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蛋子接新兵 (文章原创 三)

功勋

<h1><br></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难忘村长一家人</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功勋</span></h1> <p><br></p><p> 虽然四十九年多过去了,可每当电视里报道山西农村情况时,当年在垣曲接兵的那些日子,在老乡家的那些情景,就会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的闪现在我眼前,让我不由得将感触与家人侃侃道来。</p><p><br></p><p> 那大伯大娘们的朴实、善良、好客,那真情的自然流露让我久久难以忘怀。</p><p><br></p><p> 虽然,因为工作需要,我一当兵就住在河北平泉的西水泉老乡家,但饭菜是炊事班做的,打饭菜的桶盆是团里统一发的,碗筷是自己买的。</p><p><br></p><p> 然而,在垣曲征兵期间就大不一样了。当时我们这些接兵的部队人员,按照规定必须住在公社武装部。当年征兵,政治合格非常重要,因此,除了看材料、家访、面试,还要召开座谈会听群众反映。由于应征青年住地很分散,当天赶不回公社武装部,是常有的事儿。我和公社的武装部长,就走到哪儿,吃住在哪儿。</p><p><br></p><p> 我们是,今天住土屋睡床,明天住窑洞睡炕;中午吃发糕咸菜、晚上吃馍馍面汤;每家做法不同,吃着不同的花样。</p> <p><br></p><p> 当年,接兵的同志在谁家吃饭可是件大事。公社武装部长,一般把我安排在村长、村支部书记家,最差也要安排在民兵队长家里吃饭,除了饭菜质量有保障,关键还是保证安全。</p><p><br></p><p> 那天,忙了一上午,武装部长告诉我,中午安排我在村长家吃饭。于是,我有机会接触村长一家人了。</p><p><br></p><p> 大概是这个村很久没有军人来过了,所以,一听说队伍上来人了,中午要在村长家吃饭,周围邻居家的男女老少,一大早就守在村长家周围等着看热闹。</p><p><br></p><p> 我和武装部长边走边说,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村长家。村长的家,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院子,正面一座坐南朝北的三间灰瓦房,两边各有一间杂物房,院子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挺宽敞。</p><p><br></p><p> 屋檐下,挂着许多红红的干辣椒,窗台上摆放着许多金黄色的玉米棒子。几个半大小子,小脸蛋儿晒得黑红黑红的,脸上的鼻孔淌着鼻涕;两手插在油亮油亮的袖筒里,蹲在哪儿晒太阳。</p><p><br></p><p> 院子里,木桩上拴了几只羊在"咩咩"的叫着,七八只公鸡、母鸡,一会儿咕咕的追逐着,一会儿用爪子扒拉着土,头也不抬的啄着食儿。</p><p><br></p><p> 村长一家人笑着、说着迎出门来,村长是个中年汉子,伸出的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握起来很有劲儿。让人不由得感到,他肯定是农田里的一把好手。</p><p><br></p><p> 扎着白毛巾、穿着黑衣黑裤的大伯大娘,跟在儿子身后,一看就是善良的农村老人,他们也满面笑容的操着,一口当地的我听不懂的土话,把我往屋里请。</p><p><br></p><p> 围观看热闹的乡亲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在村长家小院之外,他们小声的说着笑着,指指点点的就像看见了稀罕物。</p><p><br></p><p> 院子里的两条黑狗,见到了陌生人,开始还"汪汪"的叫了两声,随后就热情的,尾巴不停的摇了起来。</p><p><br></p><p> </p> <p><br></p><p> 抬腿进了村长家,我们被让进了大伯大娘的房间,村长家比较讲究,窗户上镶着玻璃,屋里的墙壁是白色的,沿墙根摆放着几件年代已久的旧家具。</p><p><br></p><p> 按照当地的习惯,进了屋就要脱鞋上炕,炕上有个小方桌, 大伯把我拉在他身边盘腿坐下,就像对自己孩子一样,把我的手放在他那双长满老茧的手里,操着一口浓重的山西话,笑眯眯的跟我唠家常。