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我们是认真的! ——广丰中学中层干部扶贫工作侧记

海豚

<h1> <b>扶贫,我们是认真的!</b></h1><div> ——广丰中学中层干部扶贫工作侧记</div><div><br></div><div> 五月十一日,上午十点许。把六十五岁的周翠美老人送到车站,正好一辆客车出发,我赶紧催她上车,但周翠美老人执拗地说:“这趟车要贵几元,我坐下趟车。”她提着我们送的一袋米和一壶油,弓着背,拖着高血压的病体愣是多等候了十几分钟。</div><div><br></div><div> 九点,十五岭山精神病院,一起看望她女儿。周的女儿郑小兰二十岁时因感情问题患精神病,生下一个女儿后遭男人抛弃,发作时乱扔东西,撕衣服。近七八年它一直住院,每月费用一千多元,由年迈夫妇承担。</div><div><br></div><div> 八点半,西山保卫科。她向我含泪诉说家庭情况:两位老人一个六十五,一个六十八,常年寄居在唯一的上饶儿子处。没有养老保险,一个腰痛,一个高血压。因年龄大,在环卫所的临时工作被辞退,现无任何收入。教书的儿子、儿媳要负担六个人的生活费用。周说:“别人负担两老,儿子要负担三个,还有一个就是他姐姐,每月各项开支要六七千。”</div><div><br></div><div> 周氏夫妇家庭只是东阳乡社后村贫困户的一个缩影,而他们的情况其实还属于中等贫困,更多的事实在刺激着我们的内心。这次我们广丰中学中层干部结对帮扶对象有三十户左右。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他们有的因残病致贫,有的孤寡无依,有的债台高筑,有的居处破败……</div><div><br></div><div> 五月九日晚七点,西山会议室,第一次中层干部扶贫动员会。刘校长、段书记等领导介绍和布置了各项工作,神态严肃凝重。其实,一开始,包括我,有些干部的思想没转过弯:扶贫我们中层也要参与?我们能做什么?听了领导结合自身扶贫经历的讲述后,会议室的议论声渐渐没有了。</div><div><br></div><div> 五月十日,三十多位干部马上行动前赴东阳社后。</div><div><br></div><div> 从广丰向东四十里,浙赣交界处,群山逶迤间,东阳就在这里,一个个贫困户掩藏在东边的太阳一时难以普照的旮旯里。这里人均耕地极少,地势局促,收入微薄。生不起病、读不起书、养不起老是这里许多贫困户的真实写照。驱车从高楼林立的县城到社后贫困户家,犹如进行了一次时光逆旅,很多人的记忆一下子倒带到了自己衣食堪忧的童年。郑玉火,社后磨车坞组,五十左右,哑巴妻子生下十、八、六岁的三个女儿后出走,至今杳无音讯。几十平米的老式石屋,飘摇残损,无卫生厕所,无自来水。裴云香,苏溪黄坳组人,六十四岁,丈夫七八年前患肝癌去世,长子精神病,次子四年前去世。她住破瓦房,无家具陈设,无电话,门前泥泞小路,饮水困难,需从几百米外挑水喝。我帮扶对象郑兵书家在偏僻的小山岗上,若无热心村民带路,是找不到的。通往他家的路还是鸡肠小道,破旧的三直一层小屋蜷缩在杂草间,初夏的野草疯长,他家的房子灰暗斑驳……三十几个贫困户背后是一串串的不堪赘述的辛酸故事。</div><div><br></div><div> 不在家的贫困户,干部就千方百计联系上。有跑到医院去看望的,有带自购礼品拜访的,有电话沟通约定前访时间的,有搂住肩膀亲密合影的……回家的车上,一个个在唏嘘着,感慨着。对“小康路上,不让一个掉队”这句话,大家也有了更深的体会与理解。听了我们的介绍后,非帮扶的某老师都动了情,当即说要尽点自己的力量帮帮他们。</div><div><br></div><div> 五月十四日晚,西山会议室,第二次扶贫会议。每个参会者都带着一肚子的真实故事端坐在那里。“精准扶贫”“扶真贫”“真扶贫”这些字眼此时已然嵌入大家心里,“三位一体”“一证两册”等陌生而遥远的词语也渐渐清晰起来。会议室一片寂静。校长说,按照中央要求,2020年要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每个人似乎感觉到了身上沉甸甸的责任。</div><div><br></div><div> 五月十五日下午,我们第二或第三、第四次到社后。忙碌的不仅我们,东阳乡村一级的干部们更是跑细了腿,忧白了头。社后社后,不能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后面;东阳东阳,要让贫困户沐浴到冬天温煦的阳光。这段时间村里人头攒动,忙忙碌碌。社后第一书记已连续十几天高强度工作,胃部不舒服还坚持岗位。东阳纪委杨书记每晚十一点多才回家,周末也没得休息,三十出头的他面容憔悴,胡子都来不及剃,但说起扶贫进展以及成效,他马上两眼放光精神抖擞。</div><div><br></div><div> 我们再次回广丰,已是五点左右,一阵小雨过后,山青草绿,回望雨石山,巍峨明朗。</div><div>&nbs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