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b><b>今年春节刚过,我就同夫人一起去了趟日本的北海道(Hokkaido),而且旅游的主要目的地,是北海道道东地区的那些冰天雪地和人烟稀少的野生动物出没之处。</b></h1> <h1><b> 有人说,北海道旅游,至少要去四次,因为那地方一年四季都有的看,有的玩,有的吃。而我们这次选择冬天去,除了</b><b>观赏北方漫天大雪的绝美景致和平时难得一见的那些珍稀野生动物,还有就是享受当地特有的天人合一的露天温泉和最最新鲜的海产美食。</b></h1> <h1> <b>下图是我们这次到北海道主要游览的道东地区示意图。我的《冬天到北海道去看雪》总共五集,计划每周发一集,敬请期待。</b></h1> <h1><b> 从上海直飞北海道,航线是走日本海的,在即将抵达札幌(Sapporo)时,我们在空中看到了一大片雪山,非常壮观。</b></h1> <h1><b> </b><b>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们的飞机在札幌上空盘旋了好几圈才降落札幌新千岁机场,但这倒是给了我在空中拍摄北海道皑皑白雪和这个日本第二大岛周围海岸线的机会。</b></h1> <h1><b> </b><b>在出发前就做了些功课,也设想过要拍摄些什么样的画面,其中就包括在飞机上如何寻找雪地上的道路、山岳,树木村庄的投影,以及美妙的色块、线条等。</b></h1> <h1><b> 老天爷很给面子,飞机在札幌上空盘旋,地面景致和投影清晰可见,立体感很强。</b></h1> <h1><b> </b><b>这是札幌周边农村的小院落,从空中俯瞰,雪地上的农舍小巧玲珑,画面干净简洁,很有意思。</b></h1> <h1><b> 下图为</b><b>日本北海道首府札幌的新千岁机场。简单归纳,我们这次冬游北海道,主要玩的地方是道央的小樽、札幌两地和道东的钏路、根室地区。在地理上一般多将呈菱形状的北海道这个岛分为道南、道央、道北、道东四个区域。小樽、札幌在道央,钏路、根室属道东。</b></h1> <h1><b> </b><b>我们去到北海道的那个时候,正好赶上札幌冰雪节和小樽雪灯节。我们选择了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充满小资情调的小樽为第一落脚点,因而我们这次冬季北海道之旅的行程,实际是从怀旧与浪漫的小樽开始的。</b></h1> <h1><b> </b><b>这是我们这次冬游日本北海道的札幌、小樽、钏路三地的位置示意图。图片只是借用了当地的交通图。</b></h1> <h1><b> 小樽(Otaru)是日本北海道的一座港口小城,在北海道首府札幌市以西,JR车程只需大约30分钟。“小樽”一词语源自北海道原住民阿伊努语,意为“砂岸中的河”。</b></h1> <h1><b> </b><b>小樽原本只是一个小渔村,后来因建设札幌的木料都由小樽港运上岸,以致成为昔日北海道的重要港口。</b></h1> <h1><b> 小樽因多坡道,故又有"坡城"之称。其中有取名为"地狱坡"的陡坡和斜而弯曲的“船见坡”。</b><b>远处是小樽的天狗山滑雪场,两条雪道清晰可见。</b></h1> <h1><b> </b><b>小樽三面环山,一面是日本海的石狩湾,背山面海,地理位置很好。</b></h1> <h1><b> 早些年的</b><b>小樽因港口贸易发达,曾经作为北海道的金融、经济中心,素有日本 "商都"和"北方华尔街"之称。如今虽繁华不在,但仍保留了以小樽运河为主的历史建筑,而成为很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b></h1> <h1><b> 小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莫过于那条早已被废弃的仅剩长约1100多米的古老运河,据说它的年龄几乎与北海道开拓的历史相同。</b></h1> <h1><b> 二战后小樽港没落,运河也被填埋了大部分,但政府通过制订条例保护历史古迹,小樽运河及两岸建于明治、大正时期的石造仓库群被保留了下来,改造成商业区、餐饮区、艺术区,如今成为旅游景观。