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金华第一初级中学,我们回来了!</h1><h1> 我们曾经在这儿求学嬉戏生活成长。</h1><h1>这里是我们的摇篮,记录着我们如花的岁月。</h1><h1>五十三年再聚首,十六七已然成古稀,时光老人在每位同学的脸上写满了沧桑。</h1><h1>然而,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h1><h1>有欢乐的童年,更经历了艰难困苦。</h1><h1>但我们坚强、勤奋、刻苦、善良,</h1><h1>我们和共和国一起成长,</h1><h1>迈过人生的坎坷,迎来桑榆晚霞红满天。</h1><h1>古稀之年再聚首,她就是一首永远的歌。</h1> <h1>金华诚不大,故事真不少。</h1><h1>文化底蕴厚,风流名士多。</h1> <h1>古稀再聚篇</h1><h1>2017年5月21日,大家翘首企盼的这一天终于来临。同学们从四面八方会聚婺城。浦江的、建德的、南京的来了,迁居四川绵阳的来了,远在加拿大的也来了,有病客居温州的,家属陪同着也来了……</h1><h1>五十三年,虽然时光老人,将十六七的如花少年雕刻成了古稀翁妪,但抹不去浓浓的同学情。</h1> <h3>大厅里,报到处的同学忙碌着,同学们多年不见,说说笑笑,互道别离情。</h3> <h3>王老师来了,赶紧合影,记录下这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师生情、同学会。</h3> <h1> 午饭就在天宁楼餐厅。 一溜三桌,济济一堂。</h1> <h1>开席前,平素英、贾园菊向王老师献花,祝老师健康快乐!陶小安递上麦克风请老师说几句。</h1><h1> 同学们再次聆听老师的教导。</h1><h1> 王老师虽已八十有余,但身板硬朗,行动敏捷,精神饱满,面带笑容,侃侃而谈。老师盛赞本次同学会,慨叹筹备组同学的精诚团结,喝彩64丁班藏龙卧虎,人才济济!老师祝同学会圆满成功!</h1><h1> 之后,不少同学都讲述了各自的生活经历。</h1> <h1>和年轻时一样,王老师言谈举止仍不乏风趣幽默。你看,不知王老师说了什么,贾园菊笑弯了腰,方奶奶笑裂了嘴,小桥爱华笑傻了眼。</h1> <h1>开席了,同学们斟满酒,举起杯,齐祝愿,一愿家国富强,再愿老师寿长,三愿同学幸福安康!</h1> <h1> 午饭后,大家满怀激情走访曾经学习生活的金华一初。学校早已迁址重建,但老校永远是我们的牵挂。那长长的弄堂的中间,便是学校的大门。</h1><h1> 走在天长巷,仿佛回到53年前,或者是在梦中?</h1> <h1> 校园凋零,杂草丛生,虽满目凄楚,但往事并不如烟,点点滴滴,都在心田,福丽亭边合影留念,校园里面,三五成群,漫步流连,多少故事、多少欢乐、多少青涩、多少尴尬……说不尽,道不完!</h1> <h1> 排好队,在操场上来一张合影吧,让它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纪念!</h1> <h1> 走出老校园,由当年的乒乓队员吴善鸣安排,大家来到王仕乒乓馆。我们少体校的乒乓球队,尤其是女队,在上个世纪文化大革命之前,说享誉金华地区并不为过。不必说代表地区参加省级比赛,我们还在省级比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今,我们虽已步入古稀之年,但仍活跃在老年乒坛。看照片中的善鸣,爱华,小桥,谁又能看出他们的真实年龄?</h1> <h1> 体操队的平安,今天自告奋勇做裁判。看,平安多认真:现在开始比赛,准备--发球!</h1><h1> 还有丁祥献、平素英、杨金昌、徐雁君都来过了一把瘾。</h1> <h1> 上场打比赛的同学真不少。田径队的掷步运动员老秀,打乒乓球如同掷铅球,手舞足蹈。