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连云港市图书馆内连图艺文馆之【一带一路非洲艺术馆】展馆及展品图文。</h3> 馆内场景1<h3></h3> 馆内场景:【古丝路文明之窗】一角。墙上为【斯坦利和他的小黑仆】老照片。<h3></h3> 馆内场景2<h3></h3> 馆内场景:【美的历程】专窗<h3></h3> 馆内场景:【古代非洲原始艺术】通柜。<h3></h3><div>左:非洲猎豹皮 中:苏丹水牛头 右:非洲鬣狗皮</div> 馆内场景:【古代非洲王国艺术】通柜<h3></h3><div>左右: 贝宁王国青铜浮雕饰板及国王头像<br></div><div>中: 贝宁王国木雕头像</div> 馆内场景:【古代非洲部落艺术通柜】<div><br><div>【阅读的殖民地军人】刚果(金)</div></div> 馆内场景:【古代非洲部落艺术】通柜2<h3></h3> <h3>【多彩的非洲艺术】通柜</h3> 【古丝路文明之窗】为丝绸之路各国文物展示。<h3></h3><div><br></div><div>蓝色的为【萨珊王朝水晶滚印】印度河流域文明</div> 油画墙<h3></h3> <h3>电影【非洲猎豹】迪斯尼电影原版海报。</h3> 【白妇人】非洲古代岩画油画版。据猜测,画面讲述这位"白妇人"在仆人陪同下去参加某种仪式活动。此岩画在南部非洲的纳米比亚。<h3></h3> <h3>电影【尼罗河的珠宝】好莱坞电影原版海报。</h3> 【乡村风情】西非民间蜡染。<h3></h3> 非洲当代油画:【走进非洲】作者(乍得):查度斯(Chados).作品讲述了走进非洲后你可以发现的现状。其中画面最突出的就是在非洲只看见象牙这一主题,对那些在非洲的掠夺行为进行了谴责。作品还展现了非洲的咖啡豆,面具等生活的一面。<h3></h3> <h3>【非洲少女】这幅作品刊登在国外杂志封面上,作者用少女表现了现代非洲的美感和希望。充满了对非洲家乡的赞美热爱之情。【The cover works of TCHAD Quarterly Magazine】作者: 非裔美洲艺术家Komi Olaf考米奥拉夫(出生在尼日利亚,现生活在多伦多):Working in the emergent tradition of Afro-futurism, Born in Kaduna, Nigeria and now living in Toronto, Canada, Olaf discovered his passion for painting while earning his Masters degree in architecture at Carleton University. A driven artist and poet, Olaf won the 2009 Canadian Slam poetry competition and has had his art featured on the cover of TCHAD Quarterly Magazine and in numerous solo and group exhibitions.,</h3> <h3>【大象,鳄鱼和小鸟】作者:加蒙德(坦桑尼亚)。挺噶挺噶于1932年出生在坦桑南部鲁伏马省的一个小村庄,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创了挺噶挺噶画法。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坦桑尼亚的前首都达累斯萨拉姆(Dares Salaam),这个个叫做爱德华.萨伊德.汀噶汀噶(Edward Said Tingatinga)的贫困小伙子用自行车油漆在一种便宜的纤维板上作画,以画面单纯鲜艳明快的风格而一举成名,成为坦桑尼亚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可惜汀噶汀噶在1972年意外地被警察误杀.但他的艺术风格却被保留下来,并被叫做汀噶汀噶.。挺噶挺噶画法是在硬木板上涂上油画原料,以描述坦桑特有的野生动物、美丽的自然风光、日常生活以及节庆活动内容为主。挺噶挺噶画运用色彩和构思造型夸张,较具装饰效果,深受坦桑百姓喜欢,因为它代表了坦桑一种独特的文化。挺噶挺噶画艺人大多来自鲁伏马省。挺噶挺噶去世后,他的弟子们于1990年成立了挺噶挺噶画艺术合作协会。当然,随着时间的延续,汀噶汀噶被不断地被改造,而且更多的是为方便游客携带而制作,被称为飞机场艺术(Airport art).