</b></h1> <h1><b>下图是最让少男少女们迷恋的小樽运河夜景。每年冬天,小樽迎来飘雪的季节,入夜的运河两岸,煤气路灯被点亮;运河水面上漂浮起一颗颗过往系在鱼网上的玻璃浮球,浮球里烛光闪闪,在波平如镜的运河水面上星星点点,煞是动人;运河一边的石板路和河岸堤坝上,也被点起雪灯,使整个古运河两岸,相映成小樽冬季最美丽的浪漫景色。</b></h1> <h1><b>上图这张片子是在浅草桥上拍的,小樽雪灯节期间,入夜前桥上就会有很多摄影爱好者占位置等天黑。到开灯后,最好尽快拍完,否则很快就会里三层外三层的人满为患了。小樽运河最经典处,是从中央桥到浅草桥这一段。从运河畔昏黄的煤气灯,以及由数十万块石砖所砌成的石板步道,一直到浅草桥上特别为观光客服务的传统人力拉车,均使得小樽运河不论是白天与夜晚,都能散发出同样媚惑动人的神采。</b></h1> <h1><b> </b><b>如果说,小樽运河是这个城市的地标与见证,那么北一硝子馆则是这个小城的文化代表,这个小城的物语,就是从小樽运河和北一硝子馆展开的。</b></h1> <h1><b> </b><b> "硝子"是玻璃艺术制品的意思,小樽的玻璃艺术制品也被誉为"写在玻璃上的情书",能让无数少女爱不释手。有人说硝子、八音盒、甜品,小樽这三样东西,甚至可以让无数女人还原了一颗轻柔的少女心。</b></h1> <h1><b> 从浅草桥向东南方向走一会儿,就可以到各色商店林立的堺町通步行街</b><b>,街上有设计风格独具的玻璃艺品店、新鲜美味的海产品餐厅、浪漫怀旧的咖啡吧和乡土美术馆等,沿着这条街一直可以逛到童话十字路口。</b></h1> <h1><b> 经过多年努力,加之岩井俊二的电影《情书》,现在的小樽,成了全球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尤其让少男少女们趋之若鹜。</b></h1> <h1><b> </b><b>到小樽,我们也不会错过周边的那些宁静悠闲的小镇,和JR沿线的那些充满小资情调的小车站,其中就包括小樽筑港(Chikko)和朝里。</b></h1> <h1><b> 这是小樽筑港的游船码头。冬天的傍晚,</b><b>雪国色彩的那种素雅,真的就像安静地倚靠在白色窗帘边读书的少女,淡淡的平静而美丽。</b></h1> <h1><b> </b><b>淡淡的一抹夕阳红,平静的港湾,面对这样的美景,任何躁动的心,相信都会不由自主地平静下来。</b></h1> <h1><b> </b><b>小樽筑港的日落时分,海面平静,灯塔凝神,停泊在港湾的游艇,披上了一身淡淡的晚霞。</b></h1> <h1><b> </b><b>只有你回望筑港街里,才看见一点点霓虹灯和汽车的尾灯。小镇悠闲安逸的令人舒心。</b></h1> <h1><b> </b><b>朝里是个JR小站,小到只有个一间屋子大小的候车室,而且是机器售票,30多年前就开始实行无人化运作管理。</b></h1> <h1><b> 清晨的朝里小站,非常安宁,当天又因是周末,人们都在休息。</b></h1> <h1><b> </b><b>只有当火车靠站时,才有一两声悠远的钟响,除此以外,真是只听得到鸟叫声。</b></h1> <h1><b> </b><b>这是朝里的一个雪后清晨,海浪轻轻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海对面据说是北海道最北端的宗谷岬。</b></h1> <h1><b> </b><b>从小樽到钏路(Kushiro),再从钏路走中标津(Nakashibetsu)、标津町(Shibetsu)沿海边到罗臼(Rausu),我们进入了日本最知名的四大世界自然遗产地之一的知床半岛(Shiretoko),也抵达了日本北海道的"大地尽头"。</b></h1> <h1><b> </b><b>半岛最北端知床岬的名称,来源于当地原住民阿伊努族语,有"大地尽头"的意思。如同其名,地处偏远、人迹罕至的知床半岛,因此被称为"日本最后的秘境"。那里的原生态自然景观、野生动物、露天温泉、海鲜美食,吸引着慕名而至的旅游爱好者。