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课会/《非暴力沟通》阅读训练营

笑无素strong h

<h3>FX67-笑无素-江苏常州 2017.5.11</h3><h3>V课会/《非暴力沟通》阅读训练营Day1</h3><h3>第一章 让爱融入生活</h3><h3>感悟: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听到批评时,我们一般会申辩、退缩或反击。然而,一旦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是反驳他人,我们便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新的体会。这将最大限度地避免暴力。</h3> <h3>FX026-笑无素-江苏常州 2017.5.12 V课会/《非暴力沟通》阅读训练营 Day2</h3><div>感悟:一直以来,我们总是沿用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则来约束自己,评判孩子,非对即错。我们利用我们的权威,控制孩子按大人的标准行事,美其名曰“为你好”。不是说,孩子不要规矩,但是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需要,不曾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并且语言模式多为评判、命令、指责、抱怨式,其结果只会让孩子逃避责任。我们爱孩子,但丧失了“爱的能力”。用爱的语言积蓄情感银行,建构家庭亲密关系,亲子关系。</div><div>导图临摹,老师的图太吸引我了。读了书,自己题了关键词。</div> <h3>FX026-笑无素-江苏常州 2017.5.13 V课会/《非暴力沟通》阅读训练营 Day3</h3><div>感悟:区分观察和评论,区分文字看起来不是很难,但是落实到平时的语言模式比较困难,特别是见孩不当行为时,会不自然的去提醒。也会按照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模式说出期待,效果也有。但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沟通,话一多,感觉少了彼此的界限,孩子不断试探底线。期待下面更精彩的解读。</div><div>三天的临摹,模仿丽芳老师的线条,把自己都画柔了。今天继续自己提炼关键词,临摹导图。</div> <h3>Fx026-笑无素 江苏常州 2017.5.14 V课会/《非暴力沟通》阅读训练营Day4</h3><h3>感悟:从小到大我们都是知识教育,没有人生感受的教育,我们压抑着情绪,服从权威,以致不会体会自己的感受,也无从表达感受。长大后,也就忽视感受,不在意感受。NVC告诉我们区分想法与感受,掌握感受词汇表,正确表达,解放心灵过程。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表达自己是一门学问,首先需要让自己安静下来,倾听自己内❤的声音,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要,zhui准确的语言需要不断地练习。</h3><h3>提炼了关键词与老师比较,内容有,欠思路。继续临摹学习。</h3> <h3>Fx026-笑无素-江苏常州2017.5.15《非暴力沟通》阅读训练营Day5</h3><h3>感悟:我们大部分的人,就像一座冰山。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心世界却深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知,那就是各种感受。社会文化影响及语言模式的形成,都让我们忽视了表达感受,就算是表达了感受,也是负面的多,表达了情绪而没有真正表达出需求,或许已多年忽视了自己的需求。忙事业,忙家庭,忙孩子,只有付出,不求回报。但内心是有需求的,被忽视,未满足。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就会爆发埋怨,指责,甚至愤恨。</h3><h3>静下❤来,想想自己要什么?表达自己,关心自己,关爱他人。</h3><h3>今关键词提炼后与老师的比较,相似度高。</h3> <h3>Fx026一笑无素一江苏常州 2017.5.15《非暴力沟通》阅读训练营 Day6</h3><div>感悟:如果只是提醒自己要避免什么,而不清楚自己可以做什么,那就会犯同样的错误。同理,告诉别人不做什么,会带来反感和困惑。我们想得到理解,安静的状态,倾听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了解他人的想法,表达越清晰越能得到称心的回应。尊重他人感受和需求,勿把请求当命令。</div><div>今独立完成作业,与老师做了比较,前五天的临摹有成效,感觉还不错哦!</div> <h3>FX026-笑无素-江苏常州《非暴力沟通》阅读训练营 Day7</h3><h3>感悟:平时见儿的不当行为,通常会就事论事的说教,试图分析问题的所在,现在才知道这样做是妨碍交流的。你的方式不被信任,不被喜欢,结果对方不会专注于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只会专注于当下的情绪。一个人得到理解和接纳,会觉得惬意。只要专注于他人的感受与需要,所有的批评、攻击、辱骂或嘲讽就会消失。