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拜谒中山陵

傲雪寒梅

<font color="#167efb"> 从雨花台到中山陵约有半小时路程。客车沿着绿色长廊缓缓行驶。两旁高大茂密的法桐,如华盖,似巨伞。中山陵坐落在钟山(又名紫金山),陵地是孙中山与好友(时任国民党党部秘书长)胡汉民在山上打猎时遴选的。当时,孙中山说:他日,若百年之后,我愿国民取杯土葬我于此。</font> <font color="#167efb">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举国悲痛。国民政府旋即成立了葬事筹备委员会,负责先生的葬事工作,并选墓址于紫金山。1929年6月1日举行了奉安大典,将中山先生的遗体由北京迁葬于南京中山陵。</font> <font color="#b04fbb"> 到达博爱坊下。我仰望中山陵,但见高高的陵殿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殿下人群攒动,游人络绎不绝。我们集体在博爱坊前留影。石坊巍峨耸立,“博爱”两字镶嵌坊上泛着金光。博爱思想和大同世界是孙中山一生追求的理想。</font><div><font color="#b04fbb"> 博爱坊南面是个孝经鼎,从外形看象个定海神针。此鼎是戴季陶母亲捐赠的。上面刻着戴母手书的《孝经》全文。从孝经鼎向博爱坊直到陵门看去,中轴线就是鼎的中心。它也是中山陵整个建筑群的中轴线。</font></div> <font color="#39b54a"> 通过博爱坊大门,是一条长达480多米的墓道,两旁松柏肃立,鲜花垂首。松涛阵阵,花香袭袭,像卫士守卫领袖安寝,像亲人守侯伟人英灵。</font> <font color="#167efb"> 登上平台便可看到陵门。其平面图为长方形,宽27米,高16.5米,进深8.8米,计有三个拱门,各装有对开的镂花铜门。</font> <font color="#b04fbb"> 中门的横额上镌刻着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四字。陵门进口两侧还有一对石狮高约3米。陵门正门平时关闭,只有贵宾来时方开正门。当年原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来中山陵时,正门大开恭迎贵宾。</font> <font color="#ff8a00">陵门后是碑亭,亭正中立有一块高达9米的花岗石碑,上刻原国民党行政院长谭延闿所书“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24个镏金颜体大字。碑后面竟一字未有。奇怪,如此伟人一生何其辉煌?何其伟大?为何死后墓碑上竟一字不赞。据载,孙中山去世后,当时任国民党主席的汪精卫曾亲笔写下数万言的墓志铭,欲刻碑为孙中山歌功颂德。此举,遭到了孙中山的遗孀宋庆龄夫人的坚决反对。宋庆龄说:先生的一生功绩留给后人评说吧。因此,墓碑成为无字碑。中国历史上有三块无字碑。一块是武则天,另一块是秦烩,再一块就是孙中山。孙中山的伟大功绩难以用文字来表书,任何语言描述都是苍白的。</font> <font color="#167efb"> 从外观上看,碑亭后面无任何建筑。然而,穿过碑亭向上望。巍峨壮观的灵堂瞬间矗立在眼前。这是设计上的障眼法,巧妙无比。自碑亭到灵堂,共有五个平台,392级台阶(寓为当时全国3亿9200万民众)自下向上望,只见台阶向上垒起,越来越高。拾阶而上。台下的人们低头弓腰向上攀登台阶。站在台下,向上仰望,台阶是那样的高大险峻,灵堂高不可攀;站在灵堂前面的平台上,向下望却不见了那无数台阶,但见一个平台比一个平台低矮远离,直到前方目不可及处。这上下如此强烈的视觉对比,昭示这一个道理:前进的道路漫长而艰险,但一旦到达高峰,再望前看将会是一路坦途,是一个光明的未来。</font> <font color="#39b54a"> </font><font color="#b04fbb"> 望见灵堂正上方端正地写着“天地正气”四字。下面自右向左依次写着:民族、民生、民权。即孙中山倡导的新三民主义。灵堂是一座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长30米,宽25米,高29米,外壁用香港花岗石建造。