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罗文希/文</p> <h3>兴龙山盖顶</h3><div><br></div><div> 在今周至县马召镇西南一公里的虎峪南,有座名山叫兴龙山,民间俗称圆疙瘩山。唐宋时称其为安乐山。北宋大文学家宋敏求在他编著的《长安志》中有曾记述: “安乐山在周至县西南二十五里,其东文王庙,有玉女泉。”</div> <h3>远眺兴龙山</h3><h3><br></h3><h3> 兴龙山现为光头山北支脉,南北走向,绵延约二公里,山顶最高处海拨约1480米,沙土山体,山上生长有洋槐、白杨、核桃、柿子、栗、橡等树木及黄柏、杜仲等药材。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因山势如龙,中兴甘霖而得名。乾隆初年有道士寇福亮云游到此,深感奇异,遂暮资修茸,画阁雕梁,一皆鼎新,形成一度繁华。</h3><h3>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八日为兴龙山玉皇庙盛会。此时,虽正值盛夏酷暑,但周边数百里信众不畏酷暑,扶老携幼接踵而至。亲朋好友相约奔走于道途,沿山赏景,探寻文化,其盛况空前。多年来,玉皇庙会己成为马召镇四大盛会之一。玉皇庙会起于清,兴于民国,改革开放后,当地信众集资重修了沿途庙宇,逐将此庙会发展成为集贸易交流与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玉皇庙会,同时也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现已成为当地信众的精神文化和休闲旅游之圣地。</h3> <h3>俯视马召镇</h3><h3><br></h3><h3> 据《续终南仙境志》记载: “兴龙山左虎峪、右凤山,中起金星,形如覆钟,宝盖幢幡,上建玉皇庙。万绿蓊郁,蜿蜒而下。中建斗姆阁,高出云表,蔚为镇南巨观。山下高低错落,逶迤连亘建有三大天门。”</h3><h3> 旧志载: 在兴龙山虎峪谷口,原有一座山神庙,旁植古柏五株,粗有三四围,高出云霄,荫蔽三四亩。虬枝奇离,鳞皮盘旋,形如五龙朝圣,当属汉唐古木。相传:五古柏聚天地精气,颇有灵异,常施药于民,治疗疾病,甚为灵验,一时风传四方。</h3> <h3>重修山神庙</h3><h3><br></h3><h3> 今兴龙山居于虎谷之上,东接龙潭,西连龙窝,山顶有带状山梁,神似龙脊,远眺其山,龙角初露,尤显神奇。在龙脊之端,古时建有玉皇庙一座。据传:此地为玉皇大帝号令神龙兴雨之场所,这也是兴龙山得名的由来之一。如今当地百姓善仕众聚善资,在玉皇庙原址重建灵霄宝殿一座,甚为壮观。</h3> <h3>兴龙山灵霄宝殿</h3><h3><br></h3><h3> 兴龙山东侧,斜出一峰,形如凤凰展翅,名曰:双凤岭。在崇岭石岩间,今有三处天然石洞,人称药王洞。相传有石龙鳞甲,森然盘伏洞中,南伏于娘娘洞至三皇洞,头角屹嶷,直昂于三皇顶上,若有飞出之象,蔚为奇观。</h3> <h3>药王洞</h3><h3><br></h3><div> 在兴龙山东侧,另有一间石洞,今称石佛洞,为五代时刘海修真之所。该洞南邻财神庙、黑虎潭,北邻三教庙、药王洞与老母庙相对。洞悬山腰,奇秀天成,远离红尘,终年云封雾锁,充满神奇色彩。内有天然卧像一尊,神态奇异,哆口蓬发,慈祥和善,传为刘海登仙化鹤而去的卧化之身。</div> <h3>石佛洞 </h3><h3><br></h3><h3> 在石佛洞南不远处,有一财神庙与黑虎潭,财神庙原为黑虎庙。相传此地为赵公明擒黑虎之处。庙前有一潭,名曰黑虎潭。《旧志》载:此地时有黑虎为民害,神人赵公明入黑水谷到此伐薪,见有一黑虎在潭边饮水,遂生擒之,降为坐骑,后为神。今有人在此重修旧庙祭祀。</h3> <h3>财神庙</h3> <h3>黑虎潭</h3> <h3> 在洞北不远处,有一石蟾,为金蟾龙女所化。