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黔东南

夫容

<h3>无论你脑海里有多少对黔东南的想象,没有亲自踏上这片土地,你都无法感受它的宁静、它的美,它的丰富多彩,以及对你心灵的温暖。</h3> <h3>黔东南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十大世界少数民族风情保护区”之一。也是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区之一。</h3> <h3>爱在黔东南之一 加榜梯田的美</h3><h3>有别于元阳梯田,加榜梯田里散落着村庄,虽没有气势恢宏,但生活气息更加浓郁。每年的四五月,正是梯田灌水最美的季节。水面倒映着天地万物。在不同的时间,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变换着角度,田埂的线条勾勒出不同的画面。</h3> <h3>凌晨4点出发,头顶星辰,走在蜿蜒的小路上,你满耳都是虫鸣、蛙声、水渠的流水声。这交响乐就是天籁。</h3> <h3>头天下雨,阴云密布。第二天拨云见日,山脚升腾起了白雾,一轮红日映满了整个山谷。</h3> <h3>清晨,行走在云端之上劳作的人们。秀美的画卷,因为他们而灵动了起来。</h3> <h3>太阳一点点升起,梯田田埂的金色也越来越胜,如金色的波浪层层叠叠。</h3> <h3>不断调整着脚步,梯田变成了一只银盔金甲的大龙虾。不知道下次你是否能遇到它?</h3> <h3>爱在黔东南之二 村寨的宁静与祥和</h3><h3>无论你走在街道上,小巷中,还是田埂地头,又或是乡亲的家中,你都会体会到那种祥和与世无争。</h3> <h3>三角梅,它美丽了自己,也装点了别人的梦。</h3> <h3>爱在黔东南之三 民俗&amp;人物</h3><h3>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热情好客,拿出家中最好的与你分享。你会被他们纯真的笑容打动,放慢的脚步让你体会生活的本源。<br></h3> <h3>13岁的小姑娘穿着红苗的盛装,特别动人美丽,明亮的眼睛透着内心的纯净。</h3> <h3>老人家凝视着前方,完全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里。一种处事不惊的从容,让你也随之安静下来。</h3> <h3>八十六岁的慈祥老奶奶依然坚持劳作。一条小鱼跳出筐来,没想到老奶奶身手敏捷的起身、紧跨两步、抓鱼、放回筐里,一气呵成。和老人家攀谈几句,虽然语言不通,但微笑是最好的交流。</h3> <h3>侗族大歌、斗牛、纺线织布、酿酒、编竹篓,弹三弦。。。。。。样样精彩。</h3> <h3>阿哥阿妹情歌对唱,无伴奏的和声唤醒你的听蕾,如饮甘泉。姑娘们低首垂目静静地哼唱,兄弟们肩搭着肩随着歌声轻轻的晃动。现场的感觉远超电视上的民歌大赛,他们更加的自由随性。</h3> <h3>长裙苗摆动的裙角,转出一朵朵娇艳的花朵。</h3> <h3>大河舞,没有任何花哨的动作,你却能感觉到一种汇聚的力量,如生命之河缓缓的流淌。</h3> <h3>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下尧煨酒就是出自这位特别爱笑爽朗的大姐。一坛米酒、一锅酸汤鱼、一只老母鸡简直了!</h3> <h3>太阳歇得吗?歇得。月亮歇的吗?歇得。女人歇的吗?歇不得。火塘的火会灭呦!</h3> <h3>我也爱极了王跃老师拍的这张照片。要好好珍藏!</h3> <h3>爱在黔东南之四 希望工程</h3><h3>这里有些深山里苗寨,依然很贫穷、很封闭。孩子们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和生活,还需要社会多去关注、关心他们。这个村寨到去年才有两个职高生。如果他们中有更多的人上高中,上大学,一定能带动村庄的观念改变。</h3> <h3>这个姑娘约十一二岁,特别安静,纺起线来特别优美。如果她能在学校里上课,多好啊。</h3> <h3>学校中午开饭了,学生们排着队等着打饭。后面的学生会不停的在问:"好吃吗?饭香吗?"前面的人就会回答:"很好吃!很香!"而他们的饭碗里就是米饭加上一点儿酸白菜肉丁,城里的孩子估计看都不想看。每个孩子的饭碗都会吃到底朝天。而孩子边上围着全村出动的狗,等着孩子们的分享。</h3> <h3>男孩和女孩的游戏</h3> <h3>爱在黔东南之五 黔之安妮莫斯</h3><h3>估计牛在这里待遇最高了吧,住在鼓楼里的单间,吃着最新鲜的草料。养尊处优之后,是要上格斗场的。遗憾这次没有看到斗牛,下次吧。</h3><h3><br></h3> <h3>一群小鸭子跟着鸡妈妈在四处觅食</h3> <h3>串门</h3> <h3>后记,爱在黔东南摄影之旅不仅是去感受那自然的风光,一次人文的盛宴,更是一次爱心之旅。行程避开了已经商业化的区域,深入到大山原生态的村落进行采风,精心的选择安排让我们不虚此行。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歌声,那里的人温暖着你心底最柔弱的地方。</h3> <h3>这次出行有幸得到方老师和王老师无私的指导。在人文摄影和风光摄影上,又加深了一层理解。</h3><div>典型的场景,典型的人物,典型的时刻是王跃老师指导的人文摄影关键要素。人文拍的不是肖像,要把人物放到环境中去。周围环境的交待对记录这个时代,刻画人物的个性都至关重要。为了突出主题,简化又是另一个重要的手段。把视线引导到你所表达的主题上去,对于旁支,砍掉!而按下快门的一刹那,70%要差不离了,后期就是微调。说了一个笑话,拍了15张照片,奇怪的是怎么出了16张大片。原来这16张是出自照片的裁剪。这个还真是我这初学者的毛病呢。随手拍着,回头再根据照片放大再放大,来决定裁剪。这次也统计了下,此行拍了不下1万张照片,排除重复的、模糊的、构图欠缺的,有点意思的也就2/300张,而能分享的也就这几十张照片。由此也看出自己的差距和未来努力的方向,平时多积累,拍摄前多思考。</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