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光阴荏苒,大江东去浪淘尽,白驹过隙不复还。我敬爱的母亲离开我们十多年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那种刻骨铭心的对母亲大人的思念之情,常令我泪湿衣襟,夜不能寐,饮水思源,百感交集,母亲的身影,恍然眼前。一直有写点文字纪念长辈以示后人的心愿,可匆忙的生活节奏扰乱了我的思绪。值此母亲节来临之际,</font><span style="font-size: 20px;">抖擞精神,静下心来,整理了珍藏年久的资料相片,将怀揣多年的思念之情凝诸笔端,寄托哀思。</span></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母亲一九二五年三月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贫民家庭,自幼丧母。听母亲说,母亲从小缺少母爱,生活的苦,一言难尽,感觉总是饿一顿饥一顿的,苦水里泡大。母亲和二舅从小就寄养在伯伯家的,有好吃的伯母会把母亲和舅舅骗开让自家孩子吃。外公在杭州工作很少回家,偶尔会捎上衣服和鞋子给两个孩子。记忆中外公好像是法官,听说外公对书法很有造诣,方圆四周颇有声望,杭州西湖名胜景区曾留下外公的墨宝。母亲从小就被要求按外公的字贴临摹写字,所以母亲和两个舅舅的字都很漂亮(萧山天马加油站是二舅书写的,至今还在)。外公在母亲十二岁那年去世,从此母亲成了失去双亲的孤儿。母亲说,她的求学真不容易,没有一个固定场所读书,颠沛流离,四处漂泊。特别记忆的是当年日本鬼子的铁蹄肆虐华夏大地,到处狂轰滥炸,学生们是一边逃难一边读书的。这是我母亲年轻时的照片。</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父亲母亲相识于湘师校园。这所学校创建于1928年,由于时局变化,湘师为避战乱,辗转七迁校址,历尽艰辛,在饥饿与瘟疫中挣扎,湘师在顽强的苦斗中坚持办学,面向全省招收贫困家庭学生,免缴学费,所以求学者甚多。我父母亲就学时,湘师搬迁浙南山区缙云县。因母亲从小就失去双亲,寒暑假很少回家,基本都住学校里。父母在湘师尽管不在同一班,由于假期都在学校里度过,所以一来二去也熟了。父母打小就是两根苦藤上结的瓜,相似的家庭背景,让两颗孤寂的心慢慢融合。听父母说过,时任湘师校长金海观十分关心和爱护贫困学生,经常到学生寝室探望并问寒嘘暖,如同父亲一般。春风化雨,以爱心感召学生是金校长的一贯作风。我父母的结合也是金海观校长促成的。</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时任湘师校长金海观先生伉俪合影。金校长一家是和谐幸福之家,夫妻俩宽厚仁慈,关爱学生,视如己出。父母亲读书时生活清苦,得到他们很多帮助,曾有过一段难忘的交往。</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2000年10月21日,我陪母亲参加恩师金海观校长立像落成典礼,慷慨捐资500元。母亲说,金校长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他倡导的"湘湖精神"、师表风范,在母亲的教学生涯中受益一生。</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母亲湘湖师范简师毕业留念。</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湘师毕业后,民国三五年,母亲分别在诸暨开一乡小、临浦小学、定海沈家门镇小、萧山赫山小学任教。1949年到1954年又调到萧山城北第一中心小学任教。</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一九五四年,因工作需要,父母双双调到了瓜沥一小(当时的名称是瓜沥区第一中心小学)。</font></h1><h3> </h3> <h1> 五十年代未,父亲接受国家分配,到了绍兴齐贤中学任教。父母开始了漫长的两地分居生活。当时家里已有四个孩子,既要忙于工作,又要照看孩子,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奈的父母只好把嵊州老家的老母亲和姐姐接出来照看孩子。 </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瓜沥一小早先的校址是塘下高的高家祠堂。高家祠堂分为前后两井,建筑规模宏大,驻足观望,壮严肃穆。祠堂内不少地方放着高家先人的牌位,雕樑画栋,龙飞凤舞,尤显深邃阴森气氛,白天人多还好,一到晚上不少老师是当地的,住在学校里的不多。我父母一直来是以校为家的。尽管母亲受过教育,是个唯物主义者,但这样的环境谁见了都会害怕,特别是晚上寂静得真让人心里发颤、阴森可怕。没有电灯,只有油灯,如鬼火一般,有时老鼠走动,野猫怪叫,再加上当地一些老年人的传说,年轻的母亲真是度夜如年,父亲又在外地,肃然而清冷的环境,沉寂得让人可怕,更何况一个文弱女子,经常彻夜难眠,有时紧抱着小孩入睡。这些都是后来母亲告诉我们的。岁月悠悠,长途漫漫,现在想想 ,我们都会后怕的,不知当年母亲是怎么度过的!