石洞南,有斩蟒石拦道,形如巨蟒出山,蟒身藏于山中,做狰狞状,蟒首伏于地,弃于前。据传:此地为刘海斩蟒处。</h3> <h3>金蟾石</h3> <h3>斩蟒石</h3><h3><br></h3><h3> 关于刘海,有古籍记载: 为五代后梁陕西终南山人。 传说他曾在终南山两次遇到神仙,第一次遇到“正阳祖师”汉钟离,第二次遇到“吕祖”吕洞宾。据《神仙通鉴》载:“刘海蟾,终南山初遇正阳祖师,授以金液还丹之旨,遂弃官学道。后遇吕祖,乃改名玄英号海蟾子。复授以金丹之要,遁迹终南,修真成道。”</h3> <h3>刘海像</h3><h3><br></h3><h3> 相传五代后梁时,刘海在终南山古楼观游历,幸遇在此修道的汉钟离,汉钟离亲授其金液还丹之术。刘海回到家,潜心钻研,遁吾法旨,仍道有不明,便重赴楼观求法。途经吕祖洞前,恰遇在此修道自称“真阳子”的道士吕洞宾,祖见其貌似神奇,大有造化之气,便和他大谈“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学”。刘海听后,大彻大悟,终于决定弃官拜吕祖为师,潜心学道。吕洞宾便给他改名为玄英,法号海蟾子,遂授练金丹之法。随后,便遁迹终南山虎谷中,潜心研练金丹。多年后,金丹练成,登录仙班,化鹤而去。</h3><div> 刘海在终南山虎谷研练金丹之时,曾在这里发生过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这也就是周至地区曾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的“刘海戏金蟾”的美丽传说。宋代大诗人苏轼不仅易作诗,而且善作画,他当年游历周至时曾画过一幅《刘海洒钱图》,此碑画至今珍藏在楼观台的碑廊中。周至哑柏地区至今还流传有民间歌谣《 缠线蛋儿》歌中唱到:“线蛋儿线蛋儿姑娘缠, 面东缠个刘海戏金蟾,面西缠个......东南西北上下都缠遍,姑娘的心儿藏里边”。歌谣中寄托了少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今在周至地区民间剪纸中,其“刘海戏金蟾”故事图案也成为周至剪纸的代表作。</div> <h3>刘海戏金蟾</h3><div><br></div><h3> 周至地区关于“刘海戏金蟾”的美丽传说:</h3><h3><br></h3><h3> 相传五代时,周至终南山虎峪谷中有一条大蟒,历经千年修行,接天地灵气,内功大增,每日吞食过路之人,搞的路断人稀,数里外荒无人烟。</h3> <h3>黑龙潭</h3><h3><br></h3><h3> 在兴龙山下的黑龙潭,住着五大天龙之一的黑龙,黑龙有一女,名叫玉女,自幼生长在水底龙宫。一曰,黑龙奉玉帝旨意带着女儿去玉皇宫赴宴,途中美景给她留下了极其美好的印象。一次,玉女趁黑龙外出的机会,变做一只金色的三脚蟾蜍跃出黑龙潭,伏在涌泉寺下的一眼清泉边,欣赏着自已得意的易容术。后来,此泉被人们称做玉女泉。</h3> <h3>涌泉寺</h3> <h3>玉女泉</h3><div><br></div><h3> 在泉边梳妆打扮后,玉女一路西行,朝着玉皇宫方向游玩。当行止到玉皇宫的半途中,被这里的风景所陶醉,于是她停下脚步,仔细欣赏四周的美景。就在这时,一条凶恶的巨蟒向她扑来。正在山上砍柴的刘海看到巨蟒正要吞食金蟾,于是奋力抽刀,将那条恶蟒的头躯斩作两段,救下了金蟾。</h3><h3> 金蟾苏醒后,得知是刘海将她从恶蟒口中救出,便从心中将一颗龙珠吐在洞前,作为刘海的报答之物。然后恋恋不舍地离开虎谷,跃入龙潭,回龙宫去了。 </h3> <h3>黑龙潭风光</h3><h3><br></h3><h3> 玉女回到龙宫后,朝思暮想着自己的救命恩人,并深深地爱上了刘海。一天,她思念刘海心切,又偷偷跑出了龙宫,变作金蟾爬上虎谷,盼望能再次见到刘海。</h3> <h3>虎峪谷</h3><h3><br></h3><h3> 金蟾来到刘海洞前,发现刘海不在,便脱去躯壳变做一个美丽少女,为刘海洗衣做饭。