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校十二航空学校,你怎么啦? 作者 岸柳

岸柳

<h1><b>  1975年5月从第十二航空学校毕业已经整整42年了。随着岁月的堆积,临汾,这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地方,越来越让我思念,越来越让我牵肠挂肚。尽管那里没有一个亲人,没有一个仍有联系的同学,更没有苦恋到撕心裂肺的人儿在那里让我无法忘怀。但是这种情感象一杯存放多年的老酒,喝起来总是那么醇香。<br></b><b> 春节后,我同老伴计划着,今年是不是去山西玩玩,看看我的母校,看看我曾经学习和生活的地方,让我重新拾回青春的记忆,记住那永远值得记住的瞬间。<br></b><b> 我所在的原航空兵42团山西的战友们,好象知道我的心思似的,决定在榆次举行联谊会。这不,去山西、到临汾十二航校看看完全成为可能。当时的心情犹如少小离家,白发苍苍回到了故乡一样兴奋。战友相聚时,我看到了洪洞大槐树,心情又比别人多了一份激动,心里又比别人多了一层涟漪。大槐树下,让我想起了我们学员一中队从洪洞农场劳动几个月后步行回校部,中途在大槐树下坐在背包上休息的情景(现在才知道,那棵大槐树不是传说中的那棵,那棵已不存在,现在是水泥雕塑的)。有人说,中华民族的大多数是从这棵大槐树下走出去的,我还不相信。因为“文革”,不上学了,书读得少,知识面窄,不清楚历史。一个远远落后于江浙的小县,怎么会有如此大的胸怀?聚会结束,4月26日,我和老伴早早地离开了榆次和战友们,去了却我那思念母校、重睹她芳容的心愿。<br></b><b> 中午到了临汾,住在临汾火车站附近。老伴不舒服,头有些疼,下午我一个人去了校部。临汾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毕竟离别四十多年了。我走了点弯路,问了几个年纪大一些的人才找到了校门口。与门卫打了招呼进到了校内,严格讲进到了院内。<br></b><b> 当我看到老了许多,却依然不减当年风采的校司令部办公楼,象打了鸡血似的兴奋。好象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见到了苍老的母亲,那种亲昵,那种无语,那种兴奋油然而生。1969年9月23日入校被欢迎的情景与现实的校门融合在一起了,只有岁月的隔阂,没有场地的区别。我跟司令部西头几个休息的战士说明来意,被允许拍照。其路线就是下面要向大家介绍照片的先后顺序。<br></b><b> 参观游览校部,有两个地方让我的泪点骤然下降。第一个是大操场。操场与周围形成了割据。足球场高低不平,跑道坑坑哇哇,器械锈迹斑斑,场面死气沉沉。当看到经年不修的大操场,血骤然冲上脑门,挤出了泪花。啊,我的母校,你怎么如此沧桑?看到这些,心里异常难受。我站在操场上立即给刘玉来打电话向他报告,也是向他诉说。玉来没接电话,后来才知道他有事。我还责怪玉来报了名,而没有来参加战友聚会,要不我们可以一起回顾当年。第二个地方是学员楼。我们习惯上叫学员队。楼房进不去了,是危房,封起来了。地盘也割据了。我是从东门机库旁的小门进到学员队后面的。不看不要紧,一看,真心酸,让人哽咽。啊,我的母校怎么那么惨淡?你培养了那么多飞行员,培养了那么多工程技术人员,培养了那么多中外高级将领,培养了那么多象杜凤瑞、景海鹏式的英雄,自己却节衣缩食,消瘦、沧桑到这种程度?伤感,也许是文人软肋。有那么一点文化,动不动就感叹,发议论。可我又不是文人,真真实实的武人,大头兵。四十多年没见面,母校竟然老到这种程度?人生易老,岁月不老,谁能想到历史也会沧桑!<br></b><b> 后来,我又远看了曾经教学用的飞机机库,参观了曾经的教室、理论训练处和政治部的办公室,参观了曾经的食堂和校领导家属区,这些地方大都已分割。其间还与当过机关部门领导的同志和职工聊了20多分钟。回到宾馆已是下午六点多 了。<br></b><b> 我对老伴说,今天心里很不舒服。她以为我心脏不好呢!我说,不是。看了校部心里难受。明天我们看完尧庙,带你去看看校部。<br></b><b> 第二天,我们进去后,我一边拍照,一边给老伴介绍曾经在这里发生过的故事,在这里留下过我美丽梦的经历。一个人回到久别的故乡,已不够格叫“圆梦”了。回到母校,尤其是回到阔别四十二年的母校,了却了一桩心事,那才叫真正的“圆梦”呢!<br></b><b> 看到了母校,梦是圆了,心事真的了却了吗?我思来想去,未必。我又增加了新的心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团结而强大,否则就有被瓜分、被租赁、被割据的可能,就像我们的母校一样破落。