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都说,时间是一剂良药,能治愈人世间所有的哀伤。 然而,即使时光步入2017年的今天,在某个或特殊或不经意的瞬间,遥想起远行的双亲,依然是禁不住。依然是禁不住啊……😭😭😭😭</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出生于山东高密农村一个家境相对宽裕的家庭。爷爷先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逃荒去了青岛,在沧口区西吴家村一带安顿下来种了近二十年菜园。不知是当时的银行业不够发达,还是我爷爷的观念不够先进,赚了点银两就在高密的老家买几亩地,可能这也是那个年代他老人家唯一能做到的、也感觉是最为稳妥的财产积累的方式吧。等父亲和同样来自原胶南县的母亲结婚后,爷爷就“不思进取”地带上一大家子“荣归”了故里。守着十来亩地,又开了个油坊——一个农耕时代“冷轧”的纯手工作坊,稳稳地过上了在当时应该是让人羡慕的比较“小康”的日子。而这“小康”生活,却成为我父母后来苦难生活的根源。</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土改工作开始了。我家无任何悬念地成为隔三差五以“批斗”方式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上中农”(抑或富农)家庭。在当时的情形之下,我们家被全村人唾弃。每逢“教育”前,隔壁的堂伯向我家院子扔个小石头或小棍棒弄出点声响,父母察觉后堂伯就隔着墙头悄悄说:准备一下吧,晚上又要“遭罪”了。这种状况不时地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此,低眉善目、谨慎小心成为我父母生活中的常态,而我们兄妹心目中父母坦荡豁达、顽强坚韧性格的形成,应该也与这一时期有着很大的关系。</p> <h3> 父母先后生育了四男二女共六个孩子,我在弟兄中排行老四,一姐一妹。我们兄弟姐妹主要的成长期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实行改革开放前的这段艰难岁月。从建国初期的百废待兴到三年自然灾害,接踵而来的十年动乱在让伟大祖国饱受灾难的同时,也让我们这个多子多女、多灾多难的家庭吃尽了苦头。由于子女特别是男孩多,生产队里分的口粮根本不够吃,而在当时的体制之下,除此之外再无任何收入。在我家,连最基本的穿衣吃饭都成了难以解决的最大难题。为了给全家填饱肚子,父母拼命劳作,一天不敢歇地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挣“工分”,空余时间挖野菜、拾地里遗漏的麦穗、花生、红薯等农作物作为养家糊口的添补。看着正长身体的子女们一张张面黄肌瘦的脸,母亲步行40多公里回胶南县的娘家牵了一头山羊给我们挤奶喝,也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给揪出来“割”掉了,随之而来无休无止地批斗,更让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雪上加霜。由于多年的辛苦劳作、营养不良和担惊受怕,父亲母亲先后得了肺气肿、气管炎等病症,只要天气稍凉,就只能窝在炕上整日咳嗽,连基本的家务都做不了。尽管如此,父母亲依然顽强地用瘦弱、单薄的身体,为他们所挚爱的子女撑起一个贫苦却温暖的家。</h3> <p class="ql-block"> 在这样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中,我们一天天地长大了。虽然生活贫苦,但我们却无时无刻不在感受、享受着父母给予我们的精神力量。无论艰难之时多么无助,改变命运多么无望,我从未见过父母怨天尤人、伤心绝望;也从未见过相互埋怨指责、吵架斗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始终是父母双亲奔波忙碌的身影和应对生活诸多难题时的平和心态。当邻居需要帮忙时,父母都会热心地让我们去搭个手,帮一把。那时的父母亲也许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所做的一切,作为儿女的我们都一点一滴地看在了眼里,刻在了心里,他们对生活的从容、豁达、执着、坚韧的态度,对渐渐成人的儿女来说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家贫出孝子。我们兄弟姐妹从小到大,几乎没有和父母顶过嘴,并且都没有偷懒耍滑、游手好闲等不良习惯,甚至连抽烟等一些农村青年常见的不良嗜好在父母的劝说下都没养成,是邻里公认的好孩子。