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方法

虞山老农

<h3>  桃树为落叶小乔木,高4-8m。叶卵状披针形或圆状披针形,长8-12cm,宽3-4cm,边缘具细密锯齿,两边无毛或下面脉腋间有鬓毛;花单生,先叶开放,近无柄;萼筒钟,有短绒毛,裂叶卵形;花瓣粉红色,倒卵形或矩圆状卵形;果球形或卵形,径5~7公分,表面有短毛,白绿色,夏末成熟;熟果带粉红色,肉厚,多汁,气香,味甜或微甜酸。核扁心形,极硬。桃树喜光,喜温暖,稍耐寒,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碱性土、粘重土均不适宜。不耐水湿,忌洼地积水处栽培。根系较浅,但须根多,发达。寿命较短。<br></h3><div> 桃树是落叶小乔木,干性较弱,中心主干维持年限短,栽培上多采用开心形。树冠高4-5米,树冠直径依密植程度而异,一般为6米左右。</div><div> 桃树生长较快,栽植后第二年即可开花结果。枝梢生长旺盛,一年可抽生3次新梢,二次梢也可形成花芽,开花结果。4-5年即可进入盛果期。由于结果早,盛果期可维持10-15年,树的寿命较短,大多在20-25年。</div><div> 桃树结果枝是由新梢上的腋芽分化花芽而形成,为一芽一花。着果的多少和果实的品质与栽培条件密切相关。我国南方栽培的早熟早桃,常因熟期正遇梅雨期,地下水及空气湿度均高而影响产量和品质的提高。</div><div> 桃树喜光照充足,土壤疏松和地下水位低的土地生长。栽培时选择高燥的砂质土壤或砾质土壤为宜,对于地下水位较低、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黏性土壤也可栽培。</div><div> 桃树喜光性强,在自然条件下,其中心始终没有中央领导干,而保持开张的树性,因此,在栽培条件下整形时,也应不违背其自然特性,采用受光良好的单层低冠树形,如杯状形、开心形等。自然生长的桃树,枝条密集,光照不良,结果面积小,产量低。从生产中看到,5年生以前不进行修剪的桃树,因其树冠尚小,枝条较少,通风透光良好,结果可能尚好,但6年生以后,树冠逐渐增大,枝量增多,通风透光不良,产量便会逐年降低。而整形修剪合理、树体结构良好的桃树,则产量逐年上升,而且质优、稳产。</div><div> 桃根中含有苦杏仁甙,此物质在腐烂分解时产生氰氢酸,能对幼树根部产生毒害作用,使其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故桃树忌重茬栽培,新栽桃树宜选新地。但若必须连作亦应在老树淘汰后行休闲耕作2—3年或采用挖大栽植坑换土的办法以保证幼树的正常生长。</div><div> 总之,桃树生长快,结果早,栽培容易。树性喜阳光,耐干燥,而忌阴湿和不良排水条件。桃产量高,结果早。因此,加强栽培管理,提高肥培水平对种桃是非常重要的。</div><div> 桃在栽培上有早结果、早丰产、早收益等优点。桃耐旱力强,在平地、山地、沙地均可栽培,而且易管理,易获高产。因此,桃栽培较为普遍。 我国桃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栽培经验。在栽培技术方面,先后创造了许多高产稳产田,作为管理较好的桃园能稳定保持亩产在2500公斤左右的水平。 </div> <h3>  二、桃树栽培管理技术</h3><div> 桃树适应性极广,从东北到海南,从新疆到沿海基本上都能种植。品种分(1)水蜜桃:可分南方系,枝条开张如:早花露、岗山、砂子、雨花露。北方系,如冬桃、大雪桃、寿桃等。宜鲜食。(2)黄肉桃类:多为粘核,适宜加工制罐,有部分也可鲜食,如浙金1号、奉罐2号、锦绣。(3)油桃类:表面光滑无毛或仅有短绒毛,肉大部分呈黄色(近年国内选育的部份甜油桃果肉呈白色),鲜食,酸甜可口,专家预测:21世纪是油桃的世界。油桃(特别是甜油桃)的另一特点是适合南方湿润暖冬地区种植。</div><div> 1、桃树栽植以冬春季较宜,秋季也可栽植。密度平地4×3米,山地3.5×2.5米较宜。待成年过密时再逐步疏掉。穴宽80×100厘米,深50厘米左右。</div><h3> 2、桃树修剪十分重要,时间分冬剪:有主干形、自然开心型、一主多杆型等。桃树冬季整形修剪,总结了这么几句:先平衡再整形,形状就是树叶形,前小中大后边小,主枝在中间,两边要平衡。在主枝修剪上总结:强枝疏除,壮枝结桃,弱枝变条。在结果枝修剪上总结:前边打头,后边疏桃,两侧留桃,上下疏掉。夏修则主要以控稍为主,控制徒长。</h3><div> 3、某些花粉少的桃树自花授粉差,如新白花、安农、红艳露、砂子、早魁露须配雪雨露、玫瑰露、大久保、大观1号作授粉树。某些品种混栽二个以上可交叉授粉,提高结实率。