豪气,露出锋芒;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的慨叹,露出锋芒;李商隐“桐范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的自信,露出锋芒。</div><div>5.守住那份幸福的孤独</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参考示例】幸福的孤独是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的清高,是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的觉醒,是布鲁诺被烧死前大声疾呼“未来的人们会了解我……”的信念。</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div> <h3>第四篇 谋篇布局</h3><div><br></div><div>总 说</div><div><br></div><div>立好总体框架是提高议论文分数的重要手段。应试作文因时间匆促,必须以基本结构模式为拐棍,迅速立好框架,以保证议论展开的稳定发挥。</div><div>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一般地说,引论就是开头,本论就是主体,结论就是结尾。具体要求是开头必须提出论题或论点,主体部分选用材料分层次地论述论题或论证论点,结尾归纳总结。</div><div>议论文开头的常用方法有:(1)亮观点,单刀直入。(2)打比方,隐喻题旨。(3)讲故事,引入主题。(4)引名句,扣住中心。(5)摆现象,揭示论题。结尾的方式常见的有:(1)总结全文,卒章显志。(2)提出希望,激励人心。(3)留下“余音”,发人深省。</div><div> 从文章结构的角度看,议论文本论部分即主体部分的常见布局方式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全篇的常见布局有“总分总”和“引议联结”的结构模式。下面前三节主要介绍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的主体结构模式,第四节介绍“引议联结”的全篇结构模式。</div><div><br></div><div><br></div><div>一、并列的结构模式</div><div><br></div><div>并列的结构模式可分为分论点并列结构模式、事实论证并列结构模式、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并列结构模式三种。</div><div>这是一种简化的划分方式,其实,按照论述可分为论证和阐述两种形态的认识,下面介绍到的“外延并列”、“方法并列”和“条件并列”都不能称之为“分论点并列”,因为这一些并列并不是用来论证观点的而是阐述观点或论题的。但为了指导的简便和避免学生认识的迷乱,在这里,我们统称它们为分论点并列,也不对论述对象作论点和述点的区分,而把它们统称为中心论点。以下(层进式)类同。</div><div><br></div><div>(一)分论点并列结构模式</div><div>分论点并列结构模式可分为类属并列的分论点结构模式、理由并列的分论点结构模式、要求并列的分论点结构模式三种。</div><div>使用分论点并列结构模式时要注意:</div><div>1.分论点要扣得住,即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该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首先,分论点要能证明或阐述中心论点,不可游离于中心论点之外。如,“生命,认识世界的基础”“生命,人类进步的关键”“生命,迈向成功的前提”并不能证明或阐述中心论点“我们要创造出更有意义、价值的生命”,因此就不能成为它的分论点。其次,既是并列式分论点,分论点要按照同一标准来划分。如,“拼搏创造奇迹”“拼搏铸就成功”“拼搏源于崇高的信念”三者中的前两个是从“为什么”(拼搏的作用)的角度来谈的,而第三个是从“怎么样”(拼搏的来源)的角度来谈的,不是从同一标准来划分的,无法成为一个中心论点的并列式分论点。</div><div>2.分论点要分得开,即所列分论点内容不可交叉,不可重复,不可包容,不可矛盾。如,为中心论点“生活中处处需要心安”拟设的三个分论点“遭遇坎坷时,需要心安”“身处逆境时,需要心安”“面临成功时,需要心安”中,前二者表意就产生了重复;为中心论点“我们应以读书为乐”拟设的三个分论点“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头脑”“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读书可以提高素质,陶冶情操”中,第三个分论点所说的“提高素质”实际包容了第一个分论点中的“增长知识,充实头脑”,而“陶冶情操”与第二个分论点中的“高雅的精神活动”也有交叉。这些都是逻辑混乱、思路不清的表现,无法构成合理的分论点并列。</div><div>3.分论点至少要有两个,最好有三到四个;句子表述力求结构一致,手法一致;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div><div><br></div><div><br></div><div>1.类属并列的分论点结构模式</div><div>类属并列的分论点结构模式是对话题或中心论点进行“是什么”的追问所形成的分论点并列结构模式。