堂顶是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式,上盖蓝色琉璃瓦。堂前左右各摆放着一个香炉,一个铜鼎。铜鼎是孙中山的长子孙科所敬献。右边的一个香炉,壁上清楚的看见两处弹孔。据载,当年日军侵占南京后,与守卫中山陵的中国军人激战时,被日军击破后留下的。日军攻占中山陵后,慑于孙中山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威,浩然荡漾的英魂,以及在国际上的崇高声望,慑于因侵华造成的巨大国际影响,以及中国军民浴血奋战、气壮山河的神威,而没有对中山陵进行破坏。相反,却派重兵予以保卫。呜呼!伟人幸免于难。</font> <font color="#b04fbb"> 灵堂中央端坐着孙中山的全身汉白玉塑像。先生身穿长袍,双手抚膝,目光灼烁,坚定地望着远方。像在沉思,又似在呐喊。思索中国的前途命运,呼唤人民团结起来进行抗争。同时,告诫后来者: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殿内共有12根大理石柱子。其中有4根半藏于四角墙内,8根分立于大殿中央的塑像两侧。寓意为四平八稳,江山固若金汤。穹顶上方,绘有巨大的国民党青天白日党徽。据说中共高级人物,从来不走正门进入灵堂。因为,灵堂上方被国民党青天白日党徽所笼罩,意味国民党的势力将笼罩九州,统治全国。那共产党人岂能甘心?大殿周围的墙壁上,镌刻着孙中山亲笔撰写的《治国纲领》全文。再往后,穿过一道厚厚的铜门,即是墓室。墓室中央是一个圆形的大理石圹,墓圹正中孙中山的汉白玉全身塑像安卧在大理石棺上。他身着中山装,面目慈祥和蔼,庄重泰然。孙中山的遗体就安放在这个圆石圹里,并用钢筋水泥密封。</font> <font color="#167efb"> 据说,孙中山逝世后,遗体本想用苏联赠送的紫金棺盛殓。不料被极端仇视孙中山的奉系军阀张作霖砸烂。之后,改用紫铜棺盛殓,由北京香山碧云寺起运至南京,于1929年6月1日奉安大典之后入殓。有人曾怀疑,孙中山的遗体是否还在,有没有被蒋介石偷走?据史载,南京解放前夕,蒋介石确曾想将孙中山的遗体转移到台湾。但遭到了国民党中央常委的一致反对。因为要想取走遗体,必须将墓室炸毁。而这样不但整个陵群建筑毁于一旦,而且难免损坏伟人遗体,倘若此国民党必定留下千古骂名,蒋介石也将成为千古罪人。于是蒋介石最终放弃了炸陵的计划,而将孙中山的衣冠运到了台湾。幸哉!伟人长眠于此。陪伴他的还有,一代帝王明太祖朱元璋,革命伴侣廖仲恺和何香凝。 </font> <font color="#167efb"> 中山陵如一部民国史书,记载着孙中山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打开中国进步的闸门,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到带着革命事业未竟的遗憾逝世的光辉岁月。</font><div><font color="#167efb"> 到中山陵亲临拜谒,是历任国民党主席对孙中山最好的缅怀与纪念,他们受到的接待规格和谒陵仪式基本一致。</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 连战是两岸分隔以来第一位亲临谒陵的中国国民党主席。2005年4月27日,见证70多载沧桑岁月的中山陵,特意开启中门迎接来此拜谒的中国国民党主席。</font></div> <font color="#b04fbb"> 整个中山陵建筑设计巧妙,建筑精美,庄重绮丽,既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心中的圣地。史载,中山陵的设计者吕彦直,是山东东平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因积劳成疾,年仅39岁就英年早逝。</font> <font color="#167efb"> 离开中山陵时,已是下午5点。远望钟山象一位睡美人静静地躺卧在长江岸边,守护着南京这座千年古都,现代化新城。</font><div><font color="#167efb"> 别了!南京。</font></div> <font color="#167efb">注释:</font><font color="#b04fbb">作品曾发表于中国诗歌网,配图选自网络。</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