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言:</h3><h3>三月底,我就开始写感恩母爱,永久思念的系列美篇,准备作为母亲节的礼物。现在已经完成八篇,还没有最后写完。</h3><h3>看到美篇编辑部发出母亲节征文活动,我特地抽出部分文字和一些老照片,匆忙组成此文。并修改了标题,无论是否能够入选,重在参与。</h3></h3> <h3><font color="#010101">在此对美篇全体编辑老师们表示感谢。你们辛苦了。</font></h3> <h3>母亲俞德金, 1912年生于上海,卒于2011年,在上海这座城市生活了近一个世纪,是时代巨变的亲历者与见证者。</h3><h3>她出生时,中国才结束漫漫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不久,刚开始迈入民国时代。作为得风气之先的上海,那时候已经是华洋杂处、十里洋场的花花世界。</h3> <h3></h3> <h3><h3>本周日(17年5月14日)就是母亲节了,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br></h3><h3>“妈妈,谢谢您给我的爱!“</h3><h3>2011年4月20日,母亲过完百岁生日后去了天家。离别6年了,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并没有随着日月的流逝而减少。</h3><h3><h3><br></h3></h3></h3> <h3><h3>闭上眼睛,脑海里就会浮现母亲的面容。银白色的发髻下那从容笃定的神态,显示岁月沉淀下的智慧和优雅,深沉中又透露着随和,明智中凸显着大方。我喜欢看着她刻满皱纹的脸,喜欢倾听她那亲切语调,讲述着如烟往事。母亲的话语中总是蕴涵着许多人生哲理和为人之道。</h3><h3><br></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 往事如烟</h3></h3> <h3><h3>母亲祖籍苏州东山。外公是个开明的人,不反对女孩读书受教育</h3></h3> <h3><font color="#010101">母亲二十多岁时没有彩色照片,那张彩照是在照相馆拍摄后着色处理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母亲小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务本女子中学。初中毕业后,她又进入一个职业学校读商科,十九岁就应聘进入永安公司当营业员,开始自食其力工作。</font></h3> <h3>母亲思想开放,性格开朗<h3>在封建社会,有些女子不出家门,甚至还缠着小脚。而母亲已经在学骑自行车和游泳了。</h3></h3> <h3><font color="#010101">23岁时,母亲又通过英语面试进入南京东路英商企业惠罗公司。</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惠罗公司很正规,要求也很严。因为顾客大多是外国人,所以必须用英语接待,连发票也是用英文开的。母亲在惠罗公司一干就是20年。从店员做起,一直做到服装部的部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母亲很聪明也很刻苦,她外语进步很快,尤其是口语很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改革开放初期,有几个英国朋友来妹妹家作客,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和他们拉家常,一口流利的伦敦语使他们很惊喜,说在中国已经很难听到如此纯真的发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聪明能干的母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中国妇女杂志创刊50周年的专刊上有篇文章题目是黄浦江畔三代人。有母亲和妹妹以及妹妹女儿的照片,文字介绍说:俞德金老人曾经是30年代的一位白丽人,现正安度幸福的晚年。(见下图)</font></h3> <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可怜天下父母心:</h3><h3 style="text-align: left;">1955年,公私合营。外商公司全部转让,由中百公司接管。父母的工资大大消减,只能拿到原来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工资了。</h3><h3 style="text-align: left;">那是母亲遇到的第一个难关,当时我们四个孩子都很小,原来都有奶妈,家里还有保姆,现在必须紧缩开支,母亲变卖着首饰和其他值钱的物品,存折里的积蓄也不断地减少。……</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h3><font color="#010101">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是母亲度过的第二个难关,家里菜桌上甚至出现了豆腐渣做的菜,一些小带鱼被做成鱼松,成为好吃的荤菜。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知道他们当时是如何安排家里的开销的,反正每过一段时间,父母就会带我们去饭店吃一顿,那时候我们就象过节一样开心。