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又名我与古镇老宅旧巷的情结。</h1> <h1> 江南古镇的老宅旧巷风格典雅朴素,布局严谨合理,建筑形式别具特色。白砖墙,木格子的窗户,屋顶上青灰色的瓦片,样式各异,错落有致和棱角分明的房顶造型,以及用整块石板铺敷的狭窄深幽与婉𨒂崎岖的巷道,加之当地纯朴淳厚的风情民俗,民众慈祥与善良的面容,无不渗透与显现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的沉淀。古镇四周青山环绕,山峰峦叠,小河婉如一条丝绸带,从古镇穿越而过,清辙的河水终年不息地流淌,浇灌着周边的农田,与阳光一样滋润着庄稼,给耕农带来劳动的硕果。这一切都彰显了大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协调与和谐。站在高处眺望小镇,就犹如在欣赏一幅栩栩如生、维妙维肖的山水风景画。行走于古宅旧巷的小街上,呼吸着新鲜的带有泥土味的空气,犹如置身于世外桃源,让人心情豁然开朗,浮想联翩,充满无限的遐想。同时又使人暂且忘却尘世间的烦恼和忧伤,浮躁的心绪瞬间得以释放和平息。这一切㹰如时光倒流,回到了往昔那种安祥平和与朴实无华的年代,让人感受到返朴归真、贴近自然和简俭生活的纯真和快乐。那是多么让人留恋和难以忘怀的时光。</h1> <h1> 我母亲就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镇一斗门镇,并在那里度过童年和部分青春时光(未嫁给我父亲之前)。据历史记载和考证,斗门镇始建于古代唐朝年间,迄今已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就建镇的历史和年代而论,远在当地其它的古镇如安昌,东浦和鲁铺之上。我外祖父出身于富庶的家庭,先辈曾为朝廷命官。他年轻时经商,经营一家颇具规模的木材行,取名"大昌"木行。虽算不上什么"土豪劣绅",但在当地也算是大户人家,人称"老店王"(当地对商人的俗称)。在当地只要提及大昌木行可谓是䆥喻户晓,无人不知。"老店王"更是名声在外,远近闻名,颇有名人的味道。记忆中外祖父家的房子很大,屋前有个天井,厨房外有一个院子,房屋四周用砖砌成围墙,墙足有一人多高,墙外还有个大池塘,是名副其实的大宅院。住宅外有一块很大的土地属外祖父私有,种植一些时令果蔬及其它农作物,据外祖母说,过去这里曾经还有许多建筑,也曾是堆放木材的货场。外祖父生前对我说过,当时木材行生意兴隆,门庭若市,那时也没有公路和车辆,全靠划橹的木船运载木材,外祖父家门前的河边前来装运和卸货的小船穿梭往来,川流不息,真所谓"车水马龙",煞是热闹。外祖父还雇了不少的伙计,帮助打理木行的生意。我母亲及其兄弟姐妹自幼过着富裕宽绰的优越生活,衣食无忧,有新衣穿,有零钱花,上私塾学堂念书。然而命运多舛,世事难料,后来的一场不明的大火彻底改变了全家人的命运。大火吞噬了整个货场,除了幸存的几间房舍外,其余的一切包括堆放在货场上的木材都被付之一炬,葬身于火海之中,化作了灰烬和焦土。虽无人员伤亡,然而财产却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对起火原因猜测不一,有说法是伙计火烛不小心,引发了火灾,也有私下传言称有人蓄意纵火,可能生意兴隆招致同行的嫉妒和怨恨,便暗地里收买和唆使雇工故意放火。但火灾的真实原因至今不得而知,或许是天灾,也许是人祸,无从查证,再则事情己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只能封存于史,权当作为不解之谜给后人留下个悬念罢了。自从这场火灾过后,外祖父的心情沮丧,情绪极其低落而一蹶不振,再无心打理生意。大火不仅毁掉了他终生幸劳积攒下来的财富,也彻底摧毁了他的经商的信念和志趣,真是心灰意冷,万念俱灰。