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这次北欧追光之旅对我来说有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踏上欧洲大陆、第一次进入北极圈、第一次感受零下几十度的气温。此行的目的地主要有:瑞典斯德哥尔摩、冰岛南部、挪威特罗姆瑟、瑞典阿比斯库等(坐标位置如下图所示)</h3> <h3> 1月29日大年初三,翘首以盼终于粗发了。团员们几乎清一色的冰熊雪地靴,再加上厚实的加拿大鹅,行头打扮已经提前融入北极范儿!安检的妹子好奇地问我这双雪地靴能够抵御多低的温度,呃…零下40吧,这是我想象中北极应该的温度……</h3> <h3> 就要飞向那个陌生的大陆,地球的北端,不知道是不是想象中那样冰天雪地的童话世界。</h3> <h3> 飞机飞过西伯利亚,放眼望去全是广袤无际的冰封之地,顿时感到自己对地球的了解只有那么可怜的一点点。</h3> <h3> 成都没有直飞北欧的航班,所以我们选择了国航经北京转机斯德哥尔摩往返。在总飞行时长13个小时后,抵达了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阿兰德国际机场。</h3><h3> 下飞机过海关。我们事先准备了英文行程单、来回机票打印件和酒店预订单等,虽然生根签是冰岛,但瑞典海关完全没有为难,顺利放行。</h3> <h3> 取了行李,顺利躲过检查,箱子里的香肠、牛肉干、火锅料全部入境(舒了一口长气)。虽然长途飞行各种疲惫,但团友们仍然对即将开始的旅程兴奋异常。</h3> <h3> 按照事先的计划,我们需要把大件行李寄存在机场(因为我们在斯京住的是老城,城里碎石路面拖大件行李异常恼火,而且当时还怕遇上大雪天就更难了)。顺着机场大厅的指示牌,下了电梯就可以看见自助行李存储柜。</h3> <h3> 行李存储柜根据大小价格不同,24小时价格40-80克郎不等。使用方法:找一个开着的箱子,把行李放进去,关上门,此时门会自动锁上,然后再旁边机器上插入信用卡就可以支付了。支付完成会吐出一个行李牌,取行李的时候从读卡器上面的大口处把行李牌塞入锁就打开了。如果关门时候长时间不支付,过一会箱子门会自动打开。</h3> <h3> 准备一张足额的国际信用卡在北欧旅行非常重要,我们在北欧的这十多天里连一分钱现金都没有用过。</h3><h3> 机场自助储物柜只接受硬币和信用卡付款,存储时间超过24小时的,第一次付款扣去24小时费用,最终取件的时候会按照实际存储时间补足费用。</h3><h3> 我们行李箱存了两天一共100克朗,合人民币78元,有时候花点钱省去麻烦还是值得的。</h3> <h3> 因为人多(8人),我们选择搭乘出租车从机场到市区,机场出租车都会在车窗玻璃上贴出到市区的费用(无论到市区哪个地方车费都不变),车型不同车费不同,我们选了两辆商务车,费用520克朗/车(大概rmb400),下车时直接刷信用卡付款(北欧旅行真的可以完全不用现金)。从机场到市区行车时间40分钟,所以这个车费完全可以接受。出租车的好处是可以直接开车到离酒店最近的地方才下车,事后证明甚至可以直接开到我们住的酒店门口。</h3><h3> 其它从机场到市区的交通方式还有:</h3><h3><b> 彩虹大巴</b>顺着出境大厅往外走,地上有标示,在一玻璃门出口左侧,就是上车点,终点站在中央车站,我们到老城区还需要换乘地铁,提着行李略显麻烦,所以放弃了。车程45—50分钟,99克朗/人。</h3><h3><b> 机场快线</b>,最快的方式从机场到市区只需要20分钟,但费用较高(280克朗/人,550克朗/4人),终点站也在中央车站。</h3> <h3> 下车后跟着导航一路找到位于一座老建筑的"英仙座住宅酒店",门口有呼叫铃,但是完全看不懂,只得试着乱按一气,不一会儿就有工作人员出来带我们进去,并告诉我们其中一个呼叫按钮直接连着酒店经理的手机……</h3> <h3> 办好手续,工作人员就把我们带到了楼里最大的一套公寓。虽然我在网上无数次的看过公寓照片,但打开房门的那一刻我还是被惊艳到了!这是一个整修一新的老式住宅,宽敞的客厅、卧室、书房,厨房设施完善,简直太棒了!</h3> <h3> 书房天花板上精美的壁画据说已有上百年历史!</h3> <h3>卧室干净整洁</h3> <h3> 客厅摆放了一架钢琴。喂,照片上这位,你好歹装得专业一点嘛!连踏板都没踩上去……哎,看来团队还需要一位钢琴师,有意者请私信我……</h3> <h3> 每到一处住处,大家最期待的就是一个漂亮的可以做火锅的厨房!</h3> <h3> 一边煮着川味香肠,一边啃着鸭脖,这是在成都吗?</h3> <h3> 吃了褪黑素(强烈推荐,倒时差神器)饱饱地睡了一觉。