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同济新村是同济大学最早的教职员工家属院,就在同济大学教学区对面,一条马路之隔。</h1><h1> 30年前我曾到过这里,是去同学家玩,她的爸爸妈妈是同济的教授,也住在同济新村。2017年,30年后,我因学习再一次来到这里,发现新村里的一切似乎没有多少变化,小区的大门还是原来的大门,路还是原来的路,房子还是原来的一栋栋小楼,但是路有点斑驳了,也显得极为沧桑。我心里有点纳闷,改革开放30多年了,同济大学校园及周围都建了很多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为什么这里不重建一个时尚的小区呢?</h1><h1> 学习之余,我在新村里兜兜转转,竟然惊奇地发现,这里简直就是隐藏在喧嚣都市里的一个世外桃花园啊! </h1><h1> 每家房前屋后都有篱笆围起的院落,篱笆墙上爬满绿藤开满鲜花,院子里种着小菜种着花果养着鸽子,猫咪在草丛里追逐,老人在院子里或晾晒衣裳或安静地晒着太阳,据说这里百岁左右的老人就有多位。</h1><h1> 这真是一块难能可贵的宝地,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城中村”,在整个魔都大上海也是绝无仅有了吧!</h1><h1> </h1><h1> </h1><p class="ql-block"><br></p> <h1>同一路,同二路,济一路,济二路,济三路……济五路的两旁都是法国梧桐,初春时分,叶牙喷勃而出,到了夏季,就是遮天蔽日了,不用担心被太阳晒到。</h1> <h1> 新村里各式各样的篱笆,柴门,朴实无华,天然混成,使人如入另一个时光隧道,忘却今夕是何年!</h1> <h1>篱笆上爬满绿藤,开满鲜花,形成了一个自然的院墙。</h1> <h1>这扇门,隔开了两个世界,走进来,世间的浮华都烟消云散,内心的安静油然而生。</h1><h1><br></h1> <h1> 在篱笆墙内的小院里打理自己亲手种植的蔬菜瓜果,累了坐在蔷薇架下喝杯茶,外界的喧嚣就抛在脑后了。</h1> <h1>通向每家每户的小路,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前面总有惊喜在等着你。</h1> <h3>这个开着漂亮白色小花的就是我们常吃的香菜,要长种子了。</h3> <h3>这好像是豌豆苗</h3> <h1>这样的老物件让我们想起了从前:</h1><h1><br></h1><h1>‘从前慢</h1><h1></h1><h1>从前的日色变得慢<br></h1><h1>车,马,邮件都慢</h1><h1></h1><h1>一生只够爱一个人’</h1><br><h1> </h1> <h1>新村里至少30~50多年房龄的老房子。</h1><h1>用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来描述这里田园般的悠然生活再贴切不过了:</h1><h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h1> <h1>30年前住在这里的才女王欣同学,不知你现在在哪里?你曾经的同济新村没有变,你住过的小楼还记得吗?感谢你带我到你家,让我对新村有了特殊的记忆,我们住在一个宿舍学习的日子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呢😊。</h1> <h1> 同济大学老教授协会,名符其实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啊”!</h1> <h1> 新村里的‘工会俱乐部’,‘同济小学’,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经的同济大学校长李国豪先生的题字。</h1> <h1>工会俱乐部</h1> <h1>工会俱乐部</h1> <h1>工会俱乐部</h1> <h1>工会俱乐部后花园的石子路</h1> <h1>同济大学李国豪校长的题字</h1> <h1>同济小学</h1> <h1>同济小学</h1> <h1>同济小学</h1> <h1>幼儿园,同济的孩子们就在这里度过幼年,快乐地成长,日后飞向全世界,成为时代的弄潮儿。</h1> <h1>新村里悠闲自得的老人和孩子</h1> <h1>院子里还有鸽子棚,自家养鸽子。我每一次下课回家都会专门路过这里来看看鸽子们,听听它们咕咕的叫声,轻手轻脚,怕惊动了它们。</h1> <h1>新村里的小动物们。</h1> <h3>漫步</h3> <h3>漫步</h3> <h3>惊奇地看到镜头</h3> <h1> 这里的鸟儿很多,就像是森林,处处翠鸟鸣啼,抬头寻声望去,已展翅飞翔,不知去向。我只抓拍到了这样一种鸟,鸟儿们似乎永远快乐地忙碌着不知疲倦。</h1> <h1>新村里光的故事。</h1><h1>在光的映衬中,一切变得妙不可言。</h1> <h1>编辑:Nicole<br>文字:Nicole</h1><h1>摄影:Nicole</h1> <h1><font color="#ff8a00">编后记:</font></h1><h1><font color="#ff8a00"> 没想到我的这篇偶感小品让大家喜爱了,谢谢村民们!是你们共同的记忆引起了共鸣。由于美篇篇幅有限,小品里有介绍不详细或不够准确的请海涵,让大家回忆起美好的生活使我倍感安慰,同时我又找到了文中30年未联系到的同学,更是觉得珍贵 又 神奇,感谢,感恩一切😊!祝各 位村民们幸福快乐😊!</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