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我的第二故乡天星沟,地处黔渝交界的重庆市南川区境内、海拔2251米高的金佛山脚下,位置十分偏僻荒凉。从1966年开始,几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工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响应党的召唤,陆续进入天星沟,要在这里建设一座大型的兵工厂(当时厂名为国营东方红机械厂,后更名为国营天兴仪表厂,即现在的成都天兴仪表(集团)有限公司),于是,寂寞的群山沸腾了。</div><div>(相片为2005年7月1日傍晚的天星沟,晓露拍摄)<br></div> <h3><font color="#010101"> 1971年10月,我们几兄妹随支援三线建设的父母,从四川泸州市举家迁徙进沟时,工厂建设已经有5年了。进沟那天的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那是一个细雨濛濛的秋日,一辆大客车载着我们在曲折的盘山公路上颠簸、爬行,险要的山形路势不时令我们恐慌惊叫。只记得行驶了很长的时间,当我们全身筋骨都快被抖散架的时候,车辆才驶入了崇山峻岭环抱的天星沟。抬头望去,只见四周的山是那样地高,高得全都与天连在了一起。半山腰云雾袅绕,好似有堆堆篝火在燃烧。从未见过大山、年幼的我惊奇地瞪大双眼问个不停:“那些是烟吗?是在烧火吗?山上有人吗?”。这个疑问在我心中盘旋了很久很久,总想亲自跑到“冒烟”(实为云雾)的地方去看个究竟。天星沟啊,第一面我就觉得你好神秘。(相片为2005年7月1日傍晚的天星沟,晓露拍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随后的生活异常艰苦。先来的叔叔阿姨们已在这里开辟了一条简易的公路,修建了一些“干打垒”住房,建起了学校,拉通了电线,但是条件仍是非常的差。由于山区气候的特点,这里经常都是阴雨绵绵,到处都是大坑小凼,泥泞不堪。学校还没有桌椅,我们每天都得扛着高凳(当课桌用)、拎着矮凳(当坐椅用)去上学。在老家烧惯了天然气的我们,在这里不得不烧柴烧煤,过着烟薰火燎的日子。物资奇特地匮乏,远远满足不了生活的必需。交通更是难题,离县城将近20公里,每天却只有两班交通车,人们迫不得已时,不得不徒步而去,徒步而回。(相片为2005年7月1日傍晚的天星沟,晓露拍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这样艰难的环境里,父辈们胸怀革命理想,披星戴月,披荆斩棘,开山劈水,筑路架桥,战胜重重困难,在这里建起了一座现代化兵工企业,生产军品,支援国防,保军转民,走向市场,我们的山沟工厂甚至还成为了上市公司。几代三线人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热血和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这期间,我也从一个年幼无知的孩童逐渐长大成人,进厂当了一名光荣的兵工战士,为工厂的发展添砖加瓦。后来工厂又启动了漫长的搬迁工作,历经近十年的重重艰难,2000年初,终于整体搬迁到了成都。(相片为2005年7月1日傍晚的天星沟,晓露拍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很多年来,我只知道我们在从事崇高而神圣的“三线建设”,老人们还说,“三线建设搞不好,毛主席他老人家睡不着觉。我们当时能够到三线厂来,是莫大的光荣!”但“三线建设”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到山沟里去?为什么又要从山沟里搬出来?我却一直没有真正搞懂,问别人,也说不清。最近一些年,看到一些宣传报道,才揭开了我头脑里“三线建设”的神秘面纱,那可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啊。(相片为2005年7月1日傍晚的天星沟,晓露拍摄)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史称的“三线建设”是指从1964年到1980年期间,在中国中西部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从行政区域看,由中国大陆的国境线向内地收缩,划两个圈,形成三个带。一线地区包括沿海和边疆省区,三线地区包括基本属于内地的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7个省区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等省区靠内地的一部分,共涉及13个省区,介于一、三线地区之间地带,就是二线地区。在贯穿3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中西部,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 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令召唤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成了三线地区强大的国民经济和国防生产力。包括:建成大中型骨干企业近2000个,形成包括核能、冶金、航天、造船、电子、化工、机械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如攀枝花钢铁集团,酒泉钢铁集团,金川有色冶金基地,酒泉航天中心,西昌航天中心,葛洲坝、刘家峡等水电站,六盘水工业基地,渭北煤炭基地,贵州、汉中航空工业基地,川西核工业基地,长江中上游造船基地,四川、江汉、长庆、中原等油气田,重庆、豫西、鄂西、湘西常规兵器工业基地,湖北中国第二汽车厂、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东方锅炉厂等制造基地,中国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建成川黔、成昆、贵昆、湘黔、襄渝、焦枝、阳安等十条铁路干线,总里程近5000公里;同时,聚集并培养了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仅军工企业高中初级工程技术人员就有近20万名。