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什么是布鲁氏菌病?</h3><div>布鲁氏菌病又称波浪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是世界性传染病,在我国绝大多数省(市、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甚至流行,布病的危害是双重的,即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又影响畜牧业发展,并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div><div><br></div><div>*人患布鲁氏菌病有哪些临床症状?</div><div>①发热:最常见症状,但热型不一,变化多样,典型热型为波浪式起伏,但目前少见,多为低热,间歇热、池张热、长期低热等。高烧时患者一般神志清醒,体温下降时,自觉症状增多并加剧。这种高热与病况相矛盾的现象为布病所特有。</div><div>②多汗:尤以急性期患者居多,特别是晚上出汗增多,体温下降时更为明显,可导致虚脱。</div><div>③关节肌肉痛:急、慢性期患者都可发生骨关节与肌肉的疼痛,急性期呈游走性,类似风湿病,主要在大关节,疼痛十分剧烈;慢性期的疼痛局限于某一部位,多持续性钝痛或酸痛。</div><div>④其他症状体征有乏力、精神不振、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睾丸肿大、关节肿大、皮下结节出现,严重者丧失劳动能力等。</div> <h3>*布病很严重吗?</h3><div>布病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病情轻重差异也较大,尤其近些年非典型病例并不少见。其病理变化的主要特点是人体的所有组织和器官都可发生病理改变,损害广泛,其中最易受累的是肝、脾、淋巴结、骨关节、血管和神经系统,不仅间质细胞发生改变,而且实质器官的细胞也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相互衔接的三个阶段:渗出、增生、硬化。</div><div><br></div><div>*怎样治疗?</div><div>布病的治疗:对一般的布病病人首选药以四环素类抗生素并用链霉素治疗,如多西环素、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中的任何一种为主,其次以四环素类抗生素并用利福平,如多西环素,疗程6周,而对孕妇病例,则首选是利福平至少45天,如果利福平无效,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但禁用链霉素,其他事项谨遵医嘱。</div><div><br></div><div>*人是怎样感染布病的?人传人吗?</div><div>布病的传染源为布鲁氏杆菌,而布氏菌贮存宿主较多,往往在家畜或野生动物中传播,如羊、牛、猪、犬等,通过其传播途径感染人类。其中羊、猪、牛在布病流行病学上最为重要,因既是动物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也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鹿、犬和其他家畜居次要地位。</div><div>人布病患者可以从乳汁、脓汁、尿、阴道分泌物排出布氏菌已得到细菌学证实,但经过大量布病病例的调查分析,未发现有确切的证据证明通过病人而传染引起的病例。</div><div> </div><div>*感染后多长时间发病?容易诊断吗?</div><div>布病的潜伏期在一般情况下为1~3周,平均为2周,个别病例潜伏期长达1年之久,目前多数病例发病缓慢,少数起病急骤,一般类似感冒,易误诊。</div><div><br></div><div>*人是通过什么途径被感染的?</div><div>一是经过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感染,如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防护不当,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受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受染;二是经消化道感染,如食用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如羊肉串等)而受染;三是经呼吸道感染,布鲁氏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这三种途径在流行区可两种或三种途径同时发生。</div><div> </div><div>*人容易得布病吗?得了布病痊愈后还能再得病吗?</div><div>人类普遍易感,无性别、年龄、种族等差异。</div><div>布病患者患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但获得的免疫是不牢固的,免疫力是有限的,持续时间约为1~2年。</div><div><br></div><div>*怀疑自己得了布病应做什么临床检查?</div><div>如果怀疑自己得了布病,应首先到正规医院就诊,同时做以下实验室检查,一是血象:白细胞半数正常或轻度减少,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多,分类可达60%以上,血沉在各期均增速。久病者有轻或中度贫血。二是血清学和细菌学确诊:可到当地疾控中心或传染病医院进行血清学和细菌学确诊实验。</div><div><br></div><div> </div><div><br></div> <h3>如何预防感染布病?</h3><div>预防为主,对检出的病畜,及时隔离治疗,必要时宰杀。病畜的流产物及死畜必需深埋,对其污染的环境用20%漂白粉消毒。</div><div>接犊(羔)助产、兽医、屠宰、皮毛加工等人员做好个人防护,穿工作服,橡皮围裙、帽子、口罩、乳胶手套及线手套。</div><div></div><div>病畜的奶和奶制品可用巴氏消毒(70℃,30分钟),也可煮沸消毒。病畜肉尸及内脏需高温处理或腌渍60天后再出售。生殖器官和乳房只能作工业原料或销毁。切忌食用生的或半生半熟家畜肉,生、熟一定要分开。防止饮水污染,加强水源管理,定期消毒。防止经呼吸道感染,如家畜圈舍经常消毒;粪便及时处理。虽然有预防布病的疫苗,但仍主张不要广泛使用。</div><div><br></div><div> 枣庄医院公卫科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