类属并列分为内涵并列和外延并列两种形式,因此类属并列的分论点结构模式有两种表现形式:内涵并列的分论点结构模式和外延并列的分论点结构模式。</div><div><br></div><div>第一课 内涵并列的分论点结构模式</div><div>【阐释】 </div><div>把论题或中心论点作为对象去追溯其特定的类属,问一个“是什么”,然后从内涵的角度考虑,抓住其中几个方面,形成几个分论点,用这种方法构筑的作文模式就是内涵并列的分论点模式。</div><div>【示例】</div><div>题目:自嘲</div><div>中心论点:学会自嘲,拓展生命的宽度。</div><div> 分论点一:自嘲是面对讽刺的机敏退让。</div><div> 分论点二: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坚定勇敢。</div><div> 分论点三:自嘲是面对挫折的生存智慧。</div><div>思考:这个范例采用什么方法来拟设分论点?</div><div>解析:这个范例采用内涵并列的方式来拟设分论点。针对“自嘲”这个题目,从内涵方面追问:“自嘲是什么?”得出如下答案:“自嘲是面对讽刺的机敏退让”;“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坚定勇敢”;“自嘲是面对挫折的生存智慧”。这样,作答的内容就形成了分论点。</div><div> 【佳作读解】</div><div> 思考:下面这篇作文主体部分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模式? </div><div>读书的艺术</div><div>  闲时沏上一壶茶,在缕缕轻雾中捧起一本书,品着茶香,嗅着书香,反复咀嚼,品味着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这便是我闲时的最大乐趣。有人说,读书是一种艺术。是的,读书实在如此。</div><div>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div><div>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div><div>  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div><div>  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无奈,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div><div>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div><div>【亮点指津】这篇作文的主体部分采用内涵并列的分论点模式。它从“读书”这个论述对象的内涵角度拟设四个分论点(“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支撑起中心论点“读书是一种艺术”。这样的结构方式使得文章思路严谨,脉络清晰,层次分明。</div><div>【训练】</div><div> 为下面的作文题目各拟设一个中心论点,并从内涵方面拟设三个并列分论点,并从中选择一个题目写成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div><div> 1.勇气(话题)</div><div> 中心论点: </div><div>分论点一: </div><div>分论点二: </div><div>分论点三: </div><div> 【参考示例】中心论点:勇气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分论点一:勇气是开拓进取的前提。分论点二:勇气是战胜困难的法宝。分论点三:勇气是事业成功的保证。</div><div> 2.坚守(话题)</div><div> 中心论点: </div><div>分论点一: </div><div>分论点二: </div><div>分论点三: </div><div>【参考示例】中心论点:良知的坚守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分论点一:坚守良知,就是坚守自己的一份理想。分论点二:坚守良知,就是坚守心中的正义,不向恶势力低头。分论点三:坚守良知,就是敢于承担过错,减轻良心上的重负。</div> <h3>第五篇 语言的运用</h3><div> </div><div>总 说</div><div>一篇议论文质量的高低体现在它的论述力上,因此在语言运用方面要遵循的要求,首先是准确严密、鲜明有力。准确严密侧重的是语言的逻辑力量,鲜明有力侧重的是语言的情感力量。</div><div>其次,是概括和简练,这是因为议论文是通过直接说理、论述的形式来阐明问题的,不能像记叙文那样以具体、形象、逼真的描绘取胜。</div><div>&nbsp; &nbsp;再次,在文采方面,或朴实或生动都是可行的选择。不过,考场作文最好是写得生动、富有文采一些,因为有文采可提升议论文的可读性,也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发展等级”里的一项要求。</div><div><br></div><div>  </div><div> 一、逻辑力的提升</div><div><br></div><div>逻辑力指议论文论述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论述力量。