母校不存在了,虽然是组织行为,也是我军发展和改革的需要,但可以给我们一种历史的思考。东周天下,诸侯林立、封建割据、自私狭隘、强者为王,表面是一统天下,其实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国家遭殃,百姓受苦,这就是新的心事。在那里留下的梦,就是国家富裕、军队强盛、人民安定幸福的梦。这个梦,我们这一代是圆不了,我们的下一代必须努才可能实现圆梦的愿景。但愿我的母校随同国家一起凤凰涅槃!<br></b><b> 再见了,我的母校,十二航空学校!<br></b><br></h1><h1><br></h1><h1><br></h1> <h1><b><br></b><b> 先从宏观上了解十二航校。这是从卫星地图上拍下来的十二航校校部。(上北下南)</b></h1> <h3><b><br></b></h3><h1><b> 临汾航校于1952年12月由军委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航空学校。1976年更名为空军十二航空学校。1986年更名为空军第十二飞行学院。1992年8月与空军第六飞行学院合并。后第六飞行学院又并入第四飞行学院。原所属二团、三团隶属陆军飞直升机。</b></h1><h1><b> 十二航校(简称)是我军的一座名校。为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以及当时友好国家培养输送了四千余名飞行员,培训其他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三千五百余名,为人民军队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任的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马晓天上将就是十二航校二十四期甲班的学员。</b></h1><h1><b> 此图为十二航校大门。临汾人民叫它027(零二七即航校代号)部队。后简称027,直至今天。</b></h1><h1><b><br></b></h1><h1><b><br></b></h1> <h1><b><br></b></h1><h1><b>  进人大门后的司令部办公楼,现在已换了颜色。作者在校政治部编《战地快报》时,常出入此楼。</b></h1><h1><b><br></b></h1><h1><b><br></b></h1> <h1><b><br></b></h1><h1><b>  司令部办公楼近照。</b></h1><h1><b><br></b></h1><h1><b><br></b></h1> <h1><b><br></b></h1><h1><b>  原校卫生处所在区域已被新建的临汾空管的办公楼房所取代。</b></h1><h1><b><br></b></h1><h1><b><br></b></h1> <h1><b><br>  操场西边的树、马路和被铁栏杆围墙围起来的操场。其实,围住了老实人,却围不住涌动的心。部分已遭破坏,围墙已成聋子的耳朵。</b></h1><h1><b><br></b></h1><h1><b><br></b></h1> <h1><b><br></b><b> 礼堂、器械、蓝球场、跑道、足球场。足球场已分割成三个小足球场。蓝球场铁架、足球场门框、旋梯、固定滚轮已锈迹斑斑。</b></h1><h1><b><br></b></h1><h1><b><br></b></h1> <h1><b>&nbsp;</b></h1><h1><b> 球场边的地面杂草丛生、高低不平,长时间无人管理。</b></h1><h1><b><br></b></h1><h1><b><br></b></h1> <h1><br></h1><h1><b> 跑道南头的司令部办公楼,隐藏在白杨树后,无奈地向人们诉说着什么。</b></h1><h1><b><br></b></h1><h1><b><br></b></h1> <h1><b><br></b></h1><h1><b> 礼堂正面(南面)已破旧不堪,由当年的灰色变成了不伦不类的粉红色。1969年9月23日,我们入校后两个月,几乎天天晚上在这里观看慰问节目。1971年3月18日,学校在这里召开纪念巴黎公社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作者曾在大会上代表学员讲了话。这是人生的第一次突破,敢于在大会上讲话。</b></h1><h1><b> 左边灰色的部分为后加的礼堂右“翼”房子。