</b></h1> <h1><b> 知床半岛位于北海道岛的最东北部,是个狭长的半岛,长约63公里,半岛西面鄂霍次克海,东临太平洋根室海峡,有着丰富的海洋生态系统和完整的高山森林,知床半岛是日本原始自然保存最完好的地区,2005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名录。</b></h1> <h1><b> </b><b>上图这张片子拍得比较辛苦,为了等日落红云,我们在渔船码头的一个伸向海里大约有100多米的堤坝尽头,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见下图)。毕竟是零下十几度的寒冷黄昏,我们又是面向西北,尽管穿的很多,可当我拍完最后一张片子后,手指已经冻麻了。</b></h1> <h1><b> </b><b>知床半岛海域,是全球纬度最南、能见到海冰流冰现象的地方。每年1月到3月,北方海域的浮冰顺风飘到知床半岛海岸边,流冰景观成为当地一大旅游特色。因流冰的侵蚀作用,长年累月也形成了知床半岛独特的海岸悬崖绝壁景观。</b></h1> <h1><b> </b><b>知床半岛上有大小5个湖泊散布在原始森林中,就像是5颗宝石小巧静谧。湖面上倒映着知床的群山,水的透明度非常的高。</b></h1><h1><b> 在北海道看雪,当我拍到下图这样的雪景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中国画宗师</b><b>朱屺瞻</b><b>的画作来,那种黑白比例关系、那种墨韵,都在无时不刻地产生着某种联系,有时候我甚至会刻意用镜头去寻找这种墨韵。</b></h1> <h1><b> 知床半岛中间部分是纵向走势的山峦,拥有最高峰的罗臼岳(海拔1661米)、活火山硫磺山(Lou-zan Mt.lou)等。从这里向西是鄂霍次克海,东边是辽阔的根室海峡。连绵不绝的断崖与海相望,大大小小的瀑布直接落入大海,还可以看到成群的海鸟。</b></h1> <h1><b> </b><b>知床半岛上还覆盖着广袤的原生林,人迹罕至的原生态树林,成了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是棕熊、野鹿、狐狸多种野生动物的故乡,也是日本濒危鸟类毛腿鱼鸮Blakiston's Fish Owls(Ketupa blakistoni)猫头鹰的栖息地。</b></h1> <h1><b> 知床海中生长着鲑鱼等多种鱼类,是毛腿鱼鸮、虎头海雕、白尾海雕等稀有鸟类及棕熊的重要食物资源,支撑着陆上生态系统的发展。知床的生态系统清楚地显示了海洋生态和陆上生态之间的连锁反应,被称为举世无双的野生动物宝库。</b></h1> <h1><b> </b><b>知床半岛越往海延伸的部分就越狭长,为了保护知床半岛的原始性,当地政府只在半岛的基部海岸线修筑公路。换句话说,要想到达半岛最北的顶端知床岬,只能徒步。1964年6月1日,知床半岛成立知床国立公园 (Shiretoko National Park)。</b></h1> <h1><b> </b><b>在知床半岛的中部,有两个小渔村,西边的宇登吕(Utoro)和东边的罗臼(Rausu)。到宇登吕可以赏日落和泡温泉,在罗臼能够看日出,冬天可以坐破冰船出海看海雕捕鱼,夏天可以出海看鲸鱼。两地横向距离很近,有一条横断路,但必须翻越罗臼岳知床垰,每年的十一月初到第二年的四月底都不通车。所以冬天到地处偏远的知床半岛玩,这次我们只选择了罗臼一地。</b></h1> <h1><b> 下图为</b><b>罗臼渔船码头晨曦。罗臼虽是个小渔村,但海带、鲑鱼、鱿鱼的产量在日本都名列前茅,有"鱼之城下町"的美誉。罗臼面对根室海峡,并与北方四岛之一的国后岛相对,从罗臼到国后岛,直线距离仅25公里。</b><b>我们在罗臼富士見町的一家名为"栄屋"的民宿住了一个晚上,她家距离码头最近,为的是方便第二天凌晨登船出海,观赏白尾海雕和虎头海雕日出时分觅食捕鱼的激动人心的景象。(未完待续)</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