若在沟通中带有指责、批评、评判……那双方都会受到伤害,语言、肢体冲突。结果心灵大门关闭:1我不说了,2我不感受自己的需要,3争吵。ncv要让我们自身与对方感受流动起来。先留意自己,关照好自己,才有能力去爱他人。</h3><h3>作品比较满意。对比老师的,在关键词的提取上还要下很大功夫。在画线条时,会犹豫,从粗到细体现不出来。接下来,要不怕出错,胆子大点。</h3> <h3>FX026-笑无素-江苏常州《非暴力沟通》阅读训练营 Day8 2017.5.18</h3><div>感悟:两天的课都围绕倾听来讲,纠正了我很多固有的思维。美好的倾听应该不担惊受怕、想改变对方以及评头论足。回想自己好像从没这样与家人、孩子沟通,总会带着对事件的想法与评判,对他人说话的感受和动机也是带有批判的。现在知道这种体会需要心平气和,静下心来,观察、感受、知对方需求。固有思维模式,沟通就是要解决问题的,难怪越来越得不到孩子的认同。彼此没有共通之处,那反馈也是失真的、应付的、不走心的,那沟通也是无效的。全身心的倾听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div><div>今提关键词有点吃力,对比老师的,找差距,发现自己摘抄原文的词,老师是提纲要领,逻辑性更强。</div> <h3>FX026-笑无素-江苏常州《非暴力沟通》阅读训练营 Day9 2017.5.19</h3><div>感悟:今天认识了一个新观点,人的行为只是服务于自身的需要及价值观,无论事后是庆幸还是遗憾。不专注于未完成的事而自责、抱怨、内疚,而是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并考虑如何满足它,灵活地克服困难。</div><div>出于对生命的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羞愧、职责和义务选择生活。</div> <h3>Fx026-笑无素-江苏常州 《非暴力沟通》训练营 Day10 2017.5.20</h3><h3>感悟:我们时常会为一些事或自己的痛苦,归咎于他人。其实,我们的心情取决于我们自己,是我们对他人有了评判、期待与自己不符造成的。这需要我们停下来,首先觉察自己是什么让我们生气了?我的需求是什么?然后可以说出愤怒,表达需要和感情。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专注于他人的过错,而紧随不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需要很多次的练习,改变语言模式。先从句式开始,“我不喜欢……”,“是因为……”,“我需要……”。</h3><h3>打了底稿,一对比,老师整合的分支线及关键词太好了,忍不住又临了。学习到了,分支线上关键词可以归纳本支线总义,甚至可以把文章前后小节串联起来,不至于分支太多。</h3> <h3>FX026-笑无素-江苏常州 《非暴力沟通》训练营 Day11 2017.5.21</h3><div>感悟:现在很多孩子不能主动学习(包括俺家的),很大程度上没有意识到学校的价值和意义,大多是为了不受老师、家长的惩罚。</div><div>使用强制力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惩罚他人。</div><div>如果我们威胁他人和实施惩罚,对方常常产生敌意和抵触心理,彼此的关系将会疏远。</div><div>惩罚还可能使人忽视事情本身的意义,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从的后果上。</div><div>体罚是最常见的惩罚,指责或否定、不给孩子好处也是一种惩罚。</div><div>当你不喜欢他的行为时,请问自己两个问题:我希望他怎么做?我希望他基于什么原因做我希望他做的事情?</div><div>如果冲突双方都能充分表达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并得到对方的理解,</div><div>那么,双方的需要通过可以同时得到满足。至少,他们可以求同存异。</div><div>然而,在有些时候,双方没有机会进行这样的对话。例如,有一方也许不想交流,或是危险迫在眉睫没有时间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能就需要使用强制力来避免伤害。</div> <h3>FX026-笑无素-江苏常州 《非暴力沟通》训练营 Day12 2017.5.22</h3><div>感悟:走进内心,了解自己的需求,倾听自己和他人,体会爱的感受。传统的理念和教养存于我们的潜意识里,无法改变,那么改变就来源于自我的觉察。</div><div>面对暴力语言的人,体会他的需求是什么,让他感受到NVC的力量。</div><div>苦恼的原因就是理清自己的需要,慢慢地让自己的平静下来,一旦发现心底的愿望,并采取积极的行动,将会重获生活的热情。</div> <h3>FX026-笑无素-江苏常州 《非暴力沟通》训练营 Day13 2017.5.23</h3><div>感悟:我们在赞美他人的时候,总是出于评判的语调,很少说出自己的感受,给人感觉不诚恳,有疑虑,带有目的性。有时适得其反,还会有逆反情绪。NVC的感谢是庆祝他人的行为,提升生活品质,不想回报。</div><div>听到赞美,勿别扭,不相信自己,勿担心,怕失去。鼓励倾听感受,我们做了什么有益的事,那些需要满足了,激发了哪些情感。关注生活的积极面,充分表达感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