体操兼打篮球的张天明,面对美女素英,摩拳擦掌,立志拿下一局,结果似乎并未如愿。还是孔发夫妇,金香,忠明,静静地观战,怡然自得。</h1> <h1> 我们的晚餐在映山红大酒店,是陶小安的安排,大家很满意哦!</h1> <h1> 晚饭后,我们来到蓝巨星KTV。方梅华踏着音乐,翩翩起舞。</h1> <h1> 陶小安京剧演唱,如痴如醉。</h1> <h1> 当天,有四位外地同学入住天宁楼。为防万一,张天明也留住天宁。</h1><h1> 第二天清晨,留宿宾馆的同学,一起游览江滨公园,沐浴婺江晨曦。</h1> <h1> 晨曦之下,再现少年情怀。</h1> <h1>哦!三位外地同学,要把天长巷带走呢!</h1> <h1> 往回走的途中,小桥想起了八咏楼,天明朝远处一指,那不就是吗?哦,李清照的八咏楼,快拍一张!</h1><h1> 走着走着,小桥又问,还有天宁寺呢?天明和广飞都笑了,在你面前呢!正说着,园菊过来了,于是一起合影留念。</h1><h1> 八咏楼、天宁寺、侍王府,还有杨金昌说的八咏桥,金华的文化底蕴,真令人赞叹。</h1><h1> 小桥这么想着,忠明兄弟就发来这张“婺城古韵”,令小桥赞不绝口!</h1> <h1> 早饭之后,赴赤松宫游览。大家坐上大巴,开始快乐之旅!</h1> <h1>大巴上,邻座同学,相互交流。</h1><h1>那两位戴墨镜的兄弟是谁啊?</h1> <h1>请陶小安为大家导游。</h1> <h1> 平安娓娓道来,爱华一曲小城故事,唱不尽浓浓的思念,小桥唱什么了?小桥不会唱歌的呀!雁君好,唱了一支又一支!</h1><h1> 大巴上满是欢声笑语!</h1> <h1>赤松宫、黄大仙,本次同学会的重要景点。</h1> <h1>漫步赤松宫,如闲庭信步,天气给力,风景宜人,走走停停,煞是轻松愉快。</h1> <h1>找到你的生肖牌位了吗?</h1> <h1>赤松黄大仙天门前的合影。不过,这里面有故事哦!</h1> <h1> 边走边聊天,说说笑笑,开心愉悦。有人说,我们同学当教师的不少吧?于是点点笃笃,还真不少!正巧来到牌楼前,拍一张合影吧!</h1><h1> 曾经的教师们,你们好!</h1> <h1> 体操队员们受到启发,呼喊着,毫不犹豫地站在了一起!</h1><h1> 曾经的体操队员们,祝你们永远健康苗条!</h1><h1> 忽然发现,怎么没有陶小安?哦,都是墨镜惹的祸!</h1> <h1> 田径队的,快来啊!</h1><h1> 咦?“吴善鸣,你怎么跑到田径队去了?”吴善鸣说,“我曾经调去过田径队,后来又调回乒乓队的。”原来这样啊!</h1><h1> 那么,张天明呢?哦,也许因为他得过跳高第一名吧!</h1> <h1> 轮到篮球队了!</h1><h1> 老秀怎么是篮球队队员呢?她不是推铅球的吗?</h1><h1> 张洁,刚才还在田径队呢,这会儿又篮球了。 </h1><h1> 还有张天明,最乱了,体操、田径、篮球,哪儿都有他的份! </h1><h1> 哦,陶小安怎么也在这儿呢!小桥明白了,虽然他原本是体操队的,但初中时就打篮球,从地区比赛直打到如今的省中老年篮球赛,站在篮球队里,嗯,也可说名正言顺!</h1> <h1> 乒乓球队最可怜,聊聊四人,还女多男少,吴善鸣成了当然的党代表。</h1> <h1> 完成天门前的合影,再看看周边的风景。</h1><h1> 真美啊,爱华流连忘返,拍一张照片带回去!</h1><h1> 好朋友们也合影留念。</h1><h1> 只有小桥被人抓住,不过好像还可以,没有出丑,蛮自然的。</h1> <h1> 走了一个上午,到饭点了,有点累,坐下来歇一会儿吧!</h1> <h1> 回映山红用餐了!</h1><h1> 梅华一马当先,小桥不甘落后,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直奔大巴。</h1><h1> 再见了,赤松宫!</h1><h1> 再见了,黄大仙!