</h3> <h3> 1月30日,行程进入第二天。<br /></h3><h3> 冬天的斯德哥尔摩清晨还是寒冷的,但罗先森仍然坚持要外出跑步,我继续窝在被子里,就这样错过了朝霞映染下湖边美丽的天鹅。</h3> <h3> 跑步的人回来一阵炫耀,大家顿时再也没有睡懒觉的心情,背包出门。昨天夜里寂静昏暗的老城区,此刻在初升的朝霞中已徐徐生辉,教堂的晨钟在耳边响起,恍惚感觉自己身处中世纪的欧洲。斯德哥尔摩老城是二战中未被轰炸幸免留存的少数几个古城之一,喜欢欧洲古建筑的同学值得细细品味。</h3> <h3> 在古城里找一家咖啡馆坐下,浓香的咖啡+美味的蛋糕是我最喜欢的美好一天的打开方式。</h3> <h3> 吃饱喝足我们慢慢游走于斯德哥尔摩的大街小巷,我们不急于赶往任何一处著名景点,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看看美妙的古建筑,看看身边的当地人,散步的、跑步的、遛狗的、安静交谈的……</h3> <h3> 最后不忘来一张团队合影,可怜的摄影师依然在镜头之外……</h3> <h3> 偶遇老城内的丁丁专卖店立刻让我回到了童年。</h3> <h3> 从老城所在的骑士岛一路步行到动物园岛,我们决定参观在瑞典众多博物馆中独具特色的瓦萨号沉船博物馆。</h3> <h3> 5层楼高的瓦萨号建造于1628年,号称为当年最豪华的战舰,1628年首航时不幸沉没在距离港口仅2公里处 。瓦萨号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的17世纪船舶。富有传奇色彩的打捞过程和它的沉没历史同样引人入胜;而且博物馆中所有珍贵的物品都是从海底打捞上来的。馆内还介绍了瓦萨号是如何建造、如何沉船、以及如何从斯德哥尔摩阴暗的梅拉伦湖中打捞出来,并保存完整供后人景仰。</h3> <h3> 博物馆一边展出,一边修复,整个修复工程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可见这艘船当年建造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瑞典王国的巅峰时期可见一斑。</h3> <h3> 出了博物馆,一路暴走肚子已经咕咕叫了,寻着去了当地一个大市场,比起参观著名景点我们似乎更喜欢逛各色市场,屌丝的喜好掩都掩饰不了。</h3> <h3> 市场里售卖各种海鲜、牛羊肉、腌肉、乳酪、蔬菜、水果等,晚餐的食材就在这里解决了。</h3> <h3> 好奇怪的蔬菜,买回去煮火锅不知道啥味?管他呢先买了再说!</h3> <h3>看见市场内一家不错的海鲜餐厅,我们立刻坐下来大快朵颐。</h3> <h3> 来之前听说北欧物价出奇地高,但比起国内的物价我觉得还好吧。比如,图中不同的两份套餐分量都超足(足够胃口不太大的两人分享),食材新鲜味道也非常好,150元RMB左右的价格我觉得完全可以接受。</h3> <h3> 斯德哥尔摩的地铁站艺术已经成为一道不容错过的风景线。</h3><h3> 重点推荐的车站有蓝线的Kungsträdgården站,T-centralen站,Solna centrum站;红线的Universitetet站等。</h3> <h3> 斯德哥尔摩地铁主要分为三条线:红线,绿线和蓝线。呈放射形的地铁线路网,很明显的呈现出了城市的中心,在那里3条线路都交叉汇集在了一起,这个中心便是中央火车站(T-centralen)。</h3><h3> 地铁在瑞典语中叫tunnelbana,当你看到一个白底蓝色的T时,这就是地铁口啦!Solna centrum、Brommaplan这些为站名。</h3> <h3> 斯德哥尔摩的交通卡名为"SL Access Card",可以用以搭乘地铁、公交巴士、轮渡等市内交通工具。在市内所有的 Pressbyrån便利店、地铁大型换乘站(如T-Central、Slussen等) 的SL Center都可以买到。交通卡本身售价20克朗,24小时票115克朗,另外还有3天票和7天票,可根据需要购买。</h3><h3> </h3> <h3> 我们在斯德哥尔摩活动范围不大,交通基本靠走,所以只为参观地铁站艺术,我们选择购买单次纸质票(43克朗/人,这样看24小时的天票确实划算),一次进出地铁闸,随意换乘各线不出站就行。自动售票机出售纸质票,纸质票进站时不能进闸机,只需向工作人员出示,由工作人员开放通道进入。</h3> <h3> 从地铁站上来,天已经全黑,冬天的斯德哥尔摩下午4点天就开始慢慢地黑下来了。</h3><h3> </h3> <h3> 就这样短短的斯德哥尔摩之旅即将结束,一切都和预想的一样,可是❄️呢?说好的❄️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