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春相聚北京

wuxm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光九班同学聚会活动照片集锦 <br /><br /></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9年4月23日—4月26日 北京 <br /><br /></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与聚会的同学有:<br /> <br /> 宾士中 蔡德容 陈广群 丁广烈 董文全 高居忠 <br />李明正 李宗学 沈育虎 王春庭 王心伟 吴荷芬<br /> 吴扬法 赵宝生 周鲁生 周志远 邹念椿 吴学民 </h1> <h1>2009年4月23日晚,第一次聚会晚宴。王春庭充当摄像师。他抱怨因此会减少他的上镜率。</h1> <h1>董文全作工作报告。和四十多年前一样,一讲话就满头大汗。</h1> <h1>4月24日上午游颐和园</h1> <h1>什么事笑得那么开心?只有问她了。</h1> <h1>老乡见老乡,……</h1> <h1>7-252</h1> <h1>7-250,四位250,加起来整一千</h1> <h1>摄像师很敬业</h1> <h1>李明正大力推荐的颐和园的新景点</h1> <h1>老蔡崴了脚,他们三位就不去颐和园了</h1> <h1>4月24日下午参观奥运场馆</h1> <h1>鸟巢、水立方,一个都不能少</h1> <h1>24日晚,梦溪宾馆,丁广烈宴请大家</h1> <h1>姐妹情深</h1> <h1>4月25日上午在世纪坛</h1> <h1>首都博物馆是董文全力荐的</h1> <h1>我爱北京天安门</h1> <h1>四个陌生面孔当然是家属了。其中有一位是第二次陪夫人参加光九聚会的,可谓忠心“耿耿”。</h1> <h1>花巨资打造的国家大剧院也是一个必去的地方</h1> <h1>住在这儿</h1> <h1>2009年4月26日,母校98岁生日。走进南校门</h1> <h1>这条路走起来似乎更漫长</h1> <h1>这三张照片放在一起看,真让人感慨万千</h1> <h1>此窗是7-250,其它房间各位自己去找好了。</h1> <h1>在七饭厅前竟有些饥肠辘辘,现在正在等着近春园的午宴。</h1> <h1>在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个熟悉的面孔。他是前军乐队的小号手。此刻不知他在想些什么。</h1> <h1>同一地点相隔十年的两张照片</h1> <h1>四十多年前的一个国庆节,在工字厅偶遇艾知生。今天又在此合影,可艾老已不在人世了。有几人两张照片上都在?</h1> <h1>刚进到9003,就遇到迎候在门口的周汉安老师</h1> <h1>精仪系现任书记介绍系里取得的骄人成绩</h1> <h1>十年前,周老师在这儿说他要做自选动作。现在他说我们也该做做自选动作了。</h1> <h1>赵宝生在其他三个班同学面前很感欣慰的是,光九班同学无一减员,毕业后都已经健康地工作生活四十年了。</h1> <h1>制九一这位同学说有不少同学在致力于研究“孙子”兵法,引起了大家会心的笑声。咱班不是也有几位不就是让第三代拖累而不能前来聚会吗?</h1> <h1>十年前后</h1> <h1>在国内而没有参加过同学聚会的就是顾庆筑和华奇南了。我有他们的近照,特贴上来给大家看看。 &nbsp;</h1><h1>顾庆筑的摄于2008年7月25日他贵阳家中。 &nbsp;</h1><h1>华奇南的摄于2007年11月18日清华校友总会在东莞开会的宴会上。赵宝生作为甘肃校友会的代表也来到东莞。还见到武汉校友会的代表精九的王明陶。</h1> <h1>四十年来母校总是令我们魂牵梦绕。今天投入你的怀抱,发现你春意盎然,还是那么美丽,可我们一个个都满头华发了。回家后,发现镜头里全是旧建筑。其实在东区有许多新大楼,可怎么就忘了也照上几张呢?</h1> <h1>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地工作生活五十年、六十年……</h1><h1>希望光九班聚会四年一次、三年一次……</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