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h3><h3>职业画家,现居北京。</h3><h3>1986年毕业于青岛大学美术学院</h3><h3>1992年留学于日本东京大冢设计学院</h3><h3>2007年参加"青岛油画学会理事作品展"</h3><h3>2008年参加"砂浆·空间"展,宋庄艺术节"青岛群落展"</h3><h3>2009年参加"上海春季艺术沙龙展"</h3><h3>2010年参加"北京十人艺术家展"</h3><h3>2013年举办《静观-自得》风景油画个展";《艺术-品格》作品展;《象道》秦岭写生作品展</h3><h3>2014年于北京-上上美术馆举办《无微不至》微作品大展,同年参加于青岛国艺美术馆举行的《象·2014》油画作品展</h3><h3>2015年参加去嘉木美术馆举行的《静观·自得》第二回展;《斑斓老街》青岛美术馆</h3><h3>2016年参加"厦门艺术博览会",宋庄上上美术馆《化境》当代艺术写生展</h3> <h3>对我自己的画总是无言以对,我很想把画"说"明白,但总是不知道该怎样去表达。因为在画的时候没想什么,就是心与画相通地去画了。我总觉得这就够了,至于怎么从理论上去诠释它,从所谓什么流派去归类它,我似乎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但有一点我很确信,从心灵深处真诚地去画画,有时很得意,有时很不满意,得意时独自欣喜地去欣赏它,不满意时痛苦地面对它。但是不管如何,能真的以心灵去直面自己的作品就够了。</h3> <h3><br /></h3><h3>当今的艺术家大都在追求创新与突破,标新立异地创造世间从没有过的伟大的艺术,这是很了不起的。但我很怀旧,喜欢从旧的东西中探寻艺术的魅力,品味并享受它里面的乐趣,因为这个过程很美。艺术本身是每个艺术家都该去体味并创造的,不应该存在当代、传统、时尚、落后之说;只要创作者自己觉得从创作中得到了自我认同并很投入,这或许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同时,艺术还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除了标新立异之外,"标旧立异"也不失为一种艺术创作方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