绿杨邨的银丝卷是我当时记忆中最美味的点心。</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亲友们也经常帮助我们。</font>记得大伯伯每次来我家,都会带来华侨商店买的巧克力,大舅舅总是送我们学习用品。姑妈,大姨妈和小阿姨等亲友每次来我家,也会带来各种点心水果等。非常感谢亲友们的雪中送炭。</h3> <h3><font color="#010101">母亲度过的第三个难关是文化大革命,每天都提心吊胆,怕被抄家。家里有个暗阁楼,上面有几个樟木箱,母亲把她多年积累的一些呢料毛料都套上,做成被子放床上。可能是父母在单位里小心谨慎,话语不多,人缘不错,也可能是上苍的保佑,我们逃过了抄家之劫。我大伯父家被查封,姑妈家的红木家具和值钱物品也被一扫而空。</font></h3> <h3>母亲度过的第四个难关就是上山下乡,我作为家中长女,初中毕业就坚决要求去黑龙江建设兵团。母亲阻拦不住,伤心过度病倒了,阿姨和姨妈受母亲委托去我学校,老师把我的名字划掉了。(因为我们六六届有许多工矿名额,后来六七、六八届才一片红,不可特殊照顾,全部上山下乡。)我知道后又跑到父亲单位,要他到我学校表态,支持我去黑龙江屯垦戍边。我父亲是个思想进步又单纯的人,妈妈为此事一直耿耿于怀,经常埋怨他。<h3><br></h3><h3><br></h3></h3> <h3><font color="#010101">我即将去黑龙江,妈妈的姐妹来送行。</font></h3><h3><font color="#010101">现在仔细看,发现照片上母亲的眼睛都哭肿了,她好象一下子老了许多。</font></h3> <h3>对于我来说,黑龙江九年的磨练很重要,使我一辈子受益菲浅。详情我都写在《北大荒回忆录》里了。但对于母亲来说,她每天都在思念千里之外冰天雪地中的女儿,写一封信要两个星期,而且我有时候没有及时写回信,母亲一天两次等在弄堂口,等邮递员来。几年换过好几个邮递员,他们都认识了我母亲。如果有黑龙江的信,老远就会向她招手报告喜讯……<h3>这些都是后来妹妹们告诉我的。看着母亲当时的照片,她是那么憔悴,眼睛都哭肿了。我深深自责,觉得对不起她,让她受苦了。所以我更加要好好孝顺她,报答她。</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3、与人为善的母亲:</h3><h3>母亲待人和善真诚,她总是说“行得春风有夏雨”(上海话的行读音和杭相似),大概意思是先要春风送暖,才能得到夏雨滋润吧。 </h3><h3>我家遭遇过一次贼偷。那是在1948年,妈妈他们住在外婆家一段时间,有一天,小偷进去,把所有的箱子兜底翻了,妈妈多年的积蓄全部被盗。第二天,弄堂里地上还到处散落着珍珠……直到解放后才破的案。这些小偷在另外一次盗窃中被抓,问他们一共偷了几次,他们说不清楚,就问偷得最多的是那家,他们招供是我们家。当时小偷把偷到的首饰物品等变卖掉,去乡下批发了米来上海卖,赚了钱在闸北盖了房子。后来法院找到我家,说把闸北的房子判给我们。妈妈去那里看了,小偷还有妻子和孩子,除了自己居住,还把房子出租了。妈妈不忍心把她们赶走,也不愿意每个月去闸北收取房租,自愿把房子留给小偷的妻儿,她只拿了法院给她的200元钱,买了一台美国胜家缝纫机。妈妈说这是她近20年的积蓄所留下来的纪念品。现在那台老式缝纫机还在小妹家里保存着…… </h3><h3><br></h3></h3> <h3>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到母亲对奶妈或保姆发过脾气。 <h3>奶妈们离开我家,母亲还送金戒指给她们留念。她们也记得经常来看望她,带来一些绍兴土特产霉干菜等,母亲留她们吃饭,还回送一些礼品。 </h3><h3><br></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4、豁达开朗的母亲:</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母亲经常说:“钱是生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所以她总是能够以很豁达的态度来对待钱财。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她曾经帮助过不少亲友,但在别人回报她的恩惠时,母亲心里总会感到过意不去,并且再三念叨着,想着如何去还这个“席”。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我有一个表哥,解放前去台湾做生意时需要筹集一笔资金,我母亲曾经帮助过他,所以他一直感恩不尽。后来他到了美国,在泛美航空公司工作。每逢春节,表哥都要从美国给母亲寄二百美金,说给她添个年菜。母亲每次写信时都告诉他,自己有退休工资和劳保,女儿们每月还要给她几百元零花钱,所以生活无忧。他寄来的美金都存到银行里,根本用不着,叫他不要再寄来了。但表哥不听,每年还是按时寄钱给母亲。有一年,老太太真的发了急,她表示要把表哥寄来的钱都退回去,我们都没有阻拦她,因为这些钱放着也没有什么用处,她绝对不会去兑换成人民币用掉的。那一次,母亲自己到银行去给表哥汇款,寄去2000多美金,并且写了一封信给他,叫他用这些钱买机票回国来探亲……表哥不依,钱又如数寄了回来,但总算答应以后春节不再寄钱了</h3></h3> <h3>因为母亲有点外币积蓄,好多年前,妹妹曾经帮她买过一些外高桥B股。但因为我国股市很不成熟,买进以后就接连下跌。买进时是每股0.58$,捂了几年,竟然跌到了2角多。不但没有利息,本金都跌去大半,损失很惨重。 <h3>但是我每次去看母亲,从来没有发现她愁眉苦脸过。她不是不知道行情,因为她天天在听在看电台、电视台的股票实时行情,她也不是头脑糊涂,她思维很清晰,能够清楚地说出现在手中的B股还值多少美金。但她总是能够淡然处之,吃得下,睡得着的,有时候还笑着议论自己惨重的损失。母亲确实是把钱财看做了身外之物。 </h3><h3>我也记不清是那一年了,反正随着A股的狂涨,B股也突然飚升。母亲手中的外高桥很快就解套,而且还有了不少赢利。这时候的母亲,也没有任何欣喜若狂的表示,她心态真的极好,不得不令人佩服。 </h3><h3><br></h3></h3> <h3>看,这是我母亲年轻时穿西装、戴礼帽的照片。象男士吗? <h3>其实她在许多地方,脾气性格显得很男性化。 </h3><h3><br></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5、有道德讲文明的母亲</h3><h3>母亲是苏州东山人,家教很严,规矩很多。我们从小就听惯了母亲的“老古话”,比如:“坐有坐相,立有立相”“笑不露齿”等,尤其坐着的时候腿不能抖动,这是很粗俗的习气。吃饭时嘴唇合拢,不能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喝汤时也要轻声轻气的,“呼噜呼噜”很难听。在公共场合,我们从来没有听到母亲大声说话过。</h3><h3>每次从黑龙江回沪探亲,母亲都要带我去趟西餐馆。上海一些有名气的西餐馆如淮海路上的天鹅阁,陕西路上的红房子、南京东路的德大和东海等我们都去过。</h3><h3>七十年代,西餐馆菜肴不多,记得主要是些猪排、牛排、沙拉和罗宋汤等。母亲告诉我要右手拿刀,左手拿叉,把肉排切割成小块再吃,不可直接去啃,喝汤时不能把盘子端起来直接喝,要用勺子由内往外舀。反正当时觉得规矩很多,但现在仔细一想也很有道理。因为如果反方向用勺子喝汤,就好象在往嘴里扒一样,很不雅观。</h3><h3><br></h3></h3> <h3><font color="#010101">母亲和幼年时的蕾妮(我的小名是蕾妮,家人和小学同学至今还这么称呼我。后来上网,不知道起什么网名好,就把小名作为网名,用的注册名都是leini)</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张是我小学三年级时,和母亲在西湖划船。那时候母亲已经五十多岁了,她三十六岁才结婚,为了工作她是晚婚的模范。</font></h3> <h3>母亲的言传身教和周围环境的耳濡目染,使我受益菲浅。我虽然没有买过名牌服装和化妆品,也没有佩带过任何首饰(不是买不起,而是不感兴趣),穿着极其普通,但是我内心充满喜乐,到五星级宾馆或者港澳等地也很自信,不觉得低人一等。在社会上堂堂正正做一个有道德、讲文明的人。 <h3>我也如此教育自己的女儿。在公共场合不可放声大笑,要低声细语。垃圾一定要带下车扔到垃圾箱里,不可扔地上,更不可扔车窗外,看到老弱病残者要起来让座,要关心帮助贫困弱势群体。</h3><h3>曾经反复宣传的五讲四美,我觉得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即使在无人看见的场合都应该自觉遵守,根本不用作为政府行为反复宣传的。但令人觉得遗憾的是,仍然有那么多人肆无忌惮地往地上吐痰,往车窗外面扔垃圾,为了一些小事情大声争吵漫骂,我看到心里很难受。</h3><h3>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象我母亲那样以身作则、并且从小就教育子女,做一个有道德、讲文明的人,那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美好。</h3><h3><br></h3></h3> <h3><font color="#010101">最后贴几张父母合影的老照片</font></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父母婚后很恩爱,父亲脾气很好,处处都顺着母亲。家里大事小事都是母亲说了算。</font></h3> <h3>我发现照片反面有父亲亲笔写的几行字: <h3>花前倩影 爱妻36生日诞辰 </h3><h3>结婚半年纪念 </h3><h3>48.4.10</h3><h3>这是父亲生前留下的笔迹,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母亲浓浓的爱意。</h3><h3><br></h3></h3> <h3><font color="#010101">母亲带着我们四姐妹在公园里。小妹还有奶妈带领。摄影师是父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父亲最喜爱的德国照相机,为我们留下许多珍贵的老照片</font></h3> <h3></h3> <h3></h3> <h3></h3> <h3>父母,外婆和四姐妹<h3>用的三脚架自拍模式</h3></h3> <h3>父母结婚十周年,在照相馆拍摄的。<h3>这时父母正经历第一个难关。当时因为人小,没有任何察觉。现在再看照片,发现母亲明显消瘦许多,因为操心劳累缘故。但她仍然微笑着,显得那么平静淡然超脱。</h3></h3> <h3>2011年4月20日上午,母亲因病在博爱医院去世。</h3><h3>这是追思会上拍摄的照片</h3> <h3>再见了,亲爱的妈妈。</h3><h3>天堂无比美好,耶稣与你同在。</h3><h3>感恩母爱,永久思念。</h3><h3>等待和母亲再次相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