这些伟大成就,初步构成了我国的战略后方基地,改善了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增强经济和国防实力,成为了西部工业和经济的“脊柱”,为今天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片为2005年7月1日傍晚的天星沟,晓露拍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基于当时特定背景所采取的“靠山、分散、隐蔽”和“进洞”的选址原则,给不少企业后来的经营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不便,带来各种地质灾害威胁。1980年以后,中央基于对形势的正确判断,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对三线企业采取“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一系列重要措施,针对三线建设中存在的钻山太深,过于分散等问题和新形势下提出的新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了经济关系、经济政策、企业布局、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科研单位,又从山沟迁到了城市。(相片为2005年7月1日傍晚的天星沟,晓露拍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离开了天星沟,天星沟却常令我魂牵梦萦。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在天星沟度过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美好时光,不会忘记天星沟美丽的自然风景,我也永远不会忘记闭塞的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困惑和艰难、咆哮的山洪带给我们的恐慌和悲伤。三线建设艰苦创业的日子已经过去,但几百万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所表现出来的浩然正气,将长存于天地间。三线人对人民、对祖国、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精神,三线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奉献精神,三线人“艰苦创业、吃苦耐劳、团结奋斗、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都将作为宝贵精神财富传承于世。(相片为2005年7月1日傍晚的天星沟,晓露拍摄)</font></h3> <div> 建国60年之际,我把此文发到工厂的局域网上和互联网上,更是引来大家的共鸣。跟帖一瞥:</div><div> “共和国每一步前进的步伐,充满了艰辛悲伤与欢乐。记住前辈们奋斗的历程,鼓舞我们奋勇前进!”</div><div> “三线精神值得发扬!”</div><div> “我的父母也是这样去西安的。如今那个小地方成了飞机城了。向建设者们致敬!”</div><div> “上海也有很多老职工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义无返顾地到各地支援三线建设。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辛勤工作,为建设祖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三线建设者艰苦创业的精神、廉洁奉公的精神以及同志之间团结友爱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div><div> “1970年我们全家离开大连市搬迁到山沟,我的学生时代在深山度过。父辈们把青春献给三线建设、军工事业,奉献在深山之中。”</div><div> “400万三线建设大军,其后代应该有很多人,说到三线建设的话题,很多人都有共同语言。”</div><div> “这篇文字总给人震撼,在岁月的长河中,留给我们记忆的是一种向上的精神,支撑我们灵魂的高度。我喜欢作者那童年中艰苦的美丽。”</div><div> “三线建设再现辉煌可喜可贺!”</div><div> “现在一些人缺的就是三线精神,有三线精神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div><div> “三线建设最早是从修建公路铁路桥梁开始拉开的轰轰烈烈的建设大幕。在三线建设中,中西部有许多高山峻岭需要凭着双手征服,就那样有许许多多的人牺牲了生命(包括知识青年、解放军战士、农民弟兄等等),我们今天坐着火车穿行在黔渝铁路上、穿行在宝成铁路上、开着汽车穿越秦岭山脉,可曾想过这些都是当年三线建设者们抛汗水撒热血而创造的奇迹吗?!向那些逝去的和活着的建设者们致敬!!!”。</div><div> (相片为2005年7月1日傍晚的天星沟,晓露拍摄)</div> <h3><font color="#010101"> 三线建设,曾经因为涉及国防建设,属于高度机密,在前50年都是密而不宣,报纸、电视上都不允许进行任何报道,造成了世人对三线建设知之甚少的局面。现在,很少有人提起三线建设这个词了,也极少有人知道三线建设了。但是,对当年三线建设的历史功绩和创业精神,所有关心祖国命运和前途的人不会忘记,共和国永远不会忘记!三线建设,曾经因为涉及国防建设,属于高度机密,在前50年都是密而不宣,报纸、电视上都不允许进行任何报道,造成了世人对三线建设知之甚少的局面。我将在《远去的天星沟》一书中,以我的亲生经历,告诉你三线人的真实故事;告诉你天星沟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相片为2005年7月1日傍晚的天星沟,晓露拍摄) </font></h3> <h3> 作者简介:晓露,本名刘常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龙泉驿区作家协会会员。三线二代,曾在深藏于天星沟的国防厂里生活和工作了28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