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画红妆。——苏州评弹随录

四大山人

<h1><font color="#167efb"><b><i>窈窕风流杜十娘,<br></i></b><b><i>自怜身落在平康。&nbsp;<br></i></b><b><i>她是落花无主随风舞,<br></i></b><b><i>飞絮飘零泪数行。&nbsp;<br></i></b><b><i>青楼寄迹非她愿,<br></i></b><b><i>有志从良配一双,&nbsp;<br></i></b><b><i>但愿荆钗布裙去度时光。&nbsp;<br></i></b><b><i>……</i></b></font></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上面是地方传统剧种——弹词开篇《杜十娘》中的一段唱词。这唱词如请赵忠祥老师朗诵肯定好听,但也有例外。如在我们江南苏吴一带,老一辈的人听了肯定不习惯,因为他们早已喜爱上了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苏州评弹。<br></b><b>评弹在吴地叫说书,评弹艺人被称之为说书先生。</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苏吴地方的老人,早上皮包水(孵茶馆),晚上水包皮(泡混堂),当中听说书(听评弹)。不喜欢这三样的老人很少,有了也一般不大讨人欢喜。啥体?独福!</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在这里,吴语的发音孵的声母F变为B,混的声母H变为W。声母一变,嗲来西的味道就来哉(苏州方言味念Mi,就念Sei。)!</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吴语,又称江东话、江南话、吴越语。自周朝至今已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底蕴深厚。在中国分布于今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福建北一角,使用人口约一亿。吴语是中国七大方言之一,拥有国际语言代码。</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从历史、文风、语言特性分析,吴语接近中古雅言,继承中古汉语的整齐八声调和三十六字母框架体系。现代吴语比官话具有更多古音因素,字音及语言要素与《切韵》《广韵》等古代韵书高度吻合。</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苏州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下游南岸,气候湿润、水道密集、土地肥沃,自古就是富庶之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小桥流水养成了苏州人性格平和,内敛含蓄,连他们说的话都具有很嗲的特点。</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苏州人说话叫“讲张”,其显点就是特别软,特别糯,软的分寸把握就在苏州话的连续变调上,同时苏州话有着很多装饰音,用这种语言再加上音符,把它成为一种音乐,那真的是太美,太好听。所以有人讲:“情愿听苏州人相骂,不愿听某地人白话。”</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苏州话说话、聊天为啥称为“讲张”呢?通常认为这是与吴王张士诚有关,但实际上是讲章或讲争的演化。因为联系到张士诚,就有了精彩的故事情节,所以一般人都信前者。“讲”在这里讲念Gang(四声)。</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幽幽水巷巷幽幽,我乘小舟水上游,快桨轻橹拱桥过,碧波轻轻抖绿绸,一条水巷画一幅,人家尽在画中留……”伴随这清雅曼妙的声音,您会感受到水乡小镇的清幽,或许在您的想象中,还有位婀娜的少女,身穿中国的汉服或旗袍,手擎着一把中国的油纸伞。最美的姑娘,最漂亮的服饰,最优美的旋律,最动听的语言,这就是评弹;这就是被台湾前“国防部长”俞大维的弟弟,台湾著名国学大师、戏剧家俞大纲誉为的“中国最美的声音”。</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苏州评弹艺术的表演分为说、噱、弹、唱四部分。它以轻便灵活的形式、优美动听的音乐、生动传神的说表、引人入胜的内容博得广大群众的喜爱。听众几乎遍布全国,在海外侨胞中也有一定影响。</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评弹到底是怎样的艺术?表演又是什么样的形式?到底是怎样的文本才能将这轻弹漫唱融入听众的心?</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评弹最初的形成是从讲故事开始,慢慢地在茶馆里出现说书人讲一段故事给观众听。后来说书人讲故事,还要告诉观众他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就是加上评定,这就形成了苏州评话。