</div><div> 4、施肥:以土肥为主,适当施含氮、磷、钾的化肥和搭配少量钙、镁、硫、铁等微量元素,要施足基肥,追肥宜在开花前、果实膨大期和采果后各施一次。</div><div> 5、防治病虫害:</div><div> (1)桃褐腐病:主要危害果实,最初果面出现褐色圆形病斑,继而扩及全果,果肉变褐软腐。防治方法:要清除越冬菌源,防治象鼻虫、桃椿等传播者,发芽欺喷波美4-5度石硫合剂,也可用代森锌、托布津等抗菌药。</div><div> (2)桃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阴湿多雨发病较重,5月为发病盛期,幼果危害后变成僵桃。果实膨大后从水渍状病斑扩大成圆形,红褐色,凹陷病斑。防治方法:清除越冬源,早春喷4-5度石硫合剂和托布津,多菌灵退菌特等抗菌药。</div><div> (3)桃缩叶病:越冬病菌在桃萌芽展叶,皱缩扭曲成畸叶后侵入,病叶肥形,逐渐变红褐色,防治方法和上述二病基本相同。</div><div> (4)桃细菌性穿孔:越冬病菌于4-5月借风雨及昆虫传播,叶片初为水渍状小斑点,后病斑扩大成多用形、红褐色,病斑干枯后造成穿孔和落叶。以后则危害果实。防治方法与上述三病基本相同。</div><div> (5)细菌性根癌:桃、李、樱桃、葡萄等多种果实都易患。病源在土壤中存活,随流水、土、昆虫传播,由伤口侵入。苗木受害后表现发育受阻,生长缓慢,寿命缩短。防治方法:选无病圃地,防止重荏,切除根瘤,根部涂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保护伤口,栽种前苗木根部用杀菌药浸10分种。K84农药有防治效果较好。</div><div> (6)桃树腐烂病,又名流胶病,越冬细菌借风、虫等传播煤介,在4-5月份流行,从米粒大流胶至树杆遍体流胶,直至树杆死亡,防治方法可用抗菌药,碱水、紫药水、四O二、843康复剂、高锰酸钾等。在江南多雨地区必须用南方青杆毛桃育苗,它抗性强</div><div> (7)桃蛀虫螟虫:南方五代,虫卵在树皮越冬,幼虫自果梗蛀入果心,引起褐腐病,影响果实品质。防治方法:消灭越冬虫卵,产卵期喷1000倍杀螟松或多或1200倍敌敌畏,40000倍杀灭菊脂。迟熟桃套袋既可防病虫又可显著提高品质。</div><div> 7、桃象鼻虫、桃蚜虫、桃树梨小食心,桃山楂红蛛蜘,均可用上述杀虫剂。</div><h3>8、桃树无论建园还是育苗,切忌连作,须间隔3-5年以上</h3> <h3>  三、桃树夏季修剪技术</h3><div> 桃树花芽分化的时间主要在7-8月,这期间,会抽出大量的徒长新梢,造成枝组丛集,相互挡风遮光。如不及时进行修剪会影响花芽分化,造成来年只长枝叶不结果。</div><div> 1、摘心。即把正在生长的新梢摘去顶端一段幼嫩部分。主要是抑制新梢生长,促发一二次副梢,增加养分积累,促进花芽分化。</div><div> 2、扭梢。对生长旺的直立新梢,长到25~30厘米(半木质化)时,用手握住新梢基部5~10厘米处扭转180°,使其呈斜生或下垂状态。扭梢可阻碍养分运输,抑制长势,增加养分积累和促进花芽形成。</div><div> 3、拿枝。也称捋枝,即用四指握紧新梢,拇指在上向下压,四指同时在下向上顶,从新梢基部逐渐向梢端进行,使其伤及木质部,响而不折。其作用是开张新梢角度,缓和生长势,利于营养积累和成花结果。</div><div> 4、回缩。把枝组和果枝前端无果部分缩剪掉。这样有利于营养集中到果实和留下的新梢上,减少养分浪费,并可使枝组紧凑。</div><div> 5、拉枝开角。就是采用撑、拉、别、坠等方法,加大枝条的角度,以缓和树势,增加积累和促生花芽。拉枝的角度一般掌握在80度左右,但不能拉成水平状。</div><h3> 6、新梢短截。即将旺长的新梢留3~5芽短截,以促使新梢基部芽的萌发,培养结果枝组。</h3> <h3>  四、合理疏果<br></h3><div> 疏果的目的一是提高当年的果品质量,二是调节桃树结果与生长的关系,有利于桃树的连续高产优质。一般成年桃树每棵产量以不超过50公斤为好,即每树留果最多300只。关键是如何合理留果:一般长果枝留2果,中、短果枝留1果;留果应选顶端或中间的圆整大果;去除背上果、基部果、小果、歪果、畸形果。疏果时间:湖景蜜露和新凤蜜露从5月15日开始,白花系列品种可适当推迟。留果多少应根据树的大小、强弱灵活掌握。掌握下面少留,上面多留,内膛少留,外围多留的原则。徒长性结果枝可适当多留几个果。</div><div> 五、套袋</div><h3> 套袋有利于改善果品质量,有利于减少农药对果品的残留污染,有利于控制病虫危害,因此必须适时套袋。没有硬核期生理落果的品种,如湖景蜜露、新凤蜜露等可在5月15日后套袋;白花、大团蜜露等白花系列品种5月25日后应抓紧套袋,但都必须做到带药套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