</h1> <h1> 分别的宴会,仍在映山红,气氛热烈,大家举杯,为我们的曾经、当下,更为我们的将来,干杯!</h1> <h1> 酒过三巡,群主讲话,告知散会后诸多事项,1234567,好像共7点。</h1><h1> 不一会儿,平素英的儿子开车来接她了。大家起立相送,不知这一别,何时才能再相见。</h1><h1> 素英爱华相拥,不觉泪眼婆娑。</h1><h1> 古话说的好:相见时难别亦难!就是这个意思吧?</h1><h1> 素英走后,宴席也就散了,同学们互相告别,互道珍重!</h1><h1> 金一初64丁班2017年5月同学会,到此圆满结束!</h1> <h1>爱华同学,举杯遥祝,兄弟姐妹,安康幸福!</h1> <h1> 平安兄弟,口占古诗一首,庆贺同学会圆满成功!</h1> <h1>筹备聚会篇</h1><h1> 再相聚,真不容易,半个世纪,天各一方,杳无音讯,如何寻觅?</h1><h1> 老天有眼,2016年11月,成功参加63丙班同学会,巧遇姜莲卿,寻得小桥流水,建起微信群。素英,梅华先后来了,大家一起寻寻觅觅,自2016年11 月至2017年5月,我们联系到30人。5月21日,有25位同学如约参加了这次跨越半个世纪,具有非凡意义的同学聚会。</h1><h1> 同学会的萌芽,是在2016年10月12日,成功兄弟约了班主任王老师、同学方梅华,在喻斯小聚,第一次提出金一初64丁班同学聚会的念想,王老师立刻允诺一定参加同学会。</h1> <h1> 11月中旬,浦江的素英应邀到金华,看望班主任,成功,老秀陪同,再次议论同学会。开始分头联系同学。电话联系,登门拜访,微信相邀,互相传递,微信不会,手把手互学互教,微信群开始扩大。</h1> <h1> 12月10日,建德的小桥应邀赴金华,与微信群里的同学小聚。这是64丁班以班级的名义召集的第一次聚会。这一次,除了远在浦江的素英未到,微信群里的同学都到了:成功,平安,小桥,老大明,梅华,健敏,秀倩,红双喜。小桥和平安、老大明、健敏、红双喜五十三年不曾谋面,和秀倩也只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有过一面之缘,乍见面,不觉欢呼雀跃,相拥相抱,场面感人,可惜没能定格瞬间。班主任王老师请客,大家在农家乐聚会,</h1><h1> 叙别后情,谈同学会,觥筹交错,举杯共祝,健康快乐!</h1> <h1> 午后,一行八人去丽泽花园拜访初三时的班主任倪亚青老师。老师在等我们,大家刚在沙发落座,就看到了茶几上已经翻开的影集,正是64届丁班的毕业合影!</h1> <h1> “倪老师,还认得我吗?”小桥拉着倪老师的手问。</h1><h1> 倪老师看着小桥,“不认识。”</h1><h1> “我是余亦乔啊。”</h1><h1> “哦,就是这个余亦乔啊!”老师指着毕业照说。</h1> <h1> 平安走到倪老师身边,搀扶着老师:“我是陶小安,老师还记得吗?” </h1><h1> “你就是陶小安啊!”倪老师意味深长地说,仿佛老师的记忆中有无数陶小安呢。</h1> <h1> 老大明也过来了,平安说:“来一张合影!”</h1> <h1>女生也要!</h1> <h1> 红双喜善鸣同学,有些腼腆,迟迟的,走到老师身边,“老师,我要一辈子感谢您。初中毕业,您指点我报考铁路技校,使我以后的生活安定无忧。”</h1><h1> 一旁,也是教师的小桥听了红双喜的话,心尖一颤,为倪老师也为红双喜。老师矮小的身躯拥有博大的爱心,当年,红双喜在班里男生中属于小个子,老师却指点他去读铁路技校,了不起,若是小桥,绝不敢。小个子红双喜,如今挺拔高大,却从不敢有一丝忘怀于老师的恩德,见面后就将这感恩之心和盘向老师托出,令小桥感动!</h1><h1> 倪老师已经86岁高龄,为让老师还能补睡午觉,大家没有多打扰老师,祝老师安康后,离开了丽泽花园。</h1> <h1> 以后,大量的工作便是寻找同学。基本就绪后,2017年4月,筹备组第一次正式会议在永康吴广飞同学家召开,筹备组成员小桥,从建德赶赴永康,差一点被骗子拐跑,留下了永远的纪念《永康历险记》。