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涓滴之水成海洋,颗颗爱心变希望"手拉手活动在杨老师的支持和班委会策划下,启动咯! 当城里的孩子享受着幸福生活,却时时还有些小抱怨时,来看看这些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看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h3><h3> 这次活动不论对于孩子还是大人,都是一场必要的心灵之旅。</h3> <h3> 七点二十,大家准时到达学校门口集合,我们的队伍浩浩荡荡,载着满满的爱心出发,美好的一天开启啦………</h3> <h3>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大同市新荣区花园屯乡三墩小学校。我们到喽,早早排队等候在这里的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脸……</h3> <h3> 家长和孩子们齐心协力搬运捐赠物品,堆满了长长的桌子。有孩子们自愿爱心捐资统一购买的文具,还有各个家庭捐赠的牛奶,书籍,衣服等。 </h3> <h3> 我们的班主任杨苗苗老师由于妈妈生病要做手术不能来参加活动很遗憾呢,特地为孩子们准备的米和面,我们为有这样的老师而感到骄傲。</h3><h3> </h3> <h3> 孩子们亲手选择的文具,是不是想得很周到,很贴心很有爱呢。</h3> <h3> 活动开始喽,校长给孩子们介绍此次活动的目的意义。何妈妈、苏妈妈代表二七班发言。</h3> <h3> 第一项活动:一对一的捐赠活动,让城乡孩子手拉手传递爱,一对一送温暖,以此加深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在生活上和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成长。从照片上就能感受到现场是多么的热闹。</h3><h3> </h3> <h3> </h3><h3> 你们猜孩子们都忙着干什么,忙着给小伙伴的书包里塞各种文具。孩子们成为朋友只需要一瞬间,都护着自己的小伙伴。</h3> <h3> 收到礼物的孩子们幸福的表情,你有没有被感染到呢。</h3> <h3> 第二项活动才艺表演,我们的小演员要登场喽,个个都是才艺小能手。 </h3><h3> </h3> <h3> 孩子们表演得有模有样很是精彩,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观看。</h3><h3> 别以为现在的小朋友只会唱流行歌曲,对于戏曲也是妥妥的hold住。</h3> <h3> 雄赳赳、气昂昂的压轴朗诵《少年中国》,陶醉的都闭上眼了。</h3> <h3> 村里的小朋友物质生活方面虽然差些,但是精神生活还是很丰富呢,孩子们用《感恩的心》表达了感谢之情。</h3><h3> 老师精心编排的舞蹈《咋啦,爸爸》,太搞笑啦,表情传神到位,孩子们都说要录下来多看几遍呢!</h3> <h3> 第三项活动:交换红领巾仪式,领巾虽小,责任大。此时的孩子们少了一份稚气,添了一份成熟。</h3> <h3> 换戴红领巾,不仅使我们每个小朋友感到光荣、自豪,它更意味着一种责任,激励着我们严格要求自己。</h3> <h3> 第四项活动:看望贫困家庭。孩子们分成五组和爸爸妈妈一起拿着白面和大米在村干部的陪同下一起看望生活困难家庭,表达一点微薄的心意。这些家庭有的是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有的是妈妈有疾病,无法正常照顾孩子。虽然社会的爱无法弥补孩子们缺失的父母的爱,但希望孩子们依然能阳光乐观,健康成长。</h3> <h3> 这样的窑洞,这样的锅,很多孩子都没见过。孩子们抬头好奇的看着房顶,农用车成了孩子们的"大玩具"。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经历。</h3> <h3> 中午了,要开饭喽:学校为我们准备了热腾腾的饭菜,孩子们都很期待呢,都想尝尝村里的小伙伴们平常的饭。</h3> <h3> 虽然肚子饿的咕咕叫了,但两个小朋友还因为谁先吃把碗推来推去,都说着"你先吃"。</h3><h3> 孩子们好像都突然长大了,互相监督着不能剩饭。</h3> <h3> 饭后孩子们参观一下小伙伴们的教室和宿舍。教室温暖明亮整洁,简单温馨。最抢眼的是这霸气励志的标语。</h3> <h3> 孩子们住的地方比较艰苦,上下床,来张特写,墙皮一块块的剥落了,但那墙上贴的耀眼的奖状是最好的装饰品,顿时使简陋的宿舍蓬荜生辉。</h3> <h3> 我们的家长们还不忘抽点时间沟通,分享一下彼此的经验,让孩子们一起成长。</h3> <h3> 回来路上的小插曲,万泉河,一下车就撒花儿了。</h3> <h3> 学会感恩、学会关心、学会互助、学会奉献、学会负责,学会珍惜生活,我想我们学到的远不止这一点点,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