</b></h1><h1><br></h1><h1><br></h1> <h1><b><br></b><b> 礼堂右边原有的建筑与后加的建筑同样破落,让我想起了李白的诗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b></h1><h1><b><br></b></h1><h1><b><br></b></h1> <h3><br></h3><h1><b> 固定滚轮仍在,锈迹斑斑。晚上、月下,我同朱才焕、郁维明半躺在里面谈心,向对方打开青春的心扉。</b></h1><h1><b><br></b></h1><h1><b><br></b></h1><h1><b><br></b></h1> <h3><br></h3><h1><b> 操场东北方向的旋梯同样锈迹斑斑、破烂不堪。这是我们刚入校时特别喜欢的运动器械,它可以锻炼人的平衡器官。</b></h1><h1><br></h1><h1><br></h1><h1><br></h1> <h3><br></h3><h1><b> 站在操场东北方向向西南望去,司令部办公楼在树影里,跑道高低不平。在这条跑道上,作者曾在校运动会上1500米跑步比赛中得过第四名,奖得了一个小本子。同班同学(毕业时为同班同学,当时为学员二中队学员)李树华得了短跑100米第一名。</b></h1><h1><b><br></b></h1><h1><b><br></b></h1> <h1><b><br></b></h1><h1><b> 东边的一部分旋梯已搬到了西北方向。校外的一些人在那里锻炼身体。曾经的活动滚轮已无踪影,或许已作废铁处理掉了。我和李明军等同学特别喜欢,我们能在上面做出难度较高一般人不敢做的动作。单边滚动作盘旋是很潇洒的玩法。</b><br></h1><h1><b><br></b></h1><h1><br></h1> <h3><br></h3><h1><b> 通讯和警卫连队生活和工作的房舍基本没变。</b></h1><h1><b><br></b></h1><h1><br></h1> <h1><b>  <br></b><b> 工艺室和澡堂所在地仍然无恙。当年指导员郭先水的爱人来队,我们利用他家做饭的炉子,化金属铝,浇铸小飞机。李明军尤为积极。郭先水是空军上海政治学校毕业的,政治教育的程式一套一套的。</b></h1><h1><b><br></b></h1><h1><b><br></b></h1> <h1><b><br></b></h1><h1><b> 学员楼的前面,围绕礼堂建了一圈一到二层的房子。现在是“临汾行知学校”的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b></h1><h1><b><br></b></h1><h1><br></h1> <h1><b><br></b></h1><h1><b> 这是十二航校飞行学员预科大队二层楼宿舍(我们也简称学员队)。颜色由灰色变为红色了。门前的白杨树依然挺立,就象当年青春的身影。</b></h1><h1><b> 学员一中队住楼下,二中队住楼上。每个中队12个班,最多时达到180多个学员。三、四中队住北大营原曰本军队司令部办公楼。</b></h1><h1><br></h1><h1><br></h1> <h1><b><br></b></h1><h1><b> 图中“请勿靠近”的门主要是我们一中队进进出出的必经之门,此门向南,处在西边。东边的门主要是二中队出入之门。西门右侧两个窗户里的房间曾是五班、六班住满房间后余下的学员合住的房间。当时有区队长周凯江、学员朱才焕(后任该校理论教员)、钱根林(后去西安军医大学学习)、李明军和我等。</b></h1><h1><b><br></b></h1><h1><b><br></b></h1> <h3><br></h3><h1> <b> 作者在门前留了影,象母校一样苍老。</b></h1><h1><b><br></b></h1><h1><b><br></b></h1> <h1><b>&nbsp;<br></b><b> 这是学员楼的东门。楼下大门的右侧是大队部。</b></h1><h1><b><br></b></h1><h1><b><br></b></h1> <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 &nbsp;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学员楼西门对着的礼堂两侧,已为二层楼和平房所包围。里面已成为“临汾行知学校”和“行知教育中心”的辖区。我向门卫说明情况才被允许进去照相。