</p><p><br></p><p> 大伯一边说,公社武装部长一边翻译,意思是,我们这里解放前是老根据地,不管是打日本还是打老蒋,都是模范村。但是,有好多年村里没见过解放军了,这村儿的年青人个个都是好后生,这次,你一定要多带走几个。</p><p><br></p><p> 我面带微笑,似懂非懂的听着点着头,感受着这里浓重的乡土气息和文化,感受着老根据地人民对解放军的深情厚谊。</p><p><br></p><p> 听到屋子里笑声不断,院子外面的人开始悄悄的进来了,他们趴在玻璃窗外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不停的小声地议论着。</p><p><br></p><p> 几个穿着开裆裤的小孩儿不怕生了,他们追着打着爬上炕,又溜下炕。有的还躺在我怀里,摸摸我的红帽徽、红领章。</p> <p><br></p><p> 饭菜的香味飘进来了,该吃饭了,大娘把小孩儿们赶了出去。</p><p><br></p><p> 大嫂,端上了一碗清炒萝卜丝、炖土豆和小葱拌豆腐,又端上了一盘发糕,一盆小米汤。</p><p><br></p><p> 她抓了一把筷子、抱来一摞碗,笑着对我说:"大军同志,咱们这儿条件差,你可别嫌弃啊"。说罢,便撩起衣襟擦擦碗,便一碗一碗的盛米汤。</p><p><br></p><p> 大伯热情的抓起一块发糕塞进我手里,笑眯眯的说:"孩子,饿了吧,快趁热吃,都是咱自家地里产的。"那亲切劲儿,就像亲爹一个样。</p><p><br></p><p> 大嫂面带微笑,递过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汤,她的表情就像自己的亲人,是那么的真诚,那么的善良。</p><p><br></p><p> 此时此刻的我,已经被村长一家人感动了、融化了,觉得这就是我的家,接过发糕和米汤,大口大口的吃着喝着,大伯大娘和爸妈一个样。</p> <p><br></p><p> 正当大家,边吃、边说、边笑的时候,村长的一个儿子,一挑门帘钻了进来,一骨碌爬上炕,抬手就抓了块发糕。</p><p><br></p><p> 大娘朝他的手拍了一下,笑着说:"看看你那一头的汗、一身的土,都脏成啥样啦",大家顿时都哈哈哈的笑了起来。</p><p><br></p><p> 大娘随手抹去他脸上的鼻涕,在自己的衣襟上擦了擦,又拿起一块发糕塞在我手里笑着说:"大军同志啊,你看看,你这还没来一会儿呢,孩子们就跟你熟了,没拿你当外人,真没规矩,你可别见外啊。咱家饭不好,出门在外,饭可要吃饱。来,再吃一块。"</p><p><br></p><p> 我二话没说,全当大娘刚才给孙子擦鼻涕的事没发生过,硬着头皮把大娘塞在手里的发糕吃了,又喝了两碗汤。</p><p><br></p><p> 一家人看到我一点不嫌弃,吃的很饱很香,高兴得像过节一样。</p> <p><br></p><p> 吃饱了,该走了,还要走三十多里山路去下一个村。</p><p><br></p><p> 我悄悄的把二角钱、半斤全国粮票,压在小方桌上的碗底下。</p><p><br></p><p> 一家人簇拥着我到了院子里,突然,大嫂跑了出来,手里举着个东西朝着村长喊着:“孩子他爹,你看看这是个甚?”</p><p><br></p><p> 大伯生气了,使劲儿握着我的手不放说:"诶,大军同志啊,这可使不得呀,添双筷子添个碗的事儿,咋给这么多钱?这让我的老脸往哪儿搁呀"。</p><p><br></p><p> 紧接着,一家人七嘴八舌的跟我争执着,说啥也坚决不收钱,弄得武装部长此时此刻,也不知道该帮哪边了。</p><p><br></p><p> 情急之中,我灵机一动,握着大伯的手说:"大伯呀,钱您先收下。我在咱们村还要住三天,这后面三天的饭,我都在您家吃还不行吗"。</p> <p><br></p><p> 大伯听了这话,才松开手笑着说:"那还差不多,你明天可要早点来啊,我让你嫂子给你做面汤吃。"</p><p><br></p><p> 一家人送我出了院子,走到村口才停下。</p><p><br></p><p> 我回过头来看过去,只见大伯大娘还在那儿,朝我们的背影不停的张望。</p><p><br></p><p> 我突然想起来,全国粮票里还含有油票呐,便大声向大伯喊道:"大伯,全国粮票里有油……您可别忘了呀……</p><p><br></p><p> 多好的村长家,多善良的大伯大娘。</p><p><br></p><p> 我的鼻子有些酸酸的,不忍再看他们的身影,生怕泪水会流下。我扭过头去,快步朝下一个村子的方向走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