</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母亲自从调到瓜沥一小后,一直到退休,没有再调过学校。可以讲,她的一生兢兢业业为瓜沥镇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直到现在凡瓜沥镇的一些年长老者口中,一提起母亲陈老师,都有着较好的口碑。记得03年我母亲因病去世,在追悼会期间,她的老同事孔爱儿老师还提起,陈老师教书确是动足了脑筋(因母亲一直来在小学任低段教育),为了使一年级的学生记牢"碧"字的写法,釆用了"一个王同志,一个白同志坐在石头墩上"这种形象化识字教育,从而使孩子们能牢记这个字形。这种"童谣式"的教学模式,即使到了现在,还是很先进的。母亲对学生的严,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学生作业没完成、错误没订正、书写不规范,她总是不肯放手,一定要达到要求为止。中午放学,傍晚放学让学生留下来纠正䃼习这是家常便饭,她宁可自己饿着也不肯放过。她的胃病也许就是这样经年累月落下。当时有个别家长还不理解,但更多的家长都很乐意开后门把自己的孩子放到母亲的班里。这些孩子由于小学低段基础打得扎实,在后来的学习中成绩一直不错。一些孩子的家长每每碰到我母亲,都会情不自禁地停下来与母亲攀谈几句,感谢母亲为他们的孩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想方设法促使学生提高成绩,毎次考试后,母亲总会在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每月35.5元)拿出部分买铅笔、橡皮、小本子等奖励好的、有进步的学生。这就是爱心感化教育。</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记得当初母亲班级有个很特殊的孩子,人很聪明,可个性不象别的孩子阳光,衣衫褴褛,冬季了,穿着也很单薄,有时穿着单鞋甚至拖鞋来上学,在刺骨的寒风下索索发抖。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从家访中得知,孩子的家庭也很特殊,母亲患有精神病史,他从小缺少母爱。善良的母亲从本身紧张的自家孩子衣服里,挑出衣帽鞋子让他穿上。并开导他好好学习,做个懂事明理的乖孩子。让他感受到母爱的温暖。母亲慈母般的爱心举动,深深打动了这位学生尘封己久的脆弱心灵,如沐春风,犹润甘霖,让他象换了个人似的,好学上进,并开始展露阳光般的笑容。母亲的爱心使他终身铭记,直到现在还感激零涕,每次遇到我们,总是念叨,你妈妈陈老师真是好人。</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记得当时瓜沥中学沈子正的老婆高春梅到一小代课(她是从代课老师转为民办老师再转正为公办老师的),由于只初中毕业,缺乏教育方法。沈子正就特地跑到母亲这里,要我母亲做高春梅的指导教师。母亲言传身教,在她身上义务化了不少心血。母亲在工作上严要求是一以贯之的。几十年来她几乎年年做班主任,在期末给学生写品德评语时,真是到了呕心沥血的地步,离期末还有一个多月,她就开始写了。先打草稿,再反复修改,每天晚上都写得很迟。五十多个学生(当时每班学额都这样多)要写出不同的个性来真是动足了脑筋,有时母亲文字组织不好,就把某学生的个性讲给父亲听,要父亲帮她组织文字。当时看着这样辛劳的母亲,我发誓以后再也不想当老师了。</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当时教师只有单休,周六上午是上课的,下午老师不是开会就是备课要上班的,晚上也得上两个小时的班,或开会或备课。特别是农忙期间和暑假期间,老师都得帮当地生产队干些农活,拔草、割麦、割稻、拔秧、背稻草等,我母亲个子矮,微胖,干这些农活比常人要付出更多的力气,流更多的汗水。每每看到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从田地走来,我们都感到于心不忍,但我们当时毕竟还小,又帮不上什么忙。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渡过她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家境贫寒,工作繁辛,未到中年,母亲的身体已渐衰退,吃药不断(当时连吃饱穿暖都不易,根本没有保健意识),当年出生的小弟,就显得特别瘦弱,营养不良,头上长着湿气,头发稀疏。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方面精心照料,一方面四处求医,利用星期天,抱着小弟,齐贤,党山等地医院四处奔波求医,有时甚至到乡下去看草头郎中,求偏方,很多医院都留下了母亲的足迹。为了小弟,母亲毅然让已读三年级的老二休学一年,抱小弟(当时叫人抱请不起呀,同时又不放心),直到小弟渐渐长大,抵抗力增强,又加上母亲的悉心照顾,身体才好起来。直到现在,在我们兄弟姐妹聚会时,老二还会对小弟开玩笑说,你还欠我一年的读书时间呢!多子女的母亲,为哺育孩子成长,操碎了心,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母亲带学生们参加课外活动。