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印象中的土楼不是圆就是方,而石桥村的土楼却是高低错落,依山而建,傍水而居。那里的土楼沿溪而建,临溪开个小阳台,这应该就是土楼别墅了。</b></h3> <h3><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这里很多土楼依然保持着原状,虽然破落失修、杂草丛生、尘土覆盖、荒凉冷落,却在苍凉中透露着人文气息。</b></h3> <h3><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这里也曾历经土改、文革,岁月的风雨没有完全洗去激情岁月的印记,革命标语依稀可见,可以感受到当时在这个室外桃源似的山区也曾被轰轰烈烈的革命激情震荡过。</b></h3> <h3><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土楼是当地民众的智慧,在过去的历史时期,物质贫乏的情况下,取现成的溪石、红土、木材,根据防范安全、气候条件而设计的地域性经典建筑。参观土楼时听到导游解说:土楼的土墙是用糯米、红糖、红土合成夯筑而成的,所以百年不坏。带着疑问向当地老张询问,老张说:在当时,物质匮乏,山区山地崎岖,耕作不便,种植收成不多的情况下,吃饱问题都难解决,怎么可能用糯米、红糖用来掺红土夯墙。能在红土上掺些石灰已经是很高的建筑材料标准了。即使是这么简单的材料做出来的墙,屹立百年依旧牢固,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b><br /></h3> <h3><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然而,都市文明也渗透到了山区,改变了土楼文明。都市的居住文明发展,舒适性、实用性、合理性的建筑直接冲击着土楼文化。村民们经济状况改变后,纷纷盖上了砖瓦房,村民们逐渐搬离了土楼,土楼日渐没落。</b></h3> <h3><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旅游业的兴起,南靖、永定土楼相继开发,景点林立,土楼修旧如新,游客穿梭往来,一片吵杂喧闹,人文气息荡然无存,旅游商机在这些景点凸显。总想近距离感受土楼文化,却发现已被现代化。</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