进去照了几张照片后,有位领导模样戴眼睛的中年男士走过来询问我,我又作了说明,被允许继续照相。</b></h3><h1><b><br></b></h1><h1><b><br></b></h1> <h3><br></h3><h1><b> “行知学校”的左侧,即礼堂的东侧,我们每天上体育课都要跑步经过那里。</b></h1><h1><b><br></b></h1><h1><b><br></b></h1> <h3><b style="font-size: 20px;"><br></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 左侧的广播室与后加的房屋。</b><br></h3><h3><b style="font-size: 20px;"><br></b></h3><h3><br></h3> <h3><br></h3><h1> <b> 礼堂的右侧,曾经的蓝球场已被二层楼房和树木占领。大树位置曾经是南北向的蓝球场。空军司令员马晓天曾作为校球队一员多次同临汾的兄弟单位比过赛。当时,他是一团的飞行教员,记得他是10号球队员,球打得很漂亮。</b></h1><h1><b><br></b></h1><h1><b><br></b></h1> <h3><br></h3><h1> <b> 礼堂两侧已添上了“机翼”。这是面向操场的左侧“机翼”。</b></h1><h1><b><br></b></h1><h1><b><br></b></h1> <h3><br></h3><h1><b> 教学用的飞机机库已成了“文化活动中心”,并有围墙隔离。</b></h1><h1><b><br></b></h1><h1><b><br></b></h1> <h1><b><br></b><b> 远看机库。</b></h1><h1><b><br></b></h1><h1><b><br></b></h1> <h3><br></h3><h1><b> 我们去教室必须经过的拐弯处。学员楼宿舍东侧。</b></h1><h1><b><br></b></h1><h1><b><br></b></h1> <h3><br></h3><h1> <b> 学员队的宿舍,呈“凵”形。</b></h1><h1><br></h1><h1><br></h1> <h3><br></h3><h1> <b> 学员宿舍的屋后及东西两边已经成为肥沃的菜地。</b></h1><h1><b><br></b></h1><div><b><br></b></div> <h3><br></h3><h1><b> 在二楼走廊顶头处加了露天楼梯。这是“凵”形东侧露天楼梯。</b></h1><h1><b><br></b></h1><h1><b><br></b></h1> <h3><br></h3><h1> <b> 这是快要倒蹋的西侧楼梯。</b></h1><h1><b><br></b></h1><h1><br></h1> <h3><br></h3><h1><b> 枯叶处曾经是与外界隔绝的沟壑。我们在沟岸的大树下学习讨论,聆听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播放的《东方红》乐曲。</b></h1><h1><b><br></b></h1><h1><b><br></b></h1> <h3><br></h3><h1><b> 大树底下是两任指导员郭先水和姜长林给我们上政治课,进行“三忠于、四无限”教育的地方。</b></h1><h1><b><br></b></h1><h1><br></h1> <h1><b><br></b><b> 宿舍里的床已改为双层铁床。当年都是沙发式的木床,比这漂亮多了。这是从洞开的窗户里拍到的。</b></h1><h1><b><br></b></h1><h1><b><br></b></h1> <h3><br></h3><h1> <b> 学员宿舍前的马路刚修整过,比当年稍平些。这是由东向西拍的照片。</b></h1><h1><br></h1><h1><br></h1> <h3><br></h3><h1> <b>这是操场东侧的马路。路的右侧是后建的辅助建筑。左侧依次是教室、理论训练处、政治部办公室。墙面由灰色变成黄色。外面有铁栏杆拦着,里面已成为临汾某高中的领地,正在进行封闭式教育。</b></h1><h1><b><br></b></h1><h1><br></h1> <h3><br></h3><h1> <b> 汽车位置曾是校部地道的一个口子,我曾在这里打过地道。曾在左侧的房子里住过,也是校宣传科干事沈永宽带领我们编辑《战地快报》的地方。当时有停飞学员陈新民、学员叶怀金和我。