</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苏州评话就是用苏州话来演绎故事,一个人只说不唱。后来说书人觉得当时我们苏州有很多流行小曲,何不在抒发情感的时候加上唱词?就这样慢慢行成有说有唱的苏州弹词。</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评弹是评话与弹词的总称,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评话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一张木质长条桌,一把中式木椅,着蓝色中国传统长衫的说书人手持折扇,折扇一张一合间,中国古代刘关张赵、林冲岳飞等英雄的故事就此展开了。</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弹词内容多为才子佳人的爱情传奇、民间故事以及当地风土人情,表演上比评话多了弹唱,说书人也不再单单只有一个人。<br></b><b>弹词中有一人的单档演出,有一男一女的双档演出,也有一男两女的三档演出。男子依旧着长衫持三弦,女子则身穿旗袍,手抱琵琶。三弦粗犷、豪放,琵琶铮铮、柔缓。</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评弹的弹唱音乐的美就是从那种高低抑扬,深浅强弱的对比中出来的,就像中国的国画一样,艺术都是从对比中产生的美。<br></b><b>男性的阳刚之气与女子的阴柔之美就在这三弦与琵琶的琮铮悦耳声中融为一体,只有这样的弹词才能演绎出诸多凄美的爱情故事。</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只要有简单的桌椅,一把折扇,一个醒目,一把三弦,一把琵琶,说书人就可以开始讲故事。<br></b><b>这“讲”既包括了说书人以旁观者的身份叙述、评论,也有说书人凭借嗓音、形体动作及面部表情变化化身为书中人物,进行思想活动、内心独白和相互间的对话,即“一人多角,跳进跳出”,这一特点对说书人的要求特别高。</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一人多角”是指书里面所有出场的角色都得你演,所演角色都要靠你演员本身的功力塑造。说好了不算,你要形体表演好;演好了不算,你要唱功好;唱好了不算,还要弹奏好。你自己对故事情节要有自己的评判。评判是很显功力的,你有多少水平,就评到多少程度。师傅传给你的是传统故事,但观众希望观听到你全新的、独特的、思想性与艺术性都不凡的评判。</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就拿评弹的基本功“说”来说,演员南腔北调,各地方言,男女老少,喜怒哀乐等语言特点特色都须熟练掌握、灵活应用。<br></b><b>在这方面,许多名家表现显著,其中之一是蒋云仙。她擅长单档说唱,多调多用,被誉为“什锦唱腔”。她善于模仿各地方言与说唱艺术,塑造的角色生动逼真、活灵活现、风趣幽默、形容绝倒。特别是善用各种方言,起哪地的角色像哪地的人。她的代表作是由民国鸳鸯蝴蝶派作家张恨水同名小说改编的长篇评弹《啼笑因缘》。</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上世纪未,蒋云仙与上海评弹界名家唐耿良在加拿大登记结婚。唐耿良是苏州人,蜚声书坛,善说评话《三国》,是书坛“七煞档”、“四响档”之一。唐耿良为此写了一首风趣的打油诗:“六五新娘七七郎,萧萧二鬓入洞房。《啼笑因缘》配《三国》,沈凤喜嫁诸葛亮。”</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在苏浙沪一带,原本大大小小的书场很多,一场书通常在两小时,票价视书场规模和艺人名气而定,但都很便宜。现在看一场明星演唱会的钱,也许能包几十场的书。</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除了书场,更多的是茶馆店里说书。较大的茶馆店一般是前头“老虎灶”,中间是茶客坐的枱凳,后面几尺方盈地块放着简陋桌椅,是供“跑码头”说书人展示功夫的简易舞台。每天清晨四五点钟茶馆店就挑开炉灶开门迎客,很快的“水沸茶舒,清香扑鼻”。</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所有的茶馆都行出规矩,茶客需要续水,只要将茶壶盖掀开翘起一角,堂倌就会前来冲水。茶客有事离开一会儿,只要把壶盖反过来,按在壶上,堂倌就不会收掉。茶馆店两边,多的是小吃摊子,油条、大饼、馄饨,面条,还有手挽木桶卖棕子、粢饭团的,抱个方形玻璃框子卖香烟的。手提篮筐的小贩或赶早集市的乡民一早到此喝茶,同时也用了早点。</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老茶客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睡懒觉的。春夏秋三季四点钟,冬季五点钟,他们就来“孵茶馆”了。孵茶馆不仅是生理的需要,也是心理的需要。老茶客一壶在手,一边吃早点,一边谈天说地。东家长,西家短,新内容,旧话题,天天聚首,就是有讲不光的闲话,聊不完的市井民情。特别是在乡邻中有声望老翁,他们长长的胡子里有的是历史,有的是故事。