素英也从浦江来到永康。</h1><h1> 筹备会商讨决定了聚会的时间地点,报名通知,活动安排,注意事项等等。会上还和远在加拿大的王爱华同学互动,邀请她参加同学会,爱华同学爽快答应准时到会。</h1> <h1> 5月 17日,在金华召开了第二次筹备组会议,落实筹备组成员具体分工。这一次,因为临近聚会日期,外地的小桥和素英没有参加会议。</h1><h1>筹备组成员:</h1><h1>负责人:陶小安 方梅华 张天明</h1><h1>组 员:汪秀倩 平素英 吴善鸣</h1><h1> 许忠明 吴广飞 余亦乔</h1><h1><br></h1><h1>2017年5月21日,金一初64丁班时隔53年的同学聚会如期举行!</h1> <h1>岁月沧桑篇</h1><h1>王子敬老师,是我们初中一二年级的班主任。他以耄耋之年,自始至终参与了本次同学会。三年级,少体校迁往金华二中,我们仍在一初,班主任是化学老师倪亚青。</h1><h1>语文老师施树民,任教我们初中一二年级的语文课,三年级改由杨英华老师任教。</h1><h1>这次同学会,施老师因身体原因不能来,但他赠予同学两本著作:《历史与英雄》、《枭鸣集》,以此表达对同学的关爱,对同学会的支持。</h1><div><br></div> <h1> 1、王爱华</h1> <h1>2、贾园菊</h1> <h1>3、姜惠珍</h1> <h1>4、余亦乔</h1> <h1>5、平素英</h1> <h1>6、徐健敏</h1> <h1>7、徐雁君</h1> <h1>8、汪秀倩</h1> <h1>9、方梅华</h1> <h1>10、王金香</h1> <h1>11、方奶奶</h1> <h1>12、蔡素玲</h1> <h1>13、周孔发</h1> <h1>14、孙民荣</h1> <h1>15、吴广飞</h1> <h1>16、陶小安</h1> <h1>17、申孝安</h1> <h1>18、麻大明</h1> <h1>19、杨金昌</h1> <h3>20、丁祥献</h3> <h3>21、杨利森</h3> <h3>22、张 洁</h3> <h1>23、吴善鸣</h1> <h1>24、许忠明</h1> <h1>25、张天明</h1> <h1> 往昔成绩篇</h1><h1> 1963年年初,少体校乒乓球女队代表金华地区参加省少年乒乓球赛。大家认识照片中的每一位吗?</h1> <h1> 1963年,贾园菊参加浙江省第四届运动会的体操比赛,哪一个是园菊?</h1> <h1> 这是初三寒假,在宁波,姜惠珍代表金华地区参加省少年篮球赛,同学们能找到她吗?照片中还有好几位少体校的同学,能发现并叫出名字吗?</h1> <h1> 1964年春天,张天明、陶小安作为金一初学校篮球队队员,一起参加金华地区中学生篮球赛。当时,其他球队队员都是高中生。但是,金一初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照片中,有张天明、陶小安,还有老秀的先生哦,能找到吗?</h1> <h1> 1963年秋,少体校迁往金华二中。64丁班,留在金一初。1964年春,地区中学生乒乓球赛,仍由金一初组队参赛。女队王爱华、余亦乔、顾聪时三人全是原少体校乒乓球队队员,男队吴淼云、曹某某也都是金一初初一学生,只有吴鲁平是金一中高三学生。比赛结果,我们获得了男、女团体冠军。照片记录了比赛结果。</h1><h1> 这年夏天,省中学生运动会乒乓球赛在杭州举行,余亦乔代表金华地区参赛,获得女单并列第三名。</h1> <h1>纯真友谊篇</h1><h1>徐建敏和陈韵黔</h1> <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爱华 蔡素玲 姜惠珍</span><br></h3> <h1>徐健敏 陈韵黔 方梅华 郭招娣 沈银华</h1> <h1>聚会同学通讯录</h1>