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山鹪莺

阿全

<h3>  初涉观鸟时,你或许对水边草丛中传来“喵——喵”的声音而感到疑惑不解,喵星人为何要躲藏在这里?和谁在捉迷藏呢?当看见一个黄绿色的身影从中飞出来的时候,恐怕还是难以想象这叫声居然是一只小鸟的叫声!</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只小鸟名叫黄腹山鹪莺,是一种在华南常见的鸟儿。在中国鸟类大家庭,有八种小鸟住在一个叫“山鹪莺属”的小家庭里。但它们并不是全在广州安家,在广州常见的除了黄腹山鹪莺外,就是纯色山鹪莺了。很多新观鸟人不容易分辨这两种山鹪莺,下面就请各位随我了解一下它们俩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名不正则言不顺,首先,我们得把它俩的名号搞清楚:上文把它们分别叫黄腹山鹪莺和纯色山鹪莺。可能有些朋友会嘀咕,这两个名字在被称为中国观鸟圣经的《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都没有哦!相对应的只有黄腹鹪莺和褐头鹪莺,如果再查阅其他一些资料,还会看到灰头鹪莺、灰头山鹪莺、褐头山鹪莺、纯色鹪莺的叫法,搞得人一头雾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都是各种别称惹的祸!大家知道:一种生物,国际通行的名称只有拉丁文学名一个,其他各种语言、各种俗称、各种别名数不胜数。鸟的名称也是如此,这两种鸟,常见的中文名各有四个,加起来就八个了,怎不叫人头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近年来,随着《中国观鸟年报》陆续发布的《中国鸟类名录》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很多鸟种的中文名称在观鸟人中逐渐归一。在《中国鸟类名录v4.0》中,这两种鸟分别叫黄腹山鹪莺(Prinia flaviventris)和纯色山鹪莺(Prinia inornata),其他的名称请抛一边吧。</font></h3> 大家很容易把它们混淆,恐怕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div>  一、它们的生活习性、喜欢的生长环境都差不多,甚至在同一个地方会同时看到它们,就更分不清谁是谁了。看看《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对它俩生活习性的描述——黄腹山鹪莺:“栖于芦苇沼泽、高草地及灌丛。甚惧生,藏匿于高草或芦苇中,仅在鸣叫时栖于高杆。扑翼时发出清脆声响”。纯色山鹪莺:“栖高草丛、芦苇地、沼泽、玉米地及稻田。有几分傲气而活泼的鸟,结小群活动,常于树上、草茎间或在飞行时鸣叫”。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两种山鹪莺都喜欢在草丛中活动,还有一点点害羞,难怪会令人难以分辨。</div><div> 二、体型较小,性情活跃。它们体长都只有十来厘米,都长着几乎和身体等长的尾巴,身体颜色基本都是黄褐色。它俩的性情还比较活跃,虽不如柳莺们那样根本停不下来,但在草丛中不断的蹦跶,使人想清楚看出两者的差异的确有些难度。</div> 那要怎样才能迅速地把它们区别开来呢?<div>  一是“听”: </div><div> 黄腹山鹪莺标志性的“喵”叫声是非常典型的,去到野外听到这种独特的声音,黄腹山鹪莺就在旁边那是八九不离十了。此外,黄腹山鹪莺还会急促地、不断重复地哼着一句略带有质问语气的歌词——“你来这里到底干什么?!你来这里到底干什么?!”。一般情况下,“喵喵”叫时的黄腹山鹪莺隐藏在草丛中,唱歌时总是十分高调地站在显眼的位置。</div><div> 相比之下,纯色山鹪莺的鸣叫就逊色多了,即使是唱歌,也只是在连续而单调的“啾-啾-啾-啾”声中夹着一小段不算太婉转的歌声。其次,正如《手册》上所描述的,黄腹山鹪莺在短距离飞行中会发出“咔-咔”的扑翼声,这种声音不仅纯色山鹪莺没有,似乎在其它我所见过的鸟类中也没有类似的情况。</div> <h3>黄腹山鹪莺喜欢站在高处,反复质问:“你来这里到底干什么?”</h3> <h3>  二是“看”:</h3><div> 从整体上看,黄腹山鹪莺体色偏绿,纯色山鹪莺偏棕褐色。</div><div> 黄腹山鹪莺名字的的来正是因为它有着明亮黄色的腹部,这与浅色的胸部形成了明显的色差。同时黄腹山鹪莺又被称为灰头鹪莺,正是因为它的头部偏灰,与背部的橄榄绿色有明显的色差。</div><div> 纯色山鹪莺的头和背都是黄褐色,这也是它的别称“褐头鹪莺”的由来。同样,它的胸和腹之间也不存在象黄腹山鹪莺那样的色差,整体浑然一色,被称为“纯色山鹪莺”的确是名副其实。这种“纯”,是一年到头都是如此,但要注意的是:冬天纯色山鹪莺的体色比在春夏的繁殖季更为鲜亮偏黄,不注意观察是有可能误认为是黄腹山鹪莺的,但只要注意是否存在“色差”就能准确判定了。</div><div> </div> <h3>黄腹山鹪莺,头和背、胸和腹之间有明显的色差。</h3> <h3>春天的纯色山鹪莺色彩暗淡</h3> <h3>冬天的纯色山鹪莺色彩鲜明。但始终没有黄腹山鹪莺那样的“色差”。</h3> <h3><font color="#010101">  掌握好“听”和“看”这两步,相信要区分黄腹山鹪莺和纯色山鹪莺就不算有太高难度了。</font></h3> <h3>  在广州稍往北去到从化,有可能看到另一种山鹪莺——黑喉山鹪莺,再去到南岭,还有机会看到第四种山鹪莺——山鹪莺(就这名,前面没其他字了)关于这两者,我以前已经写过一篇小文,美篇里有,在这里就不再啰嗦了。至于暗冕山鹪莺,主要的分布区在广西云南,在广东肇庆云浮一带有分布记录,在广州的记录仍是空白。剩下的三种:黑胸山鹪莺、灰胸山鹪莺和褐山鹪莺也都分布在西南,广东暂时还没有观察记录。</h3> <h3>  2018年2月16日(大年初一),终于再次见到了山鹪莺,这次比当年在南岭仅是匆忙一瞥强太多了😄</h3> <h3>有时候,长尾缝叶莺也有可能被误认为是黄腹山鹪莺或纯色山鹪莺,只要注意头顶的棕红色就不会弄错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