</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母亲那一代教师,运动多,地位低,薪酬少,生活苦。而我们家由于孩子多,父母又长久分居两地,离多聚少,生活更加不易。无论环境怎样变化,父母亲都坚强地挺过来了,一个一个把我们拉扯成长,找到工作,帮助组成了家庭,其中的艰辛难以言表。随着形势的发展,教师的地位有了改变,工资也涨了不少,但父母亲老了,退休了,享不到这个福利了。</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母亲和退休教师们活动留影。</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母亲参加浙江省湘师七十年校庆解放前校友合影。</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母亲退休后,瓜沥一小有时老师病假,领导马上会想到我母亲,叫她去顶上一段时间的课。其余时间就在家相帮照看她的孙辈们。孙辈们在一小读书期间,经常到母亲那里吃午饭,为增加饮食花色,母亲千方百计动足脑筋,让孙辈吃上可口的饭菜,长辈之仁爱,天地可鉴,可唯独没有顾到她自己。由于年轻时,母亲一心扑在工作上,又要操劳一大家子,身体严重透支,到年老时,母亲一直毛病不断,胃痛、胆囊炎、胆结石、腿脚浮肿,期间还在省人民医院做过一次胆结石切除手术,动了大刀,伤了身体的元气。</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母亲退休后继续自我充电,积极参加电脑培训学习。</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父亲去世后,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商量后,帮母亲在萧山老年颐乐园买了房,让她换个好环境。当时母亲很高兴,住到城里来了。颐乐园里又都是年龄相仿的老人,谈笑有熟友,往来无生人,无孤独之烦闷,有周到之服务。当时我们几个孩子都尚未退休,忙于工作,照顾孩子,以为母亲住那里条件好,她也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所以顾及不够。殊不知老年人最缺的不是钱和物质上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金钱物质不能替代儿孙绕膝,子女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应该多去探望,聊天,以温馨的亲情去打开长辈寂寥的心结,以融和的气氛去营造天伦之情的乐趣。母亲在颐乐园住了两年后,有一天她感到肚痛难受,我们以为她的胆囊炎又发,马上给她住进了萧山第一人民医院,医院只给她挂盐水止疼。我们几个孩子商量后,把母亲送到省第一医院做了CT,结果令人吃惊,母亲罹患骨癌且已恶化为晚期。在医生已回天无力、我们更束手无策、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我们只好把母亲住进了萧山肿瘤医院,来延长她最后的生命。一个多月后,母亲的最后生命之灯就在医院中熄灭了。父亲76岁,母亲79岁,就这样永远离开了他们眷恋的世界,他们难舍的亲人。</font></h1> <h3> 母亲和她的二哥二嫂。</h3> <h1> "天马加油站"是二舅舅书写的佳作。</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母亲的一生,是勤勉的一生。经历了困苦的童年,好学的青年,勤奋的中年,追求的老年。经历了解放前后迷茫挣扎的磨难,柴米油盐养家糊口的艰辛,勤奋工作硕果丰盛的奋斗,壮志未酬老有所为的追求。人生轨迹虽然平凡,但也熠熠闪光。激励我们不断进取,发奋图强。让我们以更出色的人生辉煌,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母亲虽然离开我们十四个年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还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现在我已为人母,才真正切身感受到当年父母拉扯我们长大的不易。忆往昔,想母亲,禁不住潸然泪下。怀念之余,情不自禁拿起拙笔,伏案追忆,思绪万千,几度哽咽,慽然成篇。</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我清楚地记得:母亲在弥留之际,曾反复地自言自语:我这份人家要散哉,我这份人家要散哉!我明白,这是她对儿女们的不舍,更是对儿女们的一种叮嘱,希望儿女们在父母不在的情况下多多联络,多多相帮,毕竟我们身上同样流淌着父母的血啊!一脉传承同胞之情情深意切,千年延续钱家之源源远流长。我想: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决不会忘记母亲这份殷殷期盼,深情嘱咐的。叩拜母亲在天堂永远幸福、快乐!我们永远怀念着您,永久,永久……这份思念,发自肺腑,深入骨髓,十指连心,挥之不去。谨以此文,在母亲节来临之际,献给母亲以及母亲生前的好友,同仁,学子……</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