</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孵茶馆,是感觉不到时间的,钟表的指针在这里似乎都静缓了,慢得可以孵出小鸡来。人们常说上饭店、下馆子,这“上”和“下”用在茶馆之前,就远不如“孵”字既形象,又传神。</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茶客们的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也是江南茶馆店里的一大特色。最能引起广泛兴趣的谈资自然是桃色新闻。说到关键处,整个屋子鸦雀无声,全都瞪大着眼睛望着那个在水雾、烟雾中口沫四溅的老茶客。乡间的那些痴女、怨妇十有八九会被这些多嘴的茶客在茶馆里开涮一番。但乡民们都知道,茶馆店里听来的闲话,是不大会当真的。</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茶馆中朋友相聚,除了堂倌冲水,有时朋友之间也会相互斟茶。这时,茶客往往将食指和中指弯曲并列,轻叩桌面表示感谢。<br></b><b>据说这个礼节,源于乾隆皇帝。一次乾隆微服私访江南,与一群身着官服的官员来到一家茶馆喝茶。堂倌冲水后,将一把大铜壶放在桌边。乾隆起身提壶为众官员冲茶,可官员们身穿朝服,不便向身着便服的乾隆行大礼。其中一人急中生智,弯曲两指代替双膝,双叩桌面替代行礼。从此,感谢他人为自己冲水,双指轻叩桌面成为一种惯用的礼节。</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旧时资讯不发达,很多故事靠说书人口口相传。施耐庵的《水浒》成书以前,早有说书人大讲梁山好汉的故事,市井小民对此耳熟能详。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也与说书人有关,许多内容源自说书人的话本。<br></b><b>原来那些看似角落里的茶馆,却是名著生长的土壤。</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明末清初,苏州评弹开始逐渐兴盛,但艺人的地位一直处在社会最低层。直到清代乾隆年间,苏州出现了一位为乾隆皇帝“御前弹唱”的“七品书王”王周士。</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相传1775年,乾隆皇帝南巡时,在苏州听说有个弹词名家叫王周士,便在苏州行宫沧浪亭内召见他御前弹唱。</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但主仆二人对面坐着,乾隆帝觉得王周士怎么像在对领导汇报工作似的,就让他不要紧张。王周士说,我不是紧张,实在是说书还是在茶馆店里更好。说书先生在上面一呼,听客们在下面一应,大家的精神气就来了,这要有个氛围的。乾隆想了想说,那我们就去茶馆店吧。<br></b><b>一听说皇帝老儿也来听书,百姓们都不敢坐了。乾隆说,传朕旨意,凡是中过功名的,都往前面去坐。从此以后,说书先生台前面的那一桌,就叫做“状元桌”了。</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皇帝听书听得欲罢不能,后来竟然带着王周士一同回转京城。王周士住在紫禁城内,每逢皇帝一有空闲便继续御前说书,甚受青睐。<br></b><b>不觉数月过去了,王周士因家有妻儿老小不便在京城久留,便提出回苏请求。乾隆皇帝爱他书艺高超,便赐封他七品冠戴。</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在王周士之前,评弹艺人由于地位低下,形同艺丐。说书时,若有身份高的人进出书场,艺人必须暂停演出,起身拱手迎送。有了御前说书的经历,又得了皇帝的赏赐,王周士的社会地位一下子提高了,从此再也不用低头哈腰、忍气吞声地卖艺求生。<br></b><b>自王周士起,书台正上方便有了“恕不迎送”四个大字,艺人演出时不管进出书场的人身份有多高贵,都不用起身迎送了。<br></b><b>自王周士之后,评弹艺人的社会地位得到很大提升。一直到民国时期,评弹演员也与读书人一样,着长衫演出,被称为“说书先生”,与看病的“郎中先生”、私塾的“教书先生”和占卜的“算命先生”一起,都被尊称为“先生”。</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说书先生通常一部故事要说上十几天,情节每天连下去。像章回体小说,每说到紧要关头,听客痴迷不拔时,说书人都会说这样一类话:到底怎么样,下回继续讲。这个叫“煞关子”,预设精彩伏笔吊住听客胃口。</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苏州过去有句老话,叫做“十八层楼梯十八回书”,这其实是长篇弹词《珍珠塔》中陈翠娥下堂楼的故事。陈小姐欲进又退,欲行还止,内心世界错综复杂。评弹艺人层层剥笋,把这小姐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br></b><b>但是,你要见着楼上小姐下来,你得有耐心连听十八天的说书。</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为啥小姐走十八层楼梯说书先生能说十八回书?其实,这是评弹艺术的最大的特点“插噱头”。艺人不是简单地就事说事,而是通过艺人的语言或动作,引发听众的兴奋点,再把内容扩展开来,这样枯燥的情节在内容上就更丰富、在表达上就更有趣了。