从写作角度而言,议论文语言的逻辑力的提升可以落实到概念的准确运用,状语、定语等限制语的准确运用,例证中有关行为用语的具体化,以及各种推理形式所涉及的关联词的运用上。</div><div><br></div><div>第一课 概念的准确运用</div><div>【阐释】 </div><div>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议论文中,概念使用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论述的信度与力度。</div><div>有时概念的使用顺序不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不符合情理和生活事实,失去语言运用的严密性,也会降低论述的逻辑力。</div><div>【示例】 </div><div>思考:从论述语言逻辑力角度看,下面句子中加点概念使用是否准确?加点概念之间的顺序是否能调动?</div><div>一、</div><div>我们谈的“俭以养德”,当然不是诸葛亮时的封建道德,而是当今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美德。</div><div>解析:用褒义词的“美德”来界定“俭以养德”中的“德”,概念使用高度准确,比起使用“道德”的概念更能体现“俭以养德”中 “德”的本质,增强了论述力。</div><div>二、</div><div>见到长辈要行礼,见到客人要问好,见到老弱病残要礼让,这些老规矩如今被人们当作封建残留而抛弃殆尽。没有规矩的束缚,年青一代简直就是唯我独尊,为所欲为,他们对父母口不择言,不讲孝道,对公交车上站在自己身边的老人视若无睹安坐如山,对师长直呼姓名甚至以绰号称之。</div><div>解析:“束缚”带有贬义的色彩,使用不当,应该改为“约束”之类的中性词,才能避免人们因对规矩好坏的质疑从而降低论述力的问题。</div><div> 三、</div><div>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是盲从,是迷信。</div><div>解析:“怀疑”“思索”“辨别”三个动词之间的顺序是不能调换的,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的。只有怀疑,才会思考,思考之后才会辨别。只有这样,才符合人的逻辑认识,否则就会降低论述的逻辑力量。</div><div>【训练】</div><div> 一、请从提升论述语言逻辑力的角度,为下面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并说明理由。</div><div>1. 2010“书香中国”,以“今天,你读了吗”为口号倡导大众阅读,讲述中国人的阅读故事,通过各个层面 中国人今天的阅读风貌。</div><div>展示 显示 </div><div>【答案】展示</div><div>【理由】“显示”,是显现、表示的意思,表意重点指向事物特征的呈现;“展示”,呈现出来让大家看,表意重点指向让人清楚。句子着重表达的恰恰是:“书香中国”的目的和结果是让人了解中国人今天的阅读风貌,故选“展示”,不选“显示”。</div><div>2. 在洛杉矶的一些中国藏族民众均认为,美国人对中国西藏及当地的藏族人存在着误解与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逐渐改变美国人对藏人的看法。</div><div>  成见 偏见</div><div>【答案】偏见</div><div>【理由】“成见”,指对人或事物所抱有的固定不变的看法(多指不好的),言下之意,当地藏族人以前确实有问题;“偏见”,指偏向一方的见解,言下之意,见解是不客观的、不符合事实的。在中国藏族民众眼中,问题出在美国人身上不在自己身上,故选“偏见”,不选“成见”。</div><div>3.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 ,他们是时代的先锋、国家的脊梁、群众的楷模,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 。</div><div>典型 典范</div><div>【答案】典型 典范</div><div>【理由】典型:具有代表性的任务或事件。典范:可以作为学习、效仿标准的人或事物。①句前半句强调其代表性,后半句强调的是学习、效仿的标准。</div><div>4. 崇尚美,追求美,就是重视生活情趣,讲究生活质量,体现了一种现代的生活 和消费时尚。</div><div>理想 理念</div><div>【答案】理念</div><div>【理由】“理念”通常指向目前固有的观念和思想,“理想”指向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语境中“现代”和“时尚”决定了此处说的是一种固有的观念。</div><div>5. 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是 的,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div><div>无可厚非 无可非议</div><div>【答案】无可非议</div><div>【理由】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语境中说原则立场赢得认可,可见应选“无可非议”。&nbsp;</div><div>6. 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 吗?