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培训之新高考改革

美友12831946

<h3>  怀揣着对新高考改革学习的憧憬,来到上海,心里有一番小兴奋和冲动,也有一丝丝忐忑在心头!国家对教育改革、对高考的变革,真正减轻学生压力,给予学生和学校更多的自主和动力,一直有此想法,但究竟怎么改、怎么做?一直都在摸索当中,而上海市已经走在了改革的前列,这也是我们学习的主要目的 。</h3> <h3>简短的开学典礼之后,陆续由几位上海市的知名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新高考改革进行解读和报告。</h3> <h3>  上海市基础教务处颜慧芬处长利用近两个半小时的时间,从上海市高考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为切入点,讲述了高中教育变革和发展的未来走向!这里面不但有专家理念的引领,更有许多探索和实践的经验积累。通过聆听颜处长的报告,我们清晰地了解了上海高考改革方案以及具体操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应当注意的问题!高考的改革不仅仅是考试形式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一次变革!作为即将加入高考改革省份的实践者,我们首先要更新理念,加强学习试点省市的经验!其次,我们要积极应对新的改革中可能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走班之后教学资源的配备,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的解决,学生生涯规划的培训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操作!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认真学习,不断思考,脚踏实地地做好明年进入高改的准备!</h3> <h3>  上海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雷新勇院长从考试的心理学要求、考试的能力与行为变量的关系谈起,用大量实例讲析了选择题题干选项和主观题材料设问的要求,解读了评分量表的制定,深刻体会到雷院长以及上海教育人治学突出的科学精神,其严谨、专注、专业都让人敬佩,对我们教学管理工作和一线教师都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教师研究好试卷和命题工作,教学和教研才会更上一层楼。</h3> <h3>建平中学郑朝辉副校长幽默、诙谐、深入透彻的精彩报告,也领略了男神的风彩。高考改革的政策、指向及高考改革的实施都为学校教研层面搭建了顶层设计架构。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的走班教学又是依据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力水平、生涯规划培养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进行自主选择,今天下午听取了郑校长的报告,从走班制、导师制、学生生涯规划、学校日常管理等方面,介绍了上海作为高考改革的探路者,也是先锋实践者具体的经验及作法,解答了我们的一些困惑,为未来的实施提供了依据。</h3> <h3>陈军校长的报告务实而亲切,以市北中学的发展为案例,以破解问题为线,细致地介绍了市北学校的发展历程:百年文化底蕴的学校文化,突破弱校的藩篱,抓实的课堂教学,重点班、绩效工资以及6选3的课改尝试,给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h3><div>其中教学上“循环听课”的活动,有序地层层扎实温和地推进,取得的可喜成绩,给我很大启发,“体验课堂、自我比较”让老师学生把外在的促进力转化成自我提升的自省力,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div><div><br></div> <h3>连续几家名校的参观学习中,让我们进一步领略了上海先进的教育底蕴和氛围。百年名校行知中学,传承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台湾爱国同胞叶进才捐建的“进才中学”,以感恩为主线的德育教育特色,定好远期目标的同时,也要有近期目标(吃瓜子效应),才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上海八中卢启森校长从高考改革的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与我们共同分享了三年来改革的艰辛之路,分享了习主席指导改革意见、教育部朱之文部长的超时长谈以及自己对高考改革的认识与做法,让我们真正受益匪浅!</h3> <h3>一周的学习转眼结束,通过上海市的几位专家校长的报告,让我们初步了解了新高考改革的初步概况,也能感受到他们三年来改革的艰辛,但愿即将到来的六月高考能收获到三年来理想的果实!用沈阳市教委基础教育二处王军副处长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次上海学习总结“改革的路是艰辛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针对本次学习,我们由来之前的怀疑、忐忑、争论利弊到经过学习之后的信心坚定与任务的明确,无论如何改革之路我们都要克服困难坚定的走下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