在刘海回来之前,将热腾腾的饭菜摆放在桌上,然后重新穿上躯壳回到龙宫。 起初,刘海还不在意,以为是山里路过的村民所为,但日后天天如此,他心里感到奇怪,夜里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心里一直在想到底是谁在为他做饭洗衣。于是,想了一夜,主意已定。</h3> <h3>风景如画兴龙山</h3><h3><br></h3><h3> 第二天,刘海和往常一样,天刚亮,就拿起砍刀上山去了。然后又悄悄返回,藏在洞外的柴火垛后,两眼直盯木栏洞门。在太阳升起一竿左右,只听木栏一响,从门外爬进一只硕大的金蟾。此时,刘海心中不免一惊,暗想道,这不就是那天我从巨蟒口中救出的那只金蟾吗?只见金蟾进门后脱去躯壳变成一位美丽的少女,来到洞中烧火做饭忙乎了一阵。当少女将做好的饭菜准备端上桌的时候,刘海趁少女不注意,悄悄走到洞中,一把抓住少女的躯壳将其投入火中。少女闻声急忙转身,刘海已站在面前,姑娘躲闪不及满面通红,见躯壳被毁,双眼含泪对刘海说到:“我乃金蟾玉女,是黑龙的小女儿,上次是你从恶龙囗中将我救出。我见你孤身一人,天天上山砍柴,在此习练金丹,我感恩不尽,无力回报,才过来帮你做饭。等你金丹练成,登录仙班之时,我们就能在天庭天天相见了。可你乘我不备烧掉我的躯壳犯了天条,我也不能再帮你了,咱俩的缘份将尽”。说完玉女转身就走,刘海急忙紧紧抱住玉女哭诉道:“我从小失去父母无依无靠,年少时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后来刻苦研读,步入官场,却看破红尘,才遁山修道。我本想通过修研仙丹,早日成仙,去度无忧无虑的生活。几年来,我每日山上山下,辛辛苦苦,伐薪烧丹,却毫无成果,至今仙道未成,形单影孤。今日见你,己无成仙之念,只想和你过凡间生活。既然玉女己来我处,帮人就要帮到底,请原谅我的冒然行事,不懂规矩”。说罢,刘海满面悔恨、泪如雨下,情真真意切切,一心想要留住玉女。玉女见状说道:“我为了助你早日成仙,己将龙丹送予了你,你在练丹时,只需将龙丹一起研练,便可习出金丹。我今日没有了躯壳也无所遮拦,天神定会抓我回天庭治罪,到那时也会连累你的”。刘海及忙赔礼道:“我因一时莽撞给你惹下滔天大祸,真是愧对恩人”。金蟾玉女说:“待到明年二月初二天神到来之时,你将亲手制做金龙一条投入黑龙潭,便可保住性命。到时我将离你而去,以后你只有自己照顾自己了”。</h3> <h3>文财神刘海</h3><h3><br></h3><div> 本来刘海经金蟾玉女相助,定会早日练成金丹,登录仙班。但如今天机泄露,只能等天神到来听天由命了。冬去春来,二月初二很快到来。那天,天神来时狂风大作、雷鸣电闪,刘海站在黑龙潭边的玉女洞前苦苦劝说天神,希望天神放过金蟾玉女,并紧紧抱住玉女死死不肯松手。真可畏哭的死去活来、肝肠寸断。怎奈天神是奉御旨前来捉拿玉女,刘海再哭也无济于事,最终金蟾玉女还是被天神捉回天庭受审。 </div><h3> 金蟾玉女走后,刘海为了实现早日成仙升天见到玉女的愿望,他茶饭不思,日夜无眠,终日刻苦研练金丹,最终在虎谷将金丹练成。随后他遁化成仙乘仙鹤来到天宫,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有救命之恩的金蟾玉女,并成为道教一代宗师。 </h3> <h3>仙游寺风光</h3><h3><br></h3><h3> 现在兴龙山己成为西安地区乃至周边地区群众休闲赏玩的好去处。在兴龙山以东一里许的仙游寺、黑龙潭、玉女洞、玉女泉、涌泉寺等众多历史遗迹,还有待于今后的开发利用。在周至县人民政府和马召镇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如今这些历史文化景点已被列入周至县重点旅游文化区保护范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