生意颓废致使木材行濒临破产倒闭。从此家境走向破落。为谋生计,外祖父只得在家门前独自开了一家小酒铺,小本经营,靠卖酒微薄的收入维持全家生活开销,养家糊口,将我母亲兄弟姐妹7人抚养成人。</h1><h3><br></h3> <h1> 我虽出生于上海这座大城市,但儿时在暑寒假期间经常跟隨舅舅或父母去探望外祖父和外祖母,并且在那里小住(我父亲也是绍兴人)。在乡下生活的日子里,我感到十分轻松自在,心情愉悦,因为无需天天上学读书,没有学习的压力和父母的训斥管教,可以尽情与任性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的有一种如释重负和隨心所欲的感觉,几乎每天都与邻家小孩结伴去镇上的旧巷玩耍,到处悠逛。男孩们玩捉迷藏,刮香烟牌,打弹子,斗鸡和撑骆驼等当时流行的儿童游戏,女孩子们则跳橡皮筋和踢键子等。临近中午,到了时点小伙伴们作鸟兽散,各自回家吃饭,下午又不约而至,相聚于小巷的老宅门前的石阶旁,继续玩耍打闹。天天有欢乐和嬉玩相隨,日日与同龄小伙伴为伴,在无忧无虑的天真童年的快乐中度过每一天,现在回想起来,童年的快乐与幸福才是人生中最纯诚和真挚的。</h1> <h1> 那时镇上可谓热闹熙攘,人来人往,人头攒动。我前面提到的一条小河径直从小镇中心穿梭而过,水流清辙,可直接饮用,河中央常见渔民在船上捕鱼,沿河傍街的门面都是出售各类小商品和手工制品的摊贩,还有就是各式各样的小吃店和糕点铺,小商品真是琳瑯滿目,种类齐全,让人目不暇接,看得眼花缭乱,丝毫不逊色于当今上海的䂊园小商品市场。五彩六色和形状各异的小吃和糕点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更是让人馋涎欲滴,食欲大增,各式热气腾腾的食品香味与摊贩的吆喝叫卖声汇集一起,萦绕迂迴在小镇上空,经久不散,久而不衰。当年,小镇上处处呈现和洋溢着一派繁荣兴旺和生机盎然的景象和气息,同时又勾勒出浓郁的乡村生活情景,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印象深刻和难以忘怀。人们常说儿时的记忆是最美好的,也是最深刻和不可磨灭的。或许是孩儿时的生活经历,因此我对古镇老宅旧巷怀有特殊的情结(情感),它毕竟曾承载着我儿时的欢乐和憧憬。岁月似流水,失去的时光也不会再现,孩时的欢乐也不会重演,今天走在古镇的旧街上,见景生情,虽然宅还是过去的宅,巷依旧是昔日的巷,但事过境迁,物是人非,孩儿时的天真与童趣却荡然无存,除了对童年的怀念和依恋以及感慨之外,心中充斥更多的是惆怅与忧愁,因为人己长大成人,自然免不了有成年的烦恼和困惑。逝去的是永远也追不回来的,就像人去世就永远不可能复活一样。对过去的人和事只能作为一种念想而存在于世人的脑海和记忆中。</h1> <h1> 此外需要提及的是,我国著名作家,剧作家和电影评论家柯灵先生的祖籍就是在绍兴县的斗门镇,并曾执教于镇小学。为推崇和弘扬柌灵的文艺创新精神,斗门镇中心小学后改名为柯灵小学。柯灵先生在世时还专程前来出席小学的落成典礼,并受聘于学校的名誉校长。这是绍兴市首次以人名命名学校,由时仼国家教委主任何东昌题写校名。</h1> <h1>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撰写此文谨献给我慈祥的母亲,祝老人家健康长寿,也祝愿大千世界下的所有母亲们幸福和快乐,同时也是寄托对善良憨厚的外祖父和外祖母的追思和怀念。本文系作者Sacha原创作品。2017年5月14日写于上海</h1> <h1> 郑重申明:作者Sacha刊载于《美篇》网络平台上所有的作品,无论就其构思和形式,还是文字的表达和阐述,均出自作者个人的原创,不存在任何对旁人作品的抄袭与剽窍。遵循文责自负的原则,所有作品的内容谨代表作者Sacha本人的观点和看法。</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