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5岁失明,17岁父亲去世,20岁母亲去世后便开始一人独居,现年90岁,每天煮一次稀饭吃四餐⋯⋯"</h3><h3> </h3><h3> </h3><h3> 在偶然的情况下,某个思埠的小伙伴给老吴发来了一则题为《90岁失明老人独居山村70年,煮一次稀饭吃4餐》的消息😭</h3><h3><br /></h3><h3> 不敢想象,一个看不见的老人在过去的70年岁月中,一个人吃、一个人睡、一个人在黑暗中自言自语,岁月漫长,心有多强大才能坚持度过寂寞的年复一年?</h3><h3> 不敢想象,老人在过去的280个季节中,该如何熬过春天的湿、夏天的热、秋天的干、冬天的冷?</h3><h3> 不敢想象,老人在过去的840个月里,生病了怎么办?摔倒了怎么办?是否曾有人前去为他送药?是否曾有人前去把他搀扶?</h3><h3> 不敢想象,老人在过去的25200个日夜,每天摸索着生火煮粥,他的双手究竟被烫了几次?他的肚子可曾真的填饱?</h3><h3>⋯⋯</h3><h3><br /></h3> <h3> 老吴决定不能再空想下去了,老人已经90岁,他已经等了70年,还有多少时间经得起等待?于是,老吴在和家人说明了情况后,在他们的支持下,便带上助手买了机票,连夜飞往了黄清佃老人所在的城市——福建泉州。</h3> <h3> 到了泉州后,很欣慰地遇见了好几个同样心系老人的思埠小伙伴,大家一起坐了两个小时的大巴车到了县城永春,饥肠辘辘的在路边摊边随便填了一下肚子,然后就和大家一起采购了物资,再次转车到了黄清佃老人的家。</h3> <h3> 和小伙伴描述的一样,老人的房子真的非常破旧,乌黑的锅灶,蒙尘的木板桌椅,仿佛都在诉说着老人这些年来所遭受的苦难。一听闻我们到来了,他感到非常高兴,说了很多很多的话。</h3> <h3> 这个孤寂了一生的老人告诉我们,他不需要大家送东西,只想有人陪他说说话,好让他不至于死了都没人发现😭</h3> <h3> 在出发之前,老吴原打算自费把老人送去敬老院生活,但是来到之后发现这里敬老院正在兴建,而且老爷爷也表示在自己家里生活了90年也不适应搬家,所以我也不好强求。现在村里已经安排了一位妇女照顾其饮食,而老吴也嘱咐了当地的思埠小伙伴定期探访老人,希望老人能够安享晚年!</h3> <h3> 其实准确来说,清明节的来历正是感恩,感恩节,在中国就是清明节,我们清明节上坟祭祀先祖,就是沿袭这种感恩的精神。然而,中国的清明节对感恩,似乎更加注重对逝去的先人,而忽略了在世的人,似乎将更多、更重要的感恩淡化了。</h3><h3> 人生不过生死之间,清明节的意义,无非是对先人的感恩与缅怀,但是感恩更应是对先人身前的孝顺,祭台上的酒肉只是宽慰后人的心罢了,先人何曾能享用?莫待子欲孝而亲不在,于遗憾里缅怀。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行孝不能等,行善亦不能等!老吴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珍惜身边的人。</h3> <h3> 最后,我们要感谢泉州当地自发赶来的30名思埠小伙伴。虽然一夜未睡,但丝毫感觉不到累,满满的正能量!公益在路上,思埠在努力!<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