能做到这些,除家庭的耳濡目染外,还离不开父母亲对我们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严格管教。</p><p class="ql-block"> 记得十几岁时,父亲让我骑自行车去镇上的供销社买 “六六粉”——一种能杀灭农作物上多种害虫的粉状农药。由于药粉在盛装过程中飘浮飞扬、气味刺鼻,营业员让我掂起袋子到店外去。当我盛装完毕,见营业员一直没出来,就犹豫着是不是偷跑算了。尽管心在“怦、怦”地跳,但十多元货款的吸引力对我来说实在是太大了!当时我正上初三,很想买一本当时仅仅2元钱的学习参考书,但想到家庭的窘况和父亲向人借钱时的为难,始终没忍心开口。心内斗争了好久,最终还是没敢跑,老老实实地进店结算了价钱。回到家里,听着我惊魂已定但心犹不甘的叙说,父亲深深地低下了头,久久无语……沉默了许久,抬起头缓缓地说:记住,人穷,志不能短!家里困难再大也不用你考虑。以后不管走到哪一步,这种事,都绝对不能干!晚饭时,在向我的兄妹们重申这番话的时候,父亲那沧桑的脸上重又恢复了往日的刚毅和坚定。</p> <p class="ql-block"> 在父母的呵护下,我们都顺利地长大成人,我也于1989年3月参军入伍。虽然相隔千里,父母依然在电话里和我聊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他们的话,永远朴素无华,也永远实在耐用。在他们心目中,我始终是那个需要呵护提醒的“小四儿”;而我也一直爱听父母电话里的絮絮叨叨,一直醉心于爹娘的关心痛爱。</p> <h3> 最难念的是1991年考取军校后每个假期回家和父母晚上聊天的时光。冬天在热乎乎的炕上围着被子,夏天则铺一凉席在院中,躺坐不拘,喝着茶水,吃着零嘴,时而凝重,时而开怀,经常是天要亮了才睡一会儿。此时的兄长姐妹早已或娶或嫁,过上了踏实的日子,家中生活条件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而得到完全改观。父母的身体一天天硬朗,胸闷、咳嗽等症状因生活的改善居然慢慢地无影无踪了。谈及过去的岁月和现在的生活,父母的语气中充满了无比的满足和自豪。只是,偶尔间会冒出一句:“唉,人啊,不能两全。没出息的,整天围在身边;出息了的,想见却见不到……”我知道,此时的我,尽管父母亲已不再担心,但却成为他们永远的牵挂。</h3> <h3> 1994年7月,我军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就在高兴自己终于有能力回报父母亲养育之恩的时候,11月底,突然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当时,我正在四川成都征兵。尽管父亲已73岁,但在心目中父亲似乎永远健壮、永远强壮的印象面前,这个消息来得是多么的猝不及防!我急得灵魂出窍,恨不得一步跨到家中。但此时恰逢征兵体检阶段结束,即将转入政审定兵的关键环节,我知道,我不能走、我不能走啊……!几天后,三哥来电话,父亲已经去世,并劝告我,父亲临终前的愿望就是让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冲动,不要任性,以工作为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父亲的离去,成为我永远的心殇!</h3><div>…… </div> <p class="ql-block"> 父亲去世后,母亲成为我惟一的牵挂。但我能做的,除了每年20天的探望假期,也仅仅是能给她老人家打打电话、聊聊天,把自己的生活琐事和成长过程不断地向母亲唠叨。母亲很知足,但依然不时地告诫我:人,不管什么时候都要走正道;说话要算数,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该你得的,领导会考虑,不该你得的,想也沒用……。2004年12月底,母亲也离我们而去。好在尽管我同样在外出差,但能够处理了手头事务赶了回去。母亲走得很安详,或许正象她日常所说:我不怕死,你们都长大了,我没心事了……</p> <h3> 在物质财富上,我清贫一生的父母双亲没有给儿女留下什么,但他们在生活重担面前的坦然担承和走正道终将过上好日子的美好信念,始终支撑着我们兄妹对纯朴厚道、善良诚信、坚韧顽强等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默默坚守。我的兄妹们尽管依然生活在农村,但都过着平和、殷实的日子,孩子们或已参加工作或在上学,在秉性和做事风格上,都能看到我们兄妹的影子、看到父母的影子……</h3> <h3> 爹、娘,您二老安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