对于初次来非洲的人们来说,这些画确实非常吸引眼球,让专业人士不由自主地关注了它们。2015年六月,中国与坦桑尼亚共同举办首届汀噶汀噶绘画艺术展。<br></h3> <h3>【700万年前人类头盖骨】照片</h3><h3>【4500-6000万年前鱼类化石】出土于北部非洲</h3> <h3>原始社会的化石及工具。出土于非洲。</h3> 【诺克雕像】非洲最早的陶质雕像。公元前500年左右出土于尼日利亚的诺克村,因而得名。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品种。<h3></h3> <h3>中间两件为中非乍得的萨奥文化陶雕小像?左边为贝宁陶雕国王面像。右边为古代西非皂石雕像。</h3> 贝宁王国的宫廷牙雕。为宫廷各类仪式或身份证明所用。<h3></h3> 【猎人雕像】贝宁现代牙雕作品。【祭祀小像】小件为古代部落牙雕祭祀用品。【贵族牙雕手镯】。<h3></h3> 【喀麦隆僻格米陶娃组像】<h3></h3> 【刚果卢巴族面具】<h3></h3> 【刚果卢巴族面具】<h3></h3> 【驰瓦剌羚羊顶饰面具】马里多贡族<h3></h3> <h3>马孔德(Makongde)生育面具(Belly Mask) </h3><h3>马孔德族是坦桑尼亚的主要民族之一,有少部分生活在莫桑比克。在传统文化中,马孔德人对女性祖先有着狂热的崇拜,所以女性在马孔德人的神话和艺术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神话故事中,一个马孔德男人雕刻了一个女性形象的木雕,醒来,一位女性从裂开的木雕里走出来。从此以后,这位女性与其一起生活并繁衍后代。由于她的善良和勤劳,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她逐渐被后人所喜爱,成为受人尊敬的女性先祖。在马孔德的艺术品里也经常出现怀孕妇女躯干面具,有时候还在躯干上雕刻花纹。他们相信这种孕育面具(Belly Mask)戴在女人的肚子上可以促进并提高生育率。</h3> 【丹族面具】(左右)科特迪瓦<h3></h3><div>【尼日利亚面具】(上下)尼日利亚</div> <h3>【芳族面具】(左右) 加蓬</h3><h3>【玛卡族面具】(上) 马里</h3><h3>【塞奴佛族面具】(下) 科特迪瓦</h3> <h3>【塞奴福族窗板】(上) 科特迪瓦</h3><h3>【丹族祖小雕像】(下) 科特迪瓦</h3> 【松耶族祖先雕像】刚果(金)<h3></h3> 【塞奴福动物雕像】 科特迪瓦<h3></h3> 【阿散蒂祖先雕像】加纳<h3></h3> 【西非羚羊面具】(上) 西部非洲<h3></h3><div>【巴拿马女性雕像】(下) 马里</div> <div>【伊博族猴面具】(上) 尼日利亚</div>【多贡族雕像】(下)马里<h3></h3> <h3>【伊博族猴面具】(上) 尼日利亚</h3><h3>【鲍勒族祖先雕像】(下) 科特迪瓦</h3> <div>【多贡猴面具】(上) 马里</div>【阿散蒂祖先雕像】(下) 加纳<h3></h3> 【伊比比奥族雕像】尼日利亚<h3></h3> 【塞努福族祖先雕像】科特迪瓦<h3></h3> 【贝宁国王夫妇铜雕像】尼日利亚<h3></h3> 【伊费风格国王雕像】尼日利亚<h3></h3> 【西非部落酋长铜雕像】西非<h3></h3> 【多贡族的骑士】马里<h3></h3> 【喝水者陶壶】加纳<h3></h3> 【贝都因人首饰银桶】北非<h3></h3> 【贝都因人银质项链】北非<h3></h3> 【贸易珠~雪弗龙】意大利威尼斯<h3></h3> 【萨奥族陶土项链】乍得<h3></h3> 【埃及科普特人陶珠项链】埃及<h3></h3> 【铁质项链】西部非洲<h3></h3> 【巨蟒皮标本】<h3></h3> 【铜乐手】西非<h3></h3> 【镶锉银的梅花鹿】北非<h3></h3> 印度河流域展窗场景<h3></h3> 古埃及文物展窗场景<h3></h3><div><br></div><div>【青晶石短剑手柄】\【青晶石印章】阿富汗</div> 【象牙人物像】土耳其<h3></h3> 【木雕佛头像】中国明代<h3></h3> 【铜质挂盘】伊朗(两边) 以色列(中间)<h3></h3> 美得历程(非洲古代项链文化)通柜<h3></h3> 【朗读者】现代西非铜雕<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