</div><div>抛弃 割舍 </div><div>【答案】抛弃</div><div>【理由】“抛弃”的对象一定是不好的,“割舍”的对象可能是好的。用“抛弃”才符合去除错误的语境逻辑。</div><div>7. 陈水扁之流 通过“公投立宪”的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这是行不通的。</div><div>希望 妄图 企图 </div><div>【答案】妄图</div><div>【理由】“希望”,中性词,不能很好表达否定和批评的态度。“企图”,图谋,打算;“妄图”,狂妄地谋划。“妄图”比起“企图”,能更好地表达“行不通”的意味。</div><div>8. 为了赢得通往名校的第一块敲门砖,不少父母在简历制作上 ,甚至花钱请专业人士操刀。</div><div>煞费苦心 挖空心思 殚精竭虑</div><div>【答案】煞费苦心</div><div>【理由】“挖空心思”,比喻想尽一切办法,含贬义,父母的愿望是好的,做法情有可原,故不合语境。“殚精竭虑”,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是褒义词,父母的做法于理不妥,也不合语境。“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费尽心机,是中性词,只表明事实,不褒不贬,可用。 </div><div>9. 这个胜利将 帝国主义的东方防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div><div>冲破 冲垮 冲击</div><div>【答案】冲破</div><div>【理由】“冲破”,指冲击并突破。它既突出革命力量的锐不可挡,又客观地表现了中国革命胜利在国际上的影响。用“冲垮”,表示“战线”全部崩溃,则过分夸大,不符合事实。用“冲击”,则无法进一步表现冲击后的结果。</div><div>10. 脑子里 地想着一顿佳肴、一件漂亮衣服、好钢笔、好手表、好无线电收音机之类,就不可能有 的精力和时间去考虑工作和劳动的问题。</div><div>过多 更多</div><div>【答案】过多 更多</div><div>【理由】“过多”,多到过头,带有否定的意味;“更多”,是比较,是中性词。从语境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脑子里想“一顿佳肴、一件漂亮衣服、好钢笔、好手表、好无线电收音机之类”的行为持否定态度,而对有精力和时间“考虑工作和劳动的问题”不持否定态度。</div><div> 二、调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顺序,并说明理由。</div><div>1. 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div><div> 【答案】思考 判断 探索 寻找</div><div>【理由】对于自己的路,思考、判断、探索、寻找的行为顺序形成合乎逻辑的顺承关系:先思想上后行动上,先浅层次的后深层次的。这样能更好地突显人物的品质与精神风貌。</div><div>2. 邓亚萍年龄不大,却连续多次获得世界冠军、亚洲冠军、全国冠军,为祖国、为河南、也为家乡争了光。</div><div>【答案】全国冠军 亚洲冠军 世界冠军 / 家乡 河南 祖国</div><div>【理由】荣誉和贡献的级别由低到高,能更好地突显作者对人物行为和精神的肯定。</div><div>3. 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div><div>【答案】命题 海选 决赛 颁奖</div><div>【理由】“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中的“决赛、海选”语序不当,造成了表意的不合逻辑。</div><div>4. 在中国,尽管把恐龙化石当做“龙骨”并作为一味中药已有很长历史了,但科学层面上的相关发现和研究,则是从20世纪才开始的事。</div><div>【答案】研究 发现</div><div>【理由】语境中的“发现”和“研究”都是科学层面上的,因此,先有“研究”才有“发现”。</div><div>5. 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创造、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能力。</div><div>【答案】观察 思考 创造 </div><div>【理由】创造、思考、观察的语序不符合生活和工作逻辑,一般情况下,先有观察,才有思考,然后才有创造。</div><div><br></div><div><br></div><div>……</div> <h3>第六篇 限定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与训练</h3><div><br></div><div>第一课时 审题</div><div><br></div><div>【阐释】</div><div>限定型材料作文即在提供材料之后附加了任务指令,对作文的立意范围和立意方向追加限定的材料作文题。根据任务指令的不同,限定型材料作文又可分为附加任务指令的就事论事型材料作文和附加任务指令的就事论理型材料作文两种。</div><div>(时下流行的、所谓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指的就是这种附加任务指令的材料作文。其实,“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提法大为不妥。