<br></b><b>而在生活中,苏州人讲倷“噱头”,甚至讲倷“插噱”,那就是贬义了。</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虽然苏州评弹的节目中故事很多都已耳熟能详,但不同的评判,不同的表演风格使得故事依然精彩。对苏州老人来说,一天不听评弹,一天不和这些老朋友“讲讲张”,生活就好像缺少了什么。</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西蒙小时候摇啊船,摇到外婆锦溪家,就见外公天天会看“扇子”,也就是电视书场节目一开始的折扇镜头。他外公午饭后在躺椅上睡午觉,身旁必放一只半导体收音机,收音机播放的必定是“空中书场”节目。尽管音量调得很大,但他听不了几分钟就鼾声如雷,评弹这时像是他的催眠曲。你若怕收音机的高音惊醒他,帮他调低音量或关掉,他反倒会立刻醒来。</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苏州评弹通过不同时期、不同艺人传承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流派唱腔。大致可分三大流派,即陈(遇乾)调、马(如飞)调、俞(秀山)调。<br></b><b>经百余年的发展,又不断出现继承这三位名家风格,且又有创造发展自成一家的新流派。如'陈调'的继承人刘天韵、杨振雄;'俞调'的继承者夏荷生、朱慧珍,他们均自成一家。其中'马调'对后世影响最大,多有继承并自成一派者,如薛(筱卿)调、沈(俭安)调、'琴调'(朱雪琴在'薛调'基础上的发展)。周(玉泉)调是在'马调'基础上的发展,而蒋(月泉)调又出自'周调',如此发展繁衍形成了苏州评弹流派唱腔千姿百态的兴旺景象。</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不过,由于我对评弹接触很少,完全是外行,我是很难分出流派和其艺术特色的。我只在乡亲们的说书、听书生涯中,旁触了一些评弹的皮毛。以前的邻居是评弹世家,老爷子曾任过某评弹团团长,家人多数精于此道。茶余饭后开心起来,一家人自弹自唱,其乐融融。团长姓刘,其家有“五朵金花”,其中“一朵”与西蒙的叔叔差点结成“秦晋之好”。<br></b><b>如果说我偶能听出的流派,大致只徐云志的“徐调”和蒋月泉的“蒋调”。蒋调我最爱听,题首的开篇词《杜十娘》是他的名篇。徐、蒋与唐耿良同籍,均为苏州人。</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徐云志采用真假嗓结合的唱法,创出了'长腔'、'短腔'、'长短腔'、'长长腔'、'变腔'、'新腔'等9种唱腔,丰富了苏州评弹唱腔的表现力。形成了唱腔委婉、节奏舒缓的'徐调',人称'糯米腔'、'迷魂腔'。他的看家书为《三笑》。<br></b><b>在评弹界,任何一种流派总有发生的源头。然而,徐云志的艺术实践似乎打破了这个规律。他独创的徐调横空出世,异峰突起。从既有的弹词腔系中,无论是在马、俞、陈亦或书调中都找不到徐调的师承,可谓是一次空前绝后的天才的创举!</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蒋月泉的“蒋调”是评弹曲调中传唱最广,影响最大的弹词流派唱腔。<br></b><b>蒋派艺术魅力无穷,他说书官正,章法正谨,说表细致清脱,语言高雅凝练、幽默含蓄,表演潇洒传神,弹唱悦耳动听、声情并茂,后期更进入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成为书坛上最负盛名的大家,蒋派艺术也成为评弹中最重要的流派。其代表作品有《玉蜻蜓》、《白蛇传》、《林冲》。</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出生于江苏青浦练塘(现划归上海)的陈云,也像大多数苏吴之地民众一样喜爱评弹。评弹之于陈云,是一种独特的“治疗”。只要那婉转的吴侬软语一起,他很快便会沉浸其中,不闻周遭。<br>陈云喜欢去书场里,挤在人群里听书。小儿子陈方后来回忆:“他最喜欢的就是人家不知道他是谁,他在那儿很轻松、很自如地自己走一走。”<br>陈云去世后,评弹界几位老同志受命去北京,整理陈云遗留下来的评弹磁带。他们回来说,共1020盘磁带,比苏州“收藏鉴赏评弹学会”80个会员收藏的磁带加起来还要多。<br>陈云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在北京医院住了近一年的院,病房走廊里堆满了评弹磁带。陈云去世前,一直在听评弹。听的最后一部作品,是《一往情深》。</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最后以长篇弹词《啼笑因缘·寻凤》中女主人公沈凤喜等待心上人樊家树到来时的一段错综复杂的心理描摹为结束语。这段书仅用语言、体态等形式,便将一位少女对恋人既期待又羞涩、既想见又怕见、既想他来又怕他来的内心世界描摹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让倷嗒嗒苏州方言的味道,晓得伊难懂更难言。<br></b><b>最美的声音不会是轻易能学(念Wo)的!</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表):格么(那么)沈家阿勒(是否在)等你呢?等子倷长远啧。