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理念

CC

<h3>玛利娅·蒙台梭利(意大利语:Maria 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幼儿教育家,意大利第一位女医生,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女权主义者,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她的教育方法源自于其在于儿童工作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儿童自发性学习行为总结而成。倡导学校应为儿童设计量身定做的专属环境,并提出了“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等概念。</h3> <h3>1907年她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专门收留2-6岁生活穷困,父母疏于照顾的孩子,通过自创的教具、教材和方法,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儿童之家的孩子,变得彬彬有礼,整洁安静,乐观自信。20世纪90年代,蒙台梭利教育法传入中国,在短时间即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h3> <h1><b><font color="#010101">蒙台梭利敏感期</font></b></h1><h3><b>1.秩序敏感期</b></h3><div>从出生的第一年就出现一直持续到四岁。这是幼儿的一种内部的感觉,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的本身。 </div><div><b>2.小事物敏感期</b></div><div>幼儿在2-3岁时会表现出对细节的敏感,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小的细节上。这表明幼儿的精神生活的存在,以及幼儿和成人具有两种不同的智力视野。 </div><div><b>3.语言敏感期</b></div><div>2个月左右幼儿就开始吸收语言,他所获得的语言是他从周围环境中听到的。当他说第一句话时,并不需要为他准备任何特殊的东西。在蒙特梭瑞看来,语言能力的获得和运用,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外部表现之一。 </div><div><b>4.运动敏感期</b></div><div>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好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均衡发展。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蒙台梭利则更强调小肌肉的练习,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div><div><b>5.感觉能力敏感期</b></div><div>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觉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三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3-6岁则更能具体透过感觉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因此,蒙台梭利设计了许多感觉教具如:听觉筒、触觉板等以敏锐孩子的感觉,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慧。</div><div><b>6</b>.<b>社会敏感期</b></div><div>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了明确倾向。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div><div><br></div> <h1><b><font color="#010101">蒙台梭利教育理念</font></b></h1><h3> <b>1.以儿童为中心。</b>反对以成人为本的教育观点,视儿童为与成人有别的独立个体。</h3><h3>  <b>2.不教的原则。</b>六岁以前的幼儿是逐渐建构认知、辨别能力并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不适合说教的教育。蒙氏从日训着手,并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及教学材料,让儿童自发、主动的学习,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h3><div> <b>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b>随着幼儿成长,会出现某一段时间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事务专心而拒绝接受其他事务的特点,若在此时提供专向的帮助,会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div><div>  <b>4.教师作为环境</b>的<b>一部分存在</b>,<b>扮演协助</b>、<b>启导的角色</b>。教师的工作是观察儿童的内心需要,设计环境、并示范教具的准确操作,再依儿童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提供适时的引导。这种不教的教育能使师生关系和谐,儿童能够愉快的学习。</div><div>  <b>5.着重智慧与品格的养成</b>。幼儿教育的本质意义在于帮助幼儿的生命完美成长。因此幼教的目标不只是为小学做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一生奠定智慧和品德的基础,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好习惯。</div><div>  <b>6.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b>。在蒙氏教育中没有严格的课表及上下课时间,让儿童循着内在需要,自由而专心地工作,若孩子的专心时常被打断,会养成孩子不专注及草率的习性。相反,经常使孩子处于不受打扰反复练习的状态则能培养孩子的耐心和专注力。</div><div>  <b>7.混龄教学</b>。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会相互模仿、相互学习并养成儿童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社会行为,并在智能上相互影响、促进。</div><div>  <b>8</b>.<b>丰富的教材与教具</b>。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孩子用的,而是儿童工作的材料,旨在诱发儿童由浅入深的自我重复操作,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div><div>  <b>9.摒弃奖惩制度</b>。蒙氏尊重儿童的选择,让儿童有自愿、自发的学习意愿与需求,儿童对奖惩并不在乎。</div><div>  <b>10.教学成果常以爆发的力量呈现</b>。以循序渐进的自我教育方式训练儿童,因此在短时间内不易察觉学习成果,但却常以爆发力量突然呈现出内在的心智成长。</div> <h3><b>蒙台梭利课程体系</b>包括日常生活、感官、数学、语言、文化学习、艺术感。</h3> <h3>蒙台梭利的三个要素:孩子、教师、环境。</h3> <h3>蒙台梭利幼儿园给孩子提供“有准备的环境”。让孩子独立,身体上、语言、社交、智力的独立。给孩子自由,建立在规则上的自由,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而不是犯错后的指责。</h3> <h3>蒙台梭利幼儿园有独特的英语自然拼读法,根据孩子的特点来设计教育的方法,让孩子不用刻意去记就会拼写。</h3> <h3>蒙台梭利幼儿园的教具精致,目标明确,种类繁多、玩法多样,这些教具都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教具,有助于儿童独立性的形成,比如“粉红塔、数字拼版数学、数字与筹码数学、粘扣、花结等玩具”。</h3> <h3>幼儿教师不是一份普通职业,而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使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