因为任何形式的考场作文命题都是规定了任务的,考生的立意都是受限制的,不可能像生活中自选话题的即兴式作文那样自由发挥。)</div><div>这种命题形式,由于作文材料内容贴近生活,而且要求针对供料中的事实、现象或倾向阐述自己的看法或见解,所以,写作目标、方向和说理材料的选择都受到了限制,有力地规避了开放型材料作文由于审题开放容易造成“假、大、空”问题、立意角度泛化容易导致套作的弊端。</div><div>不管是附加任务指令的就事论事型材料作文,还是附加任务指令的就事论理型材料作文,因为任务指令指明了写作的方向和范围,审题没有什么难度。如果还出现离题偏题,那是因为只看材料不看附加的任务指令,或者是没看懂任务指令的要求,以致于还是像对待开放型材料作文题那样去审题。</div><div>【示例】</div><div>题目:</div><div>(2015全国高考2卷作文试题)</div><div>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div><div>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div><div>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div><div>&nbsp;&nbsp;要求:弄清材料内容,把握立意方向的限制。</div><div>审题:材料创设“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的情境,三位候选人各具风采:大李在科学领域开拓创新的卓越贡献;老王在普通岗位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小刘在追逐美丽的旅途中随心而动而又有所作为的潇洒风姿。在立意范围和方向上题目作了“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和“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两个限制。对于第一个限制,我们必须明白立意是对“谁更有风采”的问题作出的判断和回答。对于第二个限制,我们要明白选择必须是在对三者进行比较之后得出的,行文不能只涉及所选择的一方。</div><div>&nbsp;&nbsp;【训练】</div><div>对下面几个限定型材料作文进行审题,弄清材料内容,把握立意方向的限制。</div><div>1. </div><div>材料一:《咬文嚼字》发布的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中,“颜值”一词位居榜单第三名。搜狐百科解释,“颜值,表示人物颜容英俊或靓丽的数值”。</div><div>材料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节目主持人华裔女子陈茱莉在回忆职业生涯时说:“节目导演曾因为我的眼睛小而讽刺我:永远不可能成为观众接受的主播。正因为他的讽刺,我才决定去整容。虽然很多亚裔指责我去整容,但我至今都不会后悔我自己的决定。”</div><div>材料三:黄渤从戏剧学院毕业之后,先是找不到工作,后来被冠以“丑星”的名号。他经过自己的努力,从一个一个小角色演到了“金马影帝”。他在各种场合的幽默应对,让我们刮目相看。</div><div>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参考】三个材料都是围绕颜值的话题拟设的。第一个材料主要反映颜值问题备受大众关注,第二个材料反映颜值对工作很重要,第三个材料反映颜值对工作不重要。在立意范围和方向上题目做了“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和“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两个限制。对于第一个限制,我们必须对颜值备受大众关注的现象和颜值对工作重不重要的问题表明自己的看法。对于第二个限制,我们要明白:三个材料是围绕颜值这个话题而衍生的,立意时要以对颜值的探讨确立为中心;不能把第二和第三个材料的含意当作对立关系来看,即否定其中一个肯定其中一个,而是把它们当作辩证关系来看待。</div><div> 2.</div><div>某电视台近期一档情感节目里,身患肝癌晚期的46岁盲人养父戴先生,欲将其10年来独自一人抚养大的养女彬彬送给一对无儿无女而家境较好的夫妇抚养。一边是忧心无比、怎么也不肯离开的彬彬,一边是态度坚决、执意送走女儿的养父,一边是不知所措的善良夫妇。</div><div>此情此景,引发了你的哪些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参考】材料有景有情:养女牵挂养父病情,不肯去新家,感念养育恩情;养父为养女未来着想,执意送走养女,责任感强而不自私;决定领养的善良的夫妇面对眼前的僵局手足无措,面对养父不能了其牵挂而心生愧意,面对养女善解人意而不强人所难。在立意范围和方向上题目做了“此情此景,引发了你的哪些思考”和“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两个限制。对于第一个限制,我们应该针对材料涉及的情景表明自己的思考与感想。对于第二个限制,我们要明白写作时展开自己的思考一定要结合材料的内容,不能在提出观点之后撇开材料中的内容及含意泛泛而论。</div><div><br></div><div><br></div><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