今朝凤喜天朆亮就起来,为啥么?昨日约好樊先生今朝要到屋里来白相,那哼(怎么)好睡晚早(睡懒觉,早念Gao)呢。吃过早点心么,心神不宁,在园子里咄咄转齐齐转(打转),转得自己都不好意思啧。那哼樊先生还勿来介?哎!想想自己太天真了,人家是有铜钿格(的)少爷呀,那哼会(怎么会)到伲(我们)格种(这种)穷人家来白相呢?昨天娘热情邀请,他不过敷衍而已:说要来的,要来的。我那哼好当真呢?再说,就是他今朝降低身份真的来拜访,给他看见伲屋里什梗(这样)穷,什梗龌龊,阿要难为情呀!我亦拿勿出啥格(什么)好么事(东西)来招待俚。想想樊先生还是勿来格好。但是真格勿来么又觉着有点失落,就这样凤喜既想俚(他)来亦怕俚(他)来,勒(在)矛盾当中煎熬,足足等了三四个钟头啧。现在太阳升得老高,樊先生还朆来,看上去勿会来啧,心里只觉得空落落。现在凤喜人扑在房间格窗台浪(上),勒浪(在)看蚂蚁搬场,斜对过就是大门,眼睛勒浪看窗盘浪格蚂蚁,耳朵在听大门浪格动静。心焦得来,哪哼还朆来呢!<br></b><b>&nbsp; &nbsp;&nbsp;</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餐后奉送三首苏州弹词开篇经典唱词:<br></b><b>&nbsp; 之一&nbsp;<br></b><b>蒋调”开篇《杜十娘》:“窈窕风流杜十娘,自怜身落在平康。她是落花无主随风舞,飞絮飘零泪数行。青楼寄迹非她愿,有志从良配一双,但愿荆钗布裙去度时光。……”</b></font></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nbsp; 之二<br></b><b>薛调”开篇《红楼梦·紫鹃夜叹》:“月黑沉沉夜漫漫,风惊铁马隔帘喧。静悄悄西厢无声息,有一位多情多义的婢紫鹃。她是独坐窗前愁不寐,孤灯挑尽未曾安。……”</b></font></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nbsp; 之三<br></b><b>俞调”开篇《宫怨》:“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贵妃独坐沉香榻,高烧红烛候明皇。……”<br></b><b>我的本文篇名就源出此词前句,只不过我改了词,成了:西厢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画红妆。含义变积极了,意蕴也缠绵了。月上柳梢头,你这位深楼闺秀还卷珠帘、画红妆,是何念头?<br></b><b>是何念头,看官您懂的。</b></font></h1> <h1><font color="#57a7ff"><b>俞调弹词《长生殿·宫怨》中,贵妃指杨贵妃,杨玉环;明皇指唐明皇,唐玄宗。 <br></b><b>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br></b><b>贵妃独坐沉香榻,高烧红烛候明皇。 <br></b><b>高力士,启娘娘,说今宵万岁幸昭阳。 <br></b><b>娘娘闻奏添愁闷,懒洋洋自去卸宫妆。 <br></b><b>将身靠在龙床上,短叹长吁泪两行。 <br></b><b>衾儿冷,枕儿凉,见一轮明月上宫墙。 <br></b><b>劝世人切莫把君王伴,伴驾如同伴虎狼,君王原是个薄情郎。 <br></b><b>倒不如嫁一个风流子,朝欢暮乐度时光,紫薇花相对紫薇郎。 <br></b><b>就是说晚上杨玉环在等唐玄宗来她寝宫,后来高力士禀报说,皇上今晚不来了,然后杨是各种伤心(宫怨)。</b></font></h1> <h1><font color="#57a7ff"><b>这弹词引用了唐代王昌龄诗《西宫春怨》:<br></b><b>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br></b><b>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br></b><b>王昌龄这首诗以一个“春色恼人眠不得”的花月良宵为背景,描写一个被幽闭在深宫里的少女的一连串动作和意态,运思深婉,刻画入微,使读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并看到了她的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br></b><b>沈德潜《说诗晬语》说:“王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陆时雍《诗镜总论》也说:“王龙标七言绝句,自是唐人《骚》语,深情苦恨,襞襀重重,使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这首《西宫春怨》是当之无愧的。<br></b><b>有关王昌龄的更多内容,可参见我的另一篇文《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b></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下篇预告 敬请关注</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网采素材,深表谢意!</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