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庆祝“5·12”护士节系列活动之四:“蒙中医护理服务,百姓健康助力”科普活动

静子

<h1><b>为隆重纪念第106个国际护士节,弘扬蒙中医医药文化,推进蒙中医护理服务助力百姓健康,展现蒙中医特色护理服务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满足广大群众对疾病预防保健知识的渴求。我院15名医护工作者深入基层,开展以"蒙中医护理服务,百姓健康助力"的义诊、知识科普活动。</b></h1> <h1>2017年5月12日上午,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护理部、团支部,组织15名医护人员到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榆林镇三道沟村村委文化服务中心,为这里的村民进行身体检查和疾病防治。</h1> <h1>本次义诊对有临床症状的村民,现场实施拔罐、艾灸、耳穴压豆等蒙中医特色治疗。对疾病相关知识和保健进行健康宣教,开展健康知识小讲座,并为村民免费测量血压、血糖、诊脉,建立健康档案。</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中医护理操作之"艾灸"</b></h1> <h3>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以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h3> <h3>取穴</h3> <h3>点燃艾条</h3> <h3>温和灸</h3> <h3>固定艾灸盒</h3> <h3>根据患者感受和艾条燃烧的程度,调整艾条在艾灸盒中的位置。</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中医护理操作之"拔罐"</b></h1> <h3>拔罐法,古称角法、吸筒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其中的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施术部位,造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以达到温经通络、除湿散寒、消肿止痛、拔毒排脓等作用的疗法。</h3> <h3>评估拔罐部位皮肤情况。</h3> <h3>闪火法拔罐:用止血钳夹住95%的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一圈后,立即退出,然后迅速将罐扣在施术部位。</h3> <h3>询问患者松紧度是否适宜。</h3> <h3>检查火罐是否吸附牢固。</h3> <h3>拔罐部位注意保暖</h3> <h3>留置10~15分钟后起罐。</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医护理操作之"耳穴压豆"</b></h1> <h3>耳穴压豆法是在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保健方法。用0.6×0.6厘米的小块胶布将表面光滑近以圆球状或椭圆状的中药王不留行籽或磁珠准确得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热、麻、胀、痛的刺激感应,以达到诊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h3> <h3>观察耳廓有无脱屑、水泡、丘疹、充血、硬结、疣赘、色素沉着等。</h3> <h3>用金属探棒在耳廓上探查压痛点。</h3> <h3>将王不留行籽贴于探查到的压痛点上。</h3> <h3>贴后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数次,每次1~2分钟。每次贴压后保持3~7天。</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为患者测量血压、血糖。</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进行健康宣教</b></h1> <h1>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小讲堂</h1> <h1>与村民交流,了解村民需求,进行健康宣教。</h1> <h1>派发疾病预防保健资料。</h1> <h1>村民体验中频治疗。</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医生为村民诊脉</b></h1> <h1><b>本次活动紧紧围绕"引领之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国际护士节主题。促进和提高群众的保健意识,受到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同时,激发了护理人员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为我院护理工作的进一步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