</b></h1><h1><b><br></b></h1><h1><b><br></b></h1> <h3>  </h3><h1> <b> 这排房子是我们上理论课的教室。现在是临汾某高中的教室。</b></h1><h1><b><br></b></h1><h1><br></h1> <h3><br></h3><h1><b> 孩子们看我照相,高兴地打起“V”</b></h1><h1><b>字手势,而我心里十分酸处。他们无忧无虑,我是又忧又虑。他们代表未来,我和航校代表着苍老。</b></h1><h1><br></h1><h1><br></h1> <h3><br></h3><h1> <b> 理论训练处已变成两层楼房。</b></h1><h1><b><br></b></h1><h1><b><br></b></h1> <h3><br></h3><h1> <b>政治部办公室(上图)及中间的走廊(下图)。</b></h1><h1><b><br></b></h1><h1><b><br></b></h1> <h1><b><br></b><b> 这是我们食堂前的马路,左边就是就餐处,前面的高楼是后建的027家属区。校招待所还在。</b></h1><h1><b><br></b></h1><h1><b><br></b></h1> <h3><br></h3><h1><b> 这是学员队的饭堂。这里就餐,每桌8人。我们在这里吃过地勤灶,也吃过空勤灶。</b></h1><h1><b><br></b></h1><h1><br></h1> <h3><br></h3><h1> <b> 我们每天每顿吃饭都要从这个门里走进走出。</b></h1><h1><b><br></b></h1><h1><b><br></b></h1> <h3><br></h3><h1> <b> 这是食堂的后面,我们也在这里帮过厨。</b></h1><h1><b><br></b></h1><h1><b><br></b></h1> <h1><b><br></b><b> 这位曾在十二校保卫科任过副科长的李科长,是周凯江的后任。他正在菜地种菜,看我过去,非常热情,陪我聊了二十分钟时间。</b></h1><h1><b><br></b></h1><h1><b><br></b></h1> <h3><br></h3><h1> <b> 左侧是原工艺室的一位职工。</b></h1><h1><b><br></b></h1><h1><b><br></b></h1> <h1><b>  <br></b><b> 过了政治部南面的马路是校领导家属居住区,当年整洁卫生,如今是不折不扣的棚户区。</b><b><br></b></h1><h1><b><br></b></h1><h1><br></h1> <h1><b><br></b><b> 这个房间,《战地快报》除沈干事外,我们三位也住过一段时间。</b></h1><h1><b><br></b></h1><h1><b><br></b></h1> <h1><b><br></b><b> 这平顶房的部分是后加的。</b></h1><h1><b><br></b></h1><h1><b><br></b></h1> <h1><b><br></b><b> 淒惨的宿舍,感叹的人生。</b></h1><h1><b><br></b></h1><h1><b><br></b></h1> <h1><b><br></b><b> 学校门口直接通向市中心的大路,已变成狭窄的街道。两边的空地已树起了参差不齐的各种层次的房舍。当年,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嘹亮的歌声,去参加市里的各种活动。那种雄纠纠气昂昂的身影,只能在回忆中闪现,历史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远了!</b></h1><h1><b><br></b></h1><h1><b><br></b></h1> <h1><b><br></b><b> 从门前街道的远处看十二航校的大门口。</b></h1><h1><b><br></b></h1><h1><b><br></b></h1> <h1><b><br></b><b> 人走了,美丽的梦却永远留在那里。再见,我的母校!这是最后的告别,还是暂时的分别?是母校在问我,还是我在问母校?我想起李煜酬唱,“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b